摄像机标定参数论文-张耘强,蒋硕,何闻莺,程强,何婧

摄像机标定参数论文-张耘强,蒋硕,何闻莺,程强,何婧

导读:本文包含了摄像机标定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标定,线性特征分析,景深,标定结果

摄像机标定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张耘强,蒋硕,何闻莺,程强,何婧[1](2019)在《单目摄像机标定参数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摄像机的标定过程中,其实就是相机内外参数的确定,相机标定参数的确定是关键的,其标定精度及算法的稳定性影响着整个视觉系统的准确性。在摄像机成像模型的建立下,通过数学模型建立,在小孔成像投影下,得到了标定的内参和外参模型;相机的线性特性分析,确定了全局定位参数和全局方向参数;标定过程中分析了景深大小对标定物的影响;以及焦距的调节下,物体的清晰程度;标定初始参数对标定系统的重要性。结果表明,相机多个参数的确定,提高了标定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19年论文汇编》期刊2019-12-01)

熊邦书,黄武涛,李新民[2](2016)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摄像机标定参数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在摄像机标定参数非线性优化过程中,易出现过早收敛和停滞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摄像机标定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采用非线性的归一化几何排名函数与随机遍历抽样法混合作为选择方法,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摄像机标定参数进行非线性优化;最后,将其与标准遗传算法进行标定参数非线性优化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平均绝对误差低于标准遗传算法,且图像主点坐标更接近参考值,能较好地缓解过早收敛和停滞现象,提高了标定精度。(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6年01期)

刘文强,刘志刚,张桂南,韩志伟[3](2014)在《基于摄像机标定与卡尔曼滤波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值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单目摄像机标定原理的非接触式接触网几何参数修正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检测车振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推导几何参数补偿公式,建立接触线几何模型的卡尔曼滤波方程,达到修正接触线几何参数检测值的目的。最后,以某检测车的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郝鑫[4](2014)在《摄像机标定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叁维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摄像机标定是从二维图像恢复叁维空间信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是计算机视觉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摄像机标定参数的准确性、可靠性等因素与后续许多应用直接相关,如基于图像的叁维重建,基于图像的测量等。因此,分析摄像机标定参数的性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另外,在视觉测量应用中,针对具体使用的摄像机,事先分析和掌握所用摄像机的成像模型和可能达到的测量精度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模型选择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精度。本文围绕摄像机标定参数的不确定分析和模型选择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摄像机标定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着先给出了摄像机标定问题的形式化描述,然后,根据误差扩散理论导出了摄像机标定参数不确定性的解析表示形式。根据摄像机标定问题的特点,在推导出不确定性中雅克比矩阵的结构形式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证明了模板控制点数量和模板图像数量与标定参数不确定性的关系,这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最后以Brown模型为例,采用平面模板标定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对标定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和推导是合理的、可靠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模板控制点数量比增加模板图像数量对减小参数的不确定性更有效。2.针对视觉测量工程应用背景,对装有Nikon50定焦镜头的Nikon D300S摄像机进行了叁维测量精度的实验比较,并选择出了合理的成像模型。实验中,摄像机内参数的标定仍采用基于平面模板的标定方法,而摄像机外参数的计算则采用基于本质矩阵分解的方法。针对8种不同的摄像机模型,对不同距离的场景、场景中不同位置的特征点来计算重建特征点之间的欧氏距离和直线夹角,并进行重建精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型号为Nikon D300S、镜头为50mm的摄像机而言,带径向畸变系数的透视成像模型的重建精度要高于其他成像模型。(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4-06-01)

李华晋[5](2012)在《非参数模型摄像机标定方法及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视觉测量系统在先进工业生产制造中的广泛的应用使相关技术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摄像机标定是视觉测量的重要环节,对系统诸多性能有重要影响。目前的摄像机标定多数是采取基于参数模型解算的方式,存在参数化方法的固有缺陷和应用局限,如参数相关性干扰、非参数性因素等,限制了视觉测量系统精度和适应性的进一步提高,难以满足现代化先进制造对高精度、大视场的需求。本文研究的非参数模型化标定方法,建立了空间标准角度-像面曲线数据的直接映射,突破了参数解析模型对标定效果的限制。通过研究非参数模型标定方法的实现方案,搭建了标定平台,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良好的精度可控性,可有效改善大视场摄像机标定困难的现状。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参数模型标定方法的误差项、参数局限性;研究非参数模型标定方法的原理、技术方案;研究非参数模型标定方法的关键误差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得到需精密调整的参量,设计精密调整方式;搭建平台实现标定实验,并通过单目测角和双目测长实验验证系统能够达到的误差水平,对比参数模型标定方法和非参数模型标定方法的误差水平和适应性。实验数据证明了非参数模型标定方法可行,且在测量误差、稳定性和适应性上都优于参数模型标定方法,同时验证了标定技术的误差理论的正确性。本文的创新性研究主要包括:研究一种大视场摄像机非参数模型标定方法,设计技术方案;研究标定方法中包括算法误差、图像处理误差、机械调整误差在内的各误差项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搭建了标定平台,验证方法可行性和误差理论正确性,证明非参数模型标定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大视场摄像机难以标定的现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12-01)

赵越,江南[6](2011)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摄像机标定参数非线性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摄像机标定中通常采用两步法求解摄像机内外参数,即首先进行预标定,利用直接线性变换或透视变换矩阵方法线性求取摄像机参数,然后对预标定参数进行非线性优化。针对两步法的非线性优化问题,基于最小二乘法提出径向畸变条件下以预标定参数为初始值通过LM方法迭代求解内外参数的方法。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标定精度,且收敛速度快。(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期刊2011-08-06)

安泽萍[7](2010)在《基于摄像机标定的交通流参数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运输系统ITS是将人、车、路和谐地融为一体,代表了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交通流参数检测作为智能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高速公路监控、管理以及政策研究、道路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集视频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多项应用为一体,采用计算机视频检测方式对交通流参数进行检测。系统以江苏省宁常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为工程依托,从对现有交通流参数检测方法的分析入手,设计了系统的框架模型与数据流程。论文重点研究摄像机标定技术,分析了摄像机标定技术的原理以及常用的摄像机标定方法,针对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以及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平面单应性矩阵的摄像机标定算法,通过摄像机标定将检测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流量、车辆实时速度、车辆平均速度以及道路占有率等交通流参数的检测。此外,本文选择合适的目标检测算法并加以实现,包括背景提取及更新算法、目标检测算法、阴影消除算法以及目标跟踪算法。经测试,交通量以及平均车速准确率达90%以上,实时速度准确率在85%以上,道路占有率检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开发实现了基于摄像机标定的交通流参数检测系统(CCTPD),包括运行于视频检测服务器的检测程序、运行于检测终端的检测客户端及画图软件,并获得实际的工程应用。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0-05-25)

王娟[8](2010)在《基于3参数模型的摄像机标定和叁维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重构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最终研究目标。叁维重构主要有两个步骤:先对摄像机进行标定,然后再确定摄像机的外参数。一旦摄像机被标定,就可以很容易地求出图像间摄像机的外参数,因此摄像机标定是进行叁维重构的关键一步。本文回顾了摄像机标定和叁维重构的发展历史;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这些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提出了一种基于3参数模型的摄像机标定算法。这部分内容利用了灭点约束和理论,主要是从单幅图中获取图像信息,进而对摄像机进行标定。2)提出了一种基于未标定摄像机的单个立方体分层重构算法。首先根据图像信息求解基本矩阵和无穷远单应矩阵进行射影重构和仿射重构,然后采用3参数模型求解摄像机的内参数进行度量重构,最后根据物体的拓扑关系重构空间物体。3)提出了一种基于未标定摄像机的Bezier曲线和Bezier曲面的分层重构算法。对于Bezier曲线的重构,首先根据图像信息反求曲线的控制点,并求解基本矩阵和无穷远单应矩阵进行射影重构和仿射重构,然后采用3参数模型求解摄像机的内参数度量重构控制点,最后用Bezier曲线去拟合控制点。而对于Bezier曲面,是通过对Bezier曲线的重构得到的,其方法同Bezier曲线的重构方法。本文的实验均是基于内参数的3参数模型而进行的。其特点主要有:内参数模型的选取简单,参数少,在实验中对实验靶标的要求不高,且在摄像机标定和叁维重构实验中都只需要一个立方体就能完成,求解过程是线性的。利用VC++6.0平台的OpenCV(开放的计算机视觉函数库)和OpenGL(开放的计算机图形库)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内参数的3参数模型进行摄像机标定和叁维重构是可行的,且有较高的精度和一定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0-05-01)

周静,郝颖明,朱枫,何雷[9](2007)在《摄像机标定参数误差对位姿测量精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提高基于模型的单目视觉位姿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为目标,分析了摄像机标定参数误差与位姿测量精度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测量距离方向位置精度主要受焦比误差和光轴方向平移量误差的影响;姿态角精度主要受主点误差和外参旋转角误差的影响。该结论对视觉位姿测量系统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10-01)

高霖龙,郝矿荣,丁永生[10](2007)在《一种立体视觉的摄像机标定参数遗传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利用线性模型构建线性方程,通过最小二乘法估算出摄像机的内、外参数,然后考虑到摄像机的畸变影响加入非线性畸变方程。利用遗传算法具有良好全局优化的特点,对摄像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摄像机标定的精度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预期目的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7年15期)

摄像机标定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在摄像机标定参数非线性优化过程中,易出现过早收敛和停滞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摄像机标定参数优化方法。首先,采用非线性的归一化几何排名函数与随机遍历抽样法混合作为选择方法,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摄像机标定参数进行非线性优化;最后,将其与标准遗传算法进行标定参数非线性优化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平均绝对误差低于标准遗传算法,且图像主点坐标更接近参考值,能较好地缓解过早收敛和停滞现象,提高了标定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摄像机标定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张耘强,蒋硕,何闻莺,程强,何婧.单目摄像机标定参数的确定[C].重庆汽车工程学会2019年论文汇编.2019

[2].熊邦书,黄武涛,李新民.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摄像机标定参数优化方法[J].半导体光电.2016

[3].刘文强,刘志刚,张桂南,韩志伟.基于摄像机标定与卡尔曼滤波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值修正[J].铁道学报.2014

[4].郝鑫.摄像机标定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及叁维测量[D].山西大学.2014

[5].李华晋.非参数模型摄像机标定方法及误差分析[D].天津大学.2012

[6].赵越,江南.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摄像机标定参数非线性优化[C].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2011

[7].安泽萍.基于摄像机标定的交通流参数检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0

[8].王娟.基于3参数模型的摄像机标定和叁维重构[D].云南大学.2010

[9].周静,郝颖明,朱枫,何雷.摄像机标定参数误差对位姿测量精度的影响[C].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10].高霖龙,郝矿荣,丁永生.一种立体视觉的摄像机标定参数遗传优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

标签:;  ;  ;  ;  

摄像机标定参数论文-张耘强,蒋硕,何闻莺,程强,何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