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循环论文-符国绣,符永源

能量循环论文-符国绣,符永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能量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量,守恒,获能,制冷

能量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符国绣,符永源[1](2019)在《论能量转换的循环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产生活活动中消耗的各种能量,最终都转化为热量消散在大气中,难以回收利用。借助获能式制冷技术,把降温中吸收热能转变为电能。把降温空调和冷冻厂变购电为售电,充分利用火电厂余热发电,效率成倍提高,机电设备冷却变废热为电能,用于广阔原野降温,收获电能又改善气候。(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34期)

徐祥德,马耀明,孙婵,魏凤英[2](2019)在《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影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此处形成了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的热源,可以伸展到自由大气,其超越了世界上任何超级城市群落所产生的中空热岛效应,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效应。与地形热力过程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亚洲夏季风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和强度最强的季风;从冬季到早春季节转换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青藏高原大地形感热的"快速响应"及其相对高值动态移动,在盛夏梅雨及其云降水带前沿线恰好停滞于中国"叁阶梯"地形分布山地—平原过渡区。此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可能扮演着夏季风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角色。中国区域低云量与总云量极值区均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东部湖泊群与冰川集中区空间分布几乎吻合,这表明"亚洲水塔"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世界屋脊"特有的云降水结构不可分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局地与下游区域云降水过程水汽输送流型等均有显着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与全国低云量存在一个明显沿长江流域的带状高相关结构,充分表明长江流域降水与上游"亚洲水塔""热驱动"以及对流系统具有重要相关关系。从跨赤道经向环流的视角可发现,夏季南、北半球跨赤道气流低层强偏南、高层强偏北气流出现在东亚地区和北美区域两大地形对应的赤道区,这2个跨赤道极值区恰与青藏高原、落基山高原位置相对应。青藏高原纬向与经向环流圈结构与区域-全球大气环流相关机制,印证了"世界屋脊"隆起大地形的"热驱动"及其对流活动在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作用。青藏高原特殊水汽叁维结构分布和跨半球的纬向和经向大气垂直环流图表明青藏高原对全球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贡献显着。文章进一步以东亚、全球水循环的视角,提出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念,认为在高原地区一个水塔的"供水"和"蓄水"循环体系,特别是高原地表冰川、积雪和湖泊作为"蓄水池"系统,使得所有的河流可作为"输水管道",将"水塔"的水向周边区域输送出去,高层大气也提供向外输送的渠道。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可构建"世界水塔"与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水文功能概念,综合描绘了青藏高原"世界水塔"及其地球上一个完整的行星尺度陆地—海洋—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1期)

龙恩林,陈俊智[3](2019)在《花岗岩颗粒流模型循环压缩作用下能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花岗岩颗粒流模型循环作用下的能量特征,基于花岗岩单轴压缩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完成了PFC~(3D)数值试验的参数标定,探讨了不同循环次数下数值试件内部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一定循环次数下耗散能随应力变化的演化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值试件加载至破坏过程中,这些能量参数以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为分界,峰前的总能量、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随应力呈非线性增长,总能量增长速率最快,弹性能次之,耗散能最慢;至峰值点附近时弹性应变能达到储能极限,增速降为0;峰后则表现为弹性应变能急剧释放,耗散能随裂纹发展而快速增加,能量急剧释放是导致岩石灾变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的基于材料阻尼理论的耗散能演化方程,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对比表明其可以较好地反映一定循环次数下耗散能随应力变化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汪泽幸,吴波,何斌,谭冬宜,古占华[4](2019)在《循环荷载下黄麻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残余变形演化与能量耗散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麻纤维织物为增强体、聚乙烯膜为基体,通过热压法制备黄麻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并对其在循环荷载下的残余变形演化与能量耗散特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黄麻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经向、纬向循环荷载应力-应变曲线形状高度相似;随着循环荷载次数的增加,累积残余应变呈先快后慢的增加趋势;每次循环荷载过程中,残余应变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总应变能、弹性应变能、耗散能与能量耗散率均呈先迅速减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产业用纺织品》期刊2019年10期)

徐颖,李成杰,郑强强,倪贤,王倩倩[5](2019)在《循环加卸载下泥岩能量演化与损伤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循环荷载下泥岩试件能量耗散与损伤特性,进行荷载等级逐渐增加的循环加卸载试验与等荷载疲劳试验。分析不同荷载水平下各循环塑性应变与能量密度变化,以疲劳试验为参照,从能量角度对损伤变量进行定义,并对不同荷载上限疲劳试验中试件的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同一等级荷载下初始循环塑性应变及耗散能密度远大于其他循环;初始循环耗散能占比从试件进入弹性段开始加速增大,临近破坏时有突增;从能量角度定义损伤变量可避免"负损伤"的出现,预测得到泥岩试件的疲劳寿命与荷载水平呈幂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罗红宇,曲丰成,李恩金,鲁仕林,唐晓莲[6](2019)在《冷冻与干燥能量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制冷工程中,制冷剂在冷凝过程中的热量往往被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而被浪费掉。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有效提高压缩机排气温度以提升制冷剂所携带的热量品质,并通过换热回收将该部分热量用于干燥室烘干农产品的加工方法。此法既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系数,又节省了设备投资,对于伴随冷冻需求的农产品干燥加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杜小振,Osman,Abokor,Abdifatah,郭悦,蔡兴,朱尚[7](2019)在《振荡水柱驱动介电弹性体采集能量多种循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电弹性体是一种超弹性绝缘材料,薄膜上下表面敷上电极,其发电过程相当于可变电容。将振荡水柱波浪能转换装置与介电弹性体相结合,利用介电弹性体的电容行为将机械应变能转换为电能,所产生的电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结构和介电弹性体材料参数以及所使用的能量收集循环模式。基于线性波和势流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波浪驱动介电弹性体电弹性形变发电模型,分析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气室内空气压强驱动介电弹性体形变和由此引起电容变化情况。应用介电弹性体发电理论分析恒电荷、恒电压、恒电场3种能量收集循环模式对振荡水柱波浪能采集发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介电弹性体材料的输出能量随着波浪周期、振幅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振荡水柱气室放置处水深和前墙开口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介电弹性体薄膜的半径增大而增大,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恒电场发电方式下,介电弹性体能够产生最大能量。(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9年08期)

杨涛,刘律智,花永盛[8](2019)在《冷-热循环下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桩与地基土的热交换取决于建筑物的年能源需求,故能量桩每年受到冷-热循环作用。采用多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在力学荷载和随时间按正弦函数变化的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悬浮能量桩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能量桩冷-热周期性的循环,温度荷载引起的桩身附加轴向应力、桩头附加竖向位移和桩侧附加剪应力也随时间周期性变化,且相位与温度荷载曲线的相位相同。桩升温最大时桩身轴向压应力达到最大值,桩降温最大时桩头沉降达到最大值。地基土的温度改变量随时间周期性地变化,其幅值在桩的中部深度附近最大,在桩二端深度附近较小。地基土温度的变化滞后于温度荷载。离桩越远,地基土的温度达到其最大值的时间越滞后。(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车平,黄旭,孔纲强[9](2019)在《循环温度荷载下管式能量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模型试验方法,开展加热(制冷)工作模式下,实心和管式能量桩的热响应测试研究;分析多次加热/制冷循环作用下两种能量桩的热力耦合特性,实测桩顶位移、桩身应变、以及桩侧摩阻力等变化规律,并对实际运行过程中实心和管式能量桩的承载特性进行初步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直径的管式能量桩换热效率高于实心能量桩,管式能量桩对加热循环的热响应要高于实心能量桩;多次循环后,能量桩桩顶产生塑性沉降、桩身产生微小的塑性应变,桩侧摩阻力值增加。(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蔡茂刑[10](2019)在《基于物质流和能量流视角的高中地理解题探究——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全国高考文综地理试卷的命题突出能力立意,展现综合思维。综合题多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特征认知能力、地理因果关系推理能力、人地关系评价能力等,核心是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教师在高叁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带领学生把握命题趋势,研究高考真题,加强能力培养,提高解题技能。本文尝试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视角来探究某些高考地理试题的解题方法。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概念形成机制首先是物质。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样的(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期刊2019年Z4期)

能量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此处形成了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的热源,可以伸展到自由大气,其超越了世界上任何超级城市群落所产生的中空热岛效应,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效应。与地形热力过程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亚洲夏季风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和强度最强的季风;从冬季到早春季节转换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青藏高原大地形感热的"快速响应"及其相对高值动态移动,在盛夏梅雨及其云降水带前沿线恰好停滞于中国"叁阶梯"地形分布山地—平原过渡区。此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可能扮演着夏季风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角色。中国区域低云量与总云量极值区均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东部湖泊群与冰川集中区空间分布几乎吻合,这表明"亚洲水塔"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世界屋脊"特有的云降水结构不可分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局地与下游区域云降水过程水汽输送流型等均有显着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与全国低云量存在一个明显沿长江流域的带状高相关结构,充分表明长江流域降水与上游"亚洲水塔""热驱动"以及对流系统具有重要相关关系。从跨赤道经向环流的视角可发现,夏季南、北半球跨赤道气流低层强偏南、高层强偏北气流出现在东亚地区和北美区域两大地形对应的赤道区,这2个跨赤道极值区恰与青藏高原、落基山高原位置相对应。青藏高原纬向与经向环流圈结构与区域-全球大气环流相关机制,印证了"世界屋脊"隆起大地形的"热驱动"及其对流活动在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作用。青藏高原特殊水汽叁维结构分布和跨半球的纬向和经向大气垂直环流图表明青藏高原对全球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贡献显着。文章进一步以东亚、全球水循环的视角,提出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念,认为在高原地区一个水塔的"供水"和"蓄水"循环体系,特别是高原地表冰川、积雪和湖泊作为"蓄水池"系统,使得所有的河流可作为"输水管道",将"水塔"的水向周边区域输送出去,高层大气也提供向外输送的渠道。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可构建"世界水塔"与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水文功能概念,综合描绘了青藏高原"世界水塔"及其地球上一个完整的行星尺度陆地—海洋—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量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符国绣,符永源.论能量转换的循环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2].徐祥德,马耀明,孙婵,魏凤英.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影响效应[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3].龙恩林,陈俊智.花岗岩颗粒流模型循环压缩作用下能量特征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

[4].汪泽幸,吴波,何斌,谭冬宜,古占华.循环荷载下黄麻纤维/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残余变形演化与能量耗散特性[J].产业用纺织品.2019

[5].徐颖,李成杰,郑强强,倪贤,王倩倩.循环加卸载下泥岩能量演化与损伤特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6].罗红宇,曲丰成,李恩金,鲁仕林,唐晓莲.冷冻与干燥能量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研究[J].云南化工.2019

[7].杜小振,Osman,Abokor,Abdifatah,郭悦,蔡兴,朱尚.振荡水柱驱动介电弹性体采集能量多种循环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

[8].杨涛,刘律智,花永盛.冷-热循环下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9].车平,黄旭,孔纲强.循环温度荷载下管式能量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9

[10].蔡茂刑.基于物质流和能量流视角的高中地理解题探究——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为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9

标签:;  ;  ;  ;  

能量循环论文-符国绣,符永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