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阈值论文-戴国明,朱宗成

急性期阈值论文-戴国明,朱宗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急性期阈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起搏器,起搏阈值,心功能

急性期阈值论文文献综述

戴国明,朱宗成[1](2016)在《起搏器植入术后非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患者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非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因缓慢性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术后非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的患者为观察组,共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64.56±8.64)岁。选择同期收治的因缓慢性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且起搏阈值无明显异常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66.73±7.52)岁。对比两组患者的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和术后24个月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所测试的起搏参数(阈值和阻抗)及电极移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起搏器植人术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参数(LVEF、LVEDD、LVESD)和所测试的起搏参数(阈值、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个月超声心动图参数(LVEF、LVEDD、LVESD)和所测试的起搏参数(阈值、阻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非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与心功能,即超声心动图参数明显相关。改善患者心功能可减少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非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黄冬,李京波,刘铭雅,张庆勇[2](2009)在《起搏器术后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增高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83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单腔(VVI)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2周间断发现起搏器带动不良,经不断提高起搏阈值,均可起搏心脏。随访观察6周后起搏阈值降至正常范围,提示术后起搏阈值异常增高,应考虑为起搏器安置术后急性期阈值升高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急性期阈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患者男性,83岁,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单腔(VVI)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2周间断发现起搏器带动不良,经不断提高起搏阈值,均可起搏心脏。随访观察6周后起搏阈值降至正常范围,提示术后起搏阈值异常增高,应考虑为起搏器安置术后急性期阈值升高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性期阈值论文参考文献

[1].戴国明,朱宗成.起搏器植入术后非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

[2].黄冬,李京波,刘铭雅,张庆勇.起搏器术后急性期起搏阈值异常增高一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

标签:;  ;  ;  

急性期阈值论文-戴国明,朱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