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论文-崔惠斌,李晓琪,吴于蓝,魏运添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论文-崔惠斌,李晓琪,吴于蓝,魏运添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升级,就业协同,理论逻辑,协调发展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崔惠斌,李晓琪,吴于蓝,魏运添[1](2018)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阈下产业就业协同升级的理论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社会经济与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建设的核心任务。产业升级不仅能有效加速资本增殖,带动行业乃至全社会利润的提升。同时还能创造出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确保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和劳动者增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短时间会出现相对人口过剩的失业现象。这就要求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劳动者能力结构,促进劳动者劳动素质全面升级。将就业与产业升级协同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动力。(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18年05期)

牛爽[2](2018)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域下朝鲜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对少数民族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朝鲜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之一,解决好朝鲜族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朝鲜族大学生个人及千万朝鲜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边疆地区朝鲜族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更关系到民族团结发展和祖国边疆稳定。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朝鲜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指导,以东北J大学近五年朝鲜族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朝鲜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相关思考,并提出改进对策。本文系统梳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并以我国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J大学为例,通过对近年来J大学朝鲜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地域流向、就业单位流向、就业行业分布等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率相对偏低、在就业结构方面存在地域流向结构不合理、单位流向较为单一、行业分布“两极分化”等问题的结论。通过对J大学2013-2017届朝鲜族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国家、社会、高校和朝鲜族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对影响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从国家、高校和朝鲜族大学生自身叁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包括朝鲜族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8-05-16)

李艳迪[3](2017)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就业关系到个人的尊严和生活质量,是与人们的生存休戚相关的。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我国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作为高校毕业生,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秉持正确的就业观是值得关注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就业观调查,进而就如何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就业观的教育展开研究。(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路正社[4](2017)在《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劳动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用主客体思维框架研究职业选择问题,希望对职业选择理论的建构和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有所裨益。本研究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概论。主要阐述写作本论文的社会背景、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的特质。需要及满足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是区别于非生物的根本特性。外在环境对生物价值的差异性决定了其需要及满足的价值选择性。选择是生物的普遍属性。人的选择以生物选择为基础,是贯穿于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普遍的、高层次的、能动的选择。人的选择就是人的世界,人的世界就是人的选择。正确选择对人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是个人介入社会最主要的方面,是与社会交互的中介。职业选择是人生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包含丰富的内容,主要思想有:职业选择以社会分工为前提,职业选择与历史发展过程相适应,职业选择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职业选择以社会价值为最高价值诉求,职业选择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理想。第叁章,职业选择的主体。职业选择的主体由四方面因素构成,即需求与喜好、感性与理性、能力与体质、观念与态度。主体选择是以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为标准,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体质,通过感性与理性认识进行的。在主体的职业选择中,价值观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价值观念是:坚持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个人自由与社会历史规律的统一、理想目标与现实条件的统一等。第四章,职业选择的社会条件。人们的职业选择,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精神条件下进行的,而且是受这些条件制约的。正如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一样,人的择业的自由度也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的进步而逐步提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状态的职业选择,其前提是要把人从经济、政治、精神的奴役、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全面教育、社会和谐发展为条件。第五章,职业选择的介体。介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间环节。职业选择的介体包括就业政策、服务体系、法律保障、评估与激励等一系列资源和配置。政府要为劳动者创造合理的、顺畅的、完整的就业环境;主体职业选择者需要认同和掌握这些环节的内涵和特点,使其思想和行为与其要求一致,才能实现求职者与职业的充分契合,实现自由择业、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第六章,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总体状况良好,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去向合理,自主创业人数不断增加。存在的不足有:高校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匹配度不高、高校就业指导不力、国家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种种困难等。第七章,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充分就业。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学生本人、培养学校、家庭、政府以及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本人要完善他们的主体就业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较强能力,在实践中提升职业选择能力。家庭教育要融入职业生涯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子女提高择业能力。学校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外语和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政府要强化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包括扩大就业岗位和需求、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政策和法律保障等,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11-01)

蒋小竞,刘洛宁,程敏,李宁[5](2017)在《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模式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立足于人的培育与发展,将"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指出就业指导工作在"以人为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图通过阐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关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融合,以探索和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实现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立的有效性指导。(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24期)

刘娟[6](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的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就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生基本情况及就业情况的分析,梳理出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困难,结合近几年工作经历,总结学院针对就业工作所采取的对策。(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侯鹏[7](2017)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分析其视野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政府与各大高等院校处理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7年04期)

牛爽,朱宇,颉燕[8](2017)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指导“十叁五”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十叁五"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日渐突出。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因素和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努力探索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04期)

王银江,秦烨[9](2016)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就业质量暨北京高校思政课教改示范点建设”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10月1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博远楼天朗会议厅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就业质量暨北京高校思政课教改示范点建设"研讨会。校党委书记冯培、副书记孙善学出席本次会议。受邀返校参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校友,学院院长刘冠军、党总支书记王银江、副院长李久林,学院部分教师和全体在校研究(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李艳迪[10](2016)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就业问题一直都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就业问题如何解决已经成为全球都亟需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即将长期行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上。因此,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进而指导我国的就业实践是目前我国重要的议题。(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6年14期)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对少数民族和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朝鲜族大学生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之一,解决好朝鲜族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朝鲜族大学生个人及千万朝鲜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边疆地区朝鲜族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更关系到民族团结发展和祖国边疆稳定。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内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朝鲜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指导,以东北J大学近五年朝鲜族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统计分析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朝鲜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相关思考,并提出改进对策。本文系统梳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实践,并以我国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J大学为例,通过对近年来J大学朝鲜族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地域流向、就业单位流向、就业行业分布等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得出了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率相对偏低、在就业结构方面存在地域流向结构不合理、单位流向较为单一、行业分布“两极分化”等问题的结论。通过对J大学2013-2017届朝鲜族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国家、社会、高校和朝鲜族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对影响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从国家、高校和朝鲜族大学生自身叁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朝鲜族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包括朝鲜族在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崔惠斌,李晓琪,吴于蓝,魏运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阈下产业就业协同升级的理论逻辑[J].改革与战略.2018

[2].牛爽.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域下朝鲜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8

[3].李艳迪.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路正社.马克思主义职业选择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5].蒋小竞,刘洛宁,程敏,李宁.辅导员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模式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J].课程教育研究.2017

[6].刘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7

[7].侯鹏.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视野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7

[8].牛爽,朱宇,颉燕.运用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指导“十叁五”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探索[J].山西青年.2017

[9].王银江,秦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与就业质量暨北京高校思政课教改示范点建设”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6

[10].李艳迪.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6

标签:;  ;  ;  ;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论文-崔惠斌,李晓琪,吴于蓝,魏运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