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一、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淼[1](2021)在《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有一项明确提到: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用好优质数字资源。英语写作是高中生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具体表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大力推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向教育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各类作文评价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虽然此类平台更加适合写作教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互动性弱、信息传达缺乏即时性等。由此可知,如何借助作文评价系统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的自身特点,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虚拟学习社区以虚拟性、学习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交流渠道、增强教学互动等。因此,本研究利用知到教学平台和敏捷方舟易写作搭建集翻转课堂教学管理与英语写作教学于一体的虚拟学习社区,设计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16周的教学研究,以探索该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本研究在哈尔滨市某高中进行,选择高二学年的两个班级学生共计97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情况如何?第二,如何在虚拟学习社区环境下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第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否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使用访谈法对第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目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设计了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第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一方面运用SPSS24.0软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四次写作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后,再次对实验班写作成绩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补充分析和讨论,旨在了解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写作教学的交互性,其中投票、抢答、作文互评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增强了学习的沉浸感;其次,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数据反馈为教师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学情分析,促进个性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通对被试四次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并结合研究后测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发现,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被试的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本研究通过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为现阶段“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性和参考价值。然而,本研究也存在周期短、样本容量少等不足之处,仍需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完善与优化。

覃碧月[2](2021)在《多元互动模式下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互动,历来是汉语口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对培养及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线上教学,因新冠疫情而迅速晋升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主流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由此,本论文以汉语中级口语线上课为研究对象,在“多元互动”假说的框架中观察线上口语教学的互动现象,提出全面提高口语教学互动效果的多种手段,最后通过一份教学设计呈现本文研究成果。本文以COLT量表和《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为观察工具,对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生本科二年级汉语口语课及会话课进行了课堂观察,并发现:线上互动与线下互动在本质及主要实现路径上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即以“提问-意义协商-教师更正性反馈”为路径的师生话语互动。同时,线上教学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的介入丰富了互动元素,技术的开发实现了互动手段的创新,并使显性话语的互动作用更加凸显。基于课堂观察,本文反思教学现状背后起到关键作用的消极因素,比如:网络设备的限制、隐性互动效果不明显以及学生学习倾向的不同,导致线上互动的设计及实践具有一定的先天不足;互动活动设计与网络技术不契合、互动社区不集中且缺乏同步性以及未形成完善有效的监控评价系统等,这些非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因素导致了汉语口语线上教学的互动效果未能得以全效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教学平台的使用培训;2)重视异时课互动社区的开发及利用;3)增加第三方教学主体——助教;4)创新共时课互动形式;5)重视课后互动社区的开发及利用;6)关注心理建设及教学理念的转变。为了实践和检验研究的成果,我们设计了一份教学方案,以Class In在线教室为教学平台,以《中国微镜头(校园篇)》为教材,教学原则为“模块化复合结构、强调语言输出、重视语言实践”,按“异时课互动社区、共时课互动社区、课后互动社区”确立互动模型的实施方案,呈现了三大学习社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式。最后,本文从已得出的研究结论出发,探讨了文章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汉语口语线上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对教学理念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师资的培养等各方面都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丁玲[3](2020)在《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形成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并在多个领域教学中得到运用。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现状,我们了解了国内外研究在研究数量、研究内容、研究结果以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异同。同时,我们注意到,国内对英语学习者在翻转课堂中满意度的探索还有待加强,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为了弥补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从学生的满意度角度出发,探究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情况以及影响满意度的因素,以期为基于翻转课堂的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本研究以来自南京四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以及相关任课老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旨在回答以下五个问题:一、国内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满意度情况如何?二、课前、课中和课后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三、学生的满意度在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四、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满意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五、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方面具有什么样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学生对翻转课堂各个阶段的满意度均超过了一般水平,其中最高的为课中满意度,总均值达到了3.56,其次为课前满意度,最低为课后满意度;第二,课前、课中和课后满意度两两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学生在各阶段的满意度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和英语水平上都存在显着差异;第四,学生预期并不会直接影响学生满意度水平,而是通过感知质量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对满意度产生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满意度,但是可以通过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这两个中介变量对学生的满意度产生影响。第五,学生预期、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同的性别、专业、年级、英语水平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性。本研究对于提高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改善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教育者需重视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重视翻转课堂三个阶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将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注重课前和课中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后阶段的教学;第二,教育者需不但需要重视英语的工具性,还需重视其人文性,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双重需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教育者还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对满意度和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实现个性化教学;第四,教育者可依靠构筑学习共同体和科学的评价的体系,营造英语交流和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五,教育者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学生和课程性质,采取不同的翻转策略,做到“翻转有度”。在理论价值上,本研究构建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自建了“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量表”和“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对翻转课堂的满意度影响因素量表”。在实践价值上,有助于了解学生对英语翻转课堂的实际感受和需求,促使教育者发现翻转课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提供现实依据。

赵炜[4](2020)在《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而高校英语课程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方面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参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化人才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英语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及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高校英语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业需要,又关切大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高校英语课程的导向是实际运用,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对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语域)的基础之上。学术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内容的语言教学。这种学科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科知识增长,最终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提高高校本科生的创新能力。然而,我国高校学术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缺乏真正的实证研究,课堂教学缺乏有效的实践探索。因此,学术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有效性是本研究探讨的一系列问题。本研究借鉴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语言课程教学理论,解析了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尤其对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进而从反映和影响本科生的学术需求分析、学术英语能力发展以及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如何构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原则。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发展研究专业机会知识的可能性,探讨鼓励发展研究相关属性的潜在方法,以及如何在课程中教授和评估学术研究技能的一些建议。面对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普遍性的同时,着力探究重视英语教学中特殊性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和论文的主要结构;第二章为本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英语教学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并就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于学术英语相关主题的已有研究做了全面系统的综述,并且对已有研究的侧重点以及与本研究的关系进行了评述;第三章运用理论图式剖析了课程设计、课程地图要素,并从社会建构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和语言课程设计模型等理论框架进一步阐释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主要对本研究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五章为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和课程设计案例解析;第六章描述并分析了医学类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情况;第七章为本研究的结论及其启示。考虑到本研究问题涉及的范围,以及课程设计这一研究变量的属性和特点,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分析的个案研究方法。在分析课程文本与课堂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设计课堂观察维度,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高校学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接近、体验和理解研究对象并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本研究确定了面向医学类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学术期刊论文阅读”为课程实例,运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地图和课程设计情境模式以及语言课程设计相关理论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加以分析。参考典型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医学学术英语标准,讨论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结合具体案例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对学术英语阅读课程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均较高,对专业交流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学术论文阅读的策略和学术领域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有助于本科生更好地进入学术研究准备和赋权领域。本文通过分析学术英语课堂和教学实例,探讨了学术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与具体实施过程,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这一自然环境中的特定情境,讨论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课堂教学,并对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和模式建构提出一些建议。在阐述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将研究视域扩展到了外语课堂环境(情境)下的医学学术英语阅读研究。针对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基于高校本科生外语学习课堂教学环境,提出了构建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环境的构想。本文从微观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中的真实事件,探讨了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方法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细致的质化和量化分析,并在附录部分对原始研究数据逐一示例呈现。因此,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拓展。同时,尝试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剖析我国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采用语篇文本分析、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民族志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和方法论,解构研究设计中提出的“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巩固”学术英语教学模式。本研究在分析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术英语以及学术英语课程的概念,完善了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理论,通过相关实证研究从课程、教学、评估与评价等不同层面,剖析了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问题和现状。但是,本研究在样本的多样性和数量的规模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拓展,对国内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的对比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此外,本文试图将实践问题纳入广泛的理论视角,这与课堂实践者参与课程理论构建过程的倡导基本一致。然而,提出的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模式和原则仍然是一种尝试。进一步探讨问题视角下的自然状态分析在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发展和学术英语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及其研究的良性发展。我国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课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多维度的任务。对于本文讨论的每一项原则,也是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关于这些主题的任何环节都会影响整个过程,本文试图涵盖过程中的突出要素,包含在与本研究内容关系紧密的课程、教学及其评估和评价等方面。同时,对课程设计中的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材料、课程评估和评价等围绕本研究的一系列研究内容及其发现做出总结,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建议进一步扩大研究层面,提升研究层次,切实提高我国高校学术英语课程质量,最终促进本科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发展。

张丽丽[5](2020)在《“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则带来了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将信息技术引入教与学全过程的混合式教学重新整合了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使得网络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得益彰,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作为高等教育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内容不仅涉及了广泛的理论知识,而且涵盖了诸多的工程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分析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互联网+”环境下有效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变革和优化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化学反应工程学习的高度投入和高效产出。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以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详细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要点。从学习者基本情况、课堂教学现状、混合式教学改革理论三个方面开展了前期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学习者存在学习兴趣度不高、学习的自控能力较弱、学习投入较少的问题;课堂教学存在学生主体地位缺乏、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不足的问题。接着,对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进行了目标导向的设计和分析,明确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模块和整体考核评估环节,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奠定了基点和方向。本研究基于雨课堂平台从混合式教学的环境、活动、方法以及评价四个方面设计了“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选用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应用。通过对比实验法、学生问卷法和教师访谈法验证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且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后:(1)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挑战性,促进学生的知识产出;(3)能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4)能发展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6](2020)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深入,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早在西汉时期,汉语就传入了越南,随后不断与越南历史、文化、社会相融合。新中国成立之后,越南是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两国在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不断相互交流,汉语自然就成为越南重要的外语之一。汉字(ch?Hán)、汉喃辞(t?Hán N?m)、汉越词(t?Hán Vi?t)成为越南语言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研究工作也就备受重视。然而,当前越南汉语教学仍然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强调,对相关理论研究、教学模式研究、线上与线下(O2O)的教学融合,以及如何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如何寻求一条适合越南学生的有效汉语学习新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越南高校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主能力较低、教学模式陈旧等问题,探索构建一个适用于越南高校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Online/Offline)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讨适合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学习环境、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研究。紧紧围绕研究问题的重点,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通过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越南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及O2O教学模式的文献分析,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新建构主义理论,依托O2O教学原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以及结合越南高校本土教学实情,构建了面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同时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O2O教学模式适合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二是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线上线下设计好的学习活动将从不同的维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过程将会降低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有利因素作用的发挥,从而逐渐培养和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制定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为后续模式验证提供相应的评价标准。(2)设计实施O2O对外汉语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活动。本研究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模式架构,从教师教学的视角,创设了支撑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且利于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针对O2O汉语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两环境的功能、架构及具体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教学实践。为了验证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Edmodo作为线上教学平台,选择河内首都大学外语系汉语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言文化》为例开展案例研究实践。采用设计研究的思路,开展了包括模式的初步应用、模式的细化应用、模式的强化应用三轮迭代案例实践。通过三个学期教学模式迭代设计和教学活动调整,对187名学生的线上跟踪、课堂观察、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学生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汉语学习观念、自我意识、信息素养、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得以提升,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得到了显着提升,从而也验证了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性。互联网教育应用在越南刚刚兴起,必然会挑战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创新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时代知识爆炸,更加凸显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利用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他们能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要求。尽管本人在越南高校长期从事汉语教学,深感汉语教学远比其他语言的教学难度大得多。选择这样的研究题目,也是一种挑战、一种探索、一种提升。期望自己的研究不仅能促进自己未来汉语教学的提升,也为他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刘佳[7](2020)在《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研究 ——以“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文中提出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在网络学习的反省和传统课堂学习的审视过程中逐渐被认知并发展起来的。它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潜能。本研究以黑龙江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旨在关注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探析本门课程的实施情况,从而为黑龙江大学今后开展混合式英语教学提供课程借鉴和建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1.“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显着吗?2.混合式教学能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吗?研究对象来自黑龙江大学两届“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生群体,笔者进行了两学期的课堂跟踪与数据收集,对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研究方法上,针对研究问题,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得出数据,并借助SPSS软件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效果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显着;混合式教学能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另外,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总体表示满意,但希望在线上学习时长等方面有所改进。

严聪[8](2020)在《《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微信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某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由于在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专业需求。本文以西南某高校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深入调研了解西南某高校本科学生《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与网络英语学习现状。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点:(1)大学生对英语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网络课程的热情都还处于较高水平;(2)大学生英语网络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信息、网络学习内容、自我效能、教师水平、互动、学习效果与个人兴趣;(3)大学生英语课堂满意度影响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教程、课程安排、教学设施、教师、学习目的、第二课堂以及学生本身。除了教程和课程安排这两个满意度最高的因素外,教师和教学设施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4)大学网络学习与《大学英语》课堂学习学生的满意度在性别、年级上也存在差异性。通过前期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认同度比较高,受调查的大部分的学生都进入过网络环境学习英语,也想通过网络学习提高英语成绩。鉴于微信在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普及率以及强大的功能等方面的优势,本研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英语教学设计。进行实证调研研究发现,微信平台的利用可对英语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当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英语教学运用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策略优化,建立学习模型逐步完善微信公众平台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的辅助作用,有效提升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刘奕[9](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汤亚[10](2020)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是对学习者认知规律的遵循,也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流程的颠覆与逆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以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主要教学手段,注重学生程序性知识习得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目前国内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实践路径的研究比较多,但关于该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度的研究却比较少。有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程度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该领域研究的缺位严重掣肘我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教学本质以及教学活动构成;通过文献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探究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的测量维度构成,并检验编制了较为科学可靠的测量量表,具体包括注意力集中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兴趣度、批判性思维和课堂满意度六个方面;本论文对243名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做了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度调查测量,分析当前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状况,探析影响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程度的学理因素。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学生参与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情况整体良好,但仍有待加强,具化到维度层面来说,由差到好依次是:师生互动、课堂满意度、课堂兴趣度、批判性思维、注意力集中度、生生互动;(2)六个测量维度与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总体学习参与度之间呈显着正向关;(3)性别、生源校和专业不同的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度上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此研究基础上,本论文结合质性研究方法,设计半结构性访谈问卷,访谈了多名学生,探求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升策略与具体路径,研究结果如下:(1)在师生互动方面,教师应在教学开始前对学生介绍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活动构成,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结构的优化培养须着重加强,最后,从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评价两方面着手增加师生课堂互动机会;(2)在课堂满意度方面,教师应着重提高“翻转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技巧;(3)在课堂兴趣度方面,教师应当为学生精选简明扼要的课前学习资料,应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每次小课程的主题以设计拓展课堂的新意教学环节,同时还应着力关注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4)在批判性思维方面,教师可建立课堂学习小组,创设批判性思维培养所需要的教学情境,根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达标的等级要求建立奖励机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5)在注意力集中度方面,教师应该做好课前预设,创设愉快轻松却又井然有序的课堂气氛;(6)在生生互动方面,教师可增加运用“同伴支架”等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大力支持翻转课堂教学
        (二)国家教育事业的改革为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翻转课堂教学对教育技术的要求与现实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基本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国外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四)国内翻转课堂的文献综述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定义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平台发展
        (三)国外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四)国内虚拟学习社区的文献综述
    三、英语写作教学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二)国内英语写作教学的文献综述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一)国外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二)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三)国内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二)建构主义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建构主义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二、合作学习理论
        (一)合作学习理论概述
        (二)合作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合作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三、深度学习理论
        (一)深度学习理论概述
        (二)深度学习理论与虚拟学习社区的关系
        (三)深度学习理论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四、三种理论基础之间的关系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一)高中英语写作测试卷
        (二)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四)访谈提纲
        (五)知到教学平台
        (六)敏捷方舟易写作平台
        (七)数据分析软件SPSS24.0
    四、研究过程
        (一)研究准备阶段
        (二)研究前测阶段
        (三)研究阶段
        (四)研究后测阶段
    五、课堂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二)确定教学目标
        (三)确定课程内容
    六、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案例设计
        (一)课前阶段
        (二)课中阶段
        (三)课后阶段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一、研究数据分析
        (一)研究样本的情况分析
        (二)测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三)研究后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四)访谈结果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及兴趣的影响
结语
    一、研究发现
        (一)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基于虚拟学习社区进行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三)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成绩
        (四)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反思与启示
        (一)研究反思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的局限
    四、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四次英语写作测试试题
    附录二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三 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及学习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访谈提纲及转写记录
    附录五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测试成绩汇总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多元互动模式下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互动教学的相关研究
        1.4.2 汉语线上教学的相关研究
        1.4.3 汉语口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 多元互动模式对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的启示
    2.1 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的现状
        2.1.1 师生互动情况
        2.1.2 线上与线下互动形式的联系与区别
    2.2 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的不足
        2.2.1 互动效果不显着
        2.2.2 互动社区的运用和监控不系统
        2.2.3 反思与创新
    2.3 多元互动假说
        2.3.1 多元互动假说概述
        2.3.2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发展
    2.4 多元互动模式在汉语口语线上教学中的应用设想
        2.4.1 互动社区的集中构建
        2.4.2 教师的使用方式
        2.4.3 学生的使用方式
        2.4.4 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完善
第三章 多元互动模式在汉语口语线上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3.1 前端分析
        3.1.1 课程内容分析
        3.1.2 学习方式与环境分析
        3.1.3 教学平台介绍
    3.2 实施方案
        3.2.1 汉语口语线上课互动形式的实现
        3.2.2 教学主体与教学主体的互动
        3.2.3 教学主体与教学客体的互动
        3.2.4 教学主体的参与方式
    3.3 小结
第四章 教学设计与社区构建
    4.1 前期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教学模块
    4.2 设计过程
    4.3 互动社区的构建与利用
        4.3.1 异时课互动社区(Pre-Lesson Zone)
        4.3.2 共时课互动社区(Live-Lesson Zone)
        4.3.3 课后互动社区(After-Lesson Zone)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本文研究的结论
    5.2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对外汉语课课堂观察表(样表)
附录二 COLT观察量表(样表)
附录三: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表(实录)
附录四:COLT观察量表(实录)

(3)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缩略词、术语与人名英汉对照表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界定
    2.2 国内外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回溯
    2.3 高校英语翻转课堂学习者满意度研究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顾客满意度理论
    3.2 自主学习理论
    3.3 Moos环境结构理论
    3.4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工具
        4.2.1 问卷设计
        4.2.2 初始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4.3 实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4.3.1 实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4.3.2 实测问卷的效度分析
        4.3.3 全模型的修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 研究结果
        5.1.1 学生满意度分析
        5.1.1.1 学生满意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2 课前、课中、课后满意度相关分析
        5.1.1.3 不同变量下学生满意度差异性分析
        5.1.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5.1.2.1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5.1.2.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的相关分析
        5.1.2.3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的路径分析
        5.1.2.4 不同变量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5.2 讨论
        5.2.1 学生满意度讨论
        5.2.1.1 课前满意度
        5.2.1.2 课中满意度
        5.2.1.3 课后满意度
        5.2.2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讨论
        5.2.2.1 学生预期
        5.2.2.2 感知质量
        5.2.2.3 感知价值
        5.2.2.4 自主学习能力
        5.2.2.5 其他影响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本研究对高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启示
    6.1 促进阶段衔接,重视语言学习情境
    6.2 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6.3 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
    6.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渐进翻转
    6.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
    6.6 构建学习群体,营造英语交流环境
    6.7 构建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学”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未来研究的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分析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问卷调查量表
附录Ⅱ 访谈提纲与访谈资料编码结果
附录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4)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及术语界定
    2.2 学术英语教学相关研究
    2.3 学术英语课程设计相关研究
    2.4 学术研究论文相关研究
    2.5 国内学术英语相关研究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课程理论基础
        3.1.1 课程的定义和层次
        3.1.2 课程设计模式
        3.1.2.1 规定性模式
        3.1.2.2 描述性模式
    3.2 教育理论基础
        3.2.1 社会建构主义
        3.2.2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
    3.3 教学理论基础
        3.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3.2 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策略
        3.3.3 基于问题的学习
        3.3.4 体验式学习
        3.3.5 翻转学习
    3.4 语言课程教学理论
        3.4.1 学术英语教学理论
        3.4.2 需求分析理论
        3.4.3 语言课程设计模型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目标
    4.4 研究思路
    4.5 研究方法
第5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5.1 课程背景与情境分析
    5.2 课程需求设计
    5.3 课程内容设计
        5.3.1 学术期刊论文基本结构初识
        5.3.2 医学学术期刊论文词汇认知
        5.3.3 课程内容情况分析
        5.3.4 课程内容设计分析
    5.4 课程材料设计
        5.4.1 开发材料
        5.4.1.1 微课程资源开发
        5.4.1.2 医学期刊学术论文数据库
        5.4.2 真实文本与非真实文本
        5.4.3 材料设计情况分析
    5.5 课程大纲设计
        5.5.1 准备和建构阶段分析
        5.5.2 实施阶段分析
        5.5.3 评估阶段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与评价
    6.1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需求分析
    6.2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
        6.2.1 教学情境分析
        6.2.2 课堂学习分析
        6.2.3 课堂教学分析
    6.3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估
    6.4 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6.5 高校学术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6.5.1 学术英语教学与学习环境分析
        6.5.2 学术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建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1.1 课程层面
        7.1.2 教学层面
        7.1.3 评估和评价层面
    7.2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 “A Time-Efficient Way to Read Academic Articles”微视频字幕转录
附录2 “微视频”课程思维导图示例
附录3 医学学术论文中常用的各种研究术语、方法和工具
附录4 医学学术词汇翻译材料列表
附录5 课程报告文本分析材料示例
致谢

(5)“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必然趋势
        1.1.2 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迫切要求
        1.1.3 传统工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综述
        1.2.2 国内混合式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和混合式教学的内涵
        2.1.1 互联网+
        2.1.2 混合式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
        2.2.2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前期分析
    3.1 学习者基本情况分析
        3.1.1 学习态度分析
        3.1.2 学习风格分析
        3.1.3 学习需求分析
        3.1.4 学习者基本学习能力分析
    3.2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3.2.1 学生主体性地位缺乏
        3.2.2 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不高
        3.2.3 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3.3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3.3.1 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程度
        3.3.2 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分析
        3.3.3 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设计与分析
    4.1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概述
    4.2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4.2.1 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4.2.2 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4.3 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4.4 课程考核设计
        4.4.1 课程教学目标评估设计
        4.4.2 课程考核环节设计
    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5.1 混合式教学环境设计
        5.1.1 课堂教学环境设计
        5.1.2 在线学习环境设计
    5.2 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
        5.2.1 课前知识输入设计
        5.2.2 课中知识内化设计
        5.2.3 课后知识拓展设计
    5.3 混合式教学方法设计
        5.3.1 概念学习类教学方法设计
        5.3.2 问题解决类教学方法设计
        5.3.3 作品设计类教学方法设计
    5.4 混合式教学评价设计
        5.4.1 在线学习评价设计
        5.4.2 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小结
第六章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应用
    6.1 教学实验设计
        6.1.1 实验样本基本情况
        6.1.2 实验设计
        6.1.3 实验准备工作
    6.2 《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作用》教学课例实施
        6.2.1 实验组教学课例实施
        6.2.2 对照组教学课例实施
    6.3 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6.3.1 学生学习成果产出
        6.3.2 学生满意度
        6.3.3 教师访谈结果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混合式教学前期分析调查问卷
附录 Ⅱ 化学反应工程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 Ⅲ 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Ⅳ 教师访谈提纲
硕士研究生科研情况
致谢

(6)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外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亟待关注
        1.1.2 O2O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支持
        1.1.3 越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自主学习能力
        2.1.1 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演进
        2.1.2 自主学习能力的制约因素、培养途径及评价标准
    2.2 对外汉语教学
        2.2.1 世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2.2.2 对外汉语教学模式
        2.2.3 信息化对外汉语教学
        2.2.4 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研究
    2.3 越南的汉语教学与研究
        2.3.1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足迹
        2.3.2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2.3.3 越南高校汉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
    2.4 O2O教学模式
        2.4.1 O2O教学模式诞生的背景
        2.4.2 O2O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4.3 O2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2.4.4 O2O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持
3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
    3.1 理论基础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1.2 新建构主义理论
    3.2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设计
        3.2.1 O2O模式设计原则
        3.2.2 O2O教学模式模块及功能
        3.2.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模型设计
    3.3 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环境设计
        3.3.1 O2O对外汉语学习环境
        3.3.2 基于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学习活动的设计
    3.4 O2O对外汉语教学:实施流程与条件
        3.4.1 教学流程
        3.4.2 教学条件
    3.5 O2O教学模式评价设计
        3.5.1 评价目标
        3.5.2 评价维度设计
        3.5.3 评价方案
4 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4.1 案例简介
        4.1.1 案例简介
        4.1.2 案例研究过程设计
        4.1.3 案例评价方案
    4.2 第一轮实践:模式的初步应用
        4.2.1 对象简介
        4.2.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2.3 实践结果分析
        4.2.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3 第二轮实践:模式的细化
        4.3.1 对象简介
        4.3.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3.3 实践结果分析
        4.3.4 存在问题与改进策略
    4.4 第三轮实践:模式的强化
        4.4.1 对象简介
        4.4.2 实施策略与过程
        4.4.3 实践结果分析
    4.5 案例总结与讨论
        4.5.1 案例总结
        4.5.2 讨论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论文的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越南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使用EDMODO平台之前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研究 ——以“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混合式教学
        二、教学效果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现状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教学理论
        一、认知主义学习观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
        一、语言能力构成
        二、交际能力构成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第一节 定量研究
        一、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调查内容
        四、数据收集
    第二节 定性研究
        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收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定量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期末卷面成绩
        二、调查问卷
        三、期末卷面成绩统计结果
        四、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五、结果分析
    第二节 定性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访谈结果分析
        二、课堂观察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教学反馈
        (一)混合式教学的成效
        (二)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三)混合式教学的改进措施
    三、不足之处
    四、进一步的研究设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8)《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微信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教育背景
        1.1.1 国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1.2 现行语言能力标准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
        1.1.3 在线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访谈法
        1.3.3 调查法
    1.4 论文框架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网络教学
        2.1.2 移动学习
    2.2 理论基础
        2.2.1 混合式学习理论(Blended Learning)
        2.2.2 学习动机理论
        2.2.3 个性化学习理论
        2.2.4 自主学习理论
    2.3 国内关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研究
        2.3.1 学习理论对于英语线上教学的影响
        2.3.2 设计方面的研究
    2.4 网络教学平台发展方面的研究
        2.4.1 政策影响
        2.4.2 高校对网络学习平台发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推进作用
        2.4.3 国内教育培训企业英语教学的发展
    2.5 网络教学平台的满意度的研究
3 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工具研究
        3.1.1 工具的选择
        3.1.2 平台的选择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3.3 调查对象的确定和研究实施过程
    3.4 数据结果分析
        3.4.1 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3.4.2 对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提出的建议
4 微信公众英语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设计研究
        4.1.1 影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英语教学的因素
        4.1.2 微信公众平台英语教学的学习资源研究
        4.1.3 微信公众平台英语教学的学习时间研究
        4.1.4 微信平台设计原则
        4.1.5 设计目标
        4.1.6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英语教学的设计
    4.2 实证分析
        4.2.1 实证研究目的
        4.2.2 实证研究对象
        4.2.3 实证研究方法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实证研究结论
5 研究总结
    5.1 本文的不足之处
    5.2 研究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 Ⅰ 问卷和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10)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文献综述
        1.4.1 翻转课堂
        1.4.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1.4.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本质
        1.4.1.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构成
        1.4.2 课堂参与度
        1.4.2.1 相关概念
        1.4.2.2 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国内外研究
        1.4.3 保障学生课堂有效学习参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1.4.4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的测量维度构成与阐释
    1.5 论文框架
第2 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样本
    2.5 研究工具
        2.5.1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度量表
        2.5.2 SPSS统计分析软件
        2.5.3 AMOS统计分析软件
    2.6 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量表与访谈问卷设计
        2.6.1 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量表问卷设计
        2.6.1.1 量表问卷的结构设计
        2.6.1.2 量表的检验
        2.6.2 学生课堂参与度访谈问卷设计
第3 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分析
        3.2.1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2.1.1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3.2.1.2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总体参与情况
        3.2.1.3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各维度参与情况
        3.2.2 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3.2.3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3.2.4 访谈结果整理分析
第4 章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存在问题与提升策略
    4.1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状况分析
        4.1.1 师生互动
        4.1.2 课堂满意度
        4.1.3 课堂兴趣度
        4.1.4 批判性思维
        4.1.5 注意力集中度
        4.1.6 生生互动
    4.2 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升策略
        4.2.1 介绍翻转课堂模式,优化学生心理结构,增加师生课堂互动
        4.2.2 提高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能力
        4.2.3 精选课前材料,拓展教学环节,关注积极力量
        4.2.4 设计课堂训练方案
        4.2.5 重视学情的课前预设,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
        4.2.6 改善课堂安排,关注“同伴支架”
第5 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局限
    5.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1: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度调查问卷
    附录2:学生访谈提纲

四、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研究[D]. 王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多元互动模式下汉语中级口语线上教学研究[D]. 覃碧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3]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的翻转课堂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丁玲.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高校本科生学术英语阅读课程设计研究[D]. 赵炜. 西南大学, 2020(05)
  • [5]“互联网+”环境下化学反应工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张丽丽.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6]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O2O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 ——以越南高校汉语教学为例[D]. 阮氏清水(NGUYEN THI THANH THUY).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7]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研究 ——以“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D]. 刘佳. 黑龙江大学, 2020(07)
  • [8]《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微信平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西南某高校为例[D]. 严聪.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10]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学习参与提升策略研究[D]. 汤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互动教学——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