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解算论文-吕浩,张友阳,吕志平,崔阳,李中全

大网解算论文-吕浩,张友阳,吕志平,崔阳,李中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网解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ernese软件,精密单点定位,分布式计算,BPE引擎

大网解算论文文献综述

吕浩,张友阳,吕志平,崔阳,李中全[1](2015)在《基于Bernese非差的GNSS大网分布式解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是大规模GNSS网络数据处理的主要模式之一。分析了基于Bernese自动处理引擎BPE的非差定位解算流程,通过修改配置文本文件实现BPE功能自动调用。针对单机集中处理模式下解算规模受限、时效性差的问题,采用分布式技术,利用C#编程实现了GNSS精密单点定位的并行处理。采用IGS数据进行实验,算例结果表明:在分布式环境下调用Bernese自动解算功能进行并行数据处理,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GNSS大网高精度PPP定位解算,计算效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蔡华[2](2010)在《GNSS大网实时数据快速解算方法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GNSS在各个领域发挥愈来愈巨大的作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参考站的GNSS大型网络,如“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就有260个参考站,其主要目的是监测中国大陆的地壳运动,以期能够监测一些同震活动。这种GNSS大型网络的出现给数据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大网,同震监测所需要的实时解算仍然是一个难点。考虑到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已经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危害我国公众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一现状,因此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这类GNSS大型网络进行地震监测、提取地球物理信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将推动GNSS大网实时数据快速解算的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同时也是当前国内外GNS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GNSS大网实时数据处理涉及的GNSS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实时卫星钟差估计、基于单站动态模式定位的GNSS大网模糊度固定、(改进)恒星日滤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系统性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系统的研究了GNSS大网实时数据解算的方法与技术。从GNSS网络解算接近于0(n3)的处理时间不能满足实时解算这一问题,引出GNSS大网实时数据处理需要研究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了GNSS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术。1).通过对LG、MW组合的特性以及对周跳敏感度的分析,在其无法探测出某些周跳的情况下,提出利用验后残差分析进一步剔除粗差和周跳,增强实时质量控制的稳健性。2).研究了周跳修复的基本方法,提出利用“验后残差中误差最小”这一准则从备选周跳改正值中搜索最佳改正值的方法。研究了实时卫星钟差估计的方法与技术。1).针对非差模式实时卫星钟差解算速度慢这一问题,提出使用历元间差分模式消除模糊度,大大提高解算速度。2).针对实时卫星钟差存在系统差,参考钟不稳定以及时延等问题,分别提出利用非差模式提供卫星钟差精确初值,拟稳基准以及外推卫星钟差等方法解决问题。3).提出“耗时率”这一概念对卫星钟差解算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二次差法比较了卫星钟差的解算精度,并研究分析了外推卫星钟差对动态定位的影响。研究了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分析了精密单点定位的主要误差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然后较为详细阐述了进行参数估计的平方根信息滤波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GPS20Hz,1s,30s以及同震数据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验证了精密单点定位方法的正确性。针对定位结果中依然残留与接收机卫星几何相关的误差(主要是多路径影响),并且考虑到地壳运动监测站的多天连续观测的特点,使用(改进)恒星日滤波进行时间序列平滑,进一步减弱多路径的影响,提高动态定位的精度。2.进一步完善GNSS大网数据快速解算的方法与技术。1).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基于单站动态模式定位进行模糊度固定的网解方法,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具体流程为:组建双差模糊度,选择独立基线(双差模糊度),进行双差宽巷、窄巷模糊度固定,基于双差LC组合固定解约束的网平差。2).考虑到网平差非常费时,接近于0(n3)的处理时间。本文借鉴“不动点定理”,从理论上证明网平差的处理时间变为O(n)是可行的。3).通过算例分析可知,单站动态模式定位的精度通过模糊度固定可以得到提高,尤其是东方向,一般来说精度可以提高约10%-40%,并且验证了使用“不动点定理”的网解方法的处理时间为O(n),100个测站网解时间仅为一般方法的4%。对于100个IGS跟踪站进行模糊度固定的静态定位,在CPU2.8GHz的计算机上,本文所述的GNSS大网数据快速解算的方法只需要245.3s,仅为GAMIT处理时间6hour32min的1%。3.研究了GNSS大网数据处理的改进算法。1).针对地壳运动监测站GNS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自适应约束方法,使精密单点定位中模糊度能够快速收敛,并且定位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监测站的形变。2).一般动态定位使用的是动态约束的这一方法,针对地壳运动监测站GNS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先验坐标约束方法,通过实测数据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可知,在处理较好质量的观测数据时两种方法定位结果是一致的,观测噪声较大时,先验坐标约束能够适当提高解算精度。3).考虑到参与实时卫星钟差估计的区域站受到地震影响时所估卫星钟差出现较大偏差这一特殊情况,提出使用Helmert变换来消除或减弱动态定位结果中系统误差的方法,使定位结果依然正确。4.设计与实现了GNSS精密单历元网解(PSENS)软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1).基于本文所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设计实现了GNSS精密单历元网解软件(PSENS),并介绍了该软件的总体框架、数据处理流程以及该软件的界面与特色。2).将PSENS软件应用到广州CORS系统以及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中去,进一步验证了该软件的实用性与稳健性;在应用中比较分析了对流层不同映射函数的差异,并且测试分析了时间序列平滑,海洋负荷潮汐改正,地球固体潮汐改正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0-09-01)

大网解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GNSS在各个领域发挥愈来愈巨大的作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出现了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参考站的GNSS大型网络,如“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就有260个参考站,其主要目的是监测中国大陆的地壳运动,以期能够监测一些同震活动。这种GNSS大型网络的出现给数据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大网,同震监测所需要的实时解算仍然是一个难点。考虑到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已经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危害我国公众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一现状,因此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这类GNSS大型网络进行地震监测、提取地球物理信号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将推动GNSS大网实时数据快速解算的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同时也是当前国内外GNS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针对GNSS大网实时数据处理涉及的GNSS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实时卫星钟差估计、基于单站动态模式定位的GNSS大网模糊度固定、(改进)恒星日滤波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系统性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系统的研究了GNSS大网实时数据解算的方法与技术。从GNSS网络解算接近于0(n3)的处理时间不能满足实时解算这一问题,引出GNSS大网实时数据处理需要研究的几个关键技术:研究了GNSS实时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术。1).通过对LG、MW组合的特性以及对周跳敏感度的分析,在其无法探测出某些周跳的情况下,提出利用验后残差分析进一步剔除粗差和周跳,增强实时质量控制的稳健性。2).研究了周跳修复的基本方法,提出利用“验后残差中误差最小”这一准则从备选周跳改正值中搜索最佳改正值的方法。研究了实时卫星钟差估计的方法与技术。1).针对非差模式实时卫星钟差解算速度慢这一问题,提出使用历元间差分模式消除模糊度,大大提高解算速度。2).针对实时卫星钟差存在系统差,参考钟不稳定以及时延等问题,分别提出利用非差模式提供卫星钟差精确初值,拟稳基准以及外推卫星钟差等方法解决问题。3).提出“耗时率”这一概念对卫星钟差解算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二次差法比较了卫星钟差的解算精度,并研究分析了外推卫星钟差对动态定位的影响。研究了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的方法与技术。研究分析了精密单点定位的主要误差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然后较为详细阐述了进行参数估计的平方根信息滤波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GPS20Hz,1s,30s以及同震数据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验证了精密单点定位方法的正确性。针对定位结果中依然残留与接收机卫星几何相关的误差(主要是多路径影响),并且考虑到地壳运动监测站的多天连续观测的特点,使用(改进)恒星日滤波进行时间序列平滑,进一步减弱多路径的影响,提高动态定位的精度。2.进一步完善GNSS大网数据快速解算的方法与技术。1).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基于单站动态模式定位进行模糊度固定的网解方法,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具体流程为:组建双差模糊度,选择独立基线(双差模糊度),进行双差宽巷、窄巷模糊度固定,基于双差LC组合固定解约束的网平差。2).考虑到网平差非常费时,接近于0(n3)的处理时间。本文借鉴“不动点定理”,从理论上证明网平差的处理时间变为O(n)是可行的。3).通过算例分析可知,单站动态模式定位的精度通过模糊度固定可以得到提高,尤其是东方向,一般来说精度可以提高约10%-40%,并且验证了使用“不动点定理”的网解方法的处理时间为O(n),100个测站网解时间仅为一般方法的4%。对于100个IGS跟踪站进行模糊度固定的静态定位,在CPU2.8GHz的计算机上,本文所述的GNSS大网数据快速解算的方法只需要245.3s,仅为GAMIT处理时间6hour32min的1%。3.研究了GNSS大网数据处理的改进算法。1).针对地壳运动监测站GNS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自适应约束方法,使精密单点定位中模糊度能够快速收敛,并且定位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监测站的形变。2).一般动态定位使用的是动态约束的这一方法,针对地壳运动监测站GNS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先验坐标约束方法,通过实测数据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可知,在处理较好质量的观测数据时两种方法定位结果是一致的,观测噪声较大时,先验坐标约束能够适当提高解算精度。3).考虑到参与实时卫星钟差估计的区域站受到地震影响时所估卫星钟差出现较大偏差这一特殊情况,提出使用Helmert变换来消除或减弱动态定位结果中系统误差的方法,使定位结果依然正确。4.设计与实现了GNSS精密单历元网解(PSENS)软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1).基于本文所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设计实现了GNSS精密单历元网解软件(PSENS),并介绍了该软件的总体框架、数据处理流程以及该软件的界面与特色。2).将PSENS软件应用到广州CORS系统以及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中去,进一步验证了该软件的实用性与稳健性;在应用中比较分析了对流层不同映射函数的差异,并且测试分析了时间序列平滑,海洋负荷潮汐改正,地球固体潮汐改正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网解算论文参考文献

[1].吕浩,张友阳,吕志平,崔阳,李中全.基于Bernese非差的GNSS大网分布式解算[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5

[2].蔡华.GNSS大网实时数据快速解算方法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

标签:;  ;  ;  ;  

大网解算论文-吕浩,张友阳,吕志平,崔阳,李中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