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通信论文-石改辉

接口通信论文-石改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口通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USB总线,STM32F103,固件库,驱动程序

接口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石改辉[1](2019)在《基于STM32F103的USB接口数据通信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USB总线进行微处理器与PC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以STM32F103芯片为基础,利用芯片自带USB模块,设计了USB硬件接口电路,分层介绍了USB固件库,实现了微处理器端固件程序开发,利用LibUSB-Win32实现了PC机端USB驱动开发。所设计的系统已得到成功应用,所设计的方法可快速移植到其他USB设备。(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11期)

许川佩,刘华颖[2](2019)在《通用型芯片级光纤通信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芯片与外部设备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本文以光纤通信技术为基础设计数据传输接口,在接口内分层搭建通信协议及交互接口架构,实现了网络各层之间的通信与校验工作.利用AXI4-Stream总线应用范围广且具有强大支持平台的优势,将AXI4-Stream接口作为芯片级数据交换接口,为突发性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支持.该接口支持UDP/IP协议封装格式,使其能灵活兼容于各类上层应用;支持通过可编程接口配置传输层端口号、IP地址及MAC地址;应用流水线技术及多进程并行处理技术,在控制面积及功耗的条件下,减少数据传输延迟,优化接口处理性能.最后通过光纤将片内数据传输到PC机进行了验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9.691 Gbps,满足芯片与外部设备海量数据高速传输需求.(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9年11期)

郭峰[3](2019)在《5G无线通信终端空中接口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空中接口概念及空中接口架构进行简析,然后在SISO测试法、MIMO测试法以及容量测试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和阐述5G无线通信终端空中接口性能测试。(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20期)

冯现永[4](2019)在《基于大数据的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源自动测试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需要对干扰源进行优化测试,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源自动测试方法。采用大数据模型进行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源的离散特征采样,对采集的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源离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干扰源的频谱分布特征最相似性,得到通信接口干扰源离散数据的稀疏散乱点集,结合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干扰干扰源的大数据融合聚类处理,实现对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源自动测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源自动测试的准确性较高,抗干扰性较好,提高了单片机通信接口传输和自动控制性能。(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9期)

郭君霞[5](2019)在《地铁线网综合控制中心骨干通信系统建设接口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线网级综合控制中心的骨干通信系统因其涉及线路多、系统集成度高、接口管理错综复杂,风险丛生,容易影响工程建设整体的进度、质量和成本。重点梳理线网控制中心骨干通信系统项目建设中的各类接口,分析项目内相关接口的特点及潜在的管理风险;同时从设计、招标、施工、调测的角度,应用项目管理的思想,重点针对骨干通信系统的工程技术接口提出管控措施,有效规避管理风险的同时,实现接口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最后对接口管理其他问题和对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使接口管理工作高效运转的关键配套措施。(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9年04期)

袁柳,李皓,李勐,涂吉[6](2019)在《基于PCIe高速通信接口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图像处理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处理需求,设计实现了基于PCIe高速通信接口的图像处理系统。在Net FPGA SUME平台的基础上,借助Riffa PCIe架构实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和现场可编程门陈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高速数据传输,充分发挥PCIe总线接口高效性、灵活性、可扩展、低延迟传输性能。设计统一图像处理和管理硬件接口,支持高效实现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手写字符识别的FPGA加速处理。测试表明:PCIe传输速度可以达到2. 86 GB/s; CNN手写字符识别单张图片运行时间为1. 58 ms。研究结果可有效提升图像处理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2期)

秦贞宇,卢俊强,鞠晓东,陈光建,门百永[7](2019)在《USB3.0的高速声波测井仪通信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USB3.0开发了一种用于声波测井数据通信的调试接口和相应的上位机软件。以USB控制芯片CYUSB3014和逻辑控制器EP4CE22F17C8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可靠的声波测井仪接口电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和RS485总线接口的测井仪器互联总线。基于USB3.0主控芯片编写了USB接口协议的固件程序,设计了基于FIFO的USB接口数据传输、外扩总线管理等FPGA测控程序,开发了与接口电路相对应的上位机软件,可以实现对仪器控制命令下发、测井数据上传、文件存储、波形显示等功能。测试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稳定传输,满足声波测井仪数据接口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张玙[8](2019)在《基于XML的列控设备通信接口描述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现有列控系统设备安全协议提出一种通用的列控设备通信接口模型,用于模拟设备间的接口数据,实现对设备间安全通信协议应用消息的仿真,将列控设备通信接口与XML构建相结合。通过分析既有列控设备安全通信接口的结构与特点,结合XML语言特性,对设备接口数据进行描述,将定义的数据模型应用于列控设备的模拟仿真研发。详细介绍基于XML语言描述列控设备通信接口模型的设计过程和实现方法,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谢旻,周恩强,董勇,张伟[9](2019)在《基于天河互连的公共通信接口UCX实现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在天河互连和未来高性能互连网络上支持多种高性能、可扩展并行编程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远程直接内存访问(RDMA)技术的公共通信接口UCX实现方案。该UCX实现系统建立了UCX数据抽象到天河互连系统通信资源对象的映射关系,基于短报文通信和共享的RDMA缓冲池实现了一种面向Active Message和单边通信接口的高速数据传输协议,并提出了一种动态可扩展信用流控机制来提高UCX系统在大规模并行应用运行时的可扩展性。实验测试测试表明,由于UCX通信接口操作更匹配互连网络硬件特性,精简了软件处理层次,UCX软件层增加的总开销小于200 ns,而基于该UCX的消息传递接口(MPI)系统,相对于现有的天河互连MPI实现架构,减少了约50 ns的通信延迟,短消息速率也有约10%的性能提升。该UCX实现系统对拓展天河互连网络上的并行编程模型和应用类型,并确保并行运行效率,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S1期)

杨庆国,陈军,肖贵林[10](2019)在《基于TMS320C6748的多路串行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嵌入式飞行控制系统中,为了满足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要求,需要控制多个串口与外部设备通信。采用TMS320C6748作为核心处理器,通过EMIF总线实现和异步通信协议芯片TL16C754并行通信,采用3-8译码器74LS138扩展多位片选信号,实现集成扩展多路串行通信接口的功能。底层驱动基于TI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SYS/BIOS进行开发,可减小设计的难度,并缩短了开发周期。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实现多路数据的完整接收,数据传输完整可靠。(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接口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芯片与外部设备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本文以光纤通信技术为基础设计数据传输接口,在接口内分层搭建通信协议及交互接口架构,实现了网络各层之间的通信与校验工作.利用AXI4-Stream总线应用范围广且具有强大支持平台的优势,将AXI4-Stream接口作为芯片级数据交换接口,为突发性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支持.该接口支持UDP/IP协议封装格式,使其能灵活兼容于各类上层应用;支持通过可编程接口配置传输层端口号、IP地址及MAC地址;应用流水线技术及多进程并行处理技术,在控制面积及功耗的条件下,减少数据传输延迟,优化接口处理性能.最后通过光纤将片内数据传输到PC机进行了验证,数据传输速率可达9.691 Gbps,满足芯片与外部设备海量数据高速传输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口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石改辉.基于STM32F103的USB接口数据通信设计[J].信息通信.2019

[2].许川佩,刘华颖.通用型芯片级光纤通信接口设计[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

[3].郭峰.5G无线通信终端空中接口性能测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4].冯现永.基于大数据的单片机通信接口干扰源自动测试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5].郭君霞.地铁线网综合控制中心骨干通信系统建设接口管理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9

[6].袁柳,李皓,李勐,涂吉.基于PCIe高速通信接口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秦贞宇,卢俊强,鞠晓东,陈光建,门百永.USB3.0的高速声波测井仪通信接口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

[8].张玙.基于XML的列控设备通信接口描述模型的研究[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9

[9].谢旻,周恩强,董勇,张伟.基于天河互连的公共通信接口UCX实现与评估[J].计算机应用.2019

[10].杨庆国,陈军,肖贵林.基于TMS320C6748的多路串行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9

标签:;  ;  ;  ;  

接口通信论文-石改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