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内脏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陈艳彩(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河南新郑451100)

内脏破裂大出血患者的病情十分凶险、危重,死亡率极高。我院自2008-2012年成功抢救护理了14例内脏破裂大出血的患者,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17-62岁,出血原因包括肝脾破裂为主的重度复合创伤8例,暴饮暴食后外力作用引起的胃破裂出血1例,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静脉破裂出血4例,心包、右心室穿透伤大出血1例。入院时所有患者收缩压均低于10.67kpa,其中有2例患者的血压为0,脉搏均在100次/分以上,其中3例为160次/分。

2、典型病例

患者男,17岁。因被他人用刀刺伤左前胸30分钟于11:40急诊入院。患者T36℃,P130次/分,R36次/分,BP4/2kPa,四肢湿冷,意识模糊,胸前左侧第6肋软骨处可见一纵形伤口长约3cm,有活动性出血。立即建立三条静脉通路,行快速扩容,抗休克,采血送检准备血源、给氧及其术前准备工作。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在2小时内输液输血5000ml。术中诊断为心包、右心室穿透伤、膈肌裂伤。行右心室、心包修补及膈肌修补术以及心包引流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

3、护理

(1)抢救措施:内脏破裂大出血患者病情凶险、危重、稍有延误即可导致患者死亡,故应迅速组织强有力的抢救组,集中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发挥协同作用,对这类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手术,监护和术后护理。①紧急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时止血是抢救治疗的中心环节。必须迅速为患者建立好的补液治疗的中心环节。必须迅速为患者建立好的补液通道,以三条静脉通道为好,最好能保证一条中心静脉,本文一般采用18号针头并备三通管,以利于快速及时补充血容量,紧急给药及监测循环情况。因失血、穿刺不成功者可给予静脉切开,必要时行加压输液。加压时应检查输液接头是否牢固,且要有护士守护以免发生意外。及时补充血容量,并给予6-8L/min流量面罩吸氧,以提高血氧含量。②术前准备从速、从简。在抗休克的同时要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皮试、留置胃管、留置尿管等,绝对不可待患者休克完全被纠正后再行手术。本组有8例重度复合伤患者,均于迅速扩容纠正休克的同时,果断地采取了紧急手术措施,从而提高了对内脏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③遇到严重的复合伤患者时,应首先处理最危重的情况。为挽救患者生命,要争取时间,切忌顾此失彼,弃重就轻。本组有8例肝脾破裂大出血的患者,均给予紧急剖腹探查,止血为第一抢救措施,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情况。

(2)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为提供大出血患者瞬息变化的一系列重要生理参数,如压力曲线及数值、心电、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电解质等。

(3)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测BP、P、R,并准确详细记录各项护理内容。如体温升高,要观察切口有无感染,视情况给予降温,对血压不升者,应考虑是否有继续出血并及时报告医师。②患者术后应采取适宜的体位。当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患者多采取半坐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应鼓励并协助患者经常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防肠粘连。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并协助轻拍患者背部,嘱患者咳嗽时双手轻按于切口外以减轻疼痛,避免发生肺不张。还可视病情给予患者行超声雾化吸入以起到消炎化痰作用。③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及尿色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水量及各种引流液量,观察其性状、颜色、及量。④警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患者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故应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清洁、皮肤护理等,以防止继发感染和褥疮的发生。本文中有1例心包、右心室穿透伤的患者,因害怕咳嗽而致痰堵塞,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由于发现及时,用吸痰器吸出,才行以脱离险情。

(4)作好患者心理护理:在患者体质稍有恢复时,应针对患者的求生欲望,进一步给予鼓励使之占胜疾病,早日康复。对康复丧失信心,态度冷漠的患者则宜耐心说服,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以热情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娴熟的操作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合作。

总之,通过对14例内脏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我认为面对凶险急症,应急而不慌,忙而不乱,准确判断病情,争取时间挽救患者生命。加强护理,纠正休克,控制出血,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做到观察细心,护理精心,服务热情和技术精湛,是成功的秘诀。

标签:;  ;  ;  

内脏破裂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