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龈沟液论文-王会超,张白冰,张江畔,胡永权,柴雪娇

种植体龈沟液论文-王会超,张白冰,张江畔,胡永权,柴雪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植体龈沟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牙种植体,种植体周围炎,TNF-α,Er-YAG激光

种植体龈沟液论文文献综述

王会超,张白冰,张江畔,胡永权,柴雪娇[1](2019)在《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对龈沟液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龈沟液中TNF-α的表达,探讨TNF-α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性以及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种植牙修复完成叁年以上的患者40例,其中种植体牙周组织健康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用WhatmanⅠ号滤纸条收集对照组和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然后,用Er-YAG激光治疗实验组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完成后一周再次收集龈沟液,运用ELISA法检测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后种植体周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1.52±0.68 pg/μl)比种植体周健康组(0.29±0.04 pg/μ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后,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0.46±0.07 pg/μl)较治疗前(1.52±0.68 pg/μ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与种植体周健康组浓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的表达与种植体周围炎密切相关,Er-YAG激光可以有效地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本文来源于《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杨易,周顺成,何华春,刘芹,石玮[2](2019)在《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生活质量及龈沟液AST、OPN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生活质量及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3例)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2组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龈沟液AST、OPN水平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90.57%,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龈沟液AST、OPN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OHIP-14评分中,功能受限、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会障碍、残疾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可明显改善牙列缺失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龈沟液AST和OPN水平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梅蕊,彭诚[3](2019)在《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CCL2、CCL4和CXCL8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2(CCL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4(CCL4)和趋化因子(C-X-C基序)配体8(CXCL8)的表达及其对糖尿病患者种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口腔种植体修复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8例(48枚种植体),根据是否发生炎症分为糖尿病健康种植体27枚(A)组和糖尿病炎症种植体21枚(B)组,另纳入健康者健康种植体30枚作为对照(C)组。采用ELISA检测龈沟液中CCL2、CCL4和CXCL8表达,分析B组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影响糖尿病患者种植体炎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探诊深度、出血指数、CCL2、CCL4和CXCL8表达水平均与C组相仿(P>0.05);但B组上述指标均高于C组(P<0.05)。B组龈沟液中CCL2与CXCL8水平、出血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CCL4与CXCL8水平、探诊深度均呈正相关(P<0.05),CXCL8与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均呈正相关(P<0.05)。CCL2和CXCL8高水平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炎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炎症种植体龈沟液中的CCL2、CCL4和CXCL8呈高表达,可能与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炎症的发生有关。(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青薇,黄丽娟,郑佳俊,任静,李成龙[4](2019)在《16S核糖体DNA高通量测序研究种植体龈沟液微生物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16S核糖体DNA(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健康天然牙、健康种植体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植体龈沟液内微生物菌群的差异,为理解种植体周围组织从健康至疾病状态的病因提供依据。方法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分析30个龈沟液细菌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Shannon指数低于健康牙及健康种植体组(P<0.05),细菌群落主要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17个门,普氏菌属(Prevotella)、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纤毛菌属(Leptotrichia)、放线菌属(Actinomyce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等497个属。优势菌门以拟杆菌门在种植体周围炎组相对较高(P<0.05),属水平上丁酸弧菌为种植体周围炎的优势菌属之一,代谢产物异丁酸的增多可能是导致疾病状态的一个因素。结论健康种植体与健康天然牙一致,呈现出丰富的微生物多态性,而当周围炎形成后,表现为相关致病菌丰度增高,而其多样性下降。(本文来源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郭苏伟,田博[5](2019)在《3种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龈沟液内毒素含量水平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测定龈沟液内毒素含量来研究不同种植体的基台面连接方式对单颗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明确平台转移设计的种植体是够具有减少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单颗牙缺失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行ITI(平齐对接),实验1组行OsstemGSII(光滑水平平台),实验2组行Ankylos(粗糙斜面平台),修复2周后以及3月和6月之后分别进行龈沟液内毒素的测量,并比较叁组实验结果。结果两组平台转移设计种植体测得的龈沟液内毒素含量均明显低于传统设计的种植体,即对照组采用平齐对接的种植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台转移设计的基台面连接方式可以说是在传统外连接设计种植体之后的一种在前牙美学区域发展更好的技术,而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的两组平台转移设计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王根桃,林毅,林赛云[6](2019)在《地塞米松联合DPSCs对糖尿病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TGF-β3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牙髓干细胞(DPSCs)治疗对糖尿病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的影响,阐明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9只健康成年Beagle犬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3只。采用四氧嘧啶(50 mg/kg)诱导法构建糖尿病模型,模型组及治疗组继续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喷雾+犬来源的DPSCs+Bio-Oss骨粉+Bio-Gide膜覆盖处理,其余两组予以PBS溶媒对照,每周1次,持续12周。治疗完成后,采用X线片观察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TGF-β3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eagle犬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明显下降(P<0. 05),龈沟液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着升高(P<0. 01或P<0. 05),TGF-β3水平下降(P<0. 01);地塞米松喷雾联合DPSCs治疗后,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增加(P<0. 05),龈沟液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P<0. 01或P<0. 05),TGF-β3水平显着回升(P<0. 01)。结论:地塞米松联合DPSCs治疗对糖尿病种植体周围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含量及上调TGF-β3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丽娟,王莉华[7](2019)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种植修复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牙周炎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的66例牙周健康合并牙列缺损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口腔种植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边缘骨吸收量、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D)、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龈沟液炎性因子(IL-1β、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8、MMP-9)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种植体脱落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边缘骨吸收量、PD、mSBI及mPLI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显着上升(P<0.05),对照组边缘骨吸收量及mPLI水平显着上升(P<0.05),而PD及mSBI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PD及mSBI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龈沟液IL-1β、IL-6、IL-8、MMP-2、MMP-8、MMP-9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术后1年,对照组IL-1β、IL-6及MMP-9水平显着上升(P<0.05),而IL-8、MMP-2及MMP-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龈沟液各指标水平均显着上升,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观察组97.03%vs对照组95.74%)。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通过种植修复术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患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而MMP-2、MMP-8、MMP-9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炎存在一定联系。(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闫雨萌[8](2019)在《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不同冠粘接方式下龈沟液内IL-6,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种植后两组不同粘接方式患者龈沟液内IL-6和TNF-α的水平及龈沟液量的检测,探讨不同粘接方式可能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为临床上种植体体周炎的预防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目前临床对于种植体冠修复一般采用两种粘接方式,即粘接固位和改良粘接固位。两种粘接方式各有优缺点,粘接固位较之改良粘接固位,前者因溢出粘接剂残留问题,可能存在更大的发生种植体周疾病的风险,临床研究也发现改良粘接固位的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率更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但目前尚缺乏两者对比实验研究依据。因此,本实验将IL-6和TNF-α,以及龈沟液量作为检测指标,探讨两种不同粘接方式可能对种植体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医生选择粘接方式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部分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叁医院口腔内科修复科行ITI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全瓷冠修复6-9个月。一共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为43.4±8.8。根据不同粘接方式分成两组:粘接固位组:19个修复体(19位患者),在口内直接将牙冠粘接于基台上;改良粘接固位组:19个修复体(19位患者),牙冠是在口外先将牙冠粘接于基台而后再经由牙冠上留存的中央螺丝孔将牙冠固定于植体,最后封闭中央螺丝孔。检查每位患者种植体以及同名天然牙的菌斑指数以及牙龈出血指数,并记录。然后用滤纸条提取患者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CF)以及同名天然牙龈沟液(GCF),用电子天平秤得龈沟液重量。收集完成后,送实验室用ELISA试剂盒检测PICF/GCF中IL-6、TNF-α浓度。采用SPSS20.0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粘接固位组患者天然牙龈沟液内的IL-6和TNF-α浓度及龈沟液的量与改良粘接固位组患者天然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固位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6的浓度值高于改良粘接固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固位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值高于改良粘接固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固位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重量高于改良粘接固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的量与龈沟液内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42和0.248,P值均<0.05。粘接固位组和改良粘接固位组的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组患者中天然牙的IL-6和TNF-α水平及龈沟液的重量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组患者牙周状况无差异,种植体周围龈沟液内IL-6和TNF-α水平及龈沟液的重量受其粘接方式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改良粘接固位的种植体周围检测出的两种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更低。提示改良粘接固位组龈沟内的刺激因素更少,从而机体分泌的这两种细胞因子水平也较低。改良粘接固位组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要低于粘接固位组,这就提示我们改良粘接固位更有利于种植体周组织健康。本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改良粘接固位可以有效避免粘接剂存留,减少种植体周疾病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种植体冠修复体粘接固位方式。在以后的临床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改良粘接固位来进行种植体冠的粘接。并且我们可以从控制细胞因子水平的角度考虑,达到诊断、预防、治疗种植体周围疾病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姑则丽努尔·阿布都克力木[9](2019)在《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MMP-13及COL-Ⅱ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COL-Ⅱ,MMP-13的表达以及牙周指数变化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9只犬在全身麻醉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通过微创法拔除,并立即把植体植入到近中拔牙窝,植体均为3.4mm×10mm安卓建种植体,之后戴上愈合帽,严密缝合伤口。用于诱导炎症的6号丝线在种植体基台的颊侧和舌侧中央盘旋并结扎,然后将结扎的丝线沿着牙根方向使用牙周探针压入到植体龈沟中,丝线的末端留在口腔中,用于引起植体周围的炎症。4周以后检测牙周指标,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模型成功的建立,9只比格犬被分为叁组:即抗生素组,买朱尼组及对照组,每个组均叁只犬,抗生素组喂服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买朱尼组根据动物体重喂服买朱尼,对照组喂服相同量的生理盐水,上述干预措施连续进行4周。通过测量和分析叁组犬种植体在叁个不同阶段(基线期,炎症期和给与干预后)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种植体周围龈沟液含量以及收集的标本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出来的龈沟液中Ⅱ-型胶原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水平变化情况,进一步观察维药买朱尼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结果:在叁个阶段(基线期,炎症期和给与干预后)抗生素组和买朱尼组之间均有显着的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抗生素组和买朱尼组都进行两两比较,MSBI,PD,PICF,COL-Ⅱ,MMP-13等指标均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抗生素组与买朱尼组相互比较,上述指标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买朱尼对犬种植体龈沟液中COL-Ⅱ,MMP-13有抑制作用,此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有效。(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朱白雪[10](2019)在《MMP-8和MMP-13在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表达水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在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的表达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以及两种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牙周指数的相关性,评价MMP-8和MMP-13是否能够作为辅助诊断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客观指标。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在2013年至2016年于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以及叁家私人口腔诊所的进行牙体种植的患者中,选择健康种植体患者4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40例,使用吸潮纸尖分别提取健康种植体和炎症种植体周围龈沟液(GCF)样本,并记录其探诊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量。使用ProcartaPlexTM多因子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并分析MMP-8和MMP-13的含量。应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结果:炎症种植体组SBI、PD值和GCF中MMP-8含量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3在两组龈沟液中的表达水平不存统计学意义。MMP-8与SBI、PD和牙槽骨吸收量的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炎症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MMP-8表达水平升高,与临床指标有相关性,考虑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辅助诊断、评估和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MMP-13在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种植体龈沟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生活质量及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口腔科收治的牙列缺失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53例)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2组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龈沟液AST、OPN水平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90.57%,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龈沟液AST、OPN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OHIP-14评分中,功能受限、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生理障碍、心理障碍、社会障碍、残疾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可明显改善牙列缺失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龈沟液AST和OPN水平影响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植体龈沟液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会超,张白冰,张江畔,胡永权,柴雪娇.Er-YA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对龈沟液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

[2].杨易,周顺成,何华春,刘芹,石玮.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失患者生活质量及龈沟液AST、OPN水平的影响[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

[3].王梅蕊,彭诚.糖尿病患者口腔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CCL2、CCL4和CXCL8表达及意义[J].江苏医药.2019

[4].青薇,黄丽娟,郑佳俊,任静,李成龙.16S核糖体DNA高通量测序研究种植体龈沟液微生物的变化[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9

[5].郭苏伟,田博.3种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龈沟液内毒素含量水平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6].王根桃,林毅,林赛云.地塞米松联合DPSCs对糖尿病Beagle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炎症因子及TGF-β3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9

[7].王丽娟,王莉华.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临床疗效及对龈沟液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

[8].闫雨萌.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不同冠粘接方式下龈沟液内IL-6,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9

[9].姑则丽努尔·阿布都克力木.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MMP-13及COL-Ⅱ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

[10].朱白雪.MMP-8和MMP-13在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表达水平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

标签:;  ;  ;  ;  

种植体龈沟液论文-王会超,张白冰,张江畔,胡永权,柴雪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