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化程度论文-杨军克,黄筠洋,王运成

肿瘤分化程度论文-杨军克,黄筠洋,王运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分化程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肠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计算机辅助,Ki-67抗原

肿瘤分化程度论文文献综述

杨军克,黄筠洋,王运成[1](2019)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与直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直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以及分子生物学指标(Ki67和CerbB-2)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就诊经病理学确诊的直肠癌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行DCE-MRI检查,获得肿瘤部位感兴趣区(ROI)定量参数值[表观弥散系数(ADC)_(mean)、转运常数(K~(trans))、容积分数(V_e)以及速率常数(K_(e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和CerbB-2的表达,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值与直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以及Ki67和CerbB-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肿瘤分化程度升高,ADC_(mean)不断增大,而K~(trans)和V_e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K~(trans)和V_e明显低于低分化组(P <0. 05),而高分化组和中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DC_(mean)在不同分化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K_(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淋巴结转移组ADC_(mean)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1),而K~(trans)、V_e以及K_(ep)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 01)。随着直肠癌Dukes分期程度增加,ADC_(mean)降低,而K~(tran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中Dukes A期和B期ADC_(mean)明显高于Dukes C期和D期(P <0. 05),而K~(trans)明显低于Dukes C期和D期(P <0. 05)。K~(trans)、K_(ep)随着Ki67和CerbB-2表达水平增高而增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ADC_(mean)随着Ki67和CerbB-2表达水平增高而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能够反映直肠癌的生物行为,可以用于评估肿瘤预后和指导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畅,胡阿锦,龚苗子,王跃,王淑芳[2](2019)在《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组织抗原表达及血清肿瘤抗原关系,评估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在结直肠癌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本进行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评分,将患者分成CD3低表达组与CD3高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组成、肿瘤分化程度及p TNM分期。同时比较两组肿瘤组织样本CEA、EGFR、MUC1、HER2、mesothelin、PD-1、PD-L1及FOXP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并且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及CA199水平。结果 174例组织标本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可见阳性细胞,评分均在1~12分之间。CD3低表达组年龄<30岁患者比例(9.20%)高于CD3高表达组(0%),> 65岁患者比例(33.33%)低于高表达组(57.47%)。CD3低表达组高分化癌(3.45%)及中分化癌(60.92%)比例低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74.71%),而低分化癌(27.59%)及复发/转移癌(8.05%)比例高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6.90%)。p TNM分期越高预后越差,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越低(P <0.05)。CD3低表达组患者组织样本中PD-1(P <0.001)、PD-L1(P <0.001)及FOXP3(P <0.01)水平低于CD3高表达组,而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并反映患者的肿瘤相关免疫状态与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周伟[3](2019)在《术前MRI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及肿瘤根治性切除后早期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术前MRI表观扩散系数容积直方图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价值目的:探讨术前MRI表观扩散系数容积直方图(wADC)对肝细胞癌分化程度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经病理证实的111例肝细胞肝癌(HCC),包括高分化HCC患者21例、中分化HCC患者64例和低分化HCC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接受MRI扫描。ADC值测量采用表观扩散系数容积直方图(wADC)与常规ADC(cADC)两种方法,获得平均ADC值(wADC_(mean)、cADC_(mean))及最小ADC值(wADC_(min)、cADC_(min))。不同分化程度HCC的ADC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DC值术前评估HCC分化程度的诊断效能采用ROC曲线及Z检验分析。结果:ADC值随着HCC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ADC_(min)、cADC_(min)在不同分化程度HCC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wADC_(mean)、cADC_(mean)在低分化与中分化HCC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在中分化与高分化HCC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wADC_(min)、wADC_(mean)、cADC_(min)及cADC_(mean)与HCC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0.33、0.58和0.40,P<0.001)。wADC_(min)鉴别低分化与中分化HCC、中分化与高分化HC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4,其诊断效能均高于wADC_(mean)、cADC_(min)及cADC_(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表观扩散系数容积直方图(wADC)有助于HCC分化程度的术前评估,其中以最小ADC值(wADC_(min))诊断效能最佳。第二部分:术前MRI评估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风险的价值目的:基于LI-RADS的分类方法,探讨术前MRI征象预测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12例行HCC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术前MRI及临床资料。LI-RADS(v2018)MRI征象包括动脉期非环状高强化、非边缘廓清、肿瘤大小、强化包膜、病变内含脂肪、晕状强化、“马赛克”征象、“结节中结节”征象、病变内出血、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T2WI-SIR值。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肝硬化程度、Child-Pugh分级、甲胎蛋白水平。根据HCC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内是否复发,分为早期复发组(≤2年)和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CC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危险因素组诊断HCC早期复发的效能。绘制不同危险因素组的Kaplan-Meier生存率曲线。结果:回顾性分析的112例患者中,29例(25.9%)出现早期复发。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大小>4.5cm、强化包膜、病变内含脂肪、晕状强化、T2WI-SIR≤1.36、ADCmin≤0.65×10-3mm2/s及ADCmean≤1.20×10-3mm2/s与HCC术后早期复发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大小>4.5cm(OR,5.92;95%CI,1.45~24.14;P=0.013),ADCmin≤0.65×10-3mm2/s(OR,5.41;95%CI,1.39~21.00;P=0.015)及出现晕状强化(OR,5.09;95%CI,1.22~21.21;P=0.025)是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两个危险因素组预测早期复发的特异性为90.4%,叁个危险因素组预测早期复发的特异性为95.2%。结论:LI-RADS术前MRI征象可用于评估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风险;肿瘤大小>4.5cm、ADCmin≤0.65×10-3 mm2/s及出现晕状强化是HCC根治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独立危险因素组合诊断早期复发的特异性超过90%。(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6-01)

杨龙权,曾平[4](2019)在《高场强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高场强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9年5月间我院接诊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全部患者均行高场强磁共振分期诊断,对比高场强磁共振与手术病理分期诊断准确率和ADC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场强磁共振对直肠癌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分化程度越高,ADC值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发现ADC值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程有根,敖炜群,茅国群,包向东,杨光钊[5](2019)在《直肠癌术前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及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直肠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及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直肠癌的125例患者,术前1周内均行DW-MRI检查并测得ADC值,术后标本肿瘤实质部分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直肠癌术前ADC值的差异,同时计算Ki-67增殖指数,分析其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术前ADC值为(0.83±0.16)×10~(-3)mm~2/s。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高分化29例,中分化71例,低分化25例,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直肠癌术前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增殖指数为(55.3±20.2)%,与直肠癌术前ADC值呈负相关(r=-0.19,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ADC值能反映肿瘤分化程度及Ki-67增殖指数的高低;ADC值越低,肿瘤侵袭性越强。(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郜永顺,王依明,黄晶晶,张云飞,陈鹏[6](2019)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肿瘤复发的监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癌胚抗原(carcinogenic antigen, CEA)、癌相关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19-9及CA72-4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作为辅助胃癌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指标被临床医生广泛应用,但此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化程度的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意义是否相同还是目前临床研究中的争议点,其应用缺乏科学性,并且能否真实客观的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患者做出病情评估仍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深入研究.目的分析CEA、CA19-9及CA72-4等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7-10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1例胃癌患者临床病例参数、初诊及肿瘤复发后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预后资料.结果初诊时CEA、CA19-9及CA72-4等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表现中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组(χ~2=6.821, P=0.033;χ~2=10.748, P=0.005;χ~2=9.188, P=0.010).肿瘤复发后叁种肿瘤标志物的阳性率表现出与初诊时相同的的趋势,即中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组(χ~2=7.334, P=0.026;χ~2=10.700, P=0.005;χ~2=9.303,P=0.010).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初诊时为阴性而肿瘤复发后转为阳性的概率(转阳率)也表现出与初诊及肿瘤复发后相同的结果(χ~2=8.673, P=0.013;χ~2=9.065, P=0.011;χ~2=8.563, P=0.014).术后首次检验值较肿瘤复发后的差值在CEA、CA19-9及CA72-4中均表现为在分化差(中分化、印戒细胞癌及黏液腺癌)的肿瘤中数值更高(F=4.175, P=0.022; F=4.167,P=0.022; F=5.801, P=0.006).结论分化程度越差的胃癌其血清CEA、CA19-9及CA72-4表达越弱,但出现肿瘤标志物阳性时的检验数值较高,此叁种肿瘤标志物对于差分化胃癌患者的辅助诊断和评估肿瘤复发较中分化腺癌临床价值低.(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王依明[7](2019)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肿瘤复发的监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直以来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癌症信息,其发病率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死亡率居第3位。癌胚抗原(Carcinogenic antigen,CEA)、癌相关糖类抗原19-9(CA19-9)及癌相关糖类抗原72-4(CA72-4)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目前临床医生最经常用来辅助诊断胃癌及评估胃癌预后的。随着胃癌治疗手段的发展,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在逐渐改善,但仍有大量胃癌患者在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后出现肿瘤复发,为了优化每个患者的管理,需要准确的标志物来评估预后。术中和术后对血清CEA、CA19-9及CA72-4进行检测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更准确的风险分层,但此目前针对不同分化程度的进展期胃癌,此叁种肿瘤标志物在其中的临床意义还存在大量的不同声音,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认为术前此叁种肿瘤标志物在分化好的胃癌中表达更高;一部分研究者持相反态度,认为在差分化胃癌中表达更高;极少的研究人员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这些研究仅仅分析了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缺少术后及肿瘤复发后的研究。此叁种肿瘤标志物对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预后评估分析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CEA、CA19-9及CA72-4等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高低及其在胃癌诊断、评估预后及复发监测中的意义为本文的目的。资料与方法选取2013-2017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共111例患者入组,其中男性82例,女性29例。将所有入组的患者用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发布的胃癌病理组织学进行分型,将入组病例分为3组,根据分化程度不同分为中分化胃癌组、低分化胃癌组及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组,人数分别为43、45和23。对所有入组的患者进行TNM分期,依据是2016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订的第八版胃癌TNM标准。统计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TNM分期、病理分型、是否有神经侵犯、初诊、术后首次复诊及肿瘤复发后肿瘤标志物数值。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病理参数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中的差异临床病理参数在叁组胃癌患者中的差异见表1。术后首次检测时间定为手术后21天。如表所示性别、年龄、神经侵犯、肿瘤大小、pTNM分期在叁组间均无差异性。2、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叁组胃癌患者中的差异初诊时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均表现为在中分化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分化程度较差的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EA:x~2=6.821,P=0.033;CA19-9:x~2=10.748,P=0.005;CA72-4:x~2=9.188,P=0.010)。肿瘤复发后此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表现出与初诊时相同的表达趋势,即在中分化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肿瘤分化程度较差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x~2=7.334,P=0.026;CA19-9:x~2=10.700,P=0.005;CA72-4:x~2=9.303,P=0.010)。CEA、CA19-9及CA72-4初诊时为阴性而肿瘤复发后转为阳性的概率——转阳率,在中分化组中同样高于肿瘤分化程度较差的低分化组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组(CEA:x~2=8.673,P=0.013;CA19-9:x~2=9.065,P=0.011;CA72-4:x~2=8.563,P=0.014)。3、叁种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时的检测数值在叁组胃癌患者中的差异这一阶段的研究数据统计了此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后首次检查值和肿瘤复发后检查值,并计算得出差值。所有的数值全部为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的数据。筛选这些数据并分析得出:CEA、CA19-9及CA72-4此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后首次检查值较肿瘤复发后的差值均表现为在低分化胃癌组和印戒细胞癌及黏液腺癌组中更高(CEA:F=4.175,P=0.022;CA19-9:F=4.167,P=0.022;CA72-4:F=5.801,P=0.006)。结论1、血清CEA、CA19-9及CA72-4在分化越好的胃癌中表达越高,在分化越差的胃癌中表达越弱。2、血清CEA、CA19-9及CA72-4表达阳性时的检测数值在分化差的胃癌中更高。3、临床中依靠此叁种肿瘤标志物评估患者预后时需结合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曹云太,赵希鹏,鲍海华,严小红,李伟霞[8](2018)在《高分辨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结直肠镜活检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飞利浦3. 0TX超导磁共振扫描常规MR序列(T1、T2)及MR功能成像(DWI、DCE-MRI),对比术后病理分期,评估结直肠癌术前MR 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结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与ADC值的相关性;在DCE-MRI图像上绘制时间-信号曲线特点,寻求其表现特性及诊断价值。结果 5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对比术后病理结果,结直肠癌MRI T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 5%(46/52)和82. 7%(43/52),Kappa检验结果显示两者T分期高度一致,N分期一致性程度比较强;随着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增高,其ADC值逐渐增加(P <0. 05); 46例结直肠腺癌患者时间信号曲线分布有差异,时间-信号曲线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减低,呈现由I型向IV转化趋势。结论高分辨磁共振及功能成像能够准确评估结直肠癌的术前TN分期并对肿瘤分化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徐慧慧,冯长明,霍英杰,贺亚男,李培秀[9](2018)在《大肠管状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结直肠管状腺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管状腺癌36例病例资料,术前行MRI、DWI及增强检查且均未行新辅助化疗或放疗,分别测量病灶ADC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ADC值与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低分化组2例,平均ADC值为(0.734±0.070)×10~(-3)mm~2/s;中分化组24例,平均ADC值为(0.966±0.157)×10~(-3)mm~2/s;高分化组10例,平均ADC值为(1.244±0.156)×10~(-3)mm~2/s。ADC值与结直肠管状腺癌分化程度呈强相关(r=0.692,P=0.000),高中低分化的叁组间ADC值对照无统计学意义,低-中分化组与高分化组进行对照(P=0.000),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管状癌的ADC值均随着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减低,两者具有相关性,为术前评价结直肠管状腺癌分化程度提供有力依据,ADC值测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快捷地预判肿瘤的恶性程度。(本文来源于《中国辐射卫生》期刊2018年03期)

向俊蓓,万谦[10](2018)在《关于BnTR1基因抑制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增殖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耐热基因Bn TR1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Bn TR1条件表达载体,瞬时转染4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n TR1的表达水平在几种肿瘤细胞中相近;MTT检测结果显示HGC和AGS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作用HGC>AGS,而HT-29和MCF-7的细胞增殖不受到抑制。推断Bn TR1对于分化程度低的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分化程度高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07期)

肿瘤分化程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组织抗原表达及血清肿瘤抗原关系,评估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在结直肠癌免疫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6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标本进行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评分,将患者分成CD3低表达组与CD3高表达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组成、肿瘤分化程度及p TNM分期。同时比较两组肿瘤组织样本CEA、EGFR、MUC1、HER2、mesothelin、PD-1、PD-L1及FOXP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并且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及CA199水平。结果 174例组织标本CD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可见阳性细胞,评分均在1~12分之间。CD3低表达组年龄<30岁患者比例(9.20%)高于CD3高表达组(0%),> 65岁患者比例(33.33%)低于高表达组(57.47%)。CD3低表达组高分化癌(3.45%)及中分化癌(60.92%)比例低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74.71%),而低分化癌(27.59%)及复发/转移癌(8.05%)比例高于CD3高表达组(分别为9.20%和6.90%)。p TNM分期越高预后越差,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越低(P <0.05)。CD3低表达组患者组织样本中PD-1(P <0.001)、PD-L1(P <0.001)及FOXP3(P <0.01)水平低于CD3高表达组,而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A199)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并反映患者的肿瘤相关免疫状态与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分化程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军克,黄筠洋,王运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与直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医师杂志.2019

[2].张畅,胡阿锦,龚苗子,王跃,王淑芳.结直肠癌组织CD3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肿瘤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9

[3].周伟.术前MRI评估肝细胞癌分化程度及肿瘤根治性切除后早期复发风险的临床价值[D].南昌大学.2019

[4].杨龙权,曾平.高场强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5].程有根,敖炜群,茅国群,包向东,杨光钊.直肠癌术前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及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J].浙江医学.2019

[6].郜永顺,王依明,黄晶晶,张云飞,陈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肿瘤复发的监测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

[7].王依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不同分化程度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对肿瘤复发的监测意义[D].郑州大学.2019

[8].曹云太,赵希鹏,鲍海华,严小红,李伟霞.高分辨磁共振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8

[9].徐慧慧,冯长明,霍英杰,贺亚男,李培秀.大肠管状腺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辐射卫生.2018

[10].向俊蓓,万谦.关于BnTR1基因抑制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增殖的初步探讨[J].科技资讯.2018

标签:;  ;  ;  ;  ;  

肿瘤分化程度论文-杨军克,黄筠洋,王运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