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污染河水论文-乔晓荣,朱文涛,齐朔风,田雄超

受污染河水论文-乔晓荣,朱文涛,齐朔风,田雄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受污染河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丹河,人工湿地,受污染河水,净化效果

受污染河水论文文献综述

乔晓荣,朱文涛,齐朔风,田雄超[1](2019)在《人工湿地系统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能评估——以丹河人工湿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丹河人工湿地主要用来处理受污染丹河水。该湿地自建成以来,对下游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产生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然而,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湿地,从其建设、运营至今,尚未做过系统评估。通过定期监测各处理单元进出水指标(COD、BOD、NH_3-N、TN、TP、SS)浓度,对丹河人工湿地净化受污染河水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垂直流湿地对N素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较明显,尤其是垂直流湿地对N素的去除效果显着,满足湿地设计的目标要求,可为北方同类型人工湿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30)

郭利民[2](2019)在《受污染河水中碱金属离子对混凝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河流受到的污染逐渐增大,河水中的碱金属离子逐年升高。这些离子对混凝土有侵蚀作用,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会产生影响。为研究碱金属离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基础试验,分别采用复合离子溶液、单阳离子溶液、双阳离子溶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碱金属离子都会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而Ca~(2+)在前期膨胀中占主导作用,过量的Ca~(2+)会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Na~+、K~+在后期混凝土体积膨胀中占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水利建设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陈思莉,常莎,邴永鑫,陈尧,虢清伟[3](2018)在《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异位处理受污染河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东省茂名市某河道人工湿地工程处理规模为10 000 m~3/d,进水BOD_5/COD值为0. 3,可生化性好,采用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受污染河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Ⅴ类水标准(氨氮≤4. 4 mg/L)。工程总投资为1 500万元,运行及日常维护简单,年运行费用为190. 81万元,运行成本为0. 523元/m~3。(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8年22期)

王晓杰,董文艺,王宏杰,李函博,付曼月[4](2018)在《磁絮凝工艺处理受污染河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城市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在连续动态流条件下研究磁絮凝-圆盘磁分离技术,对影响磁絮凝-圆盘磁分离技术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磁絮凝分离参数为:PAC、PAM投加量分别为30、1.5 mg/L,磁种粒径45~75μm、磁种投加量300 mg/L,药剂投加方式宜为先同时投加磁种和PAC、再投加PAM。在此运行条件下,出水COD和TP、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4 mg/L和0.40、17 mg/L,去除率分别为72%、91%和89%。该技术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快速分离,减少工艺占地面积,适合可利用土地少的城市受污染河水应急处置。(本文来源于《水处理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李青[5](2017)在《模拟河水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受污染水体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导致地表水污染状况日益严峻。基于2014年无锡市滨湖区蠡河河水水质的调查和监测,针对蠡河污染物质,尤其是氮,采用闷曝排泥法的挂膜方式,开展了模拟河水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启动和工艺运行性能研究,并深入探讨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温度对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菌群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性能良好的生物填料,并确定了反应器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期为净化蠡河水体,减少流入太湖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氮),实施蠡河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并可以为其他类似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技术参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用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均接种无锡市滨湖区蠡河河流底泥和城北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开展模拟河水生物膜反应器的挂膜启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弹性填料可以有效缩短反应器的挂膜启动过程,运行稳定阶段四组反应器NH+4-N去除率均维持在97%以上,COD_(Mn)去除率维持在80%以上,TN去除率维持在40%~50%之间。稳定阶段弹性填料附着生物膜的活性更高,胞外多聚物(EPS)含量更多且EPS对微生物细胞的聚集作用更强。(2)在挂膜启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探究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T)和碳氮比(C/N)对不同填料生物膜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结合挂膜启动过程,表明在HRT=14.80 h,T=28°C、C/N=11:1运行条件下,系统处理性能最佳。在挂膜启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探究水力停留时间(11.90 h、9.89 h、7.99 h)对不同填料生物膜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整个运行过程中弹性填料出水明显优于悬浮填料;同一运行工况下弹性填料富集的生物膜具有较高的活性生物量和EPS含量,生物膜结构更为致密,胞外物质更为发达。在挂膜启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探究温度(24°C、18°C、10°C)对不同填料生物膜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叁维荧光光谱类富里酸和类胡敏酸荧光峰强度的增强证实温度对EPS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弹性填料EPS中荧光峰始终强于悬浮填料,表明弹性填料生物膜EPS中含有更高的物质浓度,因此低温下弹性填料依然可以维持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且低温下弹性填料附着的生物膜结构仍较为致密。在挂膜启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探究C/N(7:1、11:1、16:1)对不同填料生物膜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外加碳源可以强化系统的反硝化性能,当系统C/N为11:1时,弹性填料NH+4-N去除率依然保持在90%左右,且NO-3-N出水仅累积到2.5 mg/左右,COD_(Mn)去除率升至90%左右,可见弹性填料在反硝化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3)高通量测序分析水力停留时间为7.99 h运行条件下四个生物膜样品中的菌群,检测到的氨氧化菌和亚硝酸盐氧化菌分别为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其中接种底泥的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富集的Nitrosomonas丰度分别为0.29%和0.35%,Nitrospira丰度均为0.47%,接种活性污泥的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富集的Nitrosomonas丰度分别为0.87%和1.31%,Nitrospira丰度分别为2.01%和2.21%。检测到的反硝化菌种类较为丰富,其中接种底泥的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富集的反硝化菌丰度丰度分别为1.13%和1.81%,接种活性污泥的悬浮填料和弹性填料富集的反硝化菌丰度分别为2.50%和2.98%。同种接种泥条件下,弹性填料较强的生物亲和性可以固定较高比例的脱氮功能菌群,可见弹性填料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性能。高通量测序分析温度为24°C和10°C运行条件下接种底泥的四个生物膜样品中的菌群。当温度由24°C降至10°C时,接种底泥的弹性填料生物膜内Nitrosomonas丰度由1.11%降至0.63%,而悬浮填料Nitrosomonas丰度由0.96%降至0.41%,可见低温下具有较强亲水性的弹性填料依然保存着较高的Nitrosomonas丰度。另外,低温促进了Nitrospira的快速增长,成为系统内的优势脱氮菌群,而反硝化过程极其微弱,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骆其金,谌建宇,庞志华,罗隽,李鑫华[6](2016)在《人工湿地/渗透性反应墙工艺净化受污染河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人工湿地/渗透性反应墙组合工艺(CW/PRB)和人工湿地(CW)处理受污染河水,考察了两者对COD、TN、TP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PRB的强化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CW/PRB对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5.09%、42.15%、82.91%,与CW系统相比,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4.29%、31.61%和65.85%。可见,CW/PRB弥补了CW对氮、磷去除效果欠佳的不足,提高了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6年01期)

王萧,蔡娟,冯骞,肖玉冰,李军[7](2014)在《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对受污染河水净化的中试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市受污染城市内河河水为原水,对研发的规模60 m3/d组合式生物膜装置进行了中试研究。组合式生物膜装置由进水过滤单元、生物处理单元、回流单元和出水单元组成,采用势能复氧、通过区域分隔和回流,在减少装置运行能耗的基础上强化污染物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中试的试验进水水质下,当多级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M-HRT)分别为17.5、26.25和35 min时,随着M-HRT的增加,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对COD、NH+4-N的去除率也逐渐增加,对TN的去除率先增大后降低。与M-HRT为17.5 min相比,当M-HRT为26.25 min时其值分别增加了5.3%、9.7%和3.0%,而M-HRT为35 min时分别增加了6.7%、14.3%和1.7%。出现该现象一方面在于M-HRT增加,增大了多级好氧池循环流动的次数,促进了势能跌水复氧的效果,提高了好氧池的DO浓度,另一方面在于M-HRT增加,还增强水流的剪切作用,促进生物膜的生长,增加系统的生物量。(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郭超,魏连雨,宋连朋,赵乐军,姜威[8](2013)在《磁加载混凝处理受污染景观河水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浊度、色度、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为参考指标,采用磁加载混凝的方法处理天津市卫津河河水。确定混凝剂投加量、试剂投加顺序、搅拌条件及静沉时间等最佳参数并考察这些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分析其去除机理。试验结果显示:磁加载混凝对水样中浊度、色度、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6.27%、90.6%、72.45%、30.85%和91.00%,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采用投加磁粉的方法提高了混凝效果,减少了混凝剂的投加量,缩短了絮凝和沉降的时间。(本文来源于《天津建设科技》期刊2013年06期)

祝磊,祁佩时,刘云芝,王博[9](2013)在《复合型自然净化系统处理受污染河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宁市中试基地以复合型自然净化系统、植物浮床以及传统氧化塘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系统间的处理效率的差异.系统进水取自南宁市某污水河,并且采用连续进水与连续出水的方式运行.研究主要分为小试和中试两部分.小试实验研究主要是为了筛选好性能较好的植被.中试是通过对不同系统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对比,找出适合自然净化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狐尾藻、风车草以及美人蕉的净化效果比较好;此外,得出复合型自然净化系统(A1)、复合型自然净化系统(A2)、传统氧化塘系统以及植物浮床对试验池A1、A2、B1、B2的COD模型分别为A1:y=0.751 3x0.872 5;A2:y=0.905 2x0.761 3;B1:y=0.831 9x0.924 6;B2:y=0.651 2x0.970 7.(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鲁言言,黄磊,刘明,杜刚,高旭[10](2013)在《青萍生长特征及其对受污染河水的修复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浮萍优势品种青萍(Lemna minor)为研究对象,开展受污染河水修复。分析了青萍在不同营养盐浓度条件下的生长特征,探讨了青萍对受污染河水的修复效果。在表面积为0.0095 m2的限制空间条件下,青萍在1、2和5 mg总氮(TN)/L营养液中的生长特征都能较好地服从Logistic生长模型,受制约的临界鲜重(FW)分别为1.20、1.36和1.36 g;青萍对受污染河水中氮磷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氨氮(NH+4-N)的平均去除率、平均去除量和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56.87%、1.22 mg/d和0.0466 mg/(g FW·h),正磷酸盐(PO3-4-P)的平均去除率、平均去除量和平均去除速率分别为66.95%、0.25 mg/d和0.0088 mg/(g FW·h)。根据相关性分析,进水NH+4-N和PO3-4-P浓度与其对应去除量之间极显着相关;青萍FW与NH+4-N去除速率之间显着负相关,但与PO3-4-P去除速率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NH+4-N进水浓度与去除速率相关性不显着,但PO3-4-P进水浓度与去除速率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9期)

受污染河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发展,河流受到的污染逐渐增大,河水中的碱金属离子逐年升高。这些离子对混凝土有侵蚀作用,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会产生影响。为研究碱金属离子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基础试验,分别采用复合离子溶液、单阳离子溶液、双阳离子溶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碱金属离子都会导致混凝土体积膨胀,而Ca~(2+)在前期膨胀中占主导作用,过量的Ca~(2+)会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Na~+、K~+在后期混凝土体积膨胀中占主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受污染河水论文参考文献

[1].乔晓荣,朱文涛,齐朔风,田雄超.人工湿地系统对受污染河水的净化效能评估——以丹河人工湿地为例[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郭利民.受污染河水中碱金属离子对混凝土的影响[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9

[3].陈思莉,常莎,邴永鑫,陈尧,虢清伟.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工艺异位处理受污染河水[J].中国给水排水.2018

[4].王晓杰,董文艺,王宏杰,李函博,付曼月.磁絮凝工艺处理受污染河水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8

[5].李青.模拟河水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受污染水体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江南大学.2017

[6].骆其金,谌建宇,庞志华,罗隽,李鑫华.人工湿地/渗透性反应墙工艺净化受污染河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6

[7].王萧,蔡娟,冯骞,肖玉冰,李军.组合式生物膜装置对受污染河水净化的中试试验[J].净水技术.2014

[8].郭超,魏连雨,宋连朋,赵乐军,姜威.磁加载混凝处理受污染景观河水的试验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13

[9].祝磊,祁佩时,刘云芝,王博.复合型自然净化系统处理受污染河水[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鲁言言,黄磊,刘明,杜刚,高旭.青萍生长特征及其对受污染河水的修复效果[J].环境工程学报.2013

标签:;  ;  ;  ;  

受污染河水论文-乔晓荣,朱文涛,齐朔风,田雄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