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论文-陈珣,王利民,杨益,刘帅

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论文-陈珣,王利民,杨益,刘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回转再生式空气预热器,顺流-逆流布置方式,有限差分法,热力性能

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珣,王利民,杨益,刘帅[1](2019)在《流动布置方式对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性能和硫酸氢铵沉积规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在烟气顺流-逆流,二次风顺流-逆流,一次风顺流-逆流等流动布置方式下,流体和蓄热元件温度分布以及硫酸氢铵(ABS)沉积区域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流动布置方式由逆流改为逆流-顺流混合型式后,流体与金属温度场分布改变显着。在二次风顺流-逆流,一次风顺流-逆流布置方式下,烟气分仓蓄热元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平均温度随元件高度的分布曲线,随改变流向(顺流)空气流量比例的增加而趋于上凸;在烟气顺流-逆流布置方式下,烟气分仓蓄热元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平均温度随元件高度的分布曲线,随改变流向(逆流)烟气流量比例的增加而趋于下凹;与采用烟气顺流-逆流布置方式相比,采用二次风顺流-逆流或一次风顺流-逆流布置方式,提高中温段和冷端平均壁温的效率更高,通过调节改变流向的流体流量比例,可以有效控制硫酸氢铵(ABS)沉积区域完全在吹灰通透性较好的冷端范围内,是更推荐的流动布置方式。(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张磊[2](2016)在《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火力发电仍将占据我国发电行业的主要地位。最近几年来,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程应用规模加大,并且大容量的煤粉锅炉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四分仓空预器漏风率低等特点,所以四分仓空预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同时,随着锅炉加装脱硝装置以后,空预器产生低温腐蚀和积灰堵塞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研究四分仓空预器传热特性以及分析加装脱硝装置后对空预器的影响,对四分仓空预器的安全运行以及低温腐蚀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的运行方式和传热特点,采用了分段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热力计算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将数学模型转化成仿真系统的一个通用算法,运用工程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借助一体化仿真支撑系统软件平台,以某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四分仓空气预热器为实例,对其进行热力计算,得到了该空预器的烟气、空气以及蓄热元件的温度分布。并在此热力计算的基础上,本文又对烟气中硫酸和硫酸氢铵的结露点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加装脱硝装置后空预器内硫酸和硫酸氢铵结露带的分布。结果表明:BMCR工况下烟气出口温度的计算值与设计值的相对偏差为0.3%,一次风出口温度计算值与设计值的相对偏差为0.2%,而左、右二次风出口温度的计算值与设计值完全吻合;并且进一步计算了叁个不同工况下的出口烟温和出口风温,计算值与设计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0.5%,从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转子旋转一周,随着转子角度的增加,不同工况下的烟气出口温度是逐渐增加的;金属壁温是先升高,然后慢慢降低到原来的温度。不管炉内有无脱硫,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硫酸氢铵和硫酸结露带的高度是增加的;加装脱硝装置后,当进口烟温降低10℃,硫酸氢氨和硫酸结露带的高度是增加的,但是硫酸氢铵结露对空预器的影响要比硫酸结露大的多;随着炉内脱硫效率的提高,各工况下空预器中硫酸氢铵结露带的高度也是降低的。(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6-12-01)

岳峻峰,丁建良,徐力刚,邹磊,张恩先[3](2016)在《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积灰分段监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段和冷段积灰分段监测的需求,基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模型,定义空气预热器利用系数作为清洁因子并建立积灰分段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空气预热器实时运行参数,根据热平衡原理确定了清洁因子计算步骤.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研究了热段、冷段清洁因子在空气预热器积灰和吹灰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根据所建模型计算出的分段清洁因子变化趋势在稳定负荷下能够反映此空气预热器的分段积灰情况,而在变负荷情况下虽有一定偏离,但由于电厂变负荷工况下很少吹灰故影响较小;该积灰监测模型可作为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冷分段积灰监测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高建强,张晨[4](2016)在《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00 MW富氧煤粉燃烧锅炉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数学模型,并基于一体化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漏风扰动试验,分析了B-MCR工况下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增大,四分仓出口排烟温度下降,一次再循环烟气和氧气温度上升;炉内绝热燃烧温度升高和叁原子气体发射率增大,使水冷壁辐射换热量增多;主蒸汽量增多,主汽压力升高,主汽温度下降,不但影响机组的经济性,也威胁着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减小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对于富氧煤粉燃烧锅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力科学与工程》期刊2016年08期)

王慧青,张知翔,杨涛[5](2016)在《一种基于质量守恒的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和修正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漏风率是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重要性能指标。在ASME PTC4.3《空气预热器试验规程》中关于漏风量修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修正方法,通过该修正方法,可对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改造后的效果进行更加有效的漏风率指标评价。(本文来源于《锅炉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陈珣,段学农,杨益,王敦敦[6](2016)在《转速对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差分法,将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沿旋转方向周向展开,在蓄热元件单元和流体之间划分网格,通过建立每一有限单元内流体和蓄热单元间热平衡方程,利用改良的高斯塞德尔迭代方法计算得到蓄热元件的流体温度场分布。以某600 MW机组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详细分析了转速变化时,流体和金属温度场分布、ABS(硫酸氢铵)沉积区域等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蓄热元件温度随转动角度分布的非线性特征,随转速降低而增加,可以用非稳定换热影响因子Π表征,各个分仓的Π值不同;(2)不同转速下,蓄热元件温度分布曲线,在加热和冷却周期内,各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位置;(3)叁分仓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二次风平均温度随转速的变化趋势,与转子旋向和各空气分仓角度有关。(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6年06期)

陈昌贤,孙奉仲,田思来,李飞,吴艳艳[7](2015)在《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叁维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低温腐蚀问题,基于CFD软件Fluent,将转子受热面温度定义为用户自定义标量(UDS)并求解标量方程,建立了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传热叁维数值模型.以某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四分仓空气预热器为例,模拟得到工质和受热面的叁维温度分布,分析了转子热段和冷段受热面传热性能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受热面板型和板材的不同是造成热段、冷段受热面传热性能和传热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右二次风仓的热段入口处受热面是发生低温腐蚀的危险区域,使其壁温高于酸露点可有效减缓低温腐蚀.(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陈珣,段学农[8](2014)在《基于ASME PTC 4.3的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换热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入炉煤质、烟风流量、环境温度、负荷变化等因素对空气预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基于ASME PTC 4.3标准并结合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实际特点,给出了对其适用的热力性能评价指标,结合能量守恒原理和各热力系统间的参数匹配关系,介绍了相应关键参数的测定方法。结合某电厂300 MW机组空气预热器改造实例,对其热力性能、换热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本文来源于《锅炉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陈昌贤,孙奉仲,李飞,吴艳艳[9](2014)在《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四分仓空气预热器的运行方式和传热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先合仓再分仓的热力计算模型。模型包含合仓和分仓两步计算,通过合仓计算获得平均出口烟温和有加权的平均出口风温;利用合仓计算结果进行分仓计算,获得右二次风仓、一次风仓和左二次风仓的平均出口风温。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设计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2.27%,最小相对偏差为0.21%。以某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四分仓空气预热器为实例,在4个常用工况下,计算值与实际运行数据的最大相对偏差为4%,平均相对偏差为1.8%,验证了此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马欣敏[10](2013)在《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性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及热风温度低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和计算,提出了对空气预热器进行增加分仓,改造径向、环向、轴向密封及增加传热元件高度的方案;同时提出了优化扇形板布置角度的改造新思路,有效地降低了烟气流速,大幅降低了传热元件的磨损。经计算:锅炉效率提高了1.6%,热风温度提高了25℃,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发电设备》期刊2013年03期)

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火力发电仍将占据我国发电行业的主要地位。最近几年来,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严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程应用规模加大,并且大容量的煤粉锅炉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四分仓空预器漏风率低等特点,所以四分仓空预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同时,随着锅炉加装脱硝装置以后,空预器产生低温腐蚀和积灰堵塞的问题会更加严重,因此研究四分仓空预器传热特性以及分析加装脱硝装置后对空预器的影响,对四分仓空预器的安全运行以及低温腐蚀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的运行方式和传热特点,采用了分段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四分仓回转式空预器热力计算模型。通过Fortran语言将数学模型转化成仿真系统的一个通用算法,运用工程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借助一体化仿真支撑系统软件平台,以某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四分仓空气预热器为实例,对其进行热力计算,得到了该空预器的烟气、空气以及蓄热元件的温度分布。并在此热力计算的基础上,本文又对烟气中硫酸和硫酸氢铵的结露点进行了计算,研究了加装脱硝装置后空预器内硫酸和硫酸氢铵结露带的分布。结果表明:BMCR工况下烟气出口温度的计算值与设计值的相对偏差为0.3%,一次风出口温度计算值与设计值的相对偏差为0.2%,而左、右二次风出口温度的计算值与设计值完全吻合;并且进一步计算了叁个不同工况下的出口烟温和出口风温,计算值与设计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0.5%,从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转子旋转一周,随着转子角度的增加,不同工况下的烟气出口温度是逐渐增加的;金属壁温是先升高,然后慢慢降低到原来的温度。不管炉内有无脱硫,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硫酸氢铵和硫酸结露带的高度是增加的;加装脱硝装置后,当进口烟温降低10℃,硫酸氢氨和硫酸结露带的高度是增加的,但是硫酸氢铵结露对空预器的影响要比硫酸结露大的多;随着炉内脱硫效率的提高,各工况下空预器中硫酸氢铵结露带的高度也是降低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珣,王利民,杨益,刘帅.流动布置方式对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性能和硫酸氢铵沉积规律的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19

[2].张磊.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

[3].岳峻峰,丁建良,徐力刚,邹磊,张恩先.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积灰分段监测模型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6

[4].高建强,张晨.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6

[5].王慧青,张知翔,杨涛.一种基于质量守恒的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测试和修正方法研究[J].锅炉技术.2016

[6].陈珣,段学农,杨益,王敦敦.转速对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性能的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16

[7].陈昌贤,孙奉仲,田思来,李飞,吴艳艳.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叁维数值分析[J].动力工程学报.2015

[8].陈珣,段学农.基于ASMEPTC4.3的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换热性能评价[J].锅炉技术.2014

[9].陈昌贤,孙奉仲,李飞,吴艳艳.四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

[10].马欣敏.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结构性能优化[J].发电设备.2013

标签:;  ;  ;  ;  

叁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论文-陈珣,王利民,杨益,刘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