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迭压供水论文-毛青,陈盛达,李树平,谢红

管网迭压供水论文-毛青,陈盛达,李树平,谢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管网迭压供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迭压供水系统,FLOWMASTER软件,压力波动,管网拓扑结构

管网迭压供水论文文献综述

毛青,陈盛达,李树平,谢红[1](2019)在《迭压供水与市政管网水力作用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二次供水方式增压泵站数量众多,运行能耗较大,而且还存在水质二次污染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迭压供水技术。迭压供水直接从市政管网取水加压,势必会引起市政管网的水力特性变化;同样,市政管网的供水条件也会影响迭压供水的水力特性。因此,为了解市政管网与迭压供水之间的水力作用,利用FLOWMASTER软件进行了迭压供水系统运行状况建模,并结合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迭压供水系统设置时,应考虑用水量、接入管位置、市政干管管径、管网拓扑结构以及市政管网压力等因素;迭压供水接入市政管网系统后,普遍在3 min后趋于稳定,且在各种阀门的调控下,管网中的压力波动不会对用户用水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给水排水》期刊2019年13期)

段美娟[2](2019)在《自压供水树状管网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在自压供水状态下树状管网优化设计方法。树状管网在设计供水流量及各支管设计供水流量确定并且主管道引水口水位及各支管出水口高程已知的情况下,管网各管管径设计可以有不同的方案,如:先确定一个主管管径,便可计算出相应的支管的管径,随着主管道管径的不同,各支管管径也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孔生[3](2018)在《基于管网迭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快速推进,高层或者小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城市供水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实现低能耗及供水水质安全的供水模式,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十叁五规划把水安全提至国家战略高度,供水水质安全和节能降耗成为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先进的自控技术、数据分析及传输技术,设计出稳定可靠、环保节能、适用于复杂的二次供水复杂环境是智慧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题设计中根据管路压力特性,水泵运行曲线及管网压力迭加,阐述了迭压供水系统的压力迭加及变频恒压节能降耗原理;并对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内部程序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以核心控制器件变频器、PLC、触摸屏组成迭压供水的控制系统,以不同容量参数的泵组作为控制对象,进行说明管网迭压供水的实现过程;此外文中对管网迭压控制的一次开关电路、二次逻辑控制电路、变频器驱动电路进行了电气设计,对PLC有效使用输入输出点进行了统计。本文设计的重点包括迭压供水自控系统架构及方案的设计,泵组自动轮换机制的设计。目的是通过PLC控制泵组工变频状态灵活切换和控制多个泵的组合实现管网压力迭加;通过PID闭环控制最终实现管网迭压恒压供水系统,系统全自动运行,无人值守。本课题设计的创新点如下:(1)、打破水池(箱)敞口供水的模式,在市政管网水头能量的基础上差压补偿,节能效果显着;且设备全密封,杜绝了水质二次污染,卫生安全得以保障。(2)、单泵故障自屏蔽,多泵组自适应轮换,切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屏/柜面”双重操作模式,设备操控更安全。最后对系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迭压供水系统节能16%~49%,节能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9-15)

陆浩华,邓晓刚[4](2018)在《民用高层建筑管网迭压供水机组工况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引用管网迭压供水机组的补偿器、离心泵的计算公式,结合图形、工程实践,得出补偿器、离心泵具有实际意义的参数,利用图形分析了管道的质量要求,综合考虑管网迭压供水系统的离心泵、变频器特性和用水需求,综合研究与优化系统,并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具体影响效果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04期)

赵孝武[5](2017)在《管网迭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网迭压供水系统是一个包含了水泵机组、控制单元、降压保护装置以及管路系统等功能模块的综合控制系统,提升管网迭压供水控制系统对于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二次供水系统的效率以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供水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特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重点针对控制方案和硬件设备、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程序设计等几个方面探究了管网迭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希望对我国供水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科学家》期刊2017年08期)

肖玉林,赵新娟[6](2016)在《管网迭压供水技术在二次加压泵站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泵站节能降耗的目的,天津市团泊新城西区供水服务中心加压泵房近期根据不同来水压力,分别采用串联加压和清水池取水运行模式;远期根据不同的供水方向,采用分压供水运行模式。通过对比实际运行数据和理论能耗计算,该加压站近期运行模式可有效降低泵站的运行电耗。(本文来源于《供水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邢娅莉,冯娟[7](2015)在《基于Fuzzy-PID控制的管网迭压供水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管网迭压供水系统的非线型、大时滞、数学模型难确定的特点,利用模糊算法设计了可进行在线参数整定的FuzzyPID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根据不同的工况选出合适的控制参数,对供水系统中的水压调节进行有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Fuzzy-PID控制器后,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5年03期)

叶青旺[8](2015)在《管网迭压供水技术在市政供水叁级泵站的应用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政供水叁级泵站的原水来自于市政管网,传统的加压方式是将管网水引入清水池,再用水泵吸取,浪费了管网富余水头。桂林市自来水公司经过探索,将管网迭压供水技术应用于市政供水叁级泵站,取得了节电30%的良好效果,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成功运行,水质符合国家要求,管网压力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城镇供水》期刊2015年01期)

韩杨杨[9](2014)在《管网迭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网迭压供水控制系统的合理设计,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二次供水的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为基准,从迭压供水控制系统的特点出发,着重分析了其控制的原理,确立控制方案并对硬件设备进行了合理选型,对控制系统的组成进行分析,最后对控制系统进行程序的设计。(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4年11期)

林玉妹[10](2014)在《管网迭压供水设备的合理选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管网迭压供水设备在二次供水的应用中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但在选用时也应合理选择。就管网迭压供水设备的选用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局限性。(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4年06期)

管网迭压供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在自压供水状态下树状管网优化设计方法。树状管网在设计供水流量及各支管设计供水流量确定并且主管道引水口水位及各支管出水口高程已知的情况下,管网各管管径设计可以有不同的方案,如:先确定一个主管管径,便可计算出相应的支管的管径,随着主管道管径的不同,各支管管径也有所不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网迭压供水论文参考文献

[1].毛青,陈盛达,李树平,谢红.迭压供水与市政管网水力作用模拟与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9

[2].段美娟.自压供水树状管网的优化设计[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

[3].孔生.基于管网迭压供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8

[4].陆浩华,邓晓刚.民用高层建筑管网迭压供水机组工况特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5].赵孝武.管网迭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科学家.2017

[6].肖玉林,赵新娟.管网迭压供水技术在二次加压泵站的应用分析[J].供水技术.2016

[7].邢娅莉,冯娟.基于Fuzzy-PID控制的管网迭压供水系统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

[8].叶青旺.管网迭压供水技术在市政供水叁级泵站的应用实例[J].城镇供水.2015

[9].韩杨杨.管网迭压供水控制系统的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14

[10].林玉妹.管网迭压供水设备的合理选用[J].天津科技.2014

标签:;  ;  ;  ;  

管网迭压供水论文-毛青,陈盛达,李树平,谢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