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株数量特征论文-张婉婷,赵博,倪秀珍

生殖株数量特征论文-张婉婷,赵博,倪秀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殖株数量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丛径,小花碱茅,生殖株数量,影响

生殖株数量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婷,赵博,倪秀珍[1](2019)在《不同利用方式对小花碱茅生殖株数量特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两种利用方式对小花碱茅生殖株数量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有利于生殖株数量的积累,并且两样地其生殖株数量、生物量与丛径间均呈极显着直线正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均已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反映了小花碱茅无性系生殖株的数量与生物量均受丛径大小的严格制约。(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赵琦,郭伟,王存国,杨颜熙,陈熙[2](2016)在《不同供硅条件下稗草生物量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测定5种供硅条件下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L.)beauv.]分蘖期、拔节期、盛花期、结实期各个器官的生物量以及株丛高、分株高、分蘖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供硅条件下,分蘖期稗草各个器官的生物量、生物量分配之间差异基本不显着;拔节期施硅量为300 kg/hm~2时,根、叶、叶鞘、全株生物量显着低于对照,根生物量分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生物量分配先上升后下降;盛花期和结实期施硅量为240 kg/hm~2时,稗草总生物量最大,施硅量为300 kg/hm~2时,稗草总生物量最小,不同硅处理下的根、叶、叶鞘生物量分配之间差异不显着;盛花期,施硅量为60、120 kg/hm~2时,茎生物量分配较高,花生物量分配较低;结实期,在不施硅和中硅(240 kg/hm~2)处理下,稗草有较高的果生物量分配,施硅量为(180 kg/hm~2)时,果生物量分配较小,茎生物量分配较大。分蘖数和分株高随施硅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殖分配(Ⅰ)与分株高呈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3](2012)在《数量性状位点的微卫星映射对微眉山猪和大白猪F2代雌性生殖道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来自3代之间的眉山猪和大白猪杂交试验猪(雌性)的繁殖数据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被提出。6头大白公猪和6头眉山母猪的后代——6头F1代公猪和23头F1代母猪生产了502头F2代小母猪。这些小母猪的生殖道在妊娠第30天时被屠宰收集。(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郭伟,潘星极,孙备,邓巍,赵丽丽[4](2011)在《不同氮素条件下稗草生物量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4个氮素施用量盆栽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L.)Beauv]3个生长时期的生物量、株丛高、分蘖数、千粒重等数量指标,分析了生物量分配的特点和生殖分株数量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和结实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总干重、各器官干重均表现为上升趋势;生物量分配变化随施氮量的增加,根、茎的分配呈下降趋势,叶和生殖器官呈上升趋势;总生物量、营养生物量、生殖生物量、株丛高、分蘖数和单株穗数与施氮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生殖分配与其无相关性;分蘖株株高与花序长度、总生物量、营养生物量和生殖生物量均呈线性正相关,而与生殖生长比例和生殖分配Ⅰ、Ⅱ无相关性。在结实期,N0、N3处理稗草表现较高的生殖分配比例。(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潘星极[5](2011)在《不同单因素条件下稗草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殖分配(Reproductive Allocation,简称RA),亦称生殖配置,是指植物一年所同化的资源中用于生殖的比例。生殖分配研究是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对象多为草本植物,尤其克隆植物的生殖分配研究成为热点之一,而对于农田环境下杂草的生殖分配研究尚鲜有报道。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 (L.) beauv.)是禾本科稗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稻用中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控制农田杂草在本质上就是控制农田杂草的生殖,因此,研究农田环境下的杂草生殖分配规律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变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对盆栽稗草实施不同处理(刈割、除草剂、氮肥、种内竞争),分别于不同时期测定其各器官生物量、营养元素(N、P、K)含量;株丛高、分蘖数、千粒重以及分株数量特征指标,分析了稗草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生殖分配的特点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刈割处理条件下,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各时期稗草单株及各器官生物量(干重)的趋势为:Y1>Y2>CK>Y3,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根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增加,茎的分配比例逐渐减少,生殖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表现为Y1>Y2≈CK>Y3。从盛花期到结实期,稗草营养元素(N、P、K)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其中适度刈割有利于稗草对营养元素(N、P、K)的积累。植株的单株分蘖数与刈割强度呈正相关;中度刈割处理是稗草生殖对策的转折点。(2)不同除草剂处理条件下,营养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变化不大;花生物量分配比例逐渐减少,而果在C5处理条件下显着高于其余各处理。稗草各器官N素含量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P元素和K元素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浓度除草剂对稗草生殖器官营养元素分配比例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施用除草剂浓度的增加,株丛高、分株高、花序长度及穗重均呈现下降趋势;低浓度除草剂(C1处理)促进了稗草穗长及生殖分配Ⅰ、Ⅱ的增长;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均具有较大变异系数,其中以穗重的变异系数最大。(3)不同施氮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单株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干重)逐渐增加;从盛花期到结实期,根、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呈下降趋势,叶生物量分配比例相反。各时期,稗草在低氮(NO)及高氮(N3)处理条件下生殖分配比例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从分蘖期到结实期,营养器官根、叶的营养元素分配比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生殖器官营养元素(N、P、K)分配比例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丛高、分株高、单株分蘖数呈现增加趋势;与稗草生殖有关的数量特征指标(花序长度、穗重、RAⅠ、RAⅡ)的变异度随着施用氮肥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4)种内竞争条件下,由盛花期到结实期,稗草营养器官生物量下降,而生殖器官生物量增加;生物量分配比例表现为根、茎下降,叶、果上升趋势;稗草单株营养元素(N、P、K)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根、生殖器官的N元素和K元素含量上升,而茎、叶中含量下降,P元素含量在营养器官中下降而在生殖器官中大量增加。随着稗草种内竞争的加剧,各器官及单株生物量(干重)均呈现下降趋势;根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下降,叶呈现依次上升,茎变化不明显;生殖器官营养元素分配比例在M2处理下最高。随着稗草密度的增加,株丛高呈现增加趋势,分蘖数呈现减少趋势,花序长度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生殖分配Ⅰ、Ⅱ的变异系数随着稗草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依次增加趋势。(5)不同处理条件下,稗草生殖分株高与花序长度均呈正相关,而与生殖生长比率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稗草的生殖分株高与植株总生物量、营养生物量、生殖生物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而生殖分株高与生殖分配Ⅰ、生殖分配Ⅱ仅在Y3、M1、C1、C2处理条件下存在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5)

范广芝[6](2011)在《松嫩平原不同播种时间毛马唐生长和生殖数量特征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毛马唐(Digitaria ciliaris)为禾本科马唐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广布的田间杂草。多生于路旁、荒野、荒坡,也是果园和旱作地的主要恶性杂草。农田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机械、人工、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植物的生殖现象受光周期的影响,具有相对集中的开花结实时间,因此存在延长生殖生长/缩短生殖生长,而毛马唐也存在该现象。研究松嫩平原地区一年生杂草毛马唐对不同播种时间的响应,调查不同的播种时间下毛马唐植株的数量性状,并从生长和生产力、生殖分化、生殖生长和生殖质量的角度分析其在生活时间缩短情况下所产生的变化规律,可对了解杂草种群的调节及其防除提供科学依据。实验分别在2006年和2007年进行,处理包括8个播种日期,具体日期为:5月1日;5月16日;5月31日;6月15日;6月30日;7月15日和7月30日。每个播期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不同时间播种的实验种群,分别在各自的籽实成熟期大样本取样,在室内测定总生物量、花序生物量、株高、总分枝数、生殖分枝数及百粒重等数量指标,并分别记录每个播期下的毛马唐抽穗日期(以50%分枝抽穗为准),计算营养生长时间以及延迟生殖时间。结果表明,毛马唐的各数量性状均具有较大的表型可塑性,播种的时间间隔越长,差异越大。延迟播种通过缩短生长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环境因子的变化,可对毛马唐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总生物量、花序生物量以及株高呈逐渐降低趋势,千粒重、抽穗率和生殖分配呈增加趋势;同时,毛马唐各数量性状的可塑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随着缩短生长时间的延长,毛马唐生物量、花序生物量以及株高均逐渐降低或呈降低趋势,相反,千粒重、抽穗率和生殖分配则逐渐增加或呈增加趋势。毛马唐种群在两年之间的可塑性及变化规律既具有相似性,也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与年份间的气候差异有关, 2006年的降雨量除了5月下半个月外,均明显多于2007年各月份,甚至在7、8月份的雨季时达到1倍的差距;日均温则相反,2006年低于2007年,最大差值达到5.2℃。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毛马唐数量特征在不同年份间变化的原因。毛马唐种群在受到环境压力时,整个株丛发生可塑性变化,无论是营养部分还是生殖部分都逐渐变小,但具有不同的变化速率,是为了增加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毛马唐的千粒重以及两个二级数量指标与缩短生长时间呈正相关关系,既是对逆境的适应,也是一种生存策略。在松嫩平原地区,经过试验观察,毛马唐从5月初到8月初约叁个月的时间均可萌发,作为一种世界广布的恶性杂草,其防除比较困难。综合本试验所得数据,6月末7月初可作为一个临界时间,建议七月之前萌发的毛马唐均应在幼苗期及时防除,同时,鉴于毛马唐茎节能生根,在有利条件下萌发较早的毛马唐个体较大,所以防除时一定要彻底,并参考幼株密度以及生态经济阈值进行防除。(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张秀玲[7](2009)在《华北平原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及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大样本取样调查,研究了华北平原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籽粒完熟期,罗布麻种群单个生殖分株重为10.38±7.78 g,蒴果生物量和蒴果数分别为1.57±1.59 g和7.60±6.56个;种子生物量和种子数分别为0.34±0.33 g和582.3±558.7个;生殖分配Ⅰ和生殖分配Ⅱ分别为12.98±7.94和2.75±1.69%。蒴果和种子形成分别需要分株积累1.42和1.77 g以上的生物量。蒴果生物量、蒴果数、种子生物量、种子数分别与分株总生物量呈极显着的(P<0.01)线性正相关关系;蒴果数、种子数与茎叶生物量分配呈极显着的(P<0.01)线性负相关关系;生殖分配Ⅰ、生殖分配Ⅱ和叶生物量分配呈极显着的(P<0.01)线性负相关关系。单蒴果的重量、种子重、种子数、种子毛重、胎座重分别和蒴果的长度呈极显着(P<0.01)的幂函数正相关关系。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同时具有同速和异速2种不同增减过程的表型可塑性调节。(本文来源于《生物数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张秀玲[8](2008)在《天然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数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野生罗布麻生殖分株大样本取样的调查与测定,研究了华北平原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在籽粒完熟期,罗布麻种群单个分株重为(10.38±7.78)g,蒴果生物量和蒴果数分别为(1.57±1.59)g和(7.60±6.56)枚;种子生物量和种子数分别为(0.34±0.33)g和(582.28±558.74)粒;蒴果生物量、蒴果数、种子生物量、种子数分别与分株总生物量呈极显着的(P<0.01)线性正相关关系;蒴果数、种子数与茎叶生物量分配呈极显着的(P<0.01)线性负相关关系;单蒴果的重量、种子重、种子数、种缨重分别与蒴果的长度呈极显着的(P<0.01)幂函数正相关关系。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的各构件组成之间具有较强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08年05期)

亓娜,张学勇,杨允菲,关伟,赵春艳[9](2007)在《辽东半岛不同生境结缕草种群有性生殖株的数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结缕草种子成熟期有性生殖株的测定,分析了辽东半岛不同生境结缕草种群有性生殖株的种子数量(每花序种子数)和质量(千粒质量)以及生长量(株高)和生殖生长量(花序长,生殖生长比率)的数量特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生态条件较差生境的结缕草种群,其有性生殖株的株高、花序长、每花序种子数及千粒质量均最低,而生殖生长比率最高,说明不同生境结缕草种群有性生殖株的生殖生长、生育力、其种子生存与竞争力主要受到环境的限制,但有性生殖株个体自身具有生殖生长调节策略,生态条件较差的生境结缕草种群有性生殖株将更多的生长量用于生殖生长。(本文来源于《草原与草坪》期刊2007年04期)

靳牡丹,邹春静,宋晴[10](2007)在《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的时空动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种群的更新和种群中植物个体生活史的完成依赖于生殖过程.本文就目前有关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的研究报道,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内容主要包括生殖生长量、种子生产、生殖分配,旨在揭示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生长和生殖对策,为植物有性生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生殖株数量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测定5种供硅条件下稗草[Echinochloa crusglli(L.)beauv.]分蘖期、拔节期、盛花期、结实期各个器官的生物量以及株丛高、分株高、分蘖数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供硅条件下,分蘖期稗草各个器官的生物量、生物量分配之间差异基本不显着;拔节期施硅量为300 kg/hm~2时,根、叶、叶鞘、全株生物量显着低于对照,根生物量分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生物量分配先上升后下降;盛花期和结实期施硅量为240 kg/hm~2时,稗草总生物量最大,施硅量为300 kg/hm~2时,稗草总生物量最小,不同硅处理下的根、叶、叶鞘生物量分配之间差异不显着;盛花期,施硅量为60、120 kg/hm~2时,茎生物量分配较高,花生物量分配较低;结实期,在不施硅和中硅(240 kg/hm~2)处理下,稗草有较高的果生物量分配,施硅量为(180 kg/hm~2)时,果生物量分配较小,茎生物量分配较大。分蘖数和分株高随施硅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殖分配(Ⅰ)与分株高呈显着负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殖株数量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张婉婷,赵博,倪秀珍.不同利用方式对小花碱茅生殖株数量特征的影响研究[J].种子科技.2019

[2].赵琦,郭伟,王存国,杨颜熙,陈熙.不同供硅条件下稗草生物量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16

[3]..数量性状位点的微卫星映射对微眉山猪和大白猪F2代雌性生殖道特征的影响[J].猪业科学.2012

[4].郭伟,潘星极,孙备,邓巍,赵丽丽.不同氮素条件下稗草生物量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1

[5].潘星极.不同单因素条件下稗草生殖分配及生殖分株数量特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

[6].范广芝.松嫩平原不同播种时间毛马唐生长和生殖数量特征的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11

[7].张秀玲.华北平原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数量特征及变化规律[J].生物数学学报.2009

[8].张秀玲.天然罗布麻种群生殖分株数量特征[J].干旱区研究.2008

[9].亓娜,张学勇,杨允菲,关伟,赵春艳.辽东半岛不同生境结缕草种群有性生殖株的数量特征[J].草原与草坪.2007

[10].靳牡丹,邹春静,宋晴.草本植物生殖分株的数量特征和生殖分配的时空动态研究进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标签:;  ;  ;  ;  

生殖株数量特征论文-张婉婷,赵博,倪秀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