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空间论文-王昱,连运涛,冯起,王之君,赵维俊

粒度空间论文-王昱,连运涛,冯起,王之君,赵维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粒度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河,河流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

粒度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王昱,连运涛,冯起,王之君,赵维俊[1](2019)在《筑坝拦截对黑河河道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沉积物对流域环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其粒度参数能反映沉积环境中物质来源和水动力环境.本文以黑河流域上中游为研究区域,探究河流沉积物粒度对流域环境变化的响应.从黑河上中游干流22个主要控制断面采集河床沉积物样品,采用筛分法和吸管法对沉积物样品粒度参数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对筑坝拦截为主的环境改变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受梯级水库建设影响,黑河上中游泥沙粒径大小差异显着.干流库区泥沙粒径较自然河段明显减小,分选很好,呈正偏或极正偏尖锐分布,而且在库区不同沉积高度上表现出分层沉积特征;坝下游河段因遭受强烈冲刷,较自然河段泥沙粒径粗化显着,分选变差,偏态趋向极正偏,峰态尖锐化;水库回水区受水库壅水及下泄清水的双重制约,泥沙粒度参数介于自然河段和坝下游河段之间,整体分选中等,呈极正偏尖锐分布;沉积环境分析表明,上游支流河段沉积物粒度特征受泥沙供给和物源特征的影响较水动力条件显着,干流河段沉积物粒度特征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控制.研究结果既符合河流上中游沉积物粒度分布规律,也反映了河流环境变化对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杨贺,杨建东,张国建[2](2019)在《自然分级状态下粒度空间分布对覆盖层漏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覆盖层不仅可以防止围岩崩落造成安全事故、形成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条件,还可以防止漏风。但是覆盖层的粒度空间分布不合理,会导致严重的漏风问题,影响井下正常生产。针对此问题,采用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方法,使用漏风实验模型,模拟覆盖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粒度空间分布不同对漏风的影响,并用隶属度对粒度空间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得到隶属度与漏风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覆盖层厚度一定时,自然分级状态下漏风量随着小粒径岩石的隶属度的增加而减小,对控制覆盖层漏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6期)

毛建景,张君君[3](2019)在《基于粒度商空间下的话题识别与跟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旨在对自然语言所形成的信息流进行话题识别与跟踪,其目的主要针对网络舆论中出现的新话题进行识别,并实现对已有话题的跟踪研究。基于相容商空间粒度下软聚类算法,实现对话题的识别与跟踪,是舆情分析的关键技术。话题识别与跟踪采用软聚类算法,根据相容关系原理,计算距离函数,使话题呈现一定的层次结构,再利用相容隶属函数实现对边界文本的话题确认,形成注明标注信息的语料。同时,结合基于Ontology情感分类法,计算与情感词汇中的语义相似度,统计目标情感词汇的倾向性权重,建立基于粒度商空间下的话题识别与跟踪模型,有效地促进话题倾向性的研究,最终实现对网络舆情话题的识别与跟踪,为相关部门监管网络舆情、掌握舆论方向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9年07期)

冀中,赵可心,张锁平,李明兵[4](2019)在《基于空间变换双线性网络的细粒度鱼类图像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地识别水下各种鱼类目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鱼类生存环境复杂,由于海洋的极端条件,水下鱼类图像的分辨率低,且图像类间相似度高、类内差异性大,并受光照、角度、姿态等的影响较大,这些因素使得鱼类识别成为一项具有挑战的任务.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一个能够有效进行细粒度鱼类图像分类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包含空间变换网络和双线性网络两部分,首先利用空间变换网络作为注意力机制,去除图像背景中复杂的干扰信息,选择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区域,简化后续分类;双线性网络通过融合两个深度网络的特征图提取图像的双线性特征,使得对目标中具有判别性的特定位置有较强的响应,从而识别种类,该模型可以进行端到端的训练.在公开的F4K数据集上,该模型取得了最好的性能,识别正确率为99.36%,较现有最好算法DeepFish提高0.56%,此外,发布了一个包含100类共6 358张图片的新的鱼类图像数据集Fish100,该模型在Fish100数据集上的识别正确率高出BCNN算法0.98%.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先进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9年05期)

陈影影,范颖,张振克,康婷婷,于世永[5](2019)在《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平湖是黄河下游地区最大的蓄洪湖泊,大汶河是其唯一入湖河流。对东平湖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探讨了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受物质来源和流域降雨量变化影响,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各组分及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组分以粉砂为主,平均含量达79.71%;黏土次之,占16.76%;砂含量最少,仅占3.51%。平均粒径、砂、黏土分别呈舌状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延伸,粒度分异作用明显。东平湖现代表层沉积物主要来自大汶河搬运与一定比重的湖岸侵蚀崩塌产物,表层沉积物来源的确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结合物源示踪分析来准确判定。该研究对于深入认识东平湖地区水动力条件及物质输入状况、入湖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规律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祯静,秦春秀,赵捧未,马晓悦[6](2019)在《科技文献的资源语义空间:一种细粒度知识组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引起科技文献信息过载的原因之一是当前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大多还是采用以整篇文献为单位的粗粒度知识组织方式。为缓解信息过载,满足用户精准化的检索需求,深入到文献内部的细粒度知识组织变得更加迫切。[方法/过程]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单元的细粒度知识组织方法,该方法将科技文献划分为多个知识单元,并分析知识单元之间及知识单元内部主题概念与元素概念间的语义关联,并以语义链接网络构建技术构建由科技文献资源层、知识单元描述层及知识单元语义链接层组成的、具有多层次语义链接关系的科技文献资源语义空间。[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支持精准的细粒度知识单元检索,且具有良好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本文来源于《情报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刘铮瑶,董治宝,萨日娜,杨军怀,陈国祥[7](2018)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沉积物粒度和微形态特征空间分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巴丹吉林沙漠风沙沉积物特征分异规律,采用野外实地采集和实验分析的方法,对沙漠边缘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微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区整体以细沙为主,中沙与极细沙次之;从局部上看,东南部以中沙为主,北部以粉沙黏土为主,西部地区以粗沙和极粗沙为主,与主导风向(西风和西北风)的分选作用一致。(2)北部和南部分别受河流和山脉影响,平均粒径较小,其余地区无明显差异。分选性在东南部最佳。粒度参数关系表明分选性在南部地区随着粒径变小而变好,偏度值随粒径变小而降低,峰度值随粒径变小而变宽,而在其他地区并没有明显的规律。(3)石英沙颗粒形态多为长形和圆形。整体磨圆度适中,其中西北部磨圆度最好,西南部和南部磨圆度最差。表面特征标志以干旱风成环境下的机械沉积作用的坑状为主,西北和东南部出现大量硅质球和硅质鳞片表明除机械沉积作用外,还具备化学沉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5期)

翟俊,侯鹏,赵志平,肖如林,颜长珍[8](2018)在《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空间粒度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空间尺度单元,流域尺度景观格局分析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佳空间粒度的选取是否准确。选择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资料,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解译获得流域景观数据,通过重采样得到不同空间粒度的流域景观数据,计算得到不同景观格局指数并绘制各指数与空间粒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识别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评估空间粒度增加而引起的景观格局指数信息损失量,确定流域尺度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空间粒度。结果表明:流域景观格局指数随着空间粒度增大变化显着,但规律不同;综合景观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和信息损失量变化特征,流域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空间粒度选择以90 m为最佳。(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8年03期)

卢薇[9](2018)在《大空间流场超细水雾粒度和浓度的多点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治理、工矿除尘等领域都对喷雾有较大的应用。基于超细水雾的吸附和碰撞作用机理,能有效去除漂浮在空中的颗粒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除尘。喷雾是目前除尘行业最简洁高效的除尘方法,两相流喷雾的除尘效率已达80%左右,可有效沉降空气中的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喷雾效果是影响粉尘沉降效率的主要因素。喷雾效果由水雾粒度分布和颗粒浓度分布表征。然而,目前缺少可同时获得水雾粒度与浓度的方法和设备,没有能在大空间尺度同时多点检测水雾粒度和颗粒浓度的技术。因此,为了解喷雾在大空间内的运移特点,亟待发展新型水雾粒度和浓度检测技术和装置。本文开展了大空间超细水雾颗粒粒度和水雾浓度的检测技术研究,分析了现有同时表征水雾粒度和浓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新检测方案,并设计加工了采样装置,推导出合理的数据解读公式,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方法和采样装置的实用性;运用新检测技术和采样装置,在大空间内获得超细水雾的粒度分布与浓度分布,基于该实验结果总结了超细水雾运移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对高压单相流喷雾和两相流喷雾所产生的水雾粒度进行检测,高压单相流喷雾粒度在200 μm至300 μm,耗水量为100 kg/h左右;两相流喷雾粒度在10 μm左右,耗水量为3~4kg/h。实验表明,两相流喷雾对呼吸性粉尘有良好的除尘效果,而高压单相流喷雾主要作用于颗粒较大的粉尘。因此,从能耗、喷雾量及除尘效率上,两相流喷雾明显优于高压单相流喷雾。第二,在研究中自主探索和设计了一套大空间内水雾粒度与浓度检测系统,研制了一套水雾采集装置,可以获得大空间多点位置的水雾粒度和浓度。整个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无极调频风机、两相流喷嘴及其水气系统、水雾采集装置、水雾颗粒检测系统。经实验验证,在大空间区域内,距离喷雾区10m处水雾粒度为7.06μm。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单喷嘴喷雾的粒度为8.78 μm。结果显示,粒度分布曲线向粒径大的方向偏移约1μm,与喷嘴数量、检测位置、环境温湿度有关;粒径分布占比曲线与新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趋势符合很好。第叁,经喷雾流场数值模拟计算,与应用研制的新检测方法系统,对不同风速下多点处的水雾粒度和浓度进行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风气流速度的增加,在与喷雾气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会延长水雾颗粒分布与喷雾区之间的距离;管道模型中的水雾颗粒粒度在中段区域会出现上升,具体是距离喷雾区20m至30 m区域;前段和后段区域的粒度较小;中后段区域有出现水雾颗粒断层现象。水雾粒度的总体趋势逐渐降低,颗粒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8-06-01)

陈林书,王加阳,柳媛慧,马庆[10](2019)在《商空间粒度的可逆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粒计算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而商空间理论是最重要的粒计算模型之一,其主要思想是通过保假原理实现求解问题从细粒度到粗粒度的商空间构造过程。这个粒化过程是一个信息有损过程,是不可逆的,于是研究商空间粒度的可逆性。首先,提出逆商空间的概念并定义其构造方法,为商空间(粗)粒度到原空间(细)粒度的可逆转换提供形式化的数学方法;其次,通过分析逆商空间与原空间的一致性,论证并实例分析商空间粒度的两个可逆性条件——定义原空间上的双射函数或保证原空间上所有开集的饱和性。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商空间粒度转换理论和粒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粒度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覆盖层不仅可以防止围岩崩落造成安全事故、形成挤压爆破和端部放矿条件,还可以防止漏风。但是覆盖层的粒度空间分布不合理,会导致严重的漏风问题,影响井下正常生产。针对此问题,采用实验室模拟实验的方法,使用漏风实验模型,模拟覆盖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粒度空间分布不同对漏风的影响,并用隶属度对粒度空间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得到隶属度与漏风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覆盖层厚度一定时,自然分级状态下漏风量随着小粒径岩石的隶属度的增加而减小,对控制覆盖层漏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度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王昱,连运涛,冯起,王之君,赵维俊.筑坝拦截对黑河河道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9

[2].杨贺,杨建东,张国建.自然分级状态下粒度空间分布对覆盖层漏风的影响[J].金属矿山.2019

[3].毛建景,张君君.基于粒度商空间下的话题识别与跟踪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

[4].冀中,赵可心,张锁平,李明兵.基于空间变换双线性网络的细粒度鱼类图像分类[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9

[5].陈影影,范颖,张振克,康婷婷,于世永.东平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海洋湖沼通报.2019

[6].李祯静,秦春秀,赵捧未,马晓悦.科技文献的资源语义空间:一种细粒度知识组织方法[J].情报杂志.2019

[7].刘铮瑶,董治宝,萨日娜,杨军怀,陈国祥.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沉积物粒度和微形态特征空间分异[J].中国沙漠.2018

[8].翟俊,侯鹏,赵志平,肖如林,颜长珍.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空间粒度效应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8

[9].卢薇.大空间流场超细水雾粒度和浓度的多点检测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8

[10].陈林书,王加阳,柳媛慧,马庆.商空间粒度的可逆性研究[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9

标签:;  ;  ;  ;  

粒度空间论文-王昱,连运涛,冯起,王之君,赵维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