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李丛丛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下,高校大力推进创业教育,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其所扮演的角色、合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辅导员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同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辅导员;角色定位

引言

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这几年我国正在着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很多高校也积极响应,例如成立创业学院,举办创业大赛等等。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最了解学生的人,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是目前高校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2014年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时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可见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创新创业的提出,也是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再次,创新创业是发掘国家就业潜力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经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与此同时每年新增就业人数却日益增多。以大学毕业生为例,2016年我们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之多。创新创业的提出,是当前形势下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对大学生实施创业能力培养是我国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创业的理想、激发大学生创业的价值感、锤炼创业者应具备的心理机能,使其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状态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营造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环境氛围,支持并鼓励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训练,从而为更多毕业生创造就业通道,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对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深化调整,全方位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一)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学习者

高校辅导员面对的对象是成年大学生,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将会受到掣肘。因此,要做一个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辅导员,应该多多学习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实践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如此才能给学生好的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从情感和实际需求上都需要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为学生的学习和创业提供相关服务和引导,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确保创新创业在可控范围之内。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载体设计的重要参与者

高等院校开设创业实践课程是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实践课程的实施效果关系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效果。在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中,辅导员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载体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可以将第二课堂的实践内容与创业实践课程体系紧密融合,让广大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大学生创业实践载中,依据创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总体架构,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的特点,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通过设置学生课外竞赛活动、成立学生定向性社团组织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感知、体验到创新创业活动的强大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的各个层级中,通过系统而富有吸引力和针对性的第二课程融入,切实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养提升的培育者

大学生在创业成功的进程中,必须要具备一定抵御各种创业风险和挑战的心理素养和心理应激能力。但是实际情况中大多大学生创业者不具备这样的心理素养,在创业初创期,表现出过分重视创业结果,无法坦然面对各种市场竞争与现实反差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一旦创业结果超出预期,便会严重挫伤创业的积极性,大多不愿积极补救或继续努力。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日常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过程中,可以依据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心理层面所表现出的这些突出特征,开展系列的心理疏导和引导工作,使其明确创业过程如同人生成长发展的历程,必然要面对各种挫折与挑战,必须要懂得正确的认识和看待顺境与逆境,培养企业家的心理素养与情怀,并学会正确的调试自我心理状态,提升心理抗挫能力。

(四)就业与创业政策的联络者

政府、学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辅导员老师就需要成为这些优惠政策的上传下达者,也就是说认真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做进一步的理解、消化,然后组织学生学习和运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辅导员还要成为一个上传下达的联络者。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监督者

理论的学习和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的高效执行。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还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监督者。相对而言,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自我识知能力,但辅导员老师需要更多地纠正学生学习动机和方向的偏颇之处。

结束语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创新创业工作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相关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蕾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3:27-28+44.

[2]张吉玉.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4:5-7.

[3]周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与实施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7,436:57-58+66.

标签:;  ;  ;  

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