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诊断与分析

B超在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诊断与分析

一、B超对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症的诊断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鸿[1](2017)在《B超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B超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40例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的受伤时间及声像图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91.6%。结论:B超对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应用,能根据声像图特点,及时判断腹部脏器损伤的程度和种类,血肿部位及内出血情况,为临床提供手术依据及处理方案,是首选而重要的诊断方法。

陈明[2](2015)在《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追踪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使用B超进行诊断观察,分析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肝破裂的检出率为93.3%,肾破裂的检出率为100%,胃肠道破裂的检出率为75%,膀胱破裂的检出率为100%,脾破裂的检出率为95.5%,胰腺破裂的检出率为0%,肠系膜损伤的检出率为0%。结论: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须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提高患者的检出率,促使患者尽早进行治疗,且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救治,挽救患者生命。

杜蕊明,黄宗梅[3](2015)在《诊断腹部损伤中B超应用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对B超在腹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腹部损伤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腹部损伤患者中,B超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保持一致的患者有29例,占80.6%。36例患者的腹部损伤以脾脏损伤为主,有16例患者,占44.4%,在B超诊断中,脾脏损伤患者的影像资料呈现出突出形态,诊断符合率是93.8%。结论 B超在腹部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方便性与敏感性,能够随时随地完成腹部损伤患者的诊断,有效提高了我国医疗诊断水平,在我国腹部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罗琦,梁锡阳,刘丹丽,万芝兰,吴玉辉,刘兴斌,刘奇辉,邓艳芬,黄冬玲,袁玉玲,区智辉[4](2013)在《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应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85.0MHz)诊断且经手术或CT等证实的85例闭合性肝脾肾肠管破裂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结果 85例患者中,脾破裂52例,肝破裂10例,肾破裂11例,肠管破裂4例,多发内脏破裂8例。结论 B超可作为肝脾破裂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仍有注意事项;床边B超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筛查有重要作用;超声动态监测结合临床体征观察是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监测手段;常规B超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中也存在局限性。

曾玫[5](2013)在《腹部闭合性损伤60例的B超诊断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CT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 60例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51例,B超确诊46例,符合率90.20%,非实质性脏器损伤9例,B超确诊6例,符合率66.67%,诊断符合率为86.67%。B超对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确诊率高于对非实质性脏器损伤的确诊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图像直观,特征性强,而且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无创、不受病情限制、可重复操作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罗越平[6](2013)在《浅析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B超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并汇总34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手术资料,均是经过B超诊断,并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传统的腹穿、腹腔灌洗等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方法相比,B超具有更高的正确率;B超的优点在于可以诊断脏器的破裂程度,并可以对具体的损伤部位进行定位,但定位准确率较低;此外,B超诊断空腔性脏器损伤,但是不能够准确定位。结论 B超可以有效地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并评价损伤的程度。

王英明[7](2011)在《B超和CT在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B超与CT在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的运用价值;2、研究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特点;3、探讨B超与CT联合诊断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的优势。材料和方法:按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57例可疑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病例,入院后行B超和CT检查,并进一步收集病人的临床诊治资料。1、统计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病例脏器损伤情况及治疗情况;2、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进行诊断试验,分别对B超、CT、联合诊断与最终诊断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3、对通过B超发现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腹腔积液量与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一致性分析;4、分别比较联合诊断与B超、CT单独诊断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结果。结果:1、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的病例空腔脏器损伤占多数约64.2%;2、①B超整体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79.1%, 90.0%, 85.4%, 0.698,其中实质脏器与空腔脏器比较,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意义,②CT整体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82.1%,91.1%, 87.2%, 0.738,实质脏器与空腔脏器比较,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意义,③联合整体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94.0%,96.7%,95.5%,0.909,实质脏器与空腔脏器比较,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意义;3、①联合诊断与B超诊断比较,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意义,②联合诊断与CT诊断比较,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意义;4、B超在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腹腔积液量(以1cm作为分界点)与治疗方式(手术或保守)选择Kappa分析,Kappa值为0.710,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1、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空腔脏器损伤率较高。2、B超或CT诊断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实质性脏器优于空腔脏器。3、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联合B超与CT诊断优于单独诊断,尤其提高空腔脏器的诊断效果。4、B超在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中,腹腔积液量(以1cm作为分界点)与治疗方式(手术或保守)选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腹腔积液量可作为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人是否行手术治疗的预判。

董艳霞[8](2011)在《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客观评价B超对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实用性,为临床应用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的B超与手术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B超诊断的正确率明显高于腹穿、腹腔灌洗等传统方法;B超可对实质性脏器破裂做出诊断,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定位诊断,但准确率仍偏低;B超对空腔性脏器损伤可做出诊断,但难以定位。结论:B超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和评价方面是首选诊断工具。

金燕,马忠,周梅玲[9](2007)在《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来189例急诊B超检查并经手术证实腹部脏器破裂或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对内出血的检出率为100%,超声诊断脾挫伤10例,准确率为41.7%;诊断脾破裂52例,准确率为91.2%;诊断肝挫伤4例,准确率为33.3%;诊断肝破裂27例,准确率为92.6%;诊断肾破裂6例,准确率为75%,超声未发现肾挫伤;诊断胰腺破裂1例,准确率为33.3%;超声未发现肠道损伤或溃疡穿孔损伤部位,只提示有腹腔积液;诊断宫外孕19例,准确率为85.4%;诊断黄体破裂9例,准确率为90%。认为超声检查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有重要价值。

曹旭东[10](2007)在《急诊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96例的应用体会》文中研究指明

二、B超对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症的诊断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超对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症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B超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腹部实质性脏器 (肝、脾、肾、胰) 挫伤的声像图表现。
    3.2 膀胱损伤的声像图表现。膀胱始终不充盈, 腹腔和盆腔积液。
    3.3 后腹膜血肿。
    3.4 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的声像图特征:

(3)诊断腹部损伤中B超应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脾破裂52例。
    2.2 肝破裂10例。
    2.3 肾破裂11例。
    2.4 肠管破裂4例。
    2.5 多发内脏破裂8例。
3 讨论
    3.1 B超可作为肝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仍有注意事项。
    3.2 超声仍是脾破裂的首选检查方法,脾包膜回声中断、脾实质异常回声、腹盆腔内游离液性暗区是脾破裂诊断要点。
    3.3 床边B超对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筛查有重要作用,但要注意实质性脏器和空腔脏器损伤的区别。
    3.4超声动态监测结合临床体征观察是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监测手段。
    3.5 常规B超在诊断肝脾外伤的局限性。

(6)浅析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中B超的作用
    3.2 B超检查对腹部闭合性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定位诊断
    3.3 空腔脏器损伤诊断中B超的作用

(7)B超和CT在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语英文索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B超对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症的诊断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B超在腹部脏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J]. 赵鸿. 健康之路, 2017(05)
  • [2]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追踪分析[J]. 陈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04)
  • [3]诊断腹部损伤中B超应用观察[J]. 杜蕊明,黄宗梅. 中外医疗, 2015(06)
  • [4]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J]. 罗琦,梁锡阳,刘丹丽,万芝兰,吴玉辉,刘兴斌,刘奇辉,邓艳芬,黄冬玲,袁玉玲,区智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3)
  • [5]腹部闭合性损伤60例的B超诊断分析[J]. 曾玫.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1)
  • [6]浅析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J]. 罗越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2)
  • [7]B超和CT在临床症状不典型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的价值[D]. 王英明. 南华大学, 2011(11)
  • [8]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 董艳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01)
  • [9]超声在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诊断[J]. 金燕,马忠,周梅玲.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06)
  • [10]急诊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96例的应用体会[J]. 曹旭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08)

标签:;  ;  ;  

B超在腹部脏器损伤及内出血急诊中的诊断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