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非晶带论文-吕萧,曹梅青,郭金宇,谭云亮

基非晶带论文-吕萧,曹梅青,郭金宇,谭云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非晶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WIP钢,激光焊,Ni基非晶带,焊缝

基非晶带论文文献综述

吕萧,曹梅青,郭金宇,谭云亮[1](2019)在《加入Ni基非晶带的TWIP钢激光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焊对Fe-Mn-C-Al系TWIP钢进行不加非晶带和加入Ni基非晶带2种方法焊接,对2种方式下的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WIP钢焊接接头结合良好,无裂纹等明显缺陷,添加Ni基非晶的焊缝处晶粒比未加非晶带焊缝处晶粒更加细小; 2种方法焊缝处的硬度均高于母材,添加非晶带的焊缝处硬度高于未添加非晶带的焊缝;在拉伸过程中,母材的抗拉强度为1 007 MPa,未加Ni基非晶的焊接试样抗拉强度为1 015 MPa,在焊缝处断裂,而添加非晶带的焊接试样抗拉强度为1 038 MPa,均高于母材和未加非晶带的焊接试样,拉伸时在母材处断裂。(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肖阳,张磊,杜帅龙,张伟,孙继兵[2](2017)在《Finemet型铁基非晶带材常见缺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inemet型非晶带材为研究对象,针对单辊快淬法制备的宽度小于40mm的带材在实际生产中形成的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铜辊冷却能力以及冷却系统不稳定,带材会出现部分结晶并导致带材变脆;由于喷嘴被高温熔体热蚀、铜辊平整度变化以及漏钢包液面过低等原因会导致带材形成自由面发虚、毛边、条纹、孔洞等缺陷,这些缺陷都需要通过优化工艺来改善或消除。(本文来源于《金属功能材料》期刊2017年06期)

史艳红[3](2017)在《过热度及深冷处理对铁基非晶带材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Fe-Si-B系列合金具有矫顽力低、磁导率高、加工性能好、成本低的特点,已被广泛作为磁学领域中的功能材料,其中牌号为1K101的Fe78Si9B13非晶合金带材已逐步替代硅钢片用于制造变压器的铁芯。在条带制备的过程中,随着工艺参数的变化材料的磁性能很不稳定,本文主要研究过热度、退火温度对Fe78Si9B13磁性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试图找到过热度和退火温度的对应关系,为工业生产提供借鉴。另外,深冷处理作为研究材料的一种重要热处理工艺,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但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的影响研究甚少,本文研究了深冷处理对非晶合金性能的影响,对拓宽非晶合金的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采用单辊急冷法制备了Fe78Si9B13非晶条带,以此为研究对象,对样品进行了退火处理和深冷处理,并利用硅钢测试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合金的磁性进行检测,主要获得如下主要结论:(1)叁个过热度下制备的Fe78Si9B13非晶合金及其经深冷处理12h、24h、48h和96h之后的样品经XRD检测均为完全非晶态;过热度的增大、深冷时间的延长均有利于提高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提高热稳定性。(2)随着过热度的增大,玻璃转变温度Tg、晶化开始温度Tx、第一、二晶化峰的峰值温度Tp1,2,及对两个峰的面积积分得到的晶化焓ΔH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过热度的增大会导致非晶带材的性能稳定性和饱和磁感应强度降低,矫顽力和剩磁增大,适当的提高退火的温度有助于获得好的性能。(3)随着液氮深冷处理时间的延长,Fe78Si9B13非晶合金的晶化峰面积增大,晶化体积分数减小,饱和磁感应强度升高且Bs介于淬态和360-653K退火处理之间,Tg、Tx、ΔTx、Tp1.2均发生变化,并且过冷液相区宽度高于淬态样品。(4)深冷处理后合金样品180°对折不会发生断裂,且较深冷处理前韧性增加,随着深冷时间的延长,带材韧性增强。(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7-05-24)

兰思东,高延恒,宋耀欣,蒋伯群[4](2016)在《铁合金品质提升对铁基非晶带材制造质量及成本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铁基非晶材料主要质量需求,论述了铁合金品质提升对铁基非晶带材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6(首届)全国铁合金热点难点技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6-11-10)

王宗篪,曾艺秀,黄思俞,肖波齐[5](2015)在《含钴基非晶带线圈LC振荡电路的巨磁阻抗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把含Co_(71.8)Fe_(4.9)Nb_(0.8)Si_(7.5)B_(15)非晶带的电感线圈与电容Cs串联再与Cp并联,组成仿石英晶体LC振荡电路。实验得到该电路有3个固有谐振频率,一个串联谐振频率fs,另一个并联谐振频率fp,还有第3个谐振频率ft。实验测量了在固有谐振频率以及其邻近频率下电路的阻抗比、阻抗角随外磁场变化的关系,还测量了电路的阻抗绝对比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在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频率下巨磁阻抗效应增强的结果,且并联谐振态下巨磁阻抗效应最显着,第3个谐振频率下电路没有巨磁阻抗效应。(本文来源于《叁明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孙磊[6](2015)在《基于Co基非晶带和DSP信号处理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通门传感器是一种依据磁饱和方法而工作的弱磁场检测传感器,它以其特有的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等突出特性在弱磁场检测领域占据很大优势。因此,磁通门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在地磁研究、地质勘探、磁性导航和材料无损探伤等领域,但在温度、灵敏度以及可靠稳定性上仍存在一定缺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出现,磁通门传感器在磁芯材料以及数字化方向不断进步,本文使用Co基非晶带做磁芯并利用DSP来处理磁通门信号,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温度性能,并且兼具体积小、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功耗低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磁通门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相应研究成果,分析了磁通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设计了依据TMS320F2812 DSP作为信号处理核心设的磁通门传感器;然后介绍了磁通门传感器探头结构与磁芯材料选择,确立了双磁芯结构,选择了Co基非晶带做磁芯。在信号处理电路上,选择了二次谐波检测法。以晶振电路为信号源,经分频和功率放大后作为驱动信号。对于传感器探头输出信号,设计了带通滤波电路得到二次谐波信号,经调理电路后输入到TMS320F2812 DSP中进行数字化处理;其次具体介绍磁通门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软件设计以及程序调试,最终在LCD上显示;最后通过实验对传感器各部分进行调试,给出传感器的整体性能指标,并根据调试结果制备PCB板,增强实际电路的可靠性。本文设计的重点在于磁通门传感器探头的制作、硬件电路设计以及DSP模块软件算法设计。磁通门传感器探头的制作包括探头结构设计和磁芯材料选择,制作时不仅需保证探头结构与磁芯材料的平行对称,而且需保证线圈的均匀分布,否则都将形成噪声影响;传感器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激励电路和带通滤波电路,其中激励电路必须使磁芯一直处于饱和激励,而带通滤波电路需保证带宽稳定;DSP模块软件算法设计包括A/D转换、相敏检波、低通滤波和液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励信号频率为11.719KHz,幅值为6V的正弦信号作用在激励线圈为600匝,感应线圈为100匝传感器探头时,以Co基非晶带做磁芯的磁通门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线性度、稳定性以及温度性能,其中灵敏度达到22.47mV/Am-1,能满足一定的磁场测量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5-11-01)

李晓雨,王静,庞靖,李庆华,江志滨[7](2015)在《铁基非晶带材的制备技术现状及应用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钢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新材料,具有优异的软磁、耐蚀、耐磨、高强度及韧性等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非晶产业化发展迅速,已被成功应用于传感器、开关电源、通讯领域、电力电子领域和抗电磁干扰等领域。但与传统材料相比,非晶合金还存在一些自身缺陷,本文对铁基非晶带材的制备技术现状,及在配电、电机、磁粉芯和非晶涂层等方面的进一步拓展应用作了重点介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I》期刊2015-10-21)

马长松,黄杰,孙焕德[8](2015)在《环境对铁基非晶带材表面质量和磁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模拟外部环境(温度50℃、湿度80%、放置15天)对铁基非晶带材表面质量和磁性能的影响,发现铁基非晶带材表面出现红色氧化铁皮,经N_2气保护退火后变为黑色氧化铁皮。测定单片磁性能,退火后表面有氧化铁皮条带相对正常条带铁损上升52%,B8、B10下降约5%,B0.8下降超过10%,进一步铁损分离结果表明,涡流损耗变化不大,磁滞损耗升高。这主要是表面氧化铁皮阻碍磁畴移动、转动所致。(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I》期刊2015-10-21)

周星,邹学良,马长松,周新华,沈杰[9](2015)在《铁基非晶带材工频磁性能单片法国际循环比对试验(第1轮)相关情况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铁基非晶带材是用于配电变压器铁芯并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材料。铁基非晶带材的磁性测量方法还没有国际标准。为建立相应的国际标准,201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磁性合金和钢技术委员会(TC68)实施了第一轮国际循环比对试验,该项目由日本标准化国家委员会组织。本文从项目参与者的角度介绍该项目和试验结果的一些情况。(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叁届中国电工钢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7-16)

丁一,陈哲,鲍丙豪[10](2015)在《正交激励与直流偏置的钴基非晶带弱磁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纵横向正交激励与直流偏置的方式使脉冲电流退火钴基非晶带产生非对称巨磁阻抗(AGMI)效应,与仅使用横向激励方式相比,提高了单边GMI效应,包括:线性量程、阻抗磁灵敏度和最大阻抗变化率。在研究正交激励与直流偏置方式下非晶带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钴基非晶带AGMI效应弱磁传感器并对传感器进行试验标定及数据分析,所得传感器性能指标:量程为-1.0~1.0 Oe,灵敏度为1.670 4 V/Oe,线性度为1.78%FS。(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5年03期)

基非晶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Finemet型非晶带材为研究对象,针对单辊快淬法制备的宽度小于40mm的带材在实际生产中形成的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铜辊冷却能力以及冷却系统不稳定,带材会出现部分结晶并导致带材变脆;由于喷嘴被高温熔体热蚀、铜辊平整度变化以及漏钢包液面过低等原因会导致带材形成自由面发虚、毛边、条纹、孔洞等缺陷,这些缺陷都需要通过优化工艺来改善或消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非晶带论文参考文献

[1].吕萧,曹梅青,郭金宇,谭云亮.加入Ni基非晶带的TWIP钢激光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J].焊接技术.2019

[2].肖阳,张磊,杜帅龙,张伟,孙继兵.Finemet型铁基非晶带材常见缺陷分析[J].金属功能材料.2017

[3].史艳红.过热度及深冷处理对铁基非晶带材性能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7

[4].兰思东,高延恒,宋耀欣,蒋伯群.铁合金品质提升对铁基非晶带材制造质量及成本的影响[C].2016(首届)全国铁合金热点难点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

[5].王宗篪,曾艺秀,黄思俞,肖波齐.含钴基非晶带线圈LC振荡电路的巨磁阻抗效应[J].叁明学院学报.2015

[6].孙磊.基于Co基非晶带和DSP信号处理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研究[D].江苏大学.2015

[7].李晓雨,王静,庞靖,李庆华,江志滨.铁基非晶带材的制备技术现状及应用展望[C].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I.2015

[8].马长松,黄杰,孙焕德.环境对铁基非晶带材表面质量和磁性的影响[C].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I.2015

[9].周星,邹学良,马长松,周新华,沈杰.铁基非晶带材工频磁性能单片法国际循环比对试验(第1轮)相关情况介绍[C].2015第十叁届中国电工钢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10].丁一,陈哲,鲍丙豪.正交激励与直流偏置的钴基非晶带弱磁传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5

标签:;  ;  ;  ;  

基非晶带论文-吕萧,曹梅青,郭金宇,谭云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