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热泉铜矿床论文-单小莉,徐晟,丁树强,田小云,黎镇华

小热泉铜矿床论文-单小莉,徐晟,丁树强,田小云,黎镇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热泉铜矿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疆,东天山,小热泉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小热泉铜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单小莉,徐晟,丁树强,田小云,黎镇华[1](2009)在《东天山小热泉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东天山的小热泉子铜(锌)矿床其形态是很复杂的,矿床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特征构成清晰的找矿要素,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富集—构造迭加改造富集型。(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09年10期)

王忠阳[2](2009)在《吐鲁番小热泉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热泉子铜矿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中天山东段北侧,吐鲁番市东南80km处。该矿区自发现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对矿床构造及矿床成因类型等众说纷纭。起初,认为矿区为一走向NW-SE、向NE倾的单斜构造;1994年后认为,矿区为NW-SE的椭圆状倒转穹窿构造,其中NW向断裂发育,并具推覆性质,导致地表氧化矿与深部原生矿不相对应,无法连接。至于矿床成因问题,大致有六种不同看法。即斑岩型、块状硫化物火山岩型、火山热液型、红层式火山沉积型、火山(喷气)热液型、火山热液-沉积迭加热液改造型等。这些提法虽有某些依据,但也有明显的矛盾。作者在系统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室内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小热泉铜矿床的产出构造环境、含矿岩体特征。矿床地质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探索了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型。结合当前最新的成矿理论,提出了小热泉铜矿具有类似北疆阿舍勒铜锌矿的VHMS型Cu-Zn-Au矿床特征,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富集迭加—改造型矿床。(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09-06-30)

王宗社,吕新彪[3](2006)在《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位于古板块缝合带上,在石炭纪为火山喷流沉积环境。矿体具明显的沉积和后期热液改造特征,硫同位素δ(34S)值为-0.11‰~11.10‰,平均为5.73‰,接近大气降水的δ(34S)值。δ(DH2O)为-78.1‰~-77.0‰,明显低于变质水区域值,而接近于岩浆水区域值(-80‰~-40‰),在δ(18O)-δ(D)相关图上,数据点落在近岩浆水区域,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为次火山热液与地下水的混合流体。小热泉子铜矿床中黄铁矿的w(Se)高(0.009 5%~0.37%),w(S)/w(Se)值为143~2 137,反映成矿与岩浆热液作用关系密切。矿石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反映出两阶段热液成矿的特征。矿床硫化物K-Ar同位素年龄显示,矿床的模式年龄有2个年龄段:斑点状闪锌矿与结核状闪锌矿的模式年龄分别为387.2,444.9 Ma,二者组成的等时线年龄为339.1 Ma,与地层年龄早石炭世较接近,可作为火山喷流沉积成矿阶段的起始时间;浸染状黄铜矿的模式年龄为230.2 Ma,可作为热液期中后期的成矿年龄。综合分析矿床成矿特征和地球化学数据认为,该矿床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迭加改造型矿床。(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06年03期)

温春齐,徐新煌,茅燕石[4](2002)在《小热泉子铜矿床成矿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主要产于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一套滨、浅海相火山 -沉积组合夹不等量正常沉积组合的岩石中。矿体在较深部呈层状、似层状而在浅部呈脉状 ,构成立交桥式矿化格架。通过基础地质、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认为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的形成过程至少经历了 4期 6个阶段 :即喷流沉积 -成岩成矿期、混合热液迭加改造期、构造改造期和表生风化期。主成矿期为热液迭加改造期。(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期刊2002年03期)

李凤鸣,王宗社,侯文斌[5](2002)在《东天山小热泉子铜矿床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东天山的小热泉子铜(锌)矿床是该地区有较大开发意义的矿床类型.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矿床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特征构成清晰的找矿要素,从不同尺度和有效性的要素系统,构建出以“中基性钙碱性火山碎屑岩+高极化高重力+多级复杂褶皱构造+硅化-绿泥石化+孔雀石化”为核心的矿床综合找矿模型.(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02年01期)

刘光海,孙德梅,白大明[6](2000)在《小热泉子铜矿床物化探找矿效果及综合找矿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热泉子铜矿进行了一系列物探找矿方法的试验研究工作 ,其中包括 :重力、井中充电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测、地 -井方式激发极化法、甚低频电磁法、瞬变电磁法、天然电磁场测深、可控源音频电磁法、分布式被动源阵列电磁法及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法等。仅钻孔原生晕取得一定的地质效果(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00年01期)

小热泉铜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热泉子铜矿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中天山东段北侧,吐鲁番市东南80km处。该矿区自发现以来,众多地质工作者,对矿床构造及矿床成因类型等众说纷纭。起初,认为矿区为一走向NW-SE、向NE倾的单斜构造;1994年后认为,矿区为NW-SE的椭圆状倒转穹窿构造,其中NW向断裂发育,并具推覆性质,导致地表氧化矿与深部原生矿不相对应,无法连接。至于矿床成因问题,大致有六种不同看法。即斑岩型、块状硫化物火山岩型、火山热液型、红层式火山沉积型、火山(喷气)热液型、火山热液-沉积迭加热液改造型等。这些提法虽有某些依据,但也有明显的矛盾。作者在系统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野外、室内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小热泉铜矿床的产出构造环境、含矿岩体特征。矿床地质及地球物理化学特征;探索了矿床成因并建立了成矿模型。结合当前最新的成矿理论,提出了小热泉铜矿具有类似北疆阿舍勒铜锌矿的VHMS型Cu-Zn-Au矿床特征,为火山喷流沉积—热液富集迭加—改造型矿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热泉铜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1].单小莉,徐晟,丁树强,田小云,黎镇华.东天山小热泉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

[2].王忠阳.吐鲁番小热泉子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D].新疆大学.2009

[3].王宗社,吕新彪.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床成因[J].地质科技情报.2006

[4].温春齐,徐新煌,茅燕石.小热泉子铜矿床成矿过程分析[J].矿物岩石.2002

[5].李凤鸣,王宗社,侯文斌.东天山小热泉子铜矿床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J].新疆地质.2002

[6].刘光海,孙德梅,白大明.小热泉子铜矿床物化探找矿效果及综合找矿模式[J].矿床地质.2000

标签:;  ;  ;  ;  

小热泉铜矿床论文-单小莉,徐晟,丁树强,田小云,黎镇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