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电图论文-贺惠萍,贺永强,谢小明,杨柳,段芳

超声心电图论文-贺惠萍,贺永强,谢小明,杨柳,段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声心电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诊断,超声心动图,心电图

超声心电图论文文献综述

贺惠萍,贺永强,谢小明,杨柳,段芳[1](2019)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2例,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Ⅱ级组17例、Ⅲ级组15例、Ⅳ级组10例。对3组患者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的下降,LVEDd、RVEDd逐渐上升,LVEF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着心功能的下降,QRS、QTd逐渐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QTd时限与LVEDd、RVEDd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心律失常发生率与LVEDd、RVEDd及LVEF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均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诊断方法,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式可从不同角度对扩张型心肌病进行诊断,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易志庆,李光富,熊智俐[2](2019)在《超声心电图在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电图在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患者60例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收集同一时期到本院行体检的健康者60名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行超声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超声心电图相关参数,分析主动脉瓣病变特征。结果经超声心电图检查,实验组患者多为单纯主动脉瓣受累,且主动脉瓣轻度狭窄者占66.67%(40/60),室间隔基底段增厚、左房增大等是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狭窄患者常见心脏结构改变;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升主动脉内径、左房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室间隔基底厚度、跨瓣平均压差、主动脉瓣上流速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采用超声心电图可清晰的显示心脏结构参数及瓣膜结构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提供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1期)

吴艳玲[3](2019)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组,一组为观察组(60例),使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一组为对照组(60例),使用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分别使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检测出91.67%的患者左心室增大,90%的患者左心室肥厚,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比心电图的诊断方式,使用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有较高的准确率,能有效降低误诊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薛薇薇,奚艳,朱志韬[4](2019)在《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并经腔内心电图定位的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首次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到位率及置管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首次穿刺成功50例,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2%,首次穿刺失败需2次穿刺并置管成功2例。所有患者穿刺过程未出现颈动脉误穿、血气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52例患者经腔内心电图定位后行胸部X线检查,均证实导管头端位置理想,置管深度一次性到位率100%。2例患者在调整最佳置管深度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均得到及时纠正。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可明确血管有无变异,准确引导穿刺,减少并发症,提高置管成功率。同时,腔内心电图可实时提示置管深度,便于及时、准确指导导管头端位置调整。(本文来源于《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金杯[5](2019)在《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程度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46例) LVEF <35%,B组(75例) LVEF 35%~49%,2组均进行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心电图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组QRS电压值较B组低,A组QRS时限值、QTc间期较B组高(P <0. 01); A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ST-T段改变、Q波异常、QT间期延长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均高于B组(P <0. 01)。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变程度有一定评估作用,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赵雪然,贺新建,李红艳,牛娅薇,王立娴[6](2019)在《心电图指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心电图指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30例心肌损害患儿,给予对症并联合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治疗,共治疗10 d。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所有患儿心电指标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检测患儿治疗前后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与高频之比(LF/HF)、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QT离散度(QT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排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结果:治疗后,患儿TO、QTd和LVED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F、HF、LF/HF、TS、CO、SV、CI、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儿的LF、HF、QTd与CI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治疗后,心肌损害患儿心功能及心电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电指标与心功能有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庞贺[7](2019)在《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应用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并分析心脏超声、MRI以及心电图在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心脏超声、MRI以及心电图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最后对这叁种方法在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左心房增大患者13例,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患者10例,心尖部心肌肥厚患者22例,未见明显异常患者27例;MRI检查结果:混合型T-心尖部心肌肥厚患者8例,混合型P-心尖部心肌肥厚患者14例,单纯型T-心尖部心肌肥厚患者15例,单纯型心肌肥厚患者26例;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63例患者均存在异常。结论:心脏超声、MRI以及心电图均能较好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且MRI可以更加精确地将各个心肌壁的肥厚程度展现出来,有助于分析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肌病分型,所以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中更具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王晶[8](2019)在《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1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cardiac apex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 AHCM)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时择取26名体检人员(排除无器质性心脏病)纳入对照组,分析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诊断结果,同时对实验组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实验组心电图呈现为胸前导联巨大倒置的T波伴ST段下移,左室高电压;②心脏超声心动图存在程度不一的心尖位置肥厚情况,心尖位置心腔缩小;③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指标存在相关性;④R波最大幅度和心尖厚度以及左室后壁厚度正相关,ST段压低深度和心尖部室壁厚度无相关;⑤对照组AT(9.62±1.61)mm和LAD(29.81±3.19)mm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LVD(47.03±4.80)mm、IVS(10.95±1.21)mm和LVEF(67.99±6.49)%和实验组上述指标(48.91±4.38mm、11.44±1.85mm、6 9. 1 2±6. 8 1%)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显着,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心动图异常指标存在相关性,两种诊断方式联合可以提升病症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张博,潘晓芳,孙飞一,于昊,林海龙[9](2019)在《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运动心电图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exercis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ESE)联合运动心电图(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phy,Ex ECG)对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冠脉严重病变评估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有相关症状或ST段改变的PCI后患者180例进行ESE联合ExECG检查,在该检查后一个月内行冠脉造影(CAG)或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严重冠脉病变判断标准:(1)发现至少一支心外膜下主要冠脉或其主要分支内径减少≥70%;(2)左主干内径减少≥50%。结果:180例患者中,CAG或冠脉CTA证实严重冠脉病变67例(37.2%)。ESE阳性66例(36.7%),ExECG阳性76例(42.2%),ESE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76.1%、86.7%、82.8%,ExECG的分别为59.7%、68.1%、65.0%。ESE及ExECG双阳性诊断冠脉严重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78.4%,双阴性的阴性预测值为93.3%。在试验过程中,只有1例(0.6%)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且于试验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ESE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超过ExECG,二者联合具有较高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试验过程比较安全。ESE联合ExECG是评估PCI后冠脉严重病变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蔡玮贤,黎丽明[10](2019)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在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12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探讨,总结常见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增大、主动脉扩张、左心室肥厚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超声心动图高血压心脏病检出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联合检出率达到100%。结论诊断高血压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0期)

超声心电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超声心电图在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患者60例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收集同一时期到本院行体检的健康者60名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行超声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超声心电图相关参数,分析主动脉瓣病变特征。结果经超声心电图检查,实验组患者多为单纯主动脉瓣受累,且主动脉瓣轻度狭窄者占66.67%(40/60),室间隔基底段增厚、左房增大等是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狭窄患者常见心脏结构改变;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升主动脉内径、左房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室间隔基底厚度、跨瓣平均压差、主动脉瓣上流速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采用超声心电图可清晰的显示心脏结构参数及瓣膜结构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伴狭窄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声心电图论文参考文献

[1].贺惠萍,贺永强,谢小明,杨柳,段芳.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易志庆,李光富,熊智俐.超声心电图在老年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9

[3].吴艳玲.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薛薇薇,奚艳,朱志韬.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图定位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9

[5].金杯.动态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程度的评估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6].赵雪然,贺新建,李红艳,牛娅薇,王立娴.心电图指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

[7].庞贺.心电图、MRI及心脏超声应用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8].王晶.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9].张博,潘晓芳,孙飞一,于昊,林海龙.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运动心电图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9

[10].蔡玮贤,黎丽明.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标签:;  ;  ;  ;  

超声心电图论文-贺惠萍,贺永强,谢小明,杨柳,段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