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分离蛋白论文-路帅,孙培冬,季晓彤,孙菡峥

杏仁分离蛋白论文-路帅,孙培冬,季晓彤,孙菡峥

导读:本文包含了杏仁分离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蛋白质,杏仁,泡沫分离,田口方法

杏仁分离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路帅,孙培冬,季晓彤,孙菡峥[1](2018)在《杏仁蛋白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泡沫分离法提取杏仁蛋白的最佳工艺,在进料pH、进料浓度、鼓泡气速和鼓泡时间对杏仁蛋白分离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利用田口实验设计法建立了杏仁蛋白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泡沫分离最佳工艺条件为:pH4.0、进料浓度6g/L、气速400mL/min,鼓泡时间1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一级泡沫分离所得杏仁蛋白的质量分数为75.23%,蛋白回收率为79.48%;二级泡沫分离所得杏仁蛋白的质量分数为84.71%,蛋白回收率为71.19%。实验结果表明,两级泡沫分离法可以作为分离杏仁蛋白的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顾欣,崔洁,李迪,王丰俊,王建中[2](2016)在《山杏仁蛋白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木本油料山杏的蛋白质高值化利用问题,利用蛋白酶Alcalase酶解山杏仁蛋白,以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作为评价指标,筛选高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山杏仁蛋白酶解液通过超滤、G-25葡聚糖凝胶柱、分子筛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纯化,最终筛选得到2种高活性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其抑制能力分别为6.6μg/mL和7.0μg/mL。利用质谱和氨基酸测序仪对两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分子质量以及序列结构进行了研究,确认2种山杏仁蛋白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分别为色氨酸-丙氨酸(WA)和苏氨酸-色氨酸(TW),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23.97μmol/L和22.93μmol/L。(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林炜[3](2014)在《苦杏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苦杏仁为中药复方、单方中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其药用价值在众多古书中均有记载,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近年来,对苦杏仁中所含油脂及苦杏仁苷的研究成为焦点,却少有对苦杏仁中同样拥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进行研究,在苦杏仁蛋白分离方面国内外文献亦少有记载。有研究表明,苦杏仁蛋白是由亚基结合而成,这一发现为探索苦杏仁蛋白性质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使苦杏仁蛋白成为药物载体拥有了天然优势。本课题以蛋白质分离纯化为基础,并对分离所得蛋白亚基的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以蛋白质亚基为对象研究亚基重组与蛋白质纳米颗粒形成之间的联系,充分讨论苦杏仁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能性与优势。实验获得叁个苦杏仁蛋白亚基分别命名为APa、APb、APc,通过质谱测定分子量分别为37619.7 Da、33315.3 Da、20615.7 Da;等电聚焦测定等电点分别为5.44、5.33、6.54;同时获得亚基N-末端序列及氨基酸组成成分,为今后确定亚基生物活性提供基础数据。在自然pH下,APa、APb、 APc蛋白浓度分别为0.213 mg/mL、0.127 mg/mL、0.279 mg/mL条件下,应用激光粒度仪及凝胶电泳对亚基单体及混合体系加热过程中的重组现象及其机理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亚基单体之间在加热过程中没有聚集现象,但与之相反,APa或APb与APc混合体系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聚集现象,粒径均超2000 nm,而叁亚基混合体系,则可形成粒径为60-100nm的纳米颗粒,当加热至35℃时,Zeta电位达到最稳定值-28.7mV,此时颗粒半径为70nm。聚集机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APa或APb与APc混合体系在聚集过程主要依靠疏水作用使蛋白聚集,而共价键的参与较少;叁亚基混合体系在聚集过程中需要疏水作用与共价键共同作用。利用激光粒度仪对苦杏仁蛋白原液及叁亚基混合体系形成颗粒的结构及其组成方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苦杏仁原液所形成的颗粒粒径为500nm,而亚基混合体系所产生的纳米颗粒粒径为70nm。苦杏仁蛋白原液颗粒大部分以二硫键方式聚集,缺乏疏水作用参与,稳定性欠佳,而亚基混合体系由于为疏水作用与共价键共同作用,使得纳米颗粒粒径更小,更稳定。(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4-06-01)

刘贺,李清华,刘剑侠,朱丹实,慧丽娟[4](2014)在《扁杏仁分离蛋白与水解蛋白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扁杏仁水解蛋白与分离蛋白功能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水解蛋白的溶解性、吸水性和吸油性均优于分离蛋白。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优于水解蛋白,但水解蛋白的泡沫稳定性较好。NaCl及蔗糖对水解蛋白和分离蛋白的乳化能力均有影响,在0.2mol/L的NaCl体系,水解蛋白和分离蛋白的乳化能力最强,分别达到37.04、47.44m/g。蔗糖浓度达到0.4g/L时,水解蛋白和分离蛋白的乳化能力最强,分别为16.74、23.02m/g,分离蛋白的乳化稳定性稍高于水解蛋白。(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4年04期)

陈一,何晓叶[5](2012)在《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河北张家口地区甜杏仁榨油后的杏仁粕为原料,用3倍体积正己烷对杏仁粕进行脱脂预处理,采用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试验得到杏仁粕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 9.0、浸提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浸提温度4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75.9%。[结论]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而且节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用于工业化生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32期)

俞雅琼,于辉,高蕾,陈旭,杨海燕[6](2009)在《新疆甜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碱溶酸沉原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杏仁分离蛋白一次碱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30,pH值8.5、温度50℃、时间70 min,对一次提取残渣进行二次提取后,最终蛋白质提取率可达84.3%,蛋白质含量为63.2%。(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俞雅琼[7](2009)在《杏仁分离蛋白的提取与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新疆甜杏仁为试验材料,采用“碱溶酸沉”原理两次提取杏仁分离蛋白,确定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提杏仁分离蛋白进行成分分析和性能测定,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杏仁分离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8.5、固液比1∶30、时间70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81.3%。对一次碱提剩余残渣进行二次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杏仁分离蛋白二次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0℃、pH值9.5、固液比1∶15、时间60min。综合两次提取所得杏仁分离蛋白的最终提取率为84.3%,蛋白质纯度为63.21%。2、对所用原料甜杏仁基本成分进行测定发现:脂肪含量最高,达50.20%,其次为蛋白质,含量为25.86%。对原料甜杏仁和提取的杏仁分离蛋白进行氨基酸分析发现,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八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包括婴儿所需的组氨酸)。色氨酸为甜杏仁第一限制氨基酸。3、分别对杏仁分离蛋白的相关物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改变加热时间和温度,杏仁分离蛋白和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持水能力均增强,pH值对大豆分离蛋白持水性影响较大。杏仁分离蛋白和杏仁粕分离蛋白持水率均优于大豆分离蛋白。改变pH值、时间、温度对持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叁种分离蛋白持油率差别不大,持油率均在200%左右。改变pH值、时间、温度对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论是乳化活性还是乳化稳定性,杏仁分离蛋白和杏仁粕分离蛋白均优于大豆分离蛋白。(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宋曰钦,高海波,翟明普[8](2009)在《制备苦杏仁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成分,开发蛋白产品是提高人类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为实现山杏仁的综合利用,提高山杏仁的价值,以榨油后的杏仁粕为原料,通过研究苦杏仁分离蛋白的生产工艺,得出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生产出合格的分离蛋白产品。在单因素实验确定浸提次数为2次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组合为:离心转速4500r/min、料液比1∶10、pH8.5、温度50℃。(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09年02期)

李艳,郑亚军[9](2007)在《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研究了碱液提取法提取杏仁分离蛋白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了提取杏仁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即提取温度为40℃、pH为9.0、料液比为1:30、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到74.80%.(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07年01期)

杨潞芳[10](2004)在《反胶束法分离杏仁蛋白和油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胶束萃取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分子分离技术。应用反胶束法从植物中同时提取蛋白质和油脂,不仅能改进传统工艺制油得粕再脱溶的复杂冗长流程,而且可避免传统分离方法中蛋白质容易变性的弊端。本试验初步研究了用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萃取分离杏仁蛋白质和油脂的前萃及反萃工艺,同时对杏仁蛋白质和油脂的组成及部分功能特性进行了测定。以期为综合开发利用油料和坚果资源给予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经试验,得出反胶束法分离杏仁蛋白的前萃最优工艺条件为:原料杏仁粉加入量为0.4g,65 目,异辛烷20ml,AOT 浓度0.04g/ml,KCl 浓度0.1mol/l,W0值为40,pH 值7.0,前萃温度25℃,前萃时间90min。方差分析表明W0值对蛋白前萃率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反萃最佳工艺条件为:KCl 浓度1.0mol/l, pH值7.0,反萃时间60min。KCl浓度和pH值对反萃率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在此试验条件下,杏仁蛋白质总萃取率为70.3%。反胶束法萃取油脂的萃取率为79.4%,略低于正己烷浸提及水酶法提取杏仁油的油脂得率。试验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杏仁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杏仁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杏仁油含有92.08%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组成为油酸和亚油酸;杏仁蛋白含人体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且含量及相互比值较接近于FAO/WHO提出的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试验对杏仁蛋白粉的变性温度和持水能力及溶解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DSC测定杏仁蛋白质的变性温度为70℃。杏仁蛋白粉的持水能力受加热温度的影响较大,杏仁蛋白溶解度受pH 值的影响较大。综合二者影响,确定pH值在6~7之间,温度在60℃左右,杏仁蛋白粉的持水能力和蛋白溶解度都较为理想。(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杏仁分离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木本油料山杏的蛋白质高值化利用问题,利用蛋白酶Alcalase酶解山杏仁蛋白,以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作为评价指标,筛选高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山杏仁蛋白酶解液通过超滤、G-25葡聚糖凝胶柱、分子筛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纯化,最终筛选得到2种高活性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其抑制能力分别为6.6μg/mL和7.0μg/mL。利用质谱和氨基酸测序仪对两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分子质量以及序列结构进行了研究,确认2种山杏仁蛋白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分别为色氨酸-丙氨酸(WA)和苏氨酸-色氨酸(TW),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23.97μmol/L和22.93μmol/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杏仁分离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路帅,孙培冬,季晓彤,孙菡峥.杏仁蛋白的两级泡沫分离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8

[2].顾欣,崔洁,李迪,王丰俊,王建中.山杏仁蛋白源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J].中国粮油学报.2016

[3].林炜.苦杏仁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性质[D].福州大学.2014

[4].刘贺,李清华,刘剑侠,朱丹实,慧丽娟.扁杏仁分离蛋白与水解蛋白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

[5].陈一,何晓叶.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6].俞雅琼,于辉,高蕾,陈旭,杨海燕.新疆甜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研究[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

[7].俞雅琼.杏仁分离蛋白的提取与物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

[8].宋曰钦,高海波,翟明普.制备苦杏仁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

[9].李艳,郑亚军.杏仁分离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7

[10].杨潞芳.反胶束法分离杏仁蛋白和油脂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杏仁分离蛋白论文-路帅,孙培冬,季晓彤,孙菡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