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呼衰的机械通气护理治疗体会

肺结核合并呼衰的机械通气护理治疗体会

王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黄岛266500)

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下借助机械方法通气的护理对临床治疗影响。方法:对144例入院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72例作为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72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91.5%,对比差异不大(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9.5%;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下借助机械方法通气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呼衰;机械通气;护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歧杆菌引起的传染疾病,当患者抵抗力降低,就会出现低热、乏力、消瘦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气道和肺组织发生实质性变化,容易诱发肺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等征象,威胁生命安全。治疗期间,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方案,成为护士的研究重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44例,时间段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包括男性42例(58.3%),女性30例(41.7%);年龄位于35-78岁,平均(59.4±6.4)岁。试验组72例,包括男性38例(52.8%),女性34例(47.2%);年龄位于33-80岁,平均(60.8±6.7)岁。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利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给患者每天安排通气18个小时,呼吸压强控制在低压40帕,高压60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式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制定好的优质护理方式来干预,具体方法:(1)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例如,呼吸频率、大脑意识清醒程度、心率变化、血压情况;根据面色、口唇、指甲颜色变化,评估患者的缺氧程度,对机械通气氧流量进行调整。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是否恒定,定期休息,使患者咳嗽频率保持恒定,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顺畅。(2)通气护理。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坐位,头部向后倾,促使头颈部和肩部位于同一高度,防止颈部下垂阻碍正常通气。无创呼吸机在使用时,检查通气管连接是否牢固,及时清理呼吸机排气管,避免造成痰液堵塞。督促患者勤喝水,这样才能保证呼吸道的湿润性,进而稀释痰液;有利于稀释痰液;加强口腔清洁护理,尤其在睡前避免分泌物堆积,提高睡眠质量。(3)饮食护理。对于自理能力差的患者,可以采用鼻饲管进食,以柔软的流质食物为主,加强饮食管理,避免误吸、呛咳。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患者,针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热量高、蛋白质高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此外,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容易引起胃肠胀气;鼓励患者多吃新鲜果蔬,保持二便通畅。(4)心理护理。机械通气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情绪,影响后续治疗。对此,护士应该进行健康宣教,介绍机械通气的治疗功效和注意事项,告知常见的并发症,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同时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树立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显效:脱机后临床症状消失,呼吸功能正常;好转:脱机后症状减轻,呼吸功能基本恢复,伴有轻度并发症;无效:继续机械通气,呼吸功能异常,或伴有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2)观察并发症情况,做好准确记录,常见如VAP、气道损伤、呼吸道感染。(3)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以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为代表。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呼吸衰竭是肺结核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治疗方面,机械通气能辅助患者呼吸,改善通气和氧合,避免二氧化碳蓄积,维持气道的通畅性,为肺结核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但实践证实,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呼吸道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成为护理人员的关注重点。本次研究中,选择144例患者分组对照,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式的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制定好的优质护理方式来干预,观察患者的病情,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通气情况、饮食和心理变化情况。通气护理的重点是消除气道分泌物并确保呼吸道通畅。饮食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计划,为疾病康复创造有利的状态。心理治疗可以减少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临床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91.5%,对比差异不大;但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结束语:

综上,肺结核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下借助机械方法通气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萍,唐浩开,罗细玲,何彩群,刁燕颜.无创机械通气运用于肺结核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06):103-104.

[2]吴恩东,宋丽红,韩芬,张楠,刘秋月,王秀军.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行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9):97-99+103.

[3]张瀚文.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8):146-148.

[4]易欣.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7):200-201.

标签:;  ;  ;  

肺结核合并呼衰的机械通气护理治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