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环境论文-欧阳男

盐类环境论文-欧阳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盐类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除冰盐,混凝土,引气剂,盐冻破坏

盐类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男[1](2018)在《不同盐类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的盐冻破坏是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2%、4%两种浓度的NaCl、CaCl_2、CaAc_2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引气剂,对单盐、复合盐环境条件下的C30、C50两种混凝土进行了抗冻耐久性快速试验,研究了不同除冰盐类型及同种除冰盐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引气剂对混凝土抗盐冻耐久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浓度一定的单盐作用下,CaAc_2对C30、C50混凝土破坏最小,NaCl和CaCl_2对混凝土破坏效果相当,NaCl稍大;在浓度一定的复合盐作用下,混凝土破坏程度随着CaAc_2的浓度增大而减少,随着氯盐类的比重增大而增大;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与其强度等级成正比;掺入引气剂能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吕凤琳[2](2018)在《罗布泊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盐类资源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罗布泊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的东端,素有“死亡之海”、“亚洲旱极”之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多期次演化过程,并在特定的构造、气候以及物源等因素迭加影响下,形成了第四纪超大型卤水钾盐矿床。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罗布泊盐湖钾盐成矿方面,对该区沉积环境演化及其与钾盐成矿的关系研究仍涉及较少。然而,该区地层以蒸发岩为主,极大地限制了传统年代学方法的应用,含盐系准确时代框架仍未建立,对探讨盆地沉积环境阶段性演化过程及其与成盐成钾的关系造成障碍。本文以罗布泊钾盐科探深井LDK01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建立地层年代框架,开展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及其对周缘气候、构造事件响应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沉积环境演化与成盐成钾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利用石膏、钙芒硝以及石盐等盐类矿物进行U系不平衡法定年,首次建立了罗布泊盐湖区早更新世以来地层时代年龄框架,确立了LDK01孔早/中更新世界限(0.78Ma)位于263.8m,中/晚更新世界限(0.13Ma)位于43.1m,约在2.7m处(0.0115Ma)进入全新世。2、利用钻孔岩芯沉积特征以及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环境指标,初步提出盆地沉积环境阶段性演化过程:即早更新世~0.9Ma,为盆地断陷阶段,沉积体系以冲洪积-河流为主,气候波动较大,以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为主;0.9Ma~0.61Ma,盆地由断陷向稳定、持续坳陷转变,沉积体系转变为湖相、咸水湖相,气候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0.61Ma~0.25Ma,罗布泊古大湖解体、罗北凹陷等北部凹陷形成,干旱气候加剧,盐湖强烈蒸发浓缩,巨量钙芒硝沉积;0.25Ma~0.15Ma,气候发生转型,主体以湿润气候为主,盐湖发生淡化,碎屑物质增多、盐类矿物减少;0.15Ma~0Ma,盐湖萎缩-消亡阶段,主体气候以极端干旱为主,盐湖蒸发浓缩加剧,盐类矿物至顶部转变为钾石盐、光卤石等钾盐矿物。3、首次发现、并证实罗布泊东北部大平台地区的上新统为风成沉积,为塔里木盆地干旱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基于碎屑锆石U-Pb年龄以及稀土元素物源示踪,提出该区风成沉积为古代塔里木沙漠的一部分,塔里木沙漠已具相当规模,罗布泊地区可能为沙漠与咸水湖并存的地理景观。4、晚新生代以来罗布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明显受控于区域性构造、气候事件等;早期在波动的构造、气候条件下,盆地钾离子得到初步富集,形成初始/预备矿源层;晚期构造稳定、干旱加剧变为极端,钾盐短期内大规模富集。因此,我们认为,罗布泊盐湖钾盐成矿具有“早期多期积累、晚期短期爆发成矿”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严雨浩,黄欣然[3](2018)在《盐类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阐述了90年代至今国内关于混凝土渗透溶蚀、力学性能劣化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8年05期)

蒋华宇,黄思成[4](2017)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法检验氯酸盐类烟火剂的爆炸残留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烟火剂是指燃烧时产生光、声、烟、色、热和气体等烟火效应的混合物,其种类繁多,属于爆炸威力比较低的爆炸物。氯酸盐类烟火剂大多为民间自制,因其中成分配比难以控制,通常爆炸威力巨大。通过对其爆炸残留物中特定成分的检验,可以对确定案件性质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7年29期)

李力,胡建信,刘建国,Frank,Wania[5](2017)在《环境中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来源》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全氟辛酸(C7F15COOH,化学文摘编号335-67-1)的异构体、盐类和相关化合物(其定义及涵盖物质参见文献[1])已于2015年被提名审查是否符合《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标准,从而谋求在国际尺度上共同联合管控其环境和健康风险。而作为环境和健康风险管控的先决条件,详尽、充分且全面地追溯和了解环境中上述物质的来源则无疑重要而紧迫。本研究(详见文献[2,3])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识别了环境中全氟辛酸及其盐类(perfluorooctanoic acid and(本文来源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7暨第十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5-17)

孙昊月,宿晓萍,王晓鹏[6](2016)在《不同盐类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抗盐冻耐久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安市不仅是东北典型的季冻土区,也是吉林省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境内的土壤盐分含量高、组成复杂,主要有Na~+、HCO-3、Cl~-、SO_2-~4,还有少量的Mg~(2+)、Ca~(2+)、K~+等。在盐类侵蚀与冻融循环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常引起混凝土的盐冻剥蚀破坏,造成结构性能劣化,严重影响各类建筑物的耐久性与安全性。为了探究盐类侵蚀与冻融循环双重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进行了复合盐、单盐(碳酸氢盐、氯盐、硫酸盐)及水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快速试验,总结在盐蚀—冻融双重因素作用下,普通混凝土的盐冻破坏规律,运用电镜扫描、能谱与化学成分分析,进一步研究普通混凝土盐冻的破坏机理。(本文来源于《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陈晓冬,张羽,单丽岩[7](2016)在《氯盐类融雪剂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及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氯盐类融雪剂对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及环境具有多种不利影响。本文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氯盐类融雪剂对于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进行评价,并给出了临界值的确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6年06期)

向垒,孙腾飞,莫测辉,李彦文,蔡全英[8](2016)在《季铵盐类化合物环境问题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季铵盐类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QAC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介质(水、沉积物、污泥等)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污泥/沉积物中其浓度可达数百甚至上千mg/kg水平。QACs具有高表面活性和中/高毒性,低浓度下即对鱼类、藻类、细菌和无脊椎动物等产生毒害作用,并显着影响与其共存污染物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其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发达国家广泛关注,但在我国研究尚未成熟。因此,本文综述了QACs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分析方法、污染现状、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并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开展QACs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6年05期)

文华国,郑荣才,蒋宜勤,祁利祺,李云[9](2015)在《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迭系风城组盐类矿物形成环境及流体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二迭系风城组为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重要的勘探层系,发育一套成因非常特殊的暗色细粒含盐火山-沉积建造(简称"含盐沉积建造")。通过钻井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衍射、微量元素和流体包裹体分析,较为详细地研究了风城组盐类矿物特征、形成环境及成盐流体性质。通过研究,识别出硅硼钠石、碳酸钠钙石、苏打石、天然碱、碳酸钠镁石、硬石膏、石膏、白云石和石盐等,主要以胶结物和脉体的形式产出,盐类矿物稀土元素具有极弱的Ce异常和中等负Eu异常特征,成盐流体属中-低温度(51.2~125.7℃)、中-高盐度(13.72%~24.93%Na Cl)、中偏高密度(1.06~1.16g/cm3)并含有大量的CH4气体的H2O-CH4-Na Cl体系性质的高碱性热卤水,热流体以多来源的内源流体为主,来自上、下地壳及幔源的流体均有不同程度参与,外源流体的混入极少,推测盐类矿物形成于受深部热液影响的低能、封闭缺氧和盐度较高的陆缘近海湖半深湖-深湖环境;盐类矿物分布和热液喷流沉积明显受乌尔禾地区二迭纪基底断裂控制,建立了风城组含盐沉积建造内外源混合沉积模式和盐类矿物深盆热液双扩散对流成盐模式,可很好的解释乌尔禾地区风城组深湖环境盐类矿物的富集。(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向柳,陈植华,龚星,宫宝禄[10](2015)在《水溶开采盐类矿产资源引发地下水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盐类矿产资源的水溶开采过程容易发生卤水泄漏污染地下水,引发地表涌(突)水等环境问题。以我国中部某矿区(包括碱矿和芒硝矿两大开采区)为例,调查和研究了多次地表涌(突)水现象,获取了不同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的水化学数据资料,并综合分析了矿区内盐矿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卤水外泄的薄弱技术环节以及可能污染的途径通道和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受污染程度由深到浅逐渐变小,浅层地下水(埋深小于10m)基本未受到来自深层水的污染,仅涌水点周边存在局部污染的现象,泄漏的碱矿卤水和芒硝卤水均是污染源;生产井破损是碱矿卤水与芒硝卤水泄漏的重要原因,而溶腔失稳也是芒硝卤水泄漏的另一重要原因;由断层(NE—WS向)控制的主构造裂隙带和受鼻状构造控制的NW—SE向局部裂隙带可能分别是污染源进入矿区两个涌水范围(C庄一带和A镇一带)浅部含水层并且运移扩散的主要导水通道,而大量已废弃的封闭不良的石膏勘探孔是受污染的浅部地下水突涌地表的主要通道。(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盐类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罗布泊位于中国塔里木盆地的东端,素有“死亡之海”、“亚洲旱极”之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经历了多期次演化过程,并在特定的构造、气候以及物源等因素迭加影响下,形成了第四纪超大型卤水钾盐矿床。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罗布泊盐湖钾盐成矿方面,对该区沉积环境演化及其与钾盐成矿的关系研究仍涉及较少。然而,该区地层以蒸发岩为主,极大地限制了传统年代学方法的应用,含盐系准确时代框架仍未建立,对探讨盆地沉积环境阶段性演化过程及其与成盐成钾的关系造成障碍。本文以罗布泊钾盐科探深井LDK01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建立地层年代框架,开展盆地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过程及其对周缘气候、构造事件响应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沉积环境演化与成盐成钾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利用石膏、钙芒硝以及石盐等盐类矿物进行U系不平衡法定年,首次建立了罗布泊盐湖区早更新世以来地层时代年龄框架,确立了LDK01孔早/中更新世界限(0.78Ma)位于263.8m,中/晚更新世界限(0.13Ma)位于43.1m,约在2.7m处(0.0115Ma)进入全新世。2、利用钻孔岩芯沉积特征以及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古气候环境指标,初步提出盆地沉积环境阶段性演化过程:即早更新世~0.9Ma,为盆地断陷阶段,沉积体系以冲洪积-河流为主,气候波动较大,以半湿润-半干旱气候为主;0.9Ma~0.61Ma,盆地由断陷向稳定、持续坳陷转变,沉积体系转变为湖相、咸水湖相,气候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0.61Ma~0.25Ma,罗布泊古大湖解体、罗北凹陷等北部凹陷形成,干旱气候加剧,盐湖强烈蒸发浓缩,巨量钙芒硝沉积;0.25Ma~0.15Ma,气候发生转型,主体以湿润气候为主,盐湖发生淡化,碎屑物质增多、盐类矿物减少;0.15Ma~0Ma,盐湖萎缩-消亡阶段,主体气候以极端干旱为主,盐湖蒸发浓缩加剧,盐类矿物至顶部转变为钾石盐、光卤石等钾盐矿物。3、首次发现、并证实罗布泊东北部大平台地区的上新统为风成沉积,为塔里木盆地干旱化提供了直接证据。基于碎屑锆石U-Pb年龄以及稀土元素物源示踪,提出该区风成沉积为古代塔里木沙漠的一部分,塔里木沙漠已具相当规模,罗布泊地区可能为沙漠与咸水湖并存的地理景观。4、晚新生代以来罗布泊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明显受控于区域性构造、气候事件等;早期在波动的构造、气候条件下,盆地钾离子得到初步富集,形成初始/预备矿源层;晚期构造稳定、干旱加剧变为极端,钾盐短期内大规模富集。因此,我们认为,罗布泊盐湖钾盐成矿具有“早期多期积累、晚期短期爆发成矿”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盐类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男.不同盐类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18

[2].吕凤琳.罗布泊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盐类资源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3].严雨浩,黄欣然.盐类侵蚀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综述[J].江西建材.2018

[4].蒋华宇,黄思成.环境扫描电镜能谱法检验氯酸盐类烟火剂的爆炸残留物[J].科技创新导报.2017

[5].李力,胡建信,刘建国,Frank,Wania.环境中全氟辛酸及其盐类的来源[C].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7暨第十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6].孙昊月,宿晓萍,王晓鹏.不同盐类环境下普通混凝土的抗盐冻耐久性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陈晓冬,张羽,单丽岩.氯盐类融雪剂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及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J].公路.2016

[8].向垒,孙腾飞,莫测辉,李彦文,蔡全英.季铵盐类化合物环境问题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16

[9].文华国,郑荣才,蒋宜勤,祁利祺,李云.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迭系风城组盐类矿物形成环境及流体性质[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10].向柳,陈植华,龚星,宫宝禄.水溶开采盐类矿产资源引发地下水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

标签:;  ;  ;  ;  

盐类环境论文-欧阳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