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接入论文-李晓

主动接入论文-李晓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动接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联合规划,叁相不平衡

主动接入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1](2019)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容量的不断增加、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可控负荷的持续增多,现有的配电网架构和传统的规划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新形势下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和优质服务的要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给配电网带来接入点电压升高、双向潮流、短路电流增大、叁相不平衡、谐波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限制DG的大规模接入。本文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从安全、经济角度对ADN规划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首先,本文根据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规划模型、主动管理措施、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对配网叁相不平衡的考虑、配电网源网储联合规划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ADN规划问题含有复杂的潮流方程和大量的整型变量,是一个大规模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本文对ADN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做了重点的探讨和分析。随后,本文提出一种ADN中考虑多种主动管理措施的DG规划模型和快速求解方法。模型在常规主动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考虑了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影响。同时,模型还对DG规划中潮流线损的影响作了重点分析,并基于DistFlow潮流模型和多种线性化手段,将所提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调用成熟的商用求解器CPLEX实现快速求解。所提方法可在满足配电网安全运行约束下,获得综合经济性最优的DG布点定容方案,提升配电网规划的经济性。其次,本文提出一种ADN源网储联合规划方法。以DG、网架、储能投资成本,电网运行成本、储能运行成本、网络损耗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以建设容量约束、线路选型约束、潮流约束、多种主动管理约束等为约束条件,构建ADN源网储联合规划模型。基于多种线性化手段,将所建立的联合规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实现其有效求解。所提方法可获得最优的DG布点定容方案、线路选型扩建方案和储能布点定容配置方案,提升配电系统规划、运行的经济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种ADN中考虑叁相不平衡与多种主动管理措施的DG规划方法。建立以ADN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叁相网络潮流约束、DG建设约束、各项主动管理约束、叁相电压不平衡度约束为约束条件的DG规划模型。随后,在叁相线性潮流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化手段将DG规划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实现其高效求解,并在IEEE 34节点叁相配电系统上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08)

朱文广,廖志军,刘洪,张成昊,李映雪[2](2019)在《考虑需求响应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统配电网逐渐向主动配电网转型,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已不再适用。为此,研究了需求响应这一主动控制手段应用下的配电网扩展规划问题。首先介绍了需求弹性的相关概念并提出了对价格型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其次建立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双层模型,在运行层中考虑利用需求响应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并优化峰谷平电价的制定以充分发挥需求响应的作用,模拟和量化其对规划阶段工作的影响;再次,根据图论相关理论,提出"避圈法"改进配电网络编码方法,生成辐射的网架结构;最后,以某区域配电网为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志伟[3](2019)在《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及污染促进了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的蓬勃发展,其以分布式电源的形式接入配电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潮流由单向变为双向,配电网的控制变得更加复杂化。无功优化是主动配电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配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前提,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的无功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包括对配电网电压、电能质量、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分析了主动配电网的特征和控制方式,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在主动配电网中的控制模型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2)为实现主动配电网空间上的解耦,提出了一种主动配电网无功分区方法。利用节点间电气距离来构造有序样本空间,并利用Fisher最优分割法对主动配电网进行分区。以IEEE 33节点为算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分区方法具有计算时间短、无需人工干预的特点,且分区后可以保证各子分区内保有足够的无功储备。(3)提出一种改进的教与学算法,并将其用于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无功优化求解。对改进的教与学算法进行了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改进教与学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上均有了很大提高。利用改进的教与学算法对分区后的主动配电网进行无功优化,并在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先分区再无功优化能够大大减少优化时间,并且其有功网损也较不分区的无功优化方式小,系统各节点电压均有所升高且未越限。(本文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期刊2019-01-09)

王守相,宋丽可,舒欣[4](2019)在《分布式电源与多元负荷高渗透接入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过流保护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DG)并网、DG运行的随机性、配电网的主动管理策略、孤岛运行模式以及多元负荷等对配电网安全保护的影响,基于各影响因素的时变特性,提出一种分时段自适应过流保护方案。首先,基于并网DG的故障输出特性模型,分析主动配电网中故障电流的特性,并基于该特性,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各因素对保护的影响;然后,结合分布智能与集中智能,以混合分层式管理方式构建分时段自适应过流保护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的硬件原理和软件算法;最后,基于MATLAB软件对所提出的保护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孙兴鲁,董萍,王雅平,林赟[5](2018)在《高渗透光伏接入下基于近似值函数的主动配电网鲁棒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渗透率光伏接入下主动配电网(ADN)运行优化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值函数的自适应鲁棒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光伏出力的随机特性和系统运行的鲁棒性,通过自适应鲁棒优化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同时最小化运行成本。首先,建立考虑多种可调装置的ADN运行优化模型,并通过凸优化技术将该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优化模型。然后,利用近似动态规划的值函数思想构造ADN时段解耦的自适应鲁棒优化模型,通过逐次投影近似算法进行近似值函数参数训练。最后,采用列与限制生成算法实现模型的鲁棒逐时段递推求解。对IEEE 33节点和PG&E6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并与确定性优化、近似动态规划和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15期)

杜金金[6](2018)在《光伏电源接入到主动配电网的电压特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成为一种趋势。光伏电源接入到主动配电网中,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得到一定缓和,但是却带来一系列的电能质量问题,尤其是电压问题。将光伏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利用PWM控制,容易引起电压偏差。因此本文研究当光伏电源接入到主动配电网时,配电网的电压特性。首先,本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光伏电源和主动配电网的基本模型,包括光伏电源、最大功率跟踪、逆变器控制、变压器模型、负荷模型、输电线路模型,并验证其光伏输出特性曲线的正确性。其次,论述配电网电压偏差形成的机理和光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时对电压偏差的影响。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在大容量、小容量、接触的位置以及功率因数等条件下验证光伏电源接入主动配电网之后对电压的影响,对于接入位置又详细阐述当光伏电源分别接入到有载调压变压器与母线之间、馈电线末端、线路调压器的负荷侧以及个别用户侧时对电压大小的影响,得到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电压产生不同的电压变化。最后,阐述光伏电源接入到主动配电网时,电压越限形成的机理。以增加储能装置的光伏电源为基础,提出光伏逆变器的有功限值策略和有功/无功协同控制策略,在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验证两个控制策略都可以防止电压越限。有功限值需要对逆变器的容量、功率因数和载流量加以限制,增加逆变器的成本并且难以控制。有功/无功协同控制是在电压越限值比较低时,首先减少有功出力,其次将多余的电能存放在储能装置中;在越限值比较大时调整有功功率,同时使用逆变器剩余的容量吸收多余的无功功率,有功和无功综合控制可以降低并网点的电压。不仅能防止电压越限,且不需增加逆变器的容量,提高有功功率的并网能力,进一步保证良好的供电质量。(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8-06-30)

翟建伟[7](2018)在《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主动电压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其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等优势得到了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新能源高效利用形式之一,将在全球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也高度重视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成为光伏发电装机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其输出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因此分布式光伏并网后会对配电网的电压波动和闪变产生影响。并且随着光伏系统渗透率增大,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分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光伏的潮流注入会改变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导致局部电压的抬高甚至越限。本文从机理分析的角度,研究传统无源配电网的无功电压特性及分布式光伏接入后带来的新变化,然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光伏并网对配电网电压分布影响的规律,为后面的分布式光伏(Photovoltaic,PV)并网后的主动电压控制工作做好基础研究和理论铺垫。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典型PV无功电压分散自治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降低电压扰动的PV无功电压分散自治控制策略——基于改进Q(U)的PV无功电压区域自治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利用本地控制信息,以触发式的就地控制策略为基础,实现各个控制单元的分散自治控制。针对PV并网存在的电压越限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光储互补的配电网集中优化控制策略——基于PQ-QV-PV节点的光储输出功率主动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光储配置点的特点拓展PQ-QV-PV节点以对其节点特性进行合理描述,对PQ-QV-PV节点问题的引出以及在配电网中的原型进行详细的介绍。进一步,文中提出了该方法的求解步骤,该方法利用储能的有功和PV逆变器的无功对PV并网点的电压进行控制,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崔荣,王国权,胡凌[8](2018)在《主动配电网典型线路接入DG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布式电源DG大规模接入,使潮流单向流动的无源被动配电网转变成潮流双向流动的有源主动配电网。本文针对传统配电网因故障恢复重构不能适应DG大规模接入问题,通过分析中压线路DG消纳能力约束条件,建立了DG消纳能力模型,采用改进的前推回代法,计算典型线路不同负载率下,不同接入方式下,接入不同渗透率DG的潮流,分析典型线路接入DG的消纳能力,研究结果可以为主动配电网中线路接入DG提供辅助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玄京岩,张艳,金成日,刘德鑫,崔洪菠[9](2018)在《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容量对主动配电网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需考虑光伏电源对主动配电网的影响。针对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电源并网时光伏电源接入容量对配电网运行特性存在影响的问题,在主动配电网潮流优化的基础上,得到了分布式光伏开放容量与配电网负荷水平及线损的内在关系,为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容量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主动配电网线损的预测。(本文来源于《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李扬,冯博,李国庆,陈继开,王振浩[10](2017)在《计及储能接入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计及储能接入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DG)双层规划方法。首先,构建一种主动配电网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根据节点网损灵敏度原则确定DG的初始安装位置和出力,下层模型以DG投资效益最大、系统电压稳定因子最大、系统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确定DG的安装位置和最佳出力;然后,采用混合编码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下层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上下层迭代实现所建模型的求解;最后,针对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计及储能接入影响确定DG最佳安装容量,并采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概率潮流进行评估。基于PG&E 69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显着提高配电网对DG的消纳能力,改善系统电压水平、降低网络损耗。(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主动接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传统配电网逐渐向主动配电网转型,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已不再适用。为此,研究了需求响应这一主动控制手段应用下的配电网扩展规划问题。首先介绍了需求弹性的相关概念并提出了对价格型需求响应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其次建立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双层模型,在运行层中考虑利用需求响应促进分布式电源消纳,并优化峰谷平电价的制定以充分发挥需求响应的作用,模拟和量化其对规划阶段工作的影响;再次,根据图论相关理论,提出"避圈法"改进配电网络编码方法,生成辐射的网架结构;最后,以某区域配电网为例,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动接入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9

[2].朱文广,廖志军,刘洪,张成昊,李映雪.考虑需求响应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扩展规划[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

[3].孙志伟.基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D].上海电机学院.2019

[4].王守相,宋丽可,舒欣.分布式电源与多元负荷高渗透接入的主动配电网自适应过流保护方案[J].高电压技术.2019

[5].孙兴鲁,董萍,王雅平,林赟.高渗透光伏接入下基于近似值函数的主动配电网鲁棒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6].杜金金.光伏电源接入到主动配电网的电压特性探究[D].新疆大学.2018

[7].翟建伟.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主动电压控制策略[D].华南理工大学.2018

[8].崔荣,王国权,胡凌.主动配电网典型线路接入DG能力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8

[9].玄京岩,张艳,金成日,刘德鑫,崔洪菠.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容量对主动配电网的影响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8

[10].李扬,冯博,李国庆,陈继开,王振浩.计及储能接入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J].太阳能学报.2017

标签:;  ;  ;  ;  

主动接入论文-李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