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试题论文-薛井杰

生物高考试题论文-薛井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高考试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难度系数,全国卷,生物试题,字符数

生物高考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薛井杰[1](2019)在《基于难度系数的生物高考试题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教师用题背景目前高中生物教师选择学生用题大部分是凭经验选用,没有统一的选用标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教师缺乏对试题难度的分析标准。这时教师可通过研究生物试题结构与试题难度的关系,并结合学情最终选到难易适中、符合学情的考题。2.生物试题结构组成的参数指标一般情况下,生物试题是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人教版高(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42期)

王全元[2](2019)在《基于地理高考试题资源利用的教学设计——以生物数量类试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选题背景分析进入高叁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但遇到综合题时,经常出现不知从何处下手、文不对题、答题要点不准确、不全面、答案多而不精以及解题时思维不严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理清解题思路、建立典型的思维答题模板。从2013年到2018年,每一年的高考试题关于各类鱼、卤虫、野生动物等生物数量类的综合题出现频率极高,并且分值都较高。然而教材上关于这一内容涉及较少,希望通过本节课能让学生对该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在解题时扣准得分要点。(本文来源于《地理教育》期刊2019年S2期)

魏小成[3](2019)在《对接学科素养 备战新的高考——从2018年生物高考试题看2019年高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高考落下帷幕,2019年高考序曲已经奏响。从过去到现在,学习、继承、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高考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分析高考理念尤其是2018年高考展望2019年高考,为2019年高考做好奠基。一、2018年高考全国(Ⅱ)卷生物试题内容分布、考查点及能力要求二、近几年高考(甘肃考卷)生物试卷分析1.注重主干,体现学科综合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仍然遵循课程标准,依据高考大纲要求考查生物学主干知识。如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功能,生物的新陈代(本文来源于《中学教育科研2019年第1期(总第228期)》期刊2019-03-23)

刘铁华[4](2019)在《高考试题融入生物学核心素养考查的启示——以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考查了学生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同时,在如何确定核心素养目标、充分挖掘核心素养教材和重视核心素养立意的题型设计等方面对一线教师今后的生物教学提供了启示。(本文来源于《实验教学与仪器》期刊2019年02期)

周忆堂[5](2019)在《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因果推理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果推理是理性思维的基础,是论证逻辑涉及最多的一种推理结构.对生物高考试题中蕴含的因果推理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入领会试题的命制意图,为高考应考提供方向,对高叁生物的复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理科考试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肖智勇[6](2018)在《两道生物高考试题的辨析——2017年和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Ⅰ卷第38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这两道高考试题立足教材,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在主干知识交汇处创设新颖的情境设问,突出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33期)

黄斌[7](2018)在《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关键能力——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叁生物教学与备考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分析近5年全国高考理综生物新课标Ⅰ卷的命题特点和趋势,提出高叁生物教学应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研读考纲、依托教材、构建网络、强化思维等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8年11期)

王永田[8](2018)在《还原高考试题中的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还原高考试题中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和细胞周期同步化等技术,针对不同类型试题提出了拓展延伸、突破概念、触类旁通和回扣基础的教学建议。还原高考试题中的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对落实考纲要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8年10期)

卢镇岳[9](2018)在《理综生物高考试题的独特育人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中明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细化。而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基于学科本质凝练而成。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本质上能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了以下的命题原则,命题应以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指向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试题素材应贴近(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学》期刊2018年09期)

龚雅茹,陈云贵,黄智刚[10](2018)在《浅析高考试题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以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试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8年全国Ⅰ卷生物试题为例,在分析了高考试题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复习备考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教学》期刊2018年17期)

生物高考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选题背景分析进入高叁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但遇到综合题时,经常出现不知从何处下手、文不对题、答题要点不准确、不全面、答案多而不精以及解题时思维不严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理清解题思路、建立典型的思维答题模板。从2013年到2018年,每一年的高考试题关于各类鱼、卤虫、野生动物等生物数量类的综合题出现频率极高,并且分值都较高。然而教材上关于这一内容涉及较少,希望通过本节课能让学生对该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在解题时扣准得分要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高考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1].薛井杰.基于难度系数的生物高考试题结构分析[J].教学考试.2019

[2].王全元.基于地理高考试题资源利用的教学设计——以生物数量类试题为例[J].地理教育.2019

[3].魏小成.对接学科素养备战新的高考——从2018年生物高考试题看2019年高考[C].中学教育科研2019年第1期(总第228期).2019

[4].刘铁华.高考试题融入生物学核心素养考查的启示——以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为例[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

[5].周忆堂.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因果推理及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9

[6].肖智勇.两道生物高考试题的辨析——2017年和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Ⅰ卷第38题(现代生物科技专题)[J].高考.2018

[7].黄斌.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基于高考试题分析的高叁生物教学与备考建议[J].教育导刊.2018

[8].王永田.还原高考试题中的现代生物科学技术[J].生物学教学.2018

[9].卢镇岳.理综生物高考试题的独特育人价值[J].中学生物学.2018

[10].龚雅茹,陈云贵,黄智刚.浅析高考试题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以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生物试题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8

标签:;  ;  ;  ;  

生物高考试题论文-薛井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