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

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

澧县妇幼保健院湖南澧县415500

【摘要】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结果:经病理诊断证实,20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64例、子宫内膜息肉52例、黏膜下肌瘤36例、子宫内膜炎33例、子宫内膜癌15例,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准确率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疾病准确率高且无创无痛,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工作的首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三维彩超;子宫内膜疾病;病理结果

子宫内膜(endometrium)是哺乳类动物子宫内壁的一层组织,可以随着性周期发生显著变化。而子宫内膜疾病(Endometrialdisease)则是一组深受女性关注的病症,可对女性患者生理、心理、生殖健康、家庭关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者将可能发生不孕不育情形[1]。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降低子宫内膜疾病给女性患者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途径。所以,开展准确、无创的诊断成为困扰临床的棘手问题。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展开深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0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岁~64岁,平均年龄(46.5±2.5)岁;经史:绝经44例、未绝经156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疾病者;②无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临床依从性好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严重病变者;②精神障碍,无法顺利沟通交流者;③不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

1.2方法

在征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三维彩超成像检查,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7.5MHz,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检查前排空膀胱,将探头套上涂抹有耦合剂的避孕药后经患者阴道缓缓插入并直抵穹窿后。旋转探头以多角度对子宫内膜病变部位进行观察,着重观察子宫形态、大小、内膜、双侧卵巢、双侧附件区、宫颈等部位,深入了解患者盆腔内是否存在肿块,以此来明确病症类型、病灶部位大小、范围、与周围组织黏连程度等资料,最后观察三维超声成像资料中病变处彩色多普勒表现(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以初具最终诊断结果[2]。在收集到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结果后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标准,分析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观察指标为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病理诊断证实,20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64例、子宫内膜息肉52例、黏膜下肌瘤36例、子宫内膜炎33例、子宫内膜癌15例,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准确率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影响,子宫内膜疾病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并且年轻化趋势明显,成为临床关注的重要病症类型。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目前阻断子宫内膜疾病进展、保护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针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病理学诊断被医学界公认为诊断“金”标准,能够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病理学诊断属于侵入式操作,患者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痛楚,使得子宫内膜疾病患者在诊断检查过程中苦不堪言。因而,探寻一种无创无痛的诊断方式成为当务之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ultrasono-graphy)逐渐走入了医学界视野之中。现有临床研究成果证实,三维超声成像依据彩色血流显像,多普勒流速测定,在临床诊断工作中能够精确检测待检查部位器官形态、血供情形,并且在采用适形处理技术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清晰度、分辨率均较高的影像资料,同时三维彩超成像技术大幅降低了操作环境的变异给图像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为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提供了最准确的诊断资料[3]。此外,在子宫内膜疾病诊断工作中,三维超声立体动态成像,对于子宫、卵巢血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并且患者无需充盈膀胱,不受体型肥胖、腹部疤痕、肠腔充气等因素影响,使得诊断准确率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4]。在运用阴道探头后,还可以对病灶是否存在黏连得出准确论断,充分满足了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临床诊断需求,并且其诊断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普遍能够接受,所以将三维彩超成像应用在子宫内膜疾病诊断工作中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可行性[5]。

本次研究中经病理诊断证实,200例子宫内膜疾病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64例、子宫内膜息肉52例、黏膜下肌瘤36例、子宫内膜炎33例、子宫内膜癌15例,而三维超声成像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增生63例、子宫内膜息肉51例、黏膜下肌瘤36例、子宫内膜炎32例、子宫内膜癌15例,诊断准确率97%,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结果可知,三维超声成像在子宫内膜疾病诊断工作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吻合,能够满足当前临床诊断工作需求。同时三维超声成像属于无创诊断方式,不会对患者身体机能带来任何不利影响,因而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至于出现的3例漏诊情形,本次研究在深入分析后认为,尽管患者存在子宫内膜疾病症状,但是其症状不典型或者是在三维超声影像资料中不明显,并且病灶部位位于腹腔深部,难以完全暴露,超声回波受到机体影响是造成漏诊发生的主要原因。然而,上述漏诊病例仅仅是个例,并非普遍情形,因而不会对三维超声成像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带来实质性影响。

综上所述,三维超声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疾病准确率高且无创无痛,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工作的首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琼兰,杜春玲.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对子宫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学,2014,10(03):284-287.

[2]高岩冰,孙建,董景云,等.腔内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成像技术在诊断子宫发育异常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11(09):629-632.

[3]张晓红,朱丹茹,齐东.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5,12(04):192-193.

[4]王红,张炳英,杨雨卿,等.经阴道三维超声子宫内膜容积测量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5,14(10):882-884.

[5]王卫平.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1(02):207.

标签:;  ;  ;  

三维超声成像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