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人群中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研究

体检人群中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研究

中信惠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探析体检人群中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研究。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体检人群500例,检测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生化指标;评估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评估体检健康者及高脂血症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体检人群高脂血症发病180例(%);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γ-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各项肝功能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进行早期检测血脂有助于预防脂肪肝。

关键词:体检;肝功能;高脂血;生化指标

肝脏是脂肪酸合成与氧化、胆固醇合成、蛋白质合成及清除异常脂蛋白的主要器官,对于血脂异常极易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会导致肝部功能损伤,长期高血脂会导致脂肪肝,肝动脉粥样硬化后受到损害、肝小叶损伤后,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导致肝硬化,损害肝功能[1]。高脂血症可加速肝功能损害程度,二者相互影响,早期检测血脂有助于预防脂肪肝[2]。探析高脂血症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故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体检人群检测其血脂水平及肝功能生化指标,探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体检人群500例,其中男性260例,女性240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2.3±3.1)岁。均无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损害及肝病既往史。

1.2方法晨起抽取受检者空腹3ml静脉血,进行血清分离,应用氧化酶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载脂蛋白ApoA1、ApoB应用双试剂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检测对象禁食9h后抽取肘部5ml静脉血,应用温度为4°C的离心机进行离心,3000r/min,应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予以Szasz法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应用丙酮酸氧化酶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

1.3仪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判断和评估标准参照以下评估标准:谷丙转氨酶(ALT)≥40U/L,甘油三酯(TG)≥1.7mmol/L;总胆固醇(TC)≥5.70mmol/L。总胆固醇(TC)≥5.72mmol/L则可诊断为高血脂症[3]。

1.5统计学处理分析全部数据进行SPSS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体检者高脂血症的发病情况体检人群500例,高脂血症发病180例,占36.0%。

2.2两组护理后肝功能指标的评估比较高脂血症患者的γ-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各项肝功能生化指标显著低于体检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评估比较(X±S,U/L)

3讨论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与先天性和遗传有关,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或由于环境因素(饮食、营养、药物)和通过未知的机制而致[4]。继发性多发生于代谢性紊乱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与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季节、饮酒、吸烟、饮食、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活动等有关[5]。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目前,对于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已成为医学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探析体检人群高脂血症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结果显示:体检人群500例,高脂血症发病180例,占36.0%;高脂血症患者的γ-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各项肝功能生化指标显著低于体检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可加速肝损害甚至脂肪肝的病变进展程度,近年来,随着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高脂血症引发的肝功能指标异常及脂肪肝的比例也逐渐升高。目前,对于高脂血症引发的肝纤维化病变、脂肪肝的病理机制尚在研究中,但大量临床检验证明肝功能损害、脂肪肝的发生与肝脂肪变性、脂肪代谢紊乱、血脂水平升高等因素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肝脏主要起到消化、吸收、合成、分解、运输脂类物质,是代谢合成脂蛋白及内源性血脂的主要器官,肝外组织的总胆固醇主要由高密度脂蛋白携带并经由高密度脂蛋白受体途径进入肝脏代谢;当高脂血症引发肝组织堆积脂肪,发生浸润变性时,会引发脂蛋白合成及血脂代谢障碍,合成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肝细胞发生浸润变性,同时肝脏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肝内脂类物质无法由脂蛋白形式排出肝脏,肝脏内堆积甘油三酯,导致脂肪肝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一旦出现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会使脂类物质代谢紊乱加重,加重高脂血症,病情更加复杂。综上所述,高脂血症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异常,进行早期检测血脂有助于预防脂肪肝。

参考文献:

[1]邬玉芝,张淑芬,国桂云.807例脂肪肝与肥胖及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5):173-174.

[2]陈曦,杨丽.1420例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3):702-703.

[3]李琼,曾丹.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超重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156-157.

[4]吕少英,金明.高脂血症与肝功能检测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6):254-258.

[5]朱娜.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肝功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7(22):122-123.

标签:;  ;  ;  

体检人群中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