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学教育论文-杨裕民

中小学文学教育论文-杨裕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小学文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师,外国文学,文学素养

中小学文学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裕民[1](2018)在《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外国文学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真正的成为地球村了。新的时代,新的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里,外国文学占有的比例明显增大。与此同时,在我国,除母语教育外,每个学校,从小学乃至大学,外语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与紧迫。但是,与之对应的我们语文老师,尤其是中小学语文老师,对母语以外的外国文学重视不够。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教育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情感以及文学教育的质量。然而,对于语文教师的外国文学素(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14期)

谢颖丽[2](2017)在《重视文学教育 培养文学新苗——静宁县中小学文学社团创办掠影》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是学校文学社团、校报校刊创办以及发展的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上世纪80年代,静宁县中小学为数不多的文学社团活动基本停留在手抄报评比、作文竞赛等形式。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县教育局师生文学刊物《春晖》创办以来,除当时发展较好的城关小学亦乐园文学社、古城初中珍珠林文学社和成纪中学成纪文学社外,在《春(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期刊2017年24期)

赵国鹏[3](2016)在《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文学教育自古就有,而语文成为一门学科之后,对文学教育的认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以及教育内容的变迁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语文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倍受关注,文学教育的地位和目的实现体现了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它也对文学教育方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多元文化对包括文学教育在内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影响,文学教育的理论思考更加频繁,因此,怎样对文学教育的内容进行把握便成为文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史为鉴,文学教育选择的正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以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理论内容为研究出发点,并对百年中小学文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阐释,史论结合,对本文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本文主要从叁个层面对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进行研究探讨,并且对文学、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内容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现今的研究现状进行考察。然后重点对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面临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文学与教育的关系自古至今便是两位一体的,从古代的“不学诗,无以言”到现在新教育理念提出的“快乐教育”,文学都充当着独一无二的载体和介质的作用。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有存在的历史和现实沿袭,对古代、近现代文学教学历史发展和具体内容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当代中小学教育内容进行宏观的整理和思考。梳理中国的文学教育历史会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内容变革的方向和目标有清醒的认识。从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角度来看,中国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一直没有脱离“文”、“道”之争;从文学教育的研究到建立文学教育学,中国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正走在学科自我认同的路上;将文学教育的内容作为标尺来衡量中国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当代的中国文学教育正在以现代性为指针努力蜕变。(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29)

李育春[4](2016)在《叶嘉莹的古代文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海内外古典文学学者中,叶嘉莹先生不仅以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及独特的研究风貌卓然成一代大家,更为可贵的是她在屡遭忧患坎坷的一生中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学,为古代文学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基础语文古典诗词教育实践叶嘉莹先生的教学生涯分成了早期、中期、晚期叁个阶段。自1945年辅仁大学毕业后至1948年赴台,叶先生先后在北京的叁所女中同时教5个班的国文课,周课时量为30多个小时。她说:"由于师生对国文课的共同热爱,使得我对如此(本文来源于《教育革新》期刊2016年04期)

秦海霞[5](2016)在《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状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当前中小学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定位不够清晰,具体表现为"无关"说、"手段"说、"部分"说等几种观点。其次是实践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存在诸多矛盾、功利化阐释盛行、文学理念滞后等几个方面。(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6年02期)

吴平安[6](2015)在《澄清议论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的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找话题引发舆论是媒体本性,越是生猛越是劲爆便越能博人眼球。于是语文教育问题便经媒体一再放大,隔叁差五在版面上抛出一些人咬狗的文章来,让不明就里的受众跟着起哄,对当今语文发一片喊打之声。奇怪的是,中国教育问题多多,却鲜见有对数、理、化、生发难者,为何偏偏揪住语文不放,哪怕是从教材中删除一篇文章,也会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声讨呢?无它,皆因语文门坎太低,是个中国人,认得几个中国字,就有资格对它说叁道四了。(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黄金丽[7](2014)在《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教育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学教育功能与目标的定位一直争议最大,受到社会各种干扰因素最多,导致各种变异的教育形态。对国内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进行述评,有助于梳理出真正的问题所在,以提高文学教育的全人发展的作用。文学教育研究中存在着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状态,缺乏可操作性与可使用性的建议,存在低层次或同一层次简单重复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期刊2014年04期)

吴平安[8](2014)在《为中小学文学教育一辩》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找话题引发舆论是媒体本性,越是生猛越是劲爆便越能博人眼球。于是语文教育问题便经媒体一再放大,对当今语文发出一片喊打之声。奇怪的是,中国教育问题多多,却鲜见有对数、理、化、生发难者,为何偏偏揪住语文不放,哪怕是从教材中删除一篇文章,也会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4-02-27)

桑永海[9](2014)在《文学教育在中小学亟需普及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从小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有效途径;同时,要打破僵化、刻板、教条的语文教育模式,文学教育还是一副良药;往长远说,面对科学理性精神居统治地位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还是灌注诗性精神性,提升全民族人文素养正能量的需要。(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4-01-16)

吉庆[10](2013)在《《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一书,采用历史研究法和社会学研究法,对深受政治影响的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文学教学的发展作了论述。从中既展现出了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大的社会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梳理出了文艺学与文学教学发展情况以及一些文学教学法专家的理论。同时,该书在编写内容的组织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其呈现的内容还是很有价值的,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也能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期刊2013年15期)

中小学文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是学校文学社团、校报校刊创办以及发展的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上世纪80年代,静宁县中小学为数不多的文学社团活动基本停留在手抄报评比、作文竞赛等形式。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县教育局师生文学刊物《春晖》创办以来,除当时发展较好的城关小学亦乐园文学社、古城初中珍珠林文学社和成纪中学成纪文学社外,在《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小学文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杨裕民.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加强外国文学教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

[2].谢颖丽.重视文学教育培养文学新苗——静宁县中小学文学社团创办掠影[J].甘肃教育.2017

[3].赵国鹏.当代中小学文学教育内容变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4].李育春.叶嘉莹的古代文学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J].教育革新.2016

[5].秦海霞.中小学文学教育的现状解析[J].文学教育(上).2016

[6].吴平安.澄清议论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的误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

[7].黄金丽.中小学文学教育研究述评及存在的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4

[8].吴平安.为中小学文学教育一辩[N].文学报.2014

[9].桑永海.文学教育在中小学亟需普及反思[N].文学报.2014

[10].吉庆.《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述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标签:;  ;  ;  

中小学文学教育论文-杨裕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