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射频标签论文-沈平,袁瑛,周潘

无线射频标签论文-沈平,袁瑛,周潘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线射频标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物联网,标签估计,几何分布

无线射频标签论文文献综述

沈平,袁瑛,周潘[1](2019)在《物联网中大规模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容错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中RFID标签估计算法时间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与响应信号累加的高效率RFID标签估计算法。在每轮协议的一个时隙中同步接收各个标签的响应,后端服务器通过比特运算构建RFID标签矩阵图。根据RFID标签的几何分布判断各个RFID标签是否存在。此外,设计非理想信道的容错机制,对于标签响应丢包、阅读器命令丢包以及噪声导致阅读器将一个空闲信道误检为忙信道等故障场景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网络仿真平台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00 000个标签的RFID系统中,该算法的估计时间约为30 000个时隙,并且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06期)

高溯,吕泽军,刘雅楠,齐元胜[2](2018)在《无线射频技术(RFID)电子标签的印刷制作工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 TIficatiON)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获取目标对象的相关的数据信息),但是与其他一般的识别方式不同的是,RFID式识别方法是非接触式的。射频识别技术的核心在于标签的制作,以往射频识别往往采用"减法"工艺,通过刻蚀等方法将金属物质或堆积,或固定在基本载体上,而RFID的出(本文来源于《今日印刷》期刊2018年09期)

李旭航[3](2018)在《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配电网电缆电子标签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电网建设规模不断壮大,电力企业对各类设备巡视、信息归纳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力系统中,配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电能发电、变电、送电、配电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连接用户和供电部门的重要纽带。配电网经济、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的巡检工作是保证配电系统安全稳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从而实时掌握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威胁等。针对传统配点电缆及通道巡检存在巡检人员到位不及时、多采用纸质记录、效率低等问题,充分考虑行业标准和规范,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用于城市配电网电缆及通道巡检管理的批量无线识别射频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把各子系统内不同采集单元和数据库下的数据信息按照集中显示、统一管理的需求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快速写入、方便读取、后台管理,并结合现场电缆智能标签,使用信息识别终端读取电缆标签的信息,将电力电缆及通道的环境信息实时准确的提供给相关管理人员。该射频技术针对配电电缆(通道)的入库、登记、现场安装、巡检、状态检修等实际工作业务,对配电电缆(通道)资产进行批量识别、验证,极大地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为差错,提高电缆(通道)管理水平,实现配电资产管理的精确化、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该系统为电力企业实时掌握、管理设备运行状态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智能化巡检管理系统的应用为企业发展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吴生锋[4](2017)在《永道标签累计生产60亿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吴生锋) 昨日上午,台资企业永道无线射频标签(扬州)有限公司在扬举办“世界RFID高峰论坛”,庆祝该公司落户市开发区10年并取得RFID无线射频标签累计生产60亿枚的业绩。市委书记谢正义出席论坛,并与永丰余投资控股公司董事长何奕达共同为第(本文来源于《扬州日报》期刊2017-08-22)

冉晨阳[5](2016)在《可见光通信—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中射频发射机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RFID最大的优点就是利用非接触的方式,可以从多个目标电子标签以及高速移动的电子标签中获取信息,并可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尤其对于无源电子标签,利用其抗干扰能力强、寿命长、容量大、体积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智能交通、生产制造加工、信息安全以及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提供跟踪、监控、防伪、门禁、身份识别等服务。然而,由于无源电子标签工作时,其能量来自于阅读器辐射的射频信号。因此,当无源RFID系统工作时,阅读器需要发送较大功率的射频信号以激活电子标签工作,这将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对环境造成电磁污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伤害。针对这个问题。本论文在基于一种新的无源RFID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可见光通信-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中射频发射机的研究与设计。本文主要设计了标签的天线部分和反向散射调制电路。重点研究了天线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电磁场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天线设计之中的一些关键性能参数。对片上天线设计之时,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利用等效电路模型以及HFSS软件对片上天线进行了建模设计和优化。其次,我们从阻抗匹配原理的研究出发,结合调制技术原理,对反向散射调制电路以及匹配网络的设计做了详细的阐述。之后对电路以及片上天线的版图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规则以及问题进行了讨论。最终,本文基于TSMC 0.18μm标准CMOS工艺,完成了可见光通信-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流片工作。其中片上天线为一个4圈半边行平面螺旋天线,其线宽为16μm,线间距为5μm。对片上天线以及反向散射调制电路的性能做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阅读器的射频输出功率为20dBm时,标签可以实现6mm的通信距离。与其他RFID标签相比,该标签可以在同等强度的射频功率下实现更远的通信距离,或者在更低的射频功率下实现较短的距离。从而验证了所提出的可见光通信-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义峰[6](2016)在《扬州台企成为全球最大无线射频标签工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台资企业永道无线射频(扬州)有限公司新厂房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扬州永道产能增至1.5亿枚/月,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无线射频标签生产厂家。永道无线射频标签(扬州)有限公司,系台湾最大的纸业上市公司——永丰余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隶属于集团科技事业群。公司于2007年8月29日成立,拥有业内最丰富的Flip-ChipInlay生产经验和管理团队,配备顶级生产设备及中国第一、全球前叁的产能,产品质量通(本文来源于《广东印刷》期刊2016年03期)

龙昭华,宫腾飞[7](2016)在《基于非空时隙数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估算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现有标签估计算法估计时间长、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空时隙数的标签估算方法。首先,分析了动态帧时隙ALOHA(DFSA)算法的系统模型,指出标签估算的必要性;其次,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标签估计算法进行了研究,列举其存在的不足;再次,通过在不同帧长条件下对非空时隙平均数与待识别标签数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的不依赖于帧长的归一化曲线并将其运用于标签估计。而且通过引入精度需求,运用概率分析理论和折半查找的方法来确定不同标签总数下的轮询次数K;最后,对所提标签估计算法进行仿真,从估算精度和估算时间两个方面与现有的标签估算算法作了性能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最大估计误差仅为1%,在帧长为128、标签数为400的情况下,相比Adaptive Slotted ALOHA Protocol(ASAP)、Fast Zero Estimation(FZE)、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算法,其误差率分别减少了66.7%、78.3%和72.2%;此外在识别相同数目标签的情况下,所提算法耗费的估计时间也明显少于上述3种算法。由此可见,基于非空时隙数的标签估算算法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和估算效率,能够对RFID系统中的待识别标签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6年01期)

丁劲松[8](2015)在《全印制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制备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制造技术水平的日趋成熟,射频识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系统,射频识别技术已经被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RFID技术工程化应用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标签天线通讯性能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标签的成本。本文基于以“加成法”思想为基础结合喷墨打印技术而形成的全印制电子技术(All Printed Electronics,APE),研究了在聚酰亚胺(PI)基板上实现RFID标签天线的制作,有望解决成本和稳定性的难题。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简单的RFID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实现通信的方式,并对不同的标签天线进行了分类。考虑到标签天线的成本和性能,在适合后期工艺制备的基础上,结合标签天线的设计原则,设计出了标签天线的基本结构。为了使标签天线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利用HFSS软件设计标签天线,讨论了标签尺寸对标签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天线参数,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标签天线模型。接下来介绍了标签天线制备的不同工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全印制电子技术。首先需要选择好合适的基板材料并配制好合适的溶液型前驱油墨,从众多基材中选取聚酰亚胺为承印材料,并对聚酰亚胺薄膜做表面改性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对比了不同的处理处理温度对结果的影响,最终得了40°C作为基板的处理温度。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全印制金属化工艺。为了获得高附着性和高辐射效率的偶极子天线,本文研究了不同时间下的镀铜效果,最终确定5 min为最佳的镀铜时间。最后给出了天线制备的具体步骤,并测试了标签天线的读写性能,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标签天线。(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28)

[9](2014)在《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核心装备(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RFID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networking techniques,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health care,defense and other fields.RFID tag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is high-technique equipment and is the key to build RFID industry chain,with a market dema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50%.Currently,our country's RFID tag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re mainly dependent on imports,and has seriously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本文来源于《中国通信》期刊2014年10期)

贺蕾,李娜娜,甘勇,尹毅峰[10](2014)在《一种具备原所有者无关性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有权转换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标签所有权转换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具备原所有者无关性的标签所有权转换协议。协议中主要包含原所有者、新所有者、标签和可信第叁方四个通信实体。采用GNY逻辑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将原所有者对标签的所有权转交给新所有者;并能抵御跟踪攻击、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和去同步化攻击,保护标签信息的前向安全和后向安全,提供原所有者无关性。对该协议进行了仿真实现,获取了标签计算耗时等数据。经过与其他协议的数据进行对比,该协议中标签的计算耗时较短,适用于低成本标签。(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25期)

无线射频标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 TIficatiON)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获取目标对象的相关的数据信息),但是与其他一般的识别方式不同的是,RFID式识别方法是非接触式的。射频识别技术的核心在于标签的制作,以往射频识别往往采用"减法"工艺,通过刻蚀等方法将金属物质或堆积,或固定在基本载体上,而RFID的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线射频标签论文参考文献

[1].沈平,袁瑛,周潘.物联网中大规模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容错估计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2].高溯,吕泽军,刘雅楠,齐元胜.无线射频技术(RFID)电子标签的印刷制作工艺分析[J].今日印刷.2018

[3].李旭航.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配电网电缆电子标签系统[D].广东工业大学.2018

[4].吴生锋.永道标签累计生产60亿枚[N].扬州日报.2017

[5].冉晨阳.可见光通信—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中射频发射机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6

[6].义峰.扬州台企成为全球最大无线射频标签工厂[J].广东印刷.2016

[7].龙昭华,宫腾飞.基于非空时隙数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估算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6

[8].丁劲松.全印制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制备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9]..高性能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制造核心装备(英文)[J].中国通信.2014

[10].贺蕾,李娜娜,甘勇,尹毅峰.一种具备原所有者无关性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有权转换协议[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标签:;  ;  ;  ;  

无线射频标签论文-沈平,袁瑛,周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