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黄腐病论文-王玲燕,李峰,赵建选

平菇黄腐病论文-王玲燕,李峰,赵建选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菇黄腐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菇黄腐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平菇黄腐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燕,李峰,赵建选[1](2010)在《秋冬平菇黄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秋冬平菇黄腐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及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原料预防、出菇场地预防、发病期防治、加强管理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期刊2010年16期)

曹新红[2](2008)在《平菇黄腐病致病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菇是重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其子实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近年来,平菇栽培中出现的病害特别是黄腐病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秋冬季节栽培的深黑色品种。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全部栽培料停止出菇,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我们对平菇黄腐病致病机理进行了研究,为有效的防治平菇黄腐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首先,我们从感染黄腐病的平菇幼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2种具平板生长优势的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编号为G1和G2),通过对平菇子实体回接感染实验,发现细菌G1感染的平菇子实体病灶与自然感染的黄腐病状况一致,因此认为细菌G1是导致平菇黄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经采用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与16srDNA序列分析以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分析鉴定,初步确定细菌G1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通过了解致病机理,我们还从荧光假单胞菌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对平菇菌丝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利用菌丝内多糖的情况等多个方面来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对平菇黄腐病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通过利用平菇菌丝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和纤维素来破坏平菇菌丝的细胞壁,进而破坏其细胞膜,平菇菌丝内含物溢出。内含物中多糖的成分占70%以上,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得50uL牛肉膏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h的荧光假单胞菌能在两天内利用平菇菌丝多糖2500ug,可明显看出,荧光假单胞菌严重阻碍了平菇菌丝中糖的代谢,阻碍了子实体的营养积累而抑制了其生长发育。再从发生黄腐病的大棚中分别取水、土壤、培养料、空气等来研究病菌的来源。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菌株分离纯化,得到各种细菌的纯菌落,通过采用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染色观察与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分析鉴定,发现荧光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和培养料。本课题还通过平板抑菌实验了解到荧光假单胞菌的敏感药物,并对其敏感药物的抑菌浓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而且还筛选出了一些产链霉素的链霉菌对荧光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最后对平菇黄腐病的防治措施作了总结,平菇黄腐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病原菌在通风不够以及管理不规范的不良环境中迅速繁殖等,只要确定了病原菌,并了解其致病机理,就能预防和治疗平菇生产中发生的黄腐病。(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8-09-10)

李德舜,曹新红,苏静,王臻,张长铠[3](2008)在《平菇黄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主要是对平菇黄腐病病原菌进行研究。从感染黄腐病的平菇幼菇子实体中分离得到2种具平板生长优势的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编号为G1和G2),通过对平菇子实体回接感染实验,发现细菌G1感染的平菇子实体病灶与自然感染的黄腐病状况一致,因此认为该菌就是导致平菇黄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经采用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与16s rDNA序列分析以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分析鉴定,确定该菌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平菇黄腐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平菇是重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其子实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近年来,平菇栽培中出现的病害特别是黄腐病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秋冬季节栽培的深黑色品种。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全部栽培料停止出菇,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我们对平菇黄腐病致病机理进行了研究,为有效的防治平菇黄腐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首先,我们从感染黄腐病的平菇幼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2种具平板生长优势的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编号为G1和G2),通过对平菇子实体回接感染实验,发现细菌G1感染的平菇子实体病灶与自然感染的黄腐病状况一致,因此认为细菌G1是导致平菇黄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经采用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与16srDNA序列分析以及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分析鉴定,初步确定细菌G1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通过了解致病机理,我们还从荧光假单胞菌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对平菇菌丝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利用菌丝内多糖的情况等多个方面来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对平菇黄腐病的致病机理。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通过利用平菇菌丝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和纤维素来破坏平菇菌丝的细胞壁,进而破坏其细胞膜,平菇菌丝内含物溢出。内含物中多糖的成分占70%以上,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得50uL牛肉膏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2h的荧光假单胞菌能在两天内利用平菇菌丝多糖2500ug,可明显看出,荧光假单胞菌严重阻碍了平菇菌丝中糖的代谢,阻碍了子实体的营养积累而抑制了其生长发育。再从发生黄腐病的大棚中分别取水、土壤、培养料、空气等来研究病菌的来源。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菌株分离纯化,得到各种细菌的纯菌落,通过采用传统的生理生化实验、染色观察与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分析鉴定,发现荧光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和培养料。本课题还通过平板抑菌实验了解到荧光假单胞菌的敏感药物,并对其敏感药物的抑菌浓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而且还筛选出了一些产链霉素的链霉菌对荧光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最后对平菇黄腐病的防治措施作了总结,平菇黄腐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病原菌在通风不够以及管理不规范的不良环境中迅速繁殖等,只要确定了病原菌,并了解其致病机理,就能预防和治疗平菇生产中发生的黄腐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菇黄腐病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玲燕,李峰,赵建选.秋冬平菇黄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

[2].曹新红.平菇黄腐病致病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李德舜,曹新红,苏静,王臻,张长铠.平菇黄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

标签:;  ;  ;  

平菇黄腐病论文-王玲燕,李峰,赵建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