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复合材料论文-李洪彦,杨乾,刘洪丽,刘彤,王冬梅

混凝土复合材料论文-李洪彦,杨乾,刘洪丽,刘彤,王冬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埃洛石气凝胶,Gemini活性剂,混凝土,热导率

混凝土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彦,杨乾,刘洪丽,刘彤,王冬梅[1](2019)在《黏土气凝胶/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使用Gemini表面活性剂改性的埃洛石(HNTs)气凝胶,利用HNTs气凝胶取代部分水泥制备混凝土,通过改性使得气凝胶颗粒在混凝土中稳定存在,以起到改善混凝土保温性能的作用。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_2吸附-解吸等温线,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制备好的混凝土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成功吸附在HNTs表面,说明改性成功。混凝土的孔隙率随着HNTs气凝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导热率随着HNTs气凝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对混凝土的保温性能有了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曾志斌,李再轲,吕文丽[2](2019)在《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上复合材料整体电缆槽和遮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浇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电缆槽和遮板属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的桥面附属设施,存在施工周期长、容易劣化等缺点。因此研制了一种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制作的复合材料整体电缆槽和遮板,其作为新型轻质化桥面附属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配化、工厂化、标准化施工。本文介绍了其构造细节,并对其进行了受力分析。新研制的复合材料整体电缆槽和遮板已在现场试用了2年,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张依睿,魏洋,柏佳文,端茂军,王立彬[3](2019)在《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钢复合圆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预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FRP)-钢复合圆管约束混凝土由于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尚缺乏完整的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计算模型。本文在综合作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96个FRP-钢复合圆管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心受压试验结果,系统分析了试件参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FRP-钢复合圆管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完整计算模型,包括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极限应力和极限应变的计算方法,并建议了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预测模型,模型较好地预测了FRP-钢复合圆管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特征,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议模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Balázs,Tolnai,Maxime,Cossette,Helen,Lentzakis,Abdou,K.Diallo,Daniel,Montplaisir[4](2019)在《纤维素长丝(CF)在纸张、轻质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2019国际造纸技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1)

王启吾,陈正,方志[5](2019)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活性粉末混凝土中长柱小偏心受压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碳纤维增强复材(CFRP)配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中长柱的偏心受压受力性能,对其进行了偏心受压静载试验,得到了CFRP配筋RPC柱的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荷载-变形关系曲线以及CFRP筋与混凝土的荷载-应变分布曲线。试验结果表明:CFRP配筋RPC柱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试件因混凝土压碎而破坏;试件的侧向挠度沿柱高的分布接近正弦分布。(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郭瑞,任宇,顾天宇[6](2019)在《纤维增强复材网格-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纤维增强复材(FRP)网格-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其受剪过程中的加固作用机理和破坏模式,对7根试验梁进行了四点弯曲静力加载试验,研究FRP网格-ECC加固的微观力学性能和FRP横、纵网格筋在抗剪过程中的贡献大小,最后将叁种既有计算模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梁发生了叁种形式的破坏:剪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FRP网格-ECC复合层剥离破坏、支座混凝土被压溃破坏;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FRP网格-ECC加固梁的抗剪承载力有大幅提高,幅度可达35%~45%;在叁种计算模型中,FRP网格材计算模型与实际吻合程度最高,可用来更为准确地预测FRP网格-ECC加固RC梁的抗剪极限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刘洋,欧忠文,胡志德,周若冲,罗伟[7](2019)在《高韧性混凝土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醇(PVA)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化学稳定性能与热稳定性能。相对于普通混凝土,通过内掺PVA纤维制成的高韧性混凝土复合材料(ECC)的直接拉伸性能、抗压性能、抗拉性能和抗弯曲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极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总结了ECC研究与工程应用进展,为纤维在建筑用混凝土性能改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9年09期)

宋文涛,曹宝珠,董金爽,凌苛苛[8](2019)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编织网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编织成正交网格,并经环氧树脂胶固化形成受力骨架,代替钢筋混凝土梁中的钢筋,以解决普通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易锈蚀的问题。通过对3根不同配筋率的CFRP编织网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试验,观察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应变变化、挠度发展、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对其受弯承载力及抗弯刚度等弯曲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CFRP编织网与混凝土有良好的黏结性能,二者协同受力性能良好;破坏前,试件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延性性能较好;随着配筋率的提升,构件承载能力、抗弯刚度较大幅度提升。试件破坏时,CFRP编织网纵向受力筋均未达到其抗拉强度,故在以后的试验中可对编织网的纵向受力筋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以提高CFRP编织网的利用率。(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6期)

SIVA,Chidambaram,R,PANKAJ,Agarwal[9](2019)在《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FRCC)和混和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HFRCC)在铰链部分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中等约束的梁试件,在单调荷载作用下进行试验。本研究采用了7种不同类型的FRCC,包括混和纤维在不同截面、不同体积下的复合材料。同时采用柱状试样和棱镜试样等伴随试样,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弯矩-曲率、刚度特性、延性、裂纹形态和修正的弯曲损伤率是研究混和复合材料使用效果中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材料的屈服性能、刚度退化率较低,损伤容限能力优于常规技术的。(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9期)

宋文,冯鹏,黄福胜,王泽源,林红威[10](2019)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强和修复加固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和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对两种方形截面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抗震增强和修复加固,研究大尺寸条件下的加固效果。对于未损伤试件,采取的措施为GFRP布环向包裹;对于损伤试件,采取的措施为ECC修复、CFRP布纵向增强以及GFRP布环向约束。试验结果表明,增强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延性以及耗能能力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增强效果随截面尺寸增大而降低。对于修复试件,其延性可以恢复至原来水平甚至略有提高,而承载力的恢复效果随着截面和损伤程度的增大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9期)

混凝土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浇和预制钢筋混凝土电缆槽和遮板属于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的桥面附属设施,存在施工周期长、容易劣化等缺点。因此研制了一种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制作的复合材料整体电缆槽和遮板,其作为新型轻质化桥面附属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装配化、工厂化、标准化施工。本文介绍了其构造细节,并对其进行了受力分析。新研制的复合材料整体电缆槽和遮板已在现场试用了2年,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洪彦,杨乾,刘洪丽,刘彤,王冬梅.黏土气凝胶/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9

[2].曾志斌,李再轲,吕文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上复合材料整体电缆槽和遮板研究[J].铁道建筑.2019

[3].张依睿,魏洋,柏佳文,端茂军,王立彬.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钢复合圆管约束混凝土轴压性能预测模型[J].复合材料学报.2019

[4].Balázs,Tolnai,Maxime,Cossette,Helen,Lentzakis,Abdou,K.Diallo,Daniel,Montplaisir.纤维素长丝(CF)在纸张、轻质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C].2019国际造纸技术报告会论文集.2019

[5].王启吾,陈正,方志.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活性粉末混凝土中长柱小偏心受压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

[6].郭瑞,任宇,顾天宇.纤维增强复材网格-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19

[7].刘洋,欧忠文,胡志德,周若冲,罗伟.高韧性混凝土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J].合成纤维.2019

[8].宋文涛,曹宝珠,董金爽,凌苛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编织网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9].SIVA,Chidambaram,R,PANKAJ,Agarwal.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10].宋文,冯鹏,黄福胜,王泽源,林红威.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强和修复加固大尺寸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19

标签:;  ;  ;  ;  

混凝土复合材料论文-李洪彦,杨乾,刘洪丽,刘彤,王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