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块论文-余易,王国民

中间块论文-余易,王国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间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镜筒望远镜,中间块,拓扑优化,热-结构耦合分析

中间块论文文献综述

余易,王国民[1](2019)在《多镜筒望远镜中间块热-结构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镜筒望远镜在观测较暗星体时能够达到与大口径望远镜相似的观测亮度。为保证多镜筒望远镜每一个镜筒的指向精度,固定多个镜筒的中间块就需要有较好的刚度和稳定性。首先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四镜筒望远镜中间块进行了拓扑优化,根据拓扑优化结果重新设计了中间块结构,再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并对其各个设计尺寸进行优化。优化后分别计算了中间块在0°、45°、90°叁种倾角下,受40℃温差与重力的作用下镜筒中心轴线最大偏移角度,分别为0.065 2″、0.711 1″、0.982 4″。计算结果满足了镜筒中心轴线偏移角度小于1’’的设计要求,可为下一步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吴海燕[2](2014)在《捆绑式望远镜中间块对镜筒指向误差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SolidWorks软件的静态分析模块,将捆绑式望远镜中间块的动态分析转化为0°~90°范围内,均匀分布的18个位置的静态分析。中间块每转动5°,对其上基面的镜筒连接圈的位移变化进行数据采集一次,计算出各镜筒之间的夹角变化值并进行对比,最终得到镜筒之间的最大指向误差。此方法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4年03期)

裔传俊,徐涛[3](2008)在《基于与中间块比较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本分形图像编码算法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与中间块比较的快速分形编码算法。该算法是对基于形态特征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算法的改进,将形态特征意义下的最近邻匹配改进为与中间块的误差意义下的最近邻匹配,并且在最近邻的邻域内进一步搜索最优匹配父块时,对各父块进行8种等距变换,而不是在找到最优匹配父块后进行,同时引进误差阈值来控制子块搜索的邻域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编码速度大大提高,并且在相近编码时间的前提下该算法的解码图像质量比基于形态特征的算法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郭尔安[4](2003)在《天坛医院发现两例中间块星形细胞瘤》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张玉琪教授等人,报告了近两年来发现的两例中间块星形细胞瘤的病例。据检索,目前国内外文献和教科书中均没有第叁脑室中间块星形细胞瘤的报道。 例1,女,14岁,2001年9月入院。患者头痛伴呕吐1月,并有视物不清和视乳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期刊2003/10/23)

张玉琪,王忠诚,马振宇,罗世祺,郭尔安[5](2003)在《儿童第叁脑室中间块星形细胞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第叁脑室中间块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2例第叁脑室肿瘤病儿的影像学检查(头颅CT和MRI)发现第叁脑室内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经右额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在直视下切除肿瘤,并明确肿瘤起源于中间块。结果2例病儿的肿瘤为近全切除,术后有头颅CT和MRI证实第叁脑室内的瘤体完全消失,肿瘤病理诊断为纤维型星形细胞瘤(Ⅰ~Ⅱ级)。结论中间块星形细胞瘤起源于第叁脑室的中间块,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可以做到在直视下切除肿瘤和明确肿瘤的真正起源。(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03年04期)

黄义安[6](1994)在《不可忽视“中间块”》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可忽视“中间块”黄义安近几年来,各邮电部门在抓先进、后进和中间块这叁者之间关系中,总是大抓一头一尾,而忽视“中间块”。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单位处于中间状态的职工总是占大多数。只有把单位大多数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先进、后进和...(本文来源于《邮电企业管理》期刊1994年01期)

王海杰,王新明,李人光[7](1992)在《中间块的观察和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块位于第叁脑室,连接左右背侧丘脑,在X线和CT诊断方面是重要的标志。本文采用40例成人和25例小儿(0-1岁)的完整脑标本进行研究,其中43例脑是剖颅取得的。(一)中间块的出现率:在65例脑中,59例(91%)出现中间块,6例(9%)缺如。40例成人脑出现35例(88%),25例小儿脑出现24例(96%)。(二)中间块的形态:沿大脑纵裂和两侧小脑半球之间的裂隙,作脑的正中矢状切面。中间块断面呈椭圆形,长轴由前上方斜向后下方。35例成人中间块的长度为1.77±1.11mm,断面长径(断面长轴的长度)7.59±1.76mm,宽径4.59±1.15mm;24例小儿中间块的长度为1.41±0.67mm,断面长径6.98±1.92mm,宽径4.18±1.14mm。在3例脑,两侧背侧丘脑紧密相贴,中间块很短,断面长径和宽径较大,丘脑下沟(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1992年02期)

王海杰,王新明,李人光[8](1990)在《国人中间块的观察和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用65例(成人40例,小儿25例)完整脑标本观察和测量了中间块。在65例脑中,59例(91%)出现中间块。36例成人中间块的长度为0.0—4.0mm,断面长径7.59±1.76mm,宽径4.59±1.15mm。24例小儿中间块的长度为0.0—3.0mm,断面长径6.98±1.92mm,宽径4.18±1.14mm。中间块与乳头体、前连合和松果体等结构的位置关系比较衡定。(本文来源于《潍坊医学院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戴蘅茹,姚家庆[9](1987)在《确定脑连合间径的辅助标志—中间块》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30个脑标本上观察到:①中间块的出现率为80.0±7.3%;②其大小为5.6±1.1mm×3.6±0.8mm;③它的下缘位于连合间径上方0.9±0.9mm,两者相关不显着,④它的后缘位于通过原点的垂直轴后方0.3±0.1mm,两者呈负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2.51—0.50Xmm;⑤原点的位置约居第二脑室高的上3/4与下1/4交界处稍上方、两者呈正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37+0.64Xmm。据此,作者认为中间块可用来作为确定前后连合间径的一个辅助标志。(本文来源于《临床解剖学杂志》期刊1987年03期)

中间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SolidWorks软件的静态分析模块,将捆绑式望远镜中间块的动态分析转化为0°~90°范围内,均匀分布的18个位置的静态分析。中间块每转动5°,对其上基面的镜筒连接圈的位移变化进行数据采集一次,计算出各镜筒之间的夹角变化值并进行对比,最终得到镜筒之间的最大指向误差。此方法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间块论文参考文献

[1].余易,王国民.多镜筒望远镜中间块热-结构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9

[2].吴海燕.捆绑式望远镜中间块对镜筒指向误差的影响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4

[3].裔传俊,徐涛.基于与中间块比较的快速分形图像编码[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8

[4].郭尔安.天坛医院发现两例中间块星形细胞瘤[N].中国医药报.2003

[5].张玉琪,王忠诚,马振宇,罗世祺,郭尔安.儿童第叁脑室中间块星形细胞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3

[6].黄义安.不可忽视“中间块”[J].邮电企业管理.1994

[7].王海杰,王新明,李人光.中间块的观察和测量[J].解剖学杂志.1992

[8].王海杰,王新明,李人光.国人中间块的观察和测量[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0

[9].戴蘅茹,姚家庆.确定脑连合间径的辅助标志—中间块[J].临床解剖学杂志.1987

标签:;  ;  ;  ;  

中间块论文-余易,王国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