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因子论文-刘晶晶,张城,韩诚,顾为,聂爱华

致死因子论文-刘晶晶,张城,韩诚,顾为,聂爱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致死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设计,合成

致死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晶晶,张城,韩诚,顾为,聂爱华[1](2019)在《苯甘氨羟肟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抑制炭疽致死因子的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并测定其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得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炭疽致死毒素中毒药物。方法以LFI40为先导结构,依据其与炭疽致死因子结合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含苯环的羟肟酸类化合物;以D-对羟基苯甘氨酸为起始原料,依次经酯化反应、还原反应、氨基的保护和成醚反应、磺酰胺化反应以及酯基与羟胺的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利用荧光多肽裂解试验、鼠类巨噬细胞样细胞系RAW 264.7模型和动物体内抵抗炭疽致死毒素(PA+LF)的药效研究,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并对抑制炭疽致死因子活性的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I-1和I-11对炭疽致死因子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其中,I-1抑制炭疽致死因子的活性和选择性以及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不但与LFI40相当,而且其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晶晶,张城,韩诚,顾为,聂爱华[2](2019)在《含哌啶环氨基羟肟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抑制炭疽致死因子的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炭疽致死因子(LF)抑制剂,并测定其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相关活性,以得到新的抗炭疽致死毒素活性化合物。方法以LFI40为先导结构,依据其与炭疽致死因子结合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含哌啶环氨基的羟肟酸类化合物;以哌啶酮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加成反应、氢化反应、磺酰胺化反应、脱保护和羟胺化反应得到Ⅰ类和Ⅱ类目标化合物;利用荧光多肽裂解实验和啮齿类巨噬细胞样细胞系RAW 264.7模型评价目标化合物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相关活性,并对抑制炭疽致死因子活性的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MS谱确证。活性评价数据结果表明,Ⅰ-1、Ⅱ-3和Ⅱ-9对炭疽致死因子有较高抑制活性,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相关活性。(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刘晶晶[3](2017)在《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引起的恶性传染病,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叁大生化武器之一(其它两种是天花病毒和沙林)。炭疽杆菌主要通过释放炭疽毒素使宿主致病,因此炭疽毒素是炭疽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炭疽毒素包括叁种毒力因子: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和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PA和EF装配成水肿毒素、PA和LF装配成致死毒素。其中保护性抗原不参与毒理作用,它的作用是介导其他两种毒力因子进入细胞。EF/LF在胞内释放并发挥酶活性而引起细胞死亡。针对这一机理,有叁种可能的治疗策略:1)阻断PA与受体的结合;2)阻断毒素的装配;3)抑制LF和EF的酶活性。迄今为止还没有能够抗炭疽毒素中毒的药物。由于致死因子是炭疽毒素的主要毒力因子。因此,研究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进而开发抗炭疽致死毒素药物,是关乎国家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在前期研究中,我们根据炭疽致死因子的结构特征,结合国际在研的活性化合物,进行了致死因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活性评价工作,建立了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的抗炭疽毒素化合物的评价方法获得了在动物体内具有显着抗炭疽致死毒素的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每个化合物结构特征,进一步设计了一系列新结构的目标化合物。对这些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设计了五条合成路线,利用这些合成路线共合成了47个目标化合物分子。这些化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都通过了1H-NMR、LC-MS的确证。在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对反应条件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索,尤其对各个中间体的合成,都找到了适合于本课题的合成方法。利用荧光多肽裂解试验测定目标化合物对LF裂解MAPPKide多肽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对炭疽致死因子(LF)的抑制活性,百分抑制率大于阳性药的有Ⅰ-1、Ⅰ-6、Ⅱ-1、Ⅱ-3、Ⅱ-6、Ⅱ-7、Ⅲ-1、Ⅲ-4、Ⅲ-6、Ⅲ-7、Ⅲ-8、Ⅲ-13、Ⅳ-1、Ⅳ-2、Ⅳ-3、Ⅳ-4、Ⅳ-5、Ⅳ-6、Ⅳ-7、Ⅳ-9、Ⅳ-11和Ⅴ-4二十二个化合物;百分抑制率接近阳性药的有Ⅲ-3、Ⅲ-5和Ⅲ-12叁个化合物;百分抑制率小于阳性药的有Ⅰ-2、Ⅰ-3、Ⅰ-4、Ⅰ-5、Ⅰ-7、Ⅱ-2、Ⅱ-4、Ⅱ-5、Ⅱ-8、Ⅱ-9、Ⅱ-10、Ⅱ-11、Ⅲ-2、Ⅲ-9、Ⅲ-10、Ⅲ-11、Ⅳ-8、Ⅳ-10、Ⅳ-12、Ⅴ-1、Ⅴ-2和Ⅴ-3二十二个化合物。根据初步活性评价实验结果,对每一类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的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以及活性评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顾为,马晓芸,刘家阔,刘晶晶,郑建全[4](2017)在《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并测定其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方法以LFI40为先导结构,依据其与炭疽致死因子结合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含噻喃环和3,6-二氢-2H-噻喃环的羟肟酸类化合物;以四氢噻喃酮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氰基化及水解反应、碳碳耦联反应、羟胺化和还原反应、酰胺化或磺酰胺化反应以及酯基与羟胺的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Ⅰa~Ⅰh;以四氢噻喃酮与硝基乙酸乙酯通过加成和消除反应,然后依次经硝基的还原、酰胺化或磺酰胺化反应以及酯基与羟胺的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Ⅱa~Ⅱe;利用手性柱色谱方法对外消旋体进行分离得到单一对映异构体;利用荧光多肽裂解试验和鼠类巨噬细胞样细胞系RAW 264.7模型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并对抑制炭疽致死因子活性的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谱确证;通过手性柱色谱方法得到了单一光学异构体S-Ⅰh、R-Ⅰh、S-Ⅱe和R-Ⅱe;活性评价结果表明Ⅰh、Ⅱe和R-Ⅰh、R-Ⅱe对炭疽致死因子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其中,R-Ⅱe抑制炭疽致死因子的活性和选择性以及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的活性不但与LFI40相当,而且其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化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王潇霖[5](2016)在《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依据感染途径不同,炭疽可分为皮肤炭疽、胃肠炭疽和肺炭疽叁种类型。肺炭疽致死率高达90%以上,我国将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炭疽芽孢杆菌的致病因子由叁种毒素蛋白和一种聚-D-谷氨酰荚膜组成,其中叁种毒素蛋白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这叁种蛋白是: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和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叁种蛋白单独存在不具有毒性,当PA与EF结合可形成水肿毒素(edema toxin,ET),PA与LF结合可形成致死毒素(lethal toxin,LT)。由于LT在感染者损伤及死亡中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在炭疽感染晚期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难以发挥疗效,治疗性中和抗体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炭疽治疗药物。目前国外获得的炭疽毒素抗体多为炭疽PA抗体,美国FDA已批准瑞西巴库(人源PA单抗)用于吸入性炭疽的治疗。一旦炭疽芽孢杆菌被人为改构或PA中和表位发生突变,针对PA单一表位的抗体将可能失效,而针对LF的抗体将成为炭疽治疗的有效补充。目前文献中已报导的LF抗体多为鼠源抗体和嵌合抗体,由于鼠源单抗和嵌合单抗免疫原性高,易引起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反应从而很难应用于临床。全人源单抗避免了鼠源单抗免疫原性高等缺点,具有半衰期长、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的兴起,单细胞PCR技术被用于体外克隆和表达单个B细胞的抗体基因,单细胞PCR技术避免了多轮筛选过程,能够快速高通量获得抗体基因且保持抗体重、轻链天然配对,因此单细胞PCR技术将成为获取人源单抗的最新研究方法之一。由于LF抗原不能直接用于免疫志愿者从而获得人抗体基因,而转基因小鼠技术可以克服无疫苗免疫或病患血样等缺点,可用于直接免疫抗原,筛选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因此可利用转基因小鼠技术与单细胞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快速获得全人源抗体基因。鉴于此,本课题将利用转基因小鼠技术、流式分选技术和单细胞PCR技术,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首先,制备炭疽LF毒素蛋白,用于后续免疫转基因小鼠、体外细胞毒素中和试验及体内大鼠毒素攻毒研究。通过制备及纯化LF抗原,并利用小鼠巨噬细胞J774A.1对LF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获得了纯度高、活性好、具有天然序列的LF,为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和中和抗体水平检测提供了保证。在对转基因小鼠进行免疫前,首先对其体液免疫特性进行了分析。鉴于转基因小鼠与普通小鼠免疫应答存在区别,将叁只转基因小鼠作为实验组,叁只普通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在第0、2、4周免疫LF,分别在免疫前及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鼠尾静脉采血,ELISA法测定血清中LF抗体滴度。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抗体效价整体水平与普通C57BL/6小鼠存在差别,转基因小鼠免疫抗原后抗体效价上升速度比C57BL/6小鼠缓慢;且抗体效价低于C57BL/6小鼠。通过研究转基因小鼠的免疫特点,找到其合适的免疫方式、免疫周期对于筛选全人源单抗至关重要。将弗氏佐剂与抗原LF按比例混合并在第0、2、4周再次免疫2只转基因小鼠,在免疫前及免疫后7 d、14 d、28 d、42 d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LF结合抗体水平,TNA法检测血清中LF中和抗体水平。由于记忆B细胞表面存在BCR受体,因此可以通过标记LF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筛选炭疽LF单克隆抗体。根据前期文献调研及实验得知,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14天至21天记忆B细胞数量相对较多,适合进行分选。取最后一次免疫第14天的转基因小鼠脾脏,经研磨获取脾细胞悬液,对脾细胞悬液中特异的记忆B细胞进行荧光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288个记忆B细胞,经单细胞反转录PCR和巢式PCR扩增抗体基因,最终获得了48对重、轻链配对的抗体可变区基因,单细胞PCR的阳性率约为17%。通过重迭延伸PCR,构建由启动子、前导序列、抗体全长基因、多聚A尾(poly(A)tail)组成的线性表达框,构建48对抗体线性表达框基因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ELISA法对转染上清进行结合活性测定,获得结合单抗2株,分别为1D7和2B9。对其基因序列进行分析,2株LF单抗均为全人源单抗。构建LF单抗表达质粒,瞬时转染Expi 293F细胞,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对细胞上清进行纯化,对获得的2株抗体采用SPR技术测定其亲和力大小,1D7单抗亲和力高于2B9单抗。细胞毒性试验(TNA)测定2株单抗体外中和活性,两株LF单抗均对细胞起到了100%的保护作用;Fisher 344大鼠模型测定2株单抗体内中和活性,两株LF单抗均能延长大鼠存活时间。最后,本课题也对LF单抗与PA单抗的联合使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2株LF单抗均能与炭疽PA单抗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并且2株LF单抗与无保护活性的PA单抗8A7联合使用时,无论对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还是体内大鼠攻毒试验,均可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用LF抗原免疫人抗体转基因小鼠,筛选获得了抗LF的全人源单抗,同时探索了转基因小鼠的免疫特点以及单抗联合使用的效果。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利用了转基因小鼠、流式分选技术和单细胞PCR技术相结合的优势,不仅快速获得了全人源炭疽LF单克隆抗体,也为快速筛选其他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6-05-10)

王潇霖,迟象阳,刘炬,刘威岑,刘树玲[6](2016)在《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炭疽毒素包括3种蛋白质成分:保护性抗原(PA)、致死因子(LF)和水肿因子(EF)。PA与LF形成致死毒素(LT),与EF形成水肿毒素(ET)。由于致死毒素(LT)在感染者损伤及死亡中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在炭疽感染晚期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难以发挥疗效,治疗性中和抗体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炭疽治疗药物。目前国外获得的炭疽毒素抗体多为炭疽PA抗体,美国FDA已批准瑞西巴库(人源PA单抗)用于吸入性炭疽的治疗。一旦炭疽芽孢杆菌被人为改构或PA中和表位发生突变,针对PA单一表位的抗体将可能失效,因此针对LF的抗体将成为炭疽治疗的有效补充。目前国外已有的LF抗体多为鼠源抗体和嵌合抗体,而全人源抗体可以避免鼠源抗体免疫原性高等缺点。本研究首先用LF抗原免疫人抗体转基因小鼠,利用流式细胞仪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分选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通过单细胞PCR方法快速获得两株具有结合活性的抗LF单抗1D7和2B9。瞬时转染Expi 293F细胞制备抗体,通过毒素中和实验(TNA)发现1D7和2B9在细胞模型中均显示较好的中和活性,并且与PA单抗联合使用时,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总之,本文利用转基因小鼠、流式分选技术和单细胞PCR技术的优势,快速筛选到全人源LF抗体,为快速筛选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许小明,郑峰,周婷婷,熊四平,刘鹏[7](2015)在《炭疽杆菌致死因子LF253的制备及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制备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致死因子253(lethal factor 253,LF253)抗原,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检测其与全分子致死因子(lethal focfor,LF)蛋白竞争性结合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的能力。方法:PCR扩增致死因子LF253片段的DNA,将目的基因插入p ET-28a(+)表达载体中,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作为宿主菌,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通过His标签亲和层析柱获得目的蛋白,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蛋白抗原性,Biacore T-100测定重组蛋白与保护性抗原PA结合的亲和力,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LF253,诱导获得重组蛋白s LF253的表达。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结果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抗原特异性;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可在体内外中和致死毒素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融合蛋白s LF253能够与保护性抗原PA结合,可竞争性抑制LF全分子蛋白与PA的聚合,阻断炭疽毒素的致死作用,为今后炭疽疫苗等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任春艳,李倩,毛旭虎[8](2015)在《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致死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是一种胞内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所导致的疾病称为类鼻疽。迄今为止,还没有针对类鼻疽的疫苗。其致死因子1(BLF1)作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重要致病因子,能抑制宿主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 IF4A的解旋酶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BLF1作为e IF4A的抑制剂,有望成为靶向抗肿瘤药物。同时,BLF1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后,可成为类鼻疽疫苗的候选抗原。(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15年03期)

刘炬,郭强,张军,吴诗坡,董大勇[9](2013)在《利用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血液中炭疽毒素致死因子的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利用炭疽毒素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的细胞毒性检测血液中LF的可行性,为炭疽的临床检测、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支持。方法利用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A.1对LF细胞毒性的高度敏感性,检测血液中LF的浓度,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Fischer 344大鼠模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细胞毒性实验能够检测到血浆中的LF浓度可低至5 ng/m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并在大鼠模型中得到了验证,利用本法测定LF在大鼠血液中的半衰期为4.8~6.5 h。结论初步建立了利用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血液中LF的方法,该方法在灵敏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为炭疽相关研究及临床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军事医学》期刊2013年05期)

刘炬[10](2013)在《炭疽毒素致死因子的重组制备与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炭疽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炭疽杆菌在不适宜的生存条件下会形成具有极强抗逆性的芽孢,其芽孢由于具有存活时间长、易于制备、易于散布等特性,是非常理想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的原材料。炭疽杆菌的毒力因子有两大类,一是荚膜,一是外毒素。荚膜的功能是抵抗宿主的吞噬作用,帮助炭疽杆菌在宿主体内感染和生存。而炭疽杆菌的外毒素则被认为是其致死的最主要因素,包含叁种成分,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其中PA可以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被furin样蛋白酶切割并组装成七聚体或八聚体;EF和LF可以与PA多聚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在胞质内,EF具有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能够上调cAMP的水平,LF具有金属蛋白酶的活性,能够切割MEK蛋白家族的成员。学界目前对炭疽感染者损伤甚至死亡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认为两类炭疽毒素,致死毒素LT(lethal toxin,即PA与LF的混合物)和水肿毒素ET(edema toxin,即PA与EF的混合物)在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这也是炭疽感染晚期单纯的抗生素治疗难以发挥疗效的原因。因此,在炭疽感染中,准确检测毒素水平显得非常必要:在感染早期,对毒素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手段;在治疗中,实时监测毒素水平的变化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状况也有重要的意义。LF作为炭疽杆菌外毒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炭疽感染中造成损伤和致死的主要成分之一,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期望建立方便灵敏实用的针对LF的检测方法。为了给检测方法研究准备材料,同时也为了给本室及其他同行关于LF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支持,本研究将建立简单高效的LF制备方法作为本研究的另一重要目标。目前在LF的制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生物安全风险,氨基酸序列尤其是N端序列有异于天然蛋白,纯化工艺复杂、效率不高等。本研究立足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从而降低了生物安全的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水平又成为了限制条件。因此,本研究从核酸水平上对LF表达的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一系列的截短突变体进行表达分析,并借助网络工具JCat进行序列分析,发现LFC端的编码序列存在两个稀有密码子密集的区域,推测这两段序列限制了LF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水平。通过对这两个区域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实现了LF表达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对周质蛋白的抽提方式和LF的纯化方法进行了优化。经过优化的渗透休克法处理和CHT~(TM)陶瓷羟基磷灰石层析柱与Source30Q阴离子层析柱两步层析纯化,可以得到纯度大于95%的目的蛋白,产量可达5mg/L。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分析、氨基端测序,以及细胞毒性试验和大鼠攻毒试验,对LF进行了性质鉴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纯度高(大于95%)、序列天然、活性高的LF,可以满足炭疽基础研究、疫苗和防治药物研究等多种需求。在LF制备工艺建立起来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索了LF的检测方法。考虑到LF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本研究关注了利用LF的细胞毒性对其进行检测的可行性。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A.1细胞对LF的细胞毒性非常敏感,因此利用该细胞检测LF可能会得到比较理想的灵敏度。本研究首先利用细胞毒性试验测定了LF作用于J774A.1细胞的EC50值,在此基础上,对检测过程中的条件进行优化,建立起了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LF检测方法。该方法在Fischer344大鼠模型中得到了验证,并利用该方法,初步计算了LF在Fischer344大鼠血液内的半衰期。该部分工作建立了利用细胞毒性试验检测血液中LF的方法,该方法在灵敏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为炭疽的相关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LF检测提供了新的选择。为了探索更灵敏更稳定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又进一步关注了LF的酶活性。LF作为炭疽致死毒素的酶活性组份,在进入细胞后具有Zn~(2+)依赖的金属蛋白酶活性,能够特异地切割MEK蛋白家族的成员。目前,已有多项在研的针对这一性质的LF检测方法,但这些研究往往需要利用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复杂的技术和设备。本研究期望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既灵敏又简单的LF检测方法。本研究将MEK中LF的酶切位点部分对应的DNA序列添加到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P)野生型或突变体的编码基因的上游,并在融合蛋白的N端添加多聚组氨酸标签(His标签),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MEKAP的重组表达质粒并进行了表达纯化。将得到的MEKAP用于LF的检测:通过一系列类似于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操作,实现了对LF的检测。本研究设计的检测方法不需要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等复杂设备,其操作流程简单,可检测到31ng的目的蛋白,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简便高效的LF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利用LF的细胞毒性和酶活性,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索:利用小鼠巨噬细胞J744A.1对LF细胞毒性的敏感性,建立了基于细胞毒性试验检测LF的方法,并在大鼠动物模型上进行了验证,初步估算了LF在大鼠血液内的半衰期;利用LF切割MEK蛋白家族成员的性质,设计了基于LF的酶活性检测LF的简便方法,并验证了其可行性。这些工作为炭疽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相关的机理研究提供了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3-05-20)

致死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设计、合成炭疽致死因子(LF)抑制剂,并测定其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相关活性,以得到新的抗炭疽致死毒素活性化合物。方法以LFI40为先导结构,依据其与炭疽致死因子结合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含哌啶环氨基的羟肟酸类化合物;以哌啶酮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加成反应、氢化反应、磺酰胺化反应、脱保护和羟胺化反应得到Ⅰ类和Ⅱ类目标化合物;利用荧光多肽裂解实验和啮齿类巨噬细胞样细胞系RAW 264.7模型评价目标化合物对炭疽致死因子的抑制活性和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相关活性,并对抑制炭疽致死因子活性的选择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共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MS谱确证。活性评价数据结果表明,Ⅰ-1、Ⅱ-3和Ⅱ-9对炭疽致死因子有较高抑制活性,并具有良好的抵抗炭疽致死毒素相关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死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晶晶,张城,韩诚,顾为,聂爱华.苯甘氨羟肟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抑制炭疽致死因子的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9

[2].刘晶晶,张城,韩诚,顾为,聂爱华.含哌啶环氨基羟肟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抑制炭疽致死因子的活性[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3].刘晶晶.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7

[4].顾为,马晓芸,刘家阔,刘晶晶,郑建全.炭疽致死因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评价[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7

[5].王潇霖.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

[6].王潇霖,迟象阳,刘炬,刘威岑,刘树玲.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J].生物工程学报.2016

[7].许小明,郑峰,周婷婷,熊四平,刘鹏.炭疽杆菌致死因子LF253的制备及活性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任春艳,李倩,毛旭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致死因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5

[9].刘炬,郭强,张军,吴诗坡,董大勇.利用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血液中炭疽毒素致死因子的方法学研究[J].军事医学.2013

[10].刘炬.炭疽毒素致死因子的重组制备与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

标签:;  ;  ;  ;  

致死因子论文-刘晶晶,张城,韩诚,顾为,聂爱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