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障碍大鼠模型论文-张晓平,马大龙,刘帆,王刚,田景振

记忆障碍大鼠模型论文-张晓平,马大龙,刘帆,王刚,田景振

导读:本文包含了记忆障碍大鼠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醒脑益智组分中药,阿尔茨海默病,学习记忆障碍,Morris水迷宫实验

记忆障碍大鼠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平,马大龙,刘帆,王刚,田景振[1](2018)在《醒脑益智组分中药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醒脑益智组分中药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D-gal腹腔注射、Aβ1-40海马内注射以及二者复合造模的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法筛选适宜动物模型; 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石杉碱甲0. 05 mg/kg组、醒脑益智组分中药179. 2mg/kg、89. 6 mg/kg、44. 8 mg/kg组,造模后连续给药30d进行行为学测试,记录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各组动物的逃避潜伏期、穿台次数、寻找平台的总路程及穿越平台象限路程;采用回避性条件反射-避暗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记忆错误次数。结果:不同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实验显示逃避潜伏期较造模前显着延长,穿台次数也较造模前减少,以复合造模组较为显着;定向航行实验中,各给药组大鼠较复合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降低,空间探索实验中,各给药组大鼠穿台次数较模型组增加,穿越第四象限的路程百分比也均有提高,以石杉碱甲0. 05 mg/kg组和醒脑益智组分中药179. 2mg/kg组作用较显着;避暗实验中,复合模型组大鼠造模后记忆潜伏时间缩短,且记忆错误次数增加;与复合模型组相比,石杉碱甲组和醒脑益智组分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记忆潜伏时间延长,记忆错误次数显着降低。结论:醒脑益智组分中药对复合造模致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8年04期)

陈雨松[2](2018)在《CREB-BMSCs移植改善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帕金森病(PD)伴随的认知障碍是临床中典型的非运动症状,其中,学习记忆障碍是PD认知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是一种具有转录功能的细胞因子,被激活磷酸化后对学习记忆进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验证通过脑内移植可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障碍症状。本实验在探讨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脑纹状体内p-CREB蛋白水平变化的基础上,向PD模型大鼠的脑纹状体内植入CREB基因修饰的BMSCs(CREB-BMSCs),探讨移植CREB-BMSCs后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效果。1.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脑纹状体内p-CREB表达水平的研究运用脑立体定位仪,单侧脑纹状体内注射6-OHDA构建PD模型大鼠。2周后通过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的方式诱导转圈,挑选符合标准的实验大鼠。造模2周、5周、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D模型大鼠造模侧脑纹状体内的p-CREB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脑纹状体中p-CREB的蛋白水平。造模2周后筛选的成功模型(诱导转圈≥7r/min)在5周、8周时的旋转圈数分别为9.13±0.62r/min、10.06±0.68r/min,表明PD模型稳定。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PD模型大鼠在目标平台象限内的时间均极显着低于正常大鼠(p<0.01,n=10),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缩短,提示P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逐渐衰退。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可见随病程发展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内的p-CREB阳性棕染细胞随病程发展数量逐渐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水平降低,均极显着低于正常大鼠(p<0.01,n=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D病程的发展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逐渐衰减,此外,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量也不断下降,提示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出现障碍可能与脑纹状体内p-CREB的水平降低有关。2.大鼠BMSCs的CREB基因修饰通过Lipofectin 2000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REB转染至BMSCs,构建CREB-BMSCs。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表达p-CREB的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EB-BMSCs内p-CREB的蛋白表达。通过β-巯基乙醇诱导体外培养的CREB-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进行分化,探讨CREB基因修饰的BMSCs的分化能力以及分化后细胞内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由CREB重组载体的酶切结果与测序结果可知,本研究构建出CREB基因修饰的BMSCs;与对照组细胞相比,CREB-BMSCs组FITC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p-CREB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n=5)。体外培养的CREB-BMSCs诱导分化后,细胞中叁种神经元标志性蛋白NSE、Nestin和GFAP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结果提示,CREB-BMSCs仍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潜力,且分化后仍能表达p-CREB。3.CREB-BMSCs移植改善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研究将造模5周后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PBS组、BMSCs组和CREB-BMSCs组,每组大鼠脑内分别定点注射 10μL 的 PBS、BMSCs(105个/μL)、CREB-BMSCs(105个/μL)。移植2周、5周、8周后腹腔注射APO诱导转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移植组大鼠脑纹状体内表达p-CREB的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实验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蛋白水平,比较分析各组的改善效果。与PBS组大鼠相比,移植后BMSCs组与CREB-BMSCs组大鼠的旋转圈数均逐渐下降,且5周后CREB-BMSCs组的旋转圈数极显着低于BMSCs组(4.67±0.87r/min vs.5.73±0.77r/min,p<0.01,n=20)。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BMSCs组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得到相应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逐渐提高;并且在相同时间内CREB-BMSCs移植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效果更优于BMSCs,8周后CREB-BMSCs组平台象限时间极显着多于 BMSCs 组(26.36±1.73s vs.19.34±1.51s,p<0.01,n=1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BMSCs组大鼠脑纹状体内的阳性细胞数缓慢增加;CREB-BMSCs组阳性细胞数量增长较多,效果显着。蛋白检测结果显示移植2周、5周、8周后,CREB-BMSCs组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量高于BMSCs组,差异极显着(p<0.01,n=5),与脑组织内阳性细胞检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提示,通过脑纹状体内移植BMSCs和CREB-BMSCs,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学习记忆能力也相应提高,且移植CREB-BMSCs能更有效地改善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提示,CREB-BMSCs移植入PD大鼠脑内后可能发生迁移、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通过增加p-CREB的表达,改善PD运动障碍及学习记忆障碍。本研究为临床基因治疗PD运动障碍及学习记忆障碍提供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6-01)

熊爱华,王欣,吕俊华[3](2017)在《红外频谱照射与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对D-半乳糖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简称频谱水)对D-半乳糖诱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半乳糖150 mg·kg~(-1)·d~(-1))、石杉碱甲组(0.031 mg·kg~(-1)·d~(-1))、红外频谱照射组和频谱水组,每组12只。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D-半乳糖6 w诱致学习记忆障碍,同时各组分别灌胃(或饮用)相应受试物或红外频谱照射,采用穿梭和水迷宫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血清、脑组织及海马体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的变化。结果红外频谱照射和频谱水均可改善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血清和海马组织SOD、GSH-Px的活力(P<0.05),降低MDA、AGEs含量(P<0.05)。结论红外频谱照射对D-半乳糖诱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有明显的改善学习记忆作用,频谱水对该模型的学习记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和大脑(尤其是海马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7年22期)

陈丽,刘西玲,谷超超,刘玥,张欣[4](2016)在《吡格列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海马区BDNF、TrkB表达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海马区表达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痴呆模型组、对照组、吡格列酮高剂量组,吡格列酮低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双侧海马区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以双侧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制备痴呆大鼠模型,造模后,高、低吡格列酮组分别用80 mg/kg及40 mg/kg,其余各组予生理盐水灌胃。Morris水迷宫检测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双侧海马BDNF、Trk B阳性细胞的数目,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BDNF、Trk B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治疗组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平台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及Trk B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吡格列酮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均<0.05),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方法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区BDNF及Trk B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吡格列酮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均<0.05),高、低剂量吡格列酮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海马CA1区注射Aβ25-35可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吡格列酮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BDNF及特异性高亲和Trk B通路有关,从而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王薇,郭灵,朱秀玲[5](2015)在《胰岛素抑制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脑斜角带核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在胰岛素替代治疗下,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基底前脑的斜角带核垂直支(VDB)、斜角带核水平支(HDB)凋亡基因Bax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细胞凋亡、学习记忆的变化及其相互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胰岛素组、溶剂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来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ax与Bcl-2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显着低于正常大鼠;VDB和HDB的Bax蛋白表达显着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显着减少,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而胰岛素处理能显着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翻转VDB和HDB的Bax蛋白及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结论胰岛素抑制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模型大鼠脑斜角带核细胞凋亡并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邢晓东[6](2014)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自然衰老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老年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EGCG治疗组大鼠海马区SOD活性较模型组增高(P<0.05),EGCG治疗组大鼠海马区GSH-Px活性较模型组增高(P<0.05),而MDA含量下降(P<0.05)。EGCG能够明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4年02期)

张丽达,田小强,戴建国,黄平,钱霞[7](2013)在《高压氧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改善拟AD模型大鼠认知和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HBO治疗拟AD大鼠模型后其认知和记忆功能的改变及其与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A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脑立体定位仪将凝聚态的Aβ25-35(1g/L)注射入大鼠双侧海马组织,每侧5μl,然后将大鼠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假手术组(每侧海马注射5μl生理盐水)、③模型组(每侧海马注射5μlAβ25-35)和④HBO治疗组(每侧海马注射5μl Aβ25-35,HBO处理),每组8只。实验期间每组给予常规清洁饮食,保持恒温。Aβ25-35注射2周后行HBO治疗。治疗方法如下:2ATA纯氧,加压和减压(本文来源于《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3-10-13)

赵芝兰,况时祥,张树森[8](2013)在《补脑I号对复合Alzheimer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复方中药补脑I号对复合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β-淀粉样蛋白(Aβ)毒性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复康组以及补脑I号大、中、小剂量组各10只,采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和海马立体定位注射Aβ1-42制备复合AD动物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逃避潜伏期和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以及用放免法测海马组织内Aβ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均延长,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脑I号大、中、小剂量组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5,P<0.01),补脑I号大、中剂量组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均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脑I号大、中、小剂量组海马组织内Aβ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脑复康组Aβ含量亦降低(P<0.05)。与脑复康组比较,补脑I号大、中剂量组海马组织内Aβ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补脑I号具有较好的改善机体Aβ蛋白代谢的功效,降低对机体的神经毒性作用,从而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3年07期)

王军[9](2013)在《海马DG区GABA在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空间记忆障碍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而引起的,以记忆、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智能损害综合征。VD的发生与脑血流减低、神经联络中断、白质疏松、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以及缺血后的基因表达、细胞凋亡、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等多种因素有关。VD的记忆、认知障碍包括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众所周知,海马是哺乳类动物学习记忆的关键结构,尤其在空间记忆形成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研究报道,VD的记忆、认知障碍与海马灰质萎缩以及大量锥体细胞脱失有关,但海马参与VD空间记忆障碍的具体机制,尤其是有关神经递质的神经化学机制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γ-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 GABA)是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文献报道,海马区存在大量的GABA能神经元及其受体,包括GABAA和GABAB受体,而且海马内的GABA及其受体参与机体的学习记忆过程。因此,为了探讨海马内GABA及其受体在VD空间记忆障碍中的作用,本实验利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并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齿状回区(Dentate Gyrus, DG)细胞外液中的GABA浓度,同时利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再观察海马DG区微量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或激动剂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本实验的实验结果如下:(1)VD模型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GAB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VD模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站台区的次数明显减少(均为P<0.05)。(3)VD模型大鼠海马DG区微量注射GABAB受体阻断剂Saclofen(200pmol/μl),使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原站台区次数明显增多(均为P<0.05);而GABAA受体阻断剂Bicuculine (1μg/μl)对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原站台区次数并没有产生显着的影响(均为P>0.05)。(4)正常大鼠海马DG区微量注射GABAB受体激动剂Baclofen (1μg/μl),使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站台区次数明显减少(均为P<0.05);而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mol (1μg/μl),虽然使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但不影响穿越原站台区次数(P>0.05)。结论:1.VD模型大鼠空间记忆障碍与海马DG区GABA浓度的增加有关。2.海马DG区的GABA通过GABAB受体参与VD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障碍。(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3-05-18)

何怡然[10](2013)在《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和抑郁模型的建立及DS-1226的抗抑郁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慢性束缚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和抑郁模型,并研究DS-1226对慢性束缚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一、慢性束缚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雌雄大鼠每天束缚14h,分别连续束缚14d、28d,利用行为学实验方法评价慢性束缚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二、慢性束缚致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雌雄大鼠每天束缚10h或14h,连续束缚28d,利用行为学实验方法判断是否导致大鼠抑郁。叁、DS-1226对慢性束缚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慢性束缚大鼠(雌、雄)进行预防给药,利用行为学检测方法评价不同剂量的DS-1226的抗抑郁作用。ELISA法测定血清皮质酮(CORT)、大脑皮层5-羟色胺(5-HT)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大脑皮层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糖皮质激素受体(GR)、cAMP反应结合元件(CREB).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探讨DS-1226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结果:一、慢性束缚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建立:与对照组相比14h/14d雄性模型大鼠体重降低、自主活动减少,雌性模型大鼠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14h/28d组雌、雄模型大鼠出现了水迷宫的总游程、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表现。二、慢性束缚致大鼠抑郁模型的建立:每天束缚14h连续28d雌、雄大鼠出现了明显的抑郁表现:体重降低,糖水偏爱指数下降,空场实验中的中央区活动时间、路程都显着减少,对新奇事物的探索行为减少对奖励性物质的鼻嗅次数显着减少叁、DS-1226对慢性束缚大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中剂量、高剂量DS-1226和西酞普兰能不同程度的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体重减轻,糖水偏爱指数降低,中央区域活动减少,对新奇事物的探索行为以及对奖励性物质的鼻嗅次数减少的现象。机制方面,模型组的雌雄大鼠的血清皮质酮和11β-HSD1含量增高、CREB、BDNF表达显着减少,DS-1226能不同程度的逆转慢性束缚所致的上述变化。雄性模型大鼠和对照组的皮质GR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高剂量的DS-1226能明显降低束缚大鼠的GR表达水平,雌性模型大鼠的G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和西肽普兰组的GR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雄性模型大鼠皮质5-HT的含量明显降低,而雌性模型大鼠无明显差异,DS-1226(?)勺各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每天束缚14h,连续28d能导致雌雄大鼠出现学习记忆障碍和抑郁的表现。二、DS-1226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和抑制皮层11β-HSD1的表达降低脑内有活性的皮质酮含量,并增加皮层CREB、BDNF勺表达,防止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元细胞生长从而共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5-01)

记忆障碍大鼠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帕金森病(PD)伴随的认知障碍是临床中典型的非运动症状,其中,学习记忆障碍是PD认知障碍的一种重要表现。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是一种具有转录功能的细胞因子,被激活磷酸化后对学习记忆进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验证通过脑内移植可改善PD模型大鼠的运动障碍症状。本实验在探讨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脑纹状体内p-CREB蛋白水平变化的基础上,向PD模型大鼠的脑纹状体内植入CREB基因修饰的BMSCs(CREB-BMSCs),探讨移植CREB-BMSCs后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效果。1.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及脑纹状体内p-CREB表达水平的研究运用脑立体定位仪,单侧脑纹状体内注射6-OHDA构建PD模型大鼠。2周后通过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的方式诱导转圈,挑选符合标准的实验大鼠。造模2周、5周、8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D模型大鼠造模侧脑纹状体内的p-CREB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脑纹状体中p-CREB的蛋白水平。造模2周后筛选的成功模型(诱导转圈≥7r/min)在5周、8周时的旋转圈数分别为9.13±0.62r/min、10.06±0.68r/min,表明PD模型稳定。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PD模型大鼠在目标平台象限内的时间均极显着低于正常大鼠(p<0.01,n=10),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缩短,提示P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逐渐衰退。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可见随病程发展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内的p-CREB阳性棕染细胞随病程发展数量逐渐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水平降低,均极显着低于正常大鼠(p<0.01,n=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D病程的发展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逐渐衰减,此外,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量也不断下降,提示P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出现障碍可能与脑纹状体内p-CREB的水平降低有关。2.大鼠BMSCs的CREB基因修饰通过Lipofectin 2000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REB转染至BMSCs,构建CREB-BMSCs。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表达p-CREB的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EB-BMSCs内p-CREB的蛋白表达。通过β-巯基乙醇诱导体外培养的CREB-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进行分化,探讨CREB基因修饰的BMSCs的分化能力以及分化后细胞内p-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由CREB重组载体的酶切结果与测序结果可知,本研究构建出CREB基因修饰的BMSCs;与对照组细胞相比,CREB-BMSCs组FITC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p-CREB的表达量极显着升高(p<0.01,n=5)。体外培养的CREB-BMSCs诱导分化后,细胞中叁种神经元标志性蛋白NSE、Nestin和GFAP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结果提示,CREB-BMSCs仍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潜力,且分化后仍能表达p-CREB。3.CREB-BMSCs移植改善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研究将造模5周后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PBS组、BMSCs组和CREB-BMSCs组,每组大鼠脑内分别定点注射 10μL 的 PBS、BMSCs(105个/μL)、CREB-BMSCs(105个/μL)。移植2周、5周、8周后腹腔注射APO诱导转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移植组大鼠脑纹状体内表达p-CREB的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实验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蛋白水平,比较分析各组的改善效果。与PBS组大鼠相比,移植后BMSCs组与CREB-BMSCs组大鼠的旋转圈数均逐渐下降,且5周后CREB-BMSCs组的旋转圈数极显着低于BMSCs组(4.67±0.87r/min vs.5.73±0.77r/min,p<0.01,n=20)。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显示BMSCs组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得到相应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逐渐提高;并且在相同时间内CREB-BMSCs移植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效果更优于BMSCs,8周后CREB-BMSCs组平台象限时间极显着多于 BMSCs 组(26.36±1.73s vs.19.34±1.51s,p<0.01,n=1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BMSCs组大鼠脑纹状体内的阳性细胞数缓慢增加;CREB-BMSCs组阳性细胞数量增长较多,效果显着。蛋白检测结果显示移植2周、5周、8周后,CREB-BMSCs组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量高于BMSCs组,差异极显着(p<0.01,n=5),与脑组织内阳性细胞检测结果一致。研究结果提示,通过脑纹状体内移植BMSCs和CREB-BMSCs,PD模型大鼠脑纹状体内p-CREB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学习记忆能力也相应提高,且移植CREB-BMSCs能更有效地改善实验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本研究结果提示,CREB-BMSCs移植入PD大鼠脑内后可能发生迁移、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通过增加p-CREB的表达,改善PD运动障碍及学习记忆障碍。本研究为临床基因治疗PD运动障碍及学习记忆障碍提供实验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记忆障碍大鼠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平,马大龙,刘帆,王刚,田景振.醒脑益智组分中药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

[2].陈雨松.CREB-BMSCs移植改善P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熊爱华,王欣,吕俊华.红外频谱照射与超低频电磁场处理水对D-半乳糖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改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

[4].陈丽,刘西玲,谷超超,刘玥,张欣.吡格列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海马区BDNF、TrkB表达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6

[5].王薇,郭灵,朱秀玲.胰岛素抑制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脑斜角带核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障碍[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5

[6].邢晓东.(-)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自然衰老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J].科技视界.2014

[7].张丽达,田小强,戴建国,黄平,钱霞.高压氧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改善拟AD模型大鼠认知和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C].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海峡两岸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3

[8].赵芝兰,况时祥,张树森.补脑I号对复合Alzheimer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其作用机制实验研究[J].新中医.2013

[9].王军.海马DG区GABA在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空间记忆障碍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13

[10].何怡然.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和抑郁模型的建立及DS-1226的抗抑郁作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标签:;  ;  ;  ;  

记忆障碍大鼠模型论文-张晓平,马大龙,刘帆,王刚,田景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