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质量评估论文-李衡

主观质量评估论文-李衡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观质量评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主观评估,多导睡眠图,情绪

主观质量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李衡[1](2018)在《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与便携式多导睡眠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睡眠质量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来分析并探讨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采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睡眠监测,对多导睡眠图结果进行数据统计来分析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客观评估。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焦虑自评问卷(SAS)分析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关系;采用SF-36健康量表分析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其健康状态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提升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材料与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10月成都市社区中主诉存在睡眠问题的60岁以上老年人33例及正常健康对照组2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心智状态问卷(SPMS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作为测量工具评估受试者的主观睡眠质量;使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评估其客观睡眠状态。记录睡眠生理指标包括:(1)睡眠进程及连续性指标:总卧床时间(Time in Bed)、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觉醒次数(Awaking Times)、觉醒时间(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2)睡眠结构指标:快速眼动期睡眠(REM)占总睡眠时间比、非快速眼动期睡眠(NREM)占总睡眠时间比例。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卡方检验(c~2)、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结果1.基线评估:睡眠问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性别(c~2=0.961;P>0.05)、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9;P>0.05)。两组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PSQI)(t=13.091;P<0.05)、失眠严重程度调查问卷(t=13.234;P<0.05)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睡眠问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老年抑郁量表(t=4.186;P<0.05)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焦虑症状自评量表(t=1.130;P>0.05)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睡眠问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PSQI的睡眠质量(t=6.097;P<0.05)、入睡时间(t=6.661;P<0.05)、睡眠时间(t=8.479;P<0.05)、睡眠效率(t=7.924;P<0.05)、睡眠障碍(t=2.799;P<0.05)、日间功能障碍(t=4.139;P<0.05)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睡眠问题组与健康对照组的PSG睡眠效率(t=-6.3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Ⅰ期睡眠比例(t=-0.084;P>0.05)、Ⅱ期睡眠比例(t=0.092;P>0.05)、Ⅲ期睡眠比例(t=-0.655;P>0.05)、REM期睡眠比例(t=1.357;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受试者的睡眠结构比较结果显示,其总睡眠时间(t=-6.7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卧床时间(t=-1.640;P>0.05)、睡眠潜伏期(t=0.054;P>0.05)、REM睡眠潜伏期(t=-1.666;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5.睡眠问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入睡后清醒时间(t=4.912;P<0.05)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微觉醒指数(t=1.727;P>0.05)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睡眠问题组对于其总睡眠时间的评估,17例(51.5%)受试者低估其睡眠状态,1(3%)例高估其睡眠状态,15例(45.5%)受试者的主观评估与其睡眠状态一致;对于睡眠效率的主观评估来看,18例(54.5%)受试者低估其睡眠状态,6(18.2%)受试者高估其睡眠状态,9例(27.3%)受试者的主观评估与其睡眠状态一致;从睡眠潜伏期来看,3例(9.1%)受试者低估其睡眠状态,25例(75.8%)受试者高估其睡眠状态,5例(15.1%)受试者的主观评估与其睡眠状态一致。健康对照组对于其总睡眠时间的评估,1例(3.4%)受试者低估其睡眠状态,25(86.2%)例高估其睡眠状态,3例(10.4%)受试者的主观评估与其睡眠状态一致;对于睡眠效率的主观评估来看,1例(3.4%)受试者低估其睡眠状态,16(55.2%)受试者高估其睡眠状态,12例(41.4%)受试者的主观评估与其睡眠状态一致;从睡眠潜伏期来看,12例(41.4%)受试者低估其睡眠状态,11例(37.9%)受试者高估其睡眠状态,6例(20.7%)受试者的主观评估与其睡眠状态一致。且两组在总睡眠时间(c~2=44.30;P<0.05)、睡眠效率(c~2=20.01;P<0.05)和睡眠潜伏期(c~2=10.72;P<0.05)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7.睡眠问题组GDS与PSQI总分(r=0.436,P<0.05)、睡眠质量(r=0.305,P<0.05)、睡眠时间(r=0.327,P<0.05)、睡眠效率(r=0.280,P<0.05)及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602,P<0.05);SAS与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r=0.511,P<0.05)。8.睡眠问题组的SF-36生理健康(PCS)与其日间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0.471,P<0.05);SF-36心理健康(MCS)与其日间功能障碍呈负相关(r=-0.423,P<0.05)。结论1.相比正常健康老年人,有睡眠问题的老年人睡眠效率较低、总睡眠时间减少、且入睡后清醒时间延长,而两者在睡眠结构上差异不大。这提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倡导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特别要注意提高睡眠效率,保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2.睡眠问题组与健康对照组中大部分老年人主观睡眠评估与客观睡眠状态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有睡眠问题的老年人倾向于低估或高估其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潜伏期;健康老年人也存在低估或高估其睡眠效率和睡眠时间;少数老年人主客观睡眠状态相一致。这提示我们应该重视正确引导老年人的主观认知,养成良好的睡前和睡眠行为习惯,降低认知失调或心理特征等因素所引起的感知误差。3.老年人的日间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情绪呈现正相关关系。焦虑、抑郁情绪越强,日间功能障碍越大。这提示我们应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心理状态以促进更好的睡眠,提高日间功能状态。4.老年人的日间功能障碍与SF-36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呈负相关关系。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日间功能障碍越大。因此在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过程中,应该综合关注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日间功能状态。(本文来源于《成都医学院》期刊2018-05-01)

祁金佺[2](2015)在《针对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的质量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见的众包图像注解的质量评估方法只能处理客观型注解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的质量评估方法。将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任务分为两个阶段:注解阶段和评分阶段。由注解者对图像进行主观型注解,再由评分者对注解进行评价打分。根据评分者的打分情况对注解质量及评分者偏好等进行估计,得到注解质量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相对于多数投票法和标记聚合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和用户满意度。表明该方法可以更高效地运用于各种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任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5年12期)

师云波,于欢,吴冬燕,杨文佳,赵悦[3](2014)在《不安腿综合征的主观睡眠质量评估及多导睡眠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不安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质量,以及RLS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RLS患者(RLS组)和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正常人(对照组),通过BECK抑郁量表、BECK焦虑量表、Chalder疲惫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RLS生活质量量表评估RLS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运用多导睡眠图分析患者客观睡眠质量情况。对RLS严重程度与睡眠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LS组抑郁量表评分、Chalder疲惫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增高。RLS严重程度量表评分(IRLS)与Chalder疲惫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RLS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具有显着相关性。多导睡眠图检测:RLS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下降;N1期睡眠比例、入睡后清醒时间及微觉醒指数增高;RLS组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指数显着增高(P<0.001)。IRLS评分与PLMS指数具有相关性(r=0.371,P=0.044),而与其他客观睡眠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RLS显着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且主观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PLMS指数与IRLS具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彭易坤,胡德峰,代喻兵,吴欣华[4](2014)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前后嗓音质量主观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前后嗓音质量主观听觉评估的变化。方法:对26例OSAHS患者于上气道多平面手术前后进行嗓音相关因素主观心理听觉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主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6例患者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后4例(15.38%)出现短时间的轻度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所致的鼻腔返流现象,均于术后1周内消失;3例(11.54%)术后发声有轻度鼻音增高尤以术后1周内较明显而后逐渐消失;2例(7.69%)扁桃体Ⅲ度肥大者诉声音有所改变,如原有轻微含糖音消失,发声清晰度较前提高。总体评估是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嗓音相关生活质量(V-RQOL)量表各总得分于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但二者手术前后均有明显的相关性,VHI总得分值与AH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能够解除OSAHS患者上气道的阻塞性因素,同时进行鼻腔和咽腔的塑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声道共鸣腔,但OSAHS患者嗓音的主观心理听觉评估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何坤,李斐[5](2013)在《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估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播节目声音质量的评价方法有客观和主观两种。客观测试可借鉴的方法较多,但主观测试可借鉴的不多,因此本文在论述广播节目主观音质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主要阐述如何更科学、有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主观测试方法,分析了影响音频节目主观感受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改善和保持广播节目高质量音质的工作措施。(本文来源于《广播与电视技术》期刊2013年09期)

叶柳红,吴建平[6](2012)在《北京市空气质量报告与民众主观评估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是北京市民众对空气质量的主观评价是否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空气质量报告不同。研究方法:选取90名被试对北京市2010年12月—2011年3月期间的38天的76张照片进行主观评估,并与环保局网站公布的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比较。t检验结果显示:北京市民众对空气质量的主观评估比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客观评估更严格,p<0.01。(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黄睿钰[7](2010)在《视频主观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压缩和传输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频质量下降,因此视频质量评估在视频压缩、处理以及视频通信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视频主观质量评估是人对视频质量主观感受的直观反映,提高视频主观质量是视频通信与视频服务的最终目的,因此视频主观质量评估是所有评估方法的基础,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主观评估实验要求观测者根据给定的评分等级为视频序列打分,评分等级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观测者对视频质量主观感受的正确表达,以及观测者评分结果的一致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评分等级是主观评估实验的关键环节。首先,评分等级应该反映人眼的精度,因此研究符合人眼主观感受的、合适的评分等级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由于观测者对视频的理解不同,以及评估中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的影响,评分数据中会有异常值的出现,因此需要对评分数据进行后处理,以保证主观数据的可靠性。本文对评分等级和数据后处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按照国际标准搭建视频主观质量评估实验环境,实现视频主观质量评估实验平台。2.结合视觉认知与信号检测理论,研究人眼精度与评分等级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评分等级对评分结果置信区间的影响,分析符合人眼主观感受的评分等级。3.分析主观质量评估数据后处理的重要性及现有后处理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引入置信区间进行计算的新算法,该算法能够更准确地剔除有异常值的观测者。(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1-01)

孙阳,杨志杰,古雅兰,沈扬,樊东升[8](2009)在《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与多导睡眠图参数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并通过对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定量分析,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失眠症患者和健康人各100例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评定,并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的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晨起后询问夜间睡眠情况。(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9-09-24)

孙阳,杨志杰,古雅兰,沈扬,樊东升[9](2007)在《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与多导睡眠图参数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并通过对多导睡眠图(PSG)睡眠参数的定量分析,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失眠症患者和健康人各100例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进行评定,并分别进行多导睡眠图的整夜睡眠描记,次日晨起后询问夜问睡眠情况。结果失眠症组 PSQI 各成分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症组的睡眠潜伏期(min)延长(失眠症组43.69±11.54,对照组16.01±10.44)、总睡眠时间(min)减少(失眠症组314.65±91.89,对照组446.41±77.81)、睡眠效率降低(失眠症组64.51%±18.59%,对照组91.32%±3.58%)、快眼动睡眠时间(min)减少(失眠症组33.26±15.61,对照组93.21±2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眠症组对总睡眠时间的评估较 PSG 检测值显着减低、对睡眠潜伏期的评估较 PSG 检测值显着增高,自我评估与实际睡眠情况不一致。结论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失眠症患者的 PSG 各睡眠参数有特征性的改变,利用 PSG 检查发现失眠症患者对失眠情况的主客观评估不一致,存在过高估价睡眠潜伏期和过低估价睡眠时间的倾向。(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科杂志》期刊2007年03期)

罗萍,姜星莉[10](2002)在《试论生活质量评估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及主客观指标辐合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评估生活质量有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主、客观指标有辐合趋势(本文来源于《市场与人口分析》期刊2002年02期)

主观质量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常见的众包图像注解的质量评估方法只能处理客观型注解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针对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的质量评估方法。将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任务分为两个阶段:注解阶段和评分阶段。由注解者对图像进行主观型注解,再由评分者对注解进行评价打分。根据评分者的打分情况对注解质量及评分者偏好等进行估计,得到注解质量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相对于多数投票法和标记聚合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和用户满意度。表明该方法可以更高效地运用于各种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任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观质量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1].李衡.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与便携式多导睡眠图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8

[2].祁金佺.针对主观型众包图像注解的质量评估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

[3].师云波,于欢,吴冬燕,杨文佳,赵悦.不安腿综合征的主观睡眠质量评估及多导睡眠图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

[4].彭易坤,胡德峰,代喻兵,吴欣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多平面扩容术前后嗓音质量主观评估[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5].何坤,李斐.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估探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

[6].叶柳红,吴建平.北京市空气质量报告与民众主观评估的比较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黄睿钰.视频主观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8].孙阳,杨志杰,古雅兰,沈扬,樊东升.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与多导睡眠图参数对比分析[C].第叁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2009

[9].孙阳,杨志杰,古雅兰,沈扬,樊东升.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估与多导睡眠图参数对比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

[10].罗萍,姜星莉.试论生活质量评估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及主客观指标辐合趋势[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标签:;  ;  ;  ;  

主观质量评估论文-李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