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普洱市西盟县疾控中心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各项科技研究不断进步,但是这些科技的产物对我国的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给许多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带来便利的生活环境。近些年,病原微生物类别越来越多,多数病原微生物还可以变异,许多疾病都具有传染性、食源性的特征。因此,我国在各种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上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希望能满足医疗、食品检测、疾控预防控制等领域的要求。就目前而言,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生化实验、基因芯片技术和电阻抗技术等检测方法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领域较为常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都存在自身的优缺点,文章针对各种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分析

前言:现在微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它们的体型微小到必须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其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也是数不胜数: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朊粒和螺旋体等这些都能引起人类和种植物病害。其中人类的破伤风、麻疹、肝炎、艾滋病;动物的鼠疫、霍乱、禽流感等都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导致,这些病毒都是极具传染性的,对人类动物造成很大伤害。所以,本文通过研究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进而有效控制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病害。

一、病原微生物常规检测方法

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和生化试验作为目前基础微生物检测的方法,许多病毒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进行检测。

涂片镜检

由于每种病原体的特征不一样,所以我们通常把涂片镜检的方法用于特征性比较明显的病原体,例如:颜色、形状都和别的病原体不同的。在显微镜下,葡萄球菌通常呈现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结核分枝杆菌通常呈现抗酸性细长杆菌等。普通光学显微镜和革兰染色液是作为大部分病原体检测的材料,在疾控、食品安全和医疗上应用甚广。

1.2分离培养与生化试验

分离培养是微生物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实验方法。液体培养基的营养液通常用营养肉汤,固体培养基通常用营养琼脂作为营养基础,不论液体或固体培养基都适用于无菌采集的标本的接种;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用于从许多菌群中分离出某种菌群的操作。目前在医学中许多传染性疾病中的细菌越来越多,造成传染病的患病几率大大增加,所以改进和优化培养基的环境可以更好的分析细菌的组成。

生化试验的存在可以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别,因为每种致病菌通过催化系列而代谢的产物不同。比如:沙门菌的特征酶是辛酸酯酶;白色念珠菌的特征酶是脯氨酸肽酶。生化试验在进行时根据不同的底物产生的颜色不一样,所以根据颜色反应可以得出结论,大大增加了传染性疾病和卫生环境检查的效率。

由于普通细菌的检验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菌落,这在医学检验方面效率非常低,会耽误病人病情的治疗,所以,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的问世给医学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大大提高了医学研究效率。

二、免疫学方法

2.1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

通过将每个标本中的抗原和抗体与对应酶标记的抗原和抗体按照顺序进行反应后进一步得到复合物的过程,之后把未参加反应的抗原抗体成分加入酶催化得到有色产物,在分析这些有色产物。

酶联免疫分析技术通常用于感染性较强的病毒,例如乙肝病毒、唾液中的HP抗体感染等,这都鉴于酶联免疫分析技术诊断特异性强的特点。目前,在各个疾病的血清学检测中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其中敏感性也是其特点之一。

通常,在食用被污染后的农产品时,大部分人会出现肠胃不适和出血性腹泻,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溶血性尿毒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都是由于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大肠杆菌是一种极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肠胃病、伤寒症和败血症的出现可能是感染沙门菌,其中的症状有头痛、腹泻和酸中毒。目前,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检测技术,它具有速度快、检测强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2.2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BS)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的根本在于经过实验后的产物抗原—抗体—磁珠或抗体—抗原—磁珠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利用磁场的作用将标本中需要的成分分离、纯化出来。目前,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作为一项快速高效的病原微生物分离技术,多个实验室都广泛应用此项技术。

免疫磁珠分离技术不是一项单独进行实验的技术,它可以和其他检测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提高检测的效率和作用,结核分枝杆菌就是通过免疫磁珠技术和PCR-ELISA技术相结合检测出来的。早在几年前,,我国患食源性疾病的人就大有人在,所以,这种各项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结果的正确性,对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

DNA、RNA属于分子类物质,分子生物学技术就是在核酸生化基础上利用分子对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技术。分子还有蛋白质等物质,研究就是运用这些蛋白质为材料进行研究其变异、表达等,这项技术在食品检测和医学检测上贡献较大,里面的核酸探针技术主要针对病原菌基本检测,核酸测序、疾病相关基因检测依赖于生物芯片技术。

传统的检测技术都具有耗时长,结果正确率低等缺点,但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克服了这些缺点,提高了检测效率,增加正确率,为整个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做出巨大贡献。

3.1PCR技术

对于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PCR技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食品安全检测、病毒检测,对于许多肝炎病毒的鉴定、流感病毒的鉴定和伤寒等都广泛应用PCR技术。针对某些不易分离培养的衣原体和支原体,PCR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困难。

3.2核酸探针技术

核酸探针技术是一种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进行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放射性标记、由生物素和荧光素标记等方式是核酸探针的标记方法。核酸探针技术与原始检测技术相比,方便快捷,结果精准。

四、代谢学技术

4.1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

三磷酸腺苷发光法可以根据新鲜果蔬汁的提取来测定其中菌落数的方法,在菌落中,可以测定ATP的数量,这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常用语新鲜果蔬汁的安全性测定。

4.2电阻抗技术

物质可以按照大小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电阻抗技术就是用于脂类和蛋白质类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的技术,小分子的存在可以增加培养基的导电性,这种技术也是具有快速高效精准的特点。

4.3微热量计技术

微热量计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培养基中的温度要测量菌落数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测定完成后,有一张参考温谱图,根据对比明确菌落数。

五、结束语

基于我国经济技术的大力发展,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面,国家也格外重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在医学方面就不能很好的对病人进行检查,降低了医学效率;在疾病方面,大型流感类疾病也会越来越多,造成社会恐慌。所以,不断提高和健全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对社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路则宝,白现广.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红河学院学报,2013,11(2):61-63.

[2]苏盛通,陈惠业.常见营养菌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3):221-224.

[3]许信刚,张琪.病原微生物检验新技术研究进展[J].畜牧业,2003,6(2):6-8.

[4]谢世营.分析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6):750-751.

标签:;  ;  ;  

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