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聚居区论文-陶少华

土家族聚居区论文-陶少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家族聚居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旅游专业,土家族,传统技艺人才

土家族聚居区论文文献综述

陶少华[1](2019)在《土家族聚居区旅游高等教育与传统技艺人才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旅游高等教育培养土家族传统技艺人才具有促进土家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校学科建设、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等意义。旅游高等教育需要遵循特色性、延长产业链、兼顾历史文化与市场叁个主要原则,通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编选、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丰富的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系统培养。(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凤英,郭峰[2](2019)在《多元混溶: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聚居区民间信仰的融合——以《控送诸神本章》为中心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方志等文献分析新发现的《控送诸神本章》中各类神祇和祭祀仪式,从中可见,改土归流后多种形态的民间信仰进入土家族聚居区与当地原有的信仰整合,在唯灵是信的原则下被融合到以百姓为中心的生活圈、生产圈、想象空间等叁个不同层次的祭祀圈中。它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包容性,本地区改土归流后的文化变迁,土家族聚居区民族走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控送诸神本章》为我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和角度。(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昌雯[3](2018)在《土家族聚居区公共法律服务研究——以达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要求。作为少数民族的土家族具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环境,在公共法律服务建构的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调查达州市土家族聚居区公共法律服务的现状,以了解其特殊性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障土家人的利益,推进土家族聚居区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促进法治建设。(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8年08期)

王梦[4](2017)在《扶贫项目进大山 “托起”致富新希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今年云木香(药材名)价格十分走俏。现在一个劳动力包吃包住一天可以挣到150元左右。我们现在愁的是请不到劳动力来这里。”9月12日,在海拔1800米的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罗盘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太带着达州市政协视察组走进中药材基地。(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7-09-16)

宋志冬[5](2016)在《湖南省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村镇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因受现代文化的冲击,湖南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的传统建筑、人文风情等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困难重重。探讨湖南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的相关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采取实地调研、定性与定量结合等分析方法,先从发展现状、聚落特色、存在问题、适应对策等方面对湖南省土家族聚居区的历史村镇进行总体性研究,然后再以里耶镇为例进行个案探讨,对于湖南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认识。这些认识可以归结如下:(1)湖南省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主要分布在龙山县和永顺县。这些村镇大多于明代或元代以前因民族迁徙而形成。目前,多数历史村镇的保护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2)土家历史村镇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色突出。地形以山地丘陵型和河滩盆地型为主,村镇选址特征为背山面水与依山远水;古民居建筑平面形态有“一字型”、“L型”、“凹字形”和“口型”,吊脚楼、堂屋、火铺屋等土家建筑独具一格;古街巷空间格局呈鱼骨状或网络状,村落形态以带状、团状与不规则型为主;拥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土家语,其可分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两种;摆手舞、毛古斯等歌舞戏曲历史悠久,纺织与建筑等传统技艺至今仍为土家人所使用。(3)从湖南省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的基本现状来看,大多数土家历史村镇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从保护的角度来看,集中体现在自然环境保护问题、人工环境保护问题及人文环境保护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近期问题与远期问题两大方面。要实现土家历史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各地历史村镇的实际问题入手,在村落空间格局、历史文化特色、社区基础建设等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保护与发展对策。(4)龙山县里耶镇是土家族聚居区的着名古镇,依山伴水,传统街区成片,历史价值突出,人文底蕴深厚。近10多年来,该镇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基于保护与发展的原则,可采取保护山水格局、整治建筑风貌、挖掘民族特色、发展地方经济、丰富宣传手段、加强保护管理等具体措施,以逐步实现里耶古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刘瑛[6](2015)在《民族方言变迁与发展的美学特征分析——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聚居区的汉语方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方言是在民族区域内广泛使用的交际工具,其发展变化充分反映了民族地区人民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恩施土家族聚居区的汉语方言是民族方言的一个缩影,其语音体系流淌的野性美、语义内涵浸润的情趣美、词汇构造渗透的创造美和语法规则折射的对称美,展现了民族方言变迁与发展的美学特征。(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5年01期)

任丽萍,王志刚[7](2014)在《鄂西土家族聚居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撒叶尔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地处鄂西的长阳自古就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土家族占全县人口的47%。"撒叶儿嗬"它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民间又称"跳丧"、"打丧鼓"、"撒尔嗬"等,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表达了土家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是土家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也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探讨研究土家族聚居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我们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因此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本文来源于《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7-09)

申莉[8](2012)在《土家族聚居区域结构稳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殊的土家族性格使得其居住区域结构稳定,从而为土家人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了宽阔开放的领域,在民族性格内化的过程中,内部结构和土家人的外部环境的组织与编排更趋合理,构筑了稳固的单元结构。(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李飞,张志强[9](2012)在《国家民委“武陵山特派员”深入石门山区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李飞 张志强)3月30日,国家民委派驻石门县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的李庆福又来到了该县新关镇调研。连日来,北京来的“武陵山特派员”在石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2011年,石门县成功纳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国务院明确(本文来源于《常德日报》期刊2012-04-06)

王文[10](2011)在《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人才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间竞争的关键性因素,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教育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教师,故对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使教师资源配置最优化,发挥每个教师最大潜能,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资源配置主体单一,行为僵化,存在着既短缺又浪费的现象,师资在校际间、学科间的配置不均衡,教师的流动体系不完善,在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师生比例上不合理,教师心态失衡,队伍不稳定,进不去、留不住问题突出,无法使有限的教师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些问题都成为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颈瓶。本研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通过土家族聚居区,特别是对一些土家族母语存留区的聚居区乡镇和非母语存留区的城镇中小学进行实地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影响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因,根据土家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汲取国内外相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成功的经验,提出实现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策略。本研究共分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阐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第叁部分,主要是呈现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调查结果。第四部分,根据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到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阐述国内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第六部分,根据土家族聚居区的实际情况,汲取国内外相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成功的经验,从原则和策略两个方面提出实现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6-01)

土家族聚居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结合方志等文献分析新发现的《控送诸神本章》中各类神祇和祭祀仪式,从中可见,改土归流后多种形态的民间信仰进入土家族聚居区与当地原有的信仰整合,在唯灵是信的原则下被融合到以百姓为中心的生活圈、生产圈、想象空间等叁个不同层次的祭祀圈中。它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包容性,本地区改土归流后的文化变迁,土家族聚居区民族走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控送诸神本章》为我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和角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家族聚居区论文参考文献

[1].陶少华.土家族聚居区旅游高等教育与传统技艺人才培养[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9

[2].王凤英,郭峰.多元混溶:改土归流后土家族聚居区民间信仰的融合——以《控送诸神本章》为中心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昌雯.土家族聚居区公共法律服务研究——以达州市为例[J].时代报告.2018

[4].王梦.扶贫项目进大山“托起”致富新希望[N].人民政协报.2017

[5].宋志冬.湖南省土家族聚居区历史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6].刘瑛.民族方言变迁与发展的美学特征分析——以湖北恩施土家族聚居区的汉语方言为例[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5

[7].任丽萍,王志刚.鄂西土家族聚居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撒叶尔嗬”为例[C].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8].申莉.土家族聚居区域结构稳固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9].李飞,张志强.国家民委“武陵山特派员”深入石门山区调研[N].常德日报.2012

[10].王文.土家族聚居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标签:;  ;  ;  

土家族聚居区论文-陶少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