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自主性论文-徐惠芬

科学自主性论文-徐惠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自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探究价值,策略研究

科学自主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惠芬[1](2019)在《敏思、乐学、真探究——关于培养幼儿自主性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的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活动中,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我园自建园以来,以科学教育为园本特色,致力于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自主性探究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有意识地开展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的活动,但考虑到安全、材料成本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约束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本文来源于《好家长》期刊2019年62期)

张佳妮[2](2019)在《以科学区为例,谈谈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能为他们进入小学打好基础。本文就科学区中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谈谈幼儿园科学区对幼儿良好品质的促进和发展。(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9年06期)

蒋艳[3](2019)在《绘本教学中科学元素促进幼儿自主性探索的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优秀的绘本能给幼儿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而科学绘本故事将科学元素和绘本的优点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培养幼儿自然科技素养的一种很好的载体,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本文以科学绘本为载体,从叁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以促进幼儿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好家长》期刊2019年11期)

吕小英[4](2018)在《自主性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升中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而记录是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自主性科学探究学习中提升中大班幼儿的记录能力作为研究重点,从以下四个具体的方面展开相应的研究:充分认识自主性科学探究中幼儿记录的重要性和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明确中大班幼儿记录的水平差异及具体能力要求;分析幼儿自主性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记录所存在的问题;实施科学、有效的支持性策略,提升幼儿的记录能力。帮助幼儿更好地实现自主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的表达表现和分享交流,从而提高幼儿的记录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综合版)》期刊2018年07期)

商妮[5](2018)在《4-5岁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性的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探究重视幼儿在过程中获得的收获和体验,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幼儿处于被动地位的现象。据此,要在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性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有效提问支持幼儿的行为,积极关注幼儿的兴趣,发挥自主性特点,加强探究与自主的合作关系,在发现中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下旬)》期刊2018年04期)

孙国东[6](2018)在《公共商谈与学术研究的公共性——兼谈社会科学自主性的两个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条件下的学术研究是"理性之公共运用"的典型方式,其真理具有易谬性,在性质上是(学术)公共领域基于主体间性的公共商谈所达致的共识。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公共性具有内在的关联,它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向度:既自主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其他场域,亦自主于个人的价值偏好;其分别对应着言说立场的公共性与言说内容的公共性。为确保社会科学的自主性,我们需在言说立场上遵循公道性原则,在言说内容上秉持认知性原则。在"后真相/真理时代",践习公共商谈、积攒公共理性,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所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8年01期)

邹夕薇[7](2017)在《我是小小探索家——浅谈幼儿科学活动的自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纲要》精神明确指出,幼儿科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秘的活动。然而,如何更好地开发幼儿园科学启蒙课程,以较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有哪些需要是特别注意的呢?本文注重科学活动的游戏化、材料的多样化和让幼儿亲自(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7年44期)

董凤昕[8](2017)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自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多种活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对高效科学课堂的实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7年08期)

金正平[9](2016)在《初中科学课学生自主性学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科学是初中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教学环境下,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对于科学性学习的自主性也不是很高。本文将结合初中科学课的教学现状,探讨提升初中科学课学习的自主性的方法以及策略。(本文来源于《新校园(中旬)》期刊2016年09期)

马杰[10](2016)在《科学课“开放式教育、自主性学习”初探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突出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态度,领悟科学本质等。使得科学课堂教学走向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使得科学更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开放(本文来源于《小学科学(教师版)》期刊2016年08期)

科学自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能为他们进入小学打好基础。本文就科学区中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谈谈幼儿园科学区对幼儿良好品质的促进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自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徐惠芬.敏思、乐学、真探究——关于培养幼儿自主性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9

[2].张佳妮.以科学区为例,谈谈自主性游戏对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

[3].蒋艳.绘本教学中科学元素促进幼儿自主性探索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9

[4].吕小英.自主性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升中大班幼儿记录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

[5].商妮.4-5岁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性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8

[6].孙国东.公共商谈与学术研究的公共性——兼谈社会科学自主性的两个向度[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8

[7].邹夕薇.我是小小探索家——浅谈幼儿科学活动的自主性[J].科普童话.2017

[8].董凤昕.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凸显学生的自主性[J].新课程(上).2017

[9].金正平.初中科学课学生自主性学习初探[J].新校园(中旬).2016

[10].马杰.科学课“开放式教育、自主性学习”初探有感[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

标签:;  ;  ;  

科学自主性论文-徐惠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