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闻汉译论文-曹舒婷,刘海媛,曹平平

英语新闻汉译论文-曹舒婷,刘海媛,曹平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英语新闻汉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被动句,标题,长句

英语新闻汉译论文文献综述

曹舒婷,刘海媛,曹平平[1](2019)在《浅析英语新闻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是人们晓知天下事、获得资讯最为便捷、最具时效性的途径。文章从新闻的特点、新闻汉译过程中应遵循的翻译原则以及翻译技巧等方面分析,发现新闻具有语言通俗简洁和时态活用的特点,在"信、达、雅"原则的指导下,介绍了被动句、新闻标题和长句的翻译技巧。(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1期)

王也乐,王心彦[2](2019)在《多模态英语新闻汉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一个语篇涉及了多种模态或包含几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时,我们通常称其为多模态语篇。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报纸或杂志周刊等单一的文本表达,而是更多地借助多媒体平台,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多模态化的表达方式。目前国内对多模态翻译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影视翻译方面,且多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相对单一。本文以多模态英语新闻汉译语篇为语料,结合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及翻译的基本原则,简要分析了多模态化对新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袁理杰[3](2019)在《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随着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可以全球同步获取最新信息。这不但依托技术创新,与此同时,也少不了翻译这只“传声筒”的有效参与。本文精心选取了2018年《经济学人》有关特朗普“中美贸易案”专题系列,通过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研究分析了时政类新闻翻译技巧,希望对相关时政新闻类翻译有所启示。本文首先从《经济学人》的写作特点,语言风格,目标受众等入手,并结合原文文本信息,确立了基本的翻译策略。同时,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以读者为中心,主张调整原文思想文化以适应读者,更多重视翻译效果,使译文简洁通顺明了,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研究,本文也归纳了时政类新闻翻译的一些要点。首先,译者必须了解相关时政类信息,读懂原文是关键,这是译文达到忠实标准的前提。其次,考虑到文化差异,原文俚语的使用,修辞的使用以及口语化的表达都会加大理解难度,因此译者需要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同时,政治经济类专业词汇的使用,以及短小精悍的新闻多使用复杂句型,这需要我们根据目标受众者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最后,则是政治立场的把握,时刻关注我们翻译的目的是处在什么样的立场上,从而指导翻译过程的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孙静思[4](2019)在《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新闻翻译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赫芬顿邮报》女性版块的社会新闻及其汉译为例,研究其新闻写作特点及其汉译策略。本文在对项目的文本特点及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从词汇、句子两个层面对翻译项目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在词汇方面,本文主要讨论了女性主义特色词汇、专有名词以及模糊限制语的运用及其翻译方法;在句子方面,本文着重论证了増译法、转态译法、否定转移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结英语新闻汉译实践中遇到的句子翻译问题及策略。本文旨在为英语新闻汉译的相关实践做有益的补充,以期为英汉新闻翻译者带来新的启发。(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林青[5](2017)在《语域理论视角下英语新闻标题特征与汉译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的日渐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英语新闻是国人了解世界重要有效的途径,而英语新闻标题是对英语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英语新闻的灵魂。英语新闻标题的遣词造句具有特殊的语言规律和语体特征,翻译者必须对英语新闻标题的时态、语态、修辞格等方面的语言特点进行探索研究,灵活运用直译、增词、修辞转换等方法,才能找到英语新闻标题的最佳汉译策略,让读者准确地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语义和内涵。(本文来源于《福建商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简丹[6](2017)在《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策略研究——以环球网财经类新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标题是新闻报道之眼,好的新闻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作用。如何将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成汉语,使译文新颖独特具有吸引力是决定译者翻译一篇网络新闻是否成功的重要要素之一。笔者将结合自己的财经新闻编译实践,从目的论的角度论述如何把网络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成网络汉语新闻。(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25期)

许潇[7](2017)在《2016年度(3月-6月)ESPN网站网球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渴望通过体育运动来获得身体和精神双重层面上的享受。网球是世界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随着2011年李娜在法网折桂,中国人民对网球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人们对网球英语新闻的翻译需求也逐步增大。网球新闻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其专业术语的翻译值得我们好好进行一番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已经有学者对英语体育新闻翻译进行了研究,但网球英语新闻翻译在中国仍属新兴领域。因此,如何利用相关翻译理论来提高网球新闻翻译的质量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事情。本文是以2016年度3月至6月期间ESPN网站(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网球新闻为翻译对象的一份汉译实践报告。该实践报告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笔者通过借助专业词典以及参照平行文本等方式对网球新闻的翻译来进行研究。首先对网球新闻的特点进行探讨,包括分析网球新闻的受众群体;然后通过比较修改前和修改后的译文,来强调译后检查这项工作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最后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对英语网球新闻翻译在词汇、句法、文体风格等多方面的特点及其难点进行了探讨。笔者希望通过此文为更多的译者在翻译此类文体时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晓琛[8](2017)在《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是广大群众获取资讯的重要途径,新闻英语的汉译能帮助国内读者了解国际时事热点信息,让读者足不出户掌握实时资讯,因此在信息传播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报告基于新闻语篇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所撰写,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译者发现隐喻现象在新闻文本中大量存在且具有一定规律性;与此同时,隐喻的理解与翻译是整个实践过程的一大难点。因此本报告对隐喻的翻译进行讨论,笔者站在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对语篇中的隐喻进行重点分析,提出翻译策略,并以相应实践案例进行验证。在分析翻译案例之前,译者对翻译项目进行了简要描述,之后对整个翻译实践过程展开介绍,其中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校对叁部分;同时译者还提出翻译过程中的困难之处。此外,报告还对概念隐喻理论及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汉译策略:当中英两种语言映射条件相同或相似时,译者采用移植法、移植加解释及隐喻译为明喻的翻译策略;当映射条件相似但表达不同,或英汉两种语言映射条件不同时,译者采用转换隐喻或直接舍弃源语隐喻的策略,以传达原文意义。在报告的最后,译者阐述了上述翻译策略的可行性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启示。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有助于解决新闻中隐喻翻译的实际困难,为报刊英语的汉译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7-04-30)

徐亚亚[9](2017)在《模因论视角下金融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人类的许多活动都与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财经新闻已经成为人们把握世界经贸发展方向的窗口。经常阅读经济新闻不仅能帮助商业人士更好地做决策和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事业,也能更好地引导普通读者更好地投资理财。因此,金融新闻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新闻“眼睛”吸引众多读者眼球的新闻标题的翻译研究更值得探讨。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研究了金融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根据模因生命周期理论,作者构建了金融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模型,研究了具体的翻译过程。作者把金融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分为五个过程,其中着重分析了最重要的两个过程,解码和编码。另外,作者还详细分析了影响解码和编码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模因论视角下金融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过程就是在目的语文化中构建强势模因的过程。在编码过程中,作者根据海利根的强势模因的选择标准,确定了五个能够用来选强势择金融英语新闻标题模因的标准。最后,作者总结和标注了在选择强势金融新闻标题过程中用到的翻译策略,其中主要用到的翻译策略是类推策略,包括直接引用目的语强势模因,同音异义法,同构异义法和同形联想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7-04-21)

郭威[10](2017)在《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研究网络英语新闻汉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交流全球化,新闻翻译日益重要。网络是新闻的一种新型传播渠道,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并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因此,网络新闻翻译的质量关系到信息的有效传播。彼特·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分类与翻译方法联系起来,为翻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文本类型理论,政治新闻主要表达作者的意图,具有权威性,属于表达文本。经济和科技新闻主要传递信息,反映客观现实,属于信息文本。但是,文本的功能不是唯一的。部分政治和科技新闻还兼具呼唤功能,以读者为核心,属于呼唤文本。根据文本分类,纽马克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翻译方法。他认为,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译者应使用语义翻译以保留原文风格;在翻译信息和呼唤型文本时,译者应采用交际翻译,传达原文信息和产生呼唤效果。本研究基于彼特·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研究中国日报网“双语新闻”栏目的翻译。研究选取了政治、经济和科技新闻,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将这些新闻分为表达、信息和呼唤文本。根据语言、文化和修辞特点,研究了栏目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通过例子分析,探讨译文是否实现了语义或交际目的。通过数据统计,总结出了网络新闻翻译经常采用的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原文信息传递以及译文的可读性。研究结果表明,译者在叁类文本中都采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但在不同的文本类型中,译者侧重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1)在表达文本中,为了再现原文的表达功能,译者主要使用逐字翻译、直译和音译的翻译技巧实现了语义翻译;2)在信息文本中,为了传递信息,译者主要使用编译和増译的技巧实现了交际翻译;3)在呼唤文本中,为了呼唤读者采取行动,译者主要采用编译、増译和转换的技巧实现了交际翻译。这些翻译方法的使用,使表达文本实现了语义目的,信息和呼唤文本实现了交际目的。本研究希望为网络新闻翻译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4-17)

英语新闻汉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一个语篇涉及了多种模态或包含几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时,我们通常称其为多模态语篇。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报纸或杂志周刊等单一的文本表达,而是更多地借助多媒体平台,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多模态化的表达方式。目前国内对多模态翻译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影视翻译方面,且多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角相对单一。本文以多模态英语新闻汉译语篇为语料,结合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及翻译的基本原则,简要分析了多模态化对新闻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英语新闻汉译论文参考文献

[1].曹舒婷,刘海媛,曹平平.浅析英语新闻汉译过程中的翻译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9

[2].王也乐,王心彦.多模态英语新闻汉译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

[3].袁理杰.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孙静思.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林青.语域理论视角下英语新闻标题特征与汉译策略研究[J].福建商学院学报.2017

[6].简丹.目的论视角下的网络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策略研究——以环球网财经类新闻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

[7].许潇.2016年度(3月-6月)ESPN网站网球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7

[8].王晓琛.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英语新闻汉译实践报告[D].大连理工大学.2017

[9].徐亚亚.模因论视角下金融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

[10].郭威.从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研究网络英语新闻汉译[D].兰州交通大学.2017

标签:;  ;  ;  ;  

英语新闻汉译论文-曹舒婷,刘海媛,曹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