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度固定论文-高迪,何文涛,蔺晓龙

模糊度固定论文-高迪,何文涛,蔺晓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模糊度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定向,模糊度固定,模糊度函数法

模糊度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高迪,何文涛,蔺晓龙[1](2019)在《利用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复杂环境下的定向成功率,将迭代加权的思想与模糊度函数法(AFM)相结合,提出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IWAFW)。基于AFM算法,通过设计新的适应度函数,利用残差计算权重,实现对不同卫星信号权重的自动调节,并结合惯性传感器给出的姿态信息,压缩搜索空间,降低计算量。通过实测试验验证,在复杂环境中,相比于AFM和带基线长度约束的最小二乘模糊度去相关算法(CLAMBDA),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爽,杨力,朱恩慧,郜尧[2](2019)在《基于相位偏差的实时PPP模糊度固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NES发布的实时相位偏差数据,实现包含模糊度固定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对全球10个IGS测站10天观测数据进行RTPPP解算,分别统计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和定位精度,结果显示利用实时相位偏差数据能在平均30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模糊度固定时水平位置误差由6 cm迅速降低至2 cm左右,叁维位置误差由10 cm迅速降低至5cm左右,同时RTPPP模糊度固定在3h观测内可保持水平3cm、叁维5cm左右的定位精度.通过分析得出,基于相位偏差的RTPPP模糊度固定技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定位稳定性,能够快速实现cm级定位.(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宋保丰,郝金明,师一帅,焦博[3](2019)在《非差FCB估计及其在PPP模糊度固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度固定能够显着提高精密单点定位(PPP)的精度和收敛速度,是国内外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最小二乘法分离接收机端和卫星端小数周偏差(FCB),恢复非差模糊度的整数特性,将得到的卫星端FCB提供给用户,能够实现非差模糊度固定的PPP.采用全球IGS跟踪站的观测数据进行非差FCB解算,实验结果表明,宽巷FCB的稳定性较好,一周内变化小于0.1周,而窄巷FCB一天内变化较大.将获得的FCB用于模糊度固定PPP实验,E、N、U叁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为0.7 cm、0.8 cm和2.1 cm,与浮点解PPP相比,分别提高68%、51%和37%,验证了本文估计的FCB用于模糊度固定PPP的定位性能.(本文来源于《全球定位系统》期刊2019年03期)

谭先科,蒋智,倪成岗,陈亮[4](2019)在《基于K-Means动态聚类分析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环境下多系统RTK由于模糊度维数骤变、观测噪声、模型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固定所有卫星的模糊度,部分模糊固定策略能有效保证高精度定位的可用性。如何选择模糊度最优子集尤为关键,现有方法多利用高度角、信噪比、残差排序挑选,或是降相关后根据成功率选取,这些方法在不同场景下效果有所不同。本文采用基于K-Means动态聚类分析的QR奇偶检验法,识别出误差较大的观测量所对应的模糊度或是固定错误的模糊度,剩余的模糊度组合即为模糊度最优子集,利用Lambda固定该模糊度子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模糊度固定率和Ratio值,相比常规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成功率能提升15%~20%左右。(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9 用户终端技术》期刊2019-05-22)

安向东,陈华,姜卫平,肖玉钢,赵文[5](2019)在《长基线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及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格洛纳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采用了频分多址技术,接收机在接收不同卫星信号时会产生频间偏差,阻碍了GLONASS长基线模糊度固定,限制了其定位定轨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全球电离层格网产品,根据频间偏差率的变化范围,采用搜索的方法和线性模型去除相位频间偏差对宽窄巷模糊度的影响,实现了GLONASS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固定。利用平均基线长度为763 km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服务站实验网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30 d内,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最高为95.4%,最低为88.8%,平均为93.45%;模糊度固定后,北(north, N)、东(east, E)、高(up, U)各分量重复性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E分量重复性和RMSE值分别改善了20%和14%,改善效果最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天骏[6](2019)在《GPS/Galileo非差非组合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快速收敛与模糊度固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精密单点定位(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简称RT PPP)技术因其精确性与可用性等优势,已成为国内外科研机构与学者的研究热点。与相对定位不同,PPP无需高密度的架设基准站,利用单台接收机即可获得全球范围内高精度的测站坐标、接收机钟差和大气延迟等多种信息,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精密定位、授时、大气监测等相关地球科学领域中。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PPP消除了一阶电离层对定位的影响,但由于线性组合减少了观测方程数量且放大了观测值噪声,这将对定位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然而非差非组合PPP直接利用GNSS的原始观测值,不做任何线性组合,提供了更丰富的测量信息,提高了平差方程的冗余度,并保留了电离层信息,更加适用于未来多频多系统PPP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许多学者对GNSS非差非组合PPP的定位模型展开了较为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但现阶段实时PPP的滤波收敛时间依然长达30分钟或以上,其收敛时间与当前网络RTK(Real-time Kinematic)相比还有一段较长距离,这也是限制实时PPP在某些工程方面应用的主要原因。在实时PPP模糊度固定解方面,目前CNES分析中心的CLK 9X挂载点实时播发多频非组合相位小数偏差产品,但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却很少有对该产品进行清晰的描述,尚未有学者对该产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对该产品应用于叁频实时PPP模糊度固定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因此随着实时PPP技术的不断发展,滤波的快速收敛以及多频多系统非差模糊度固定问题仍然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难题。针对上述需求和问题,本论文旨在:对GPS/Galileo实时PPP定位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系统地介绍定位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处理方法,比较并分析单系统、多系统双频非差非组合PPP浮点解的定位性能。围绕GPS/Galileo PPP的滤波快速收敛方面,阐述了附加电离层约束的单频、双频实时PPP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精密确定电离层约束方差的方法,加快滤波收敛速度并提高收敛后定位的可靠性。在GPS/Galileo PPP模糊度固定方面,详细介绍CNES分析中心整数相位钟与非组合相位偏差的关系,从收敛性能和定位精度等方面分析叁频模糊度固定对定位性能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工作和以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的梳理了传统双频无电离层组合与非差非组合实时PPP的数学模型,详细的阐述了PPP的主要误差来源以及处理方法,并基于MGEX网观测数据和CNES分析中心的实时产品,深入分析了单/多系统实时PPP浮点解的卫星可见性、收敛性以及定位精度,其结果表明:单GPS系统的可见卫星大约在11~13颗左右,PDOP约在1.25~1.55左右,待Galileo卫星加入,在全球范围内最少能观察到18个卫星,某些地区可见卫星数量甚至高达22颗,可观测卫星数量扩大了接近一倍;在滤波收敛时间方面,单GPS系统的非差非组合实时PPP在静态、仿动态定位模式下平均收敛时间分别为32.4 min和48.3 min,而GPS/Galileo组合在两种定位模式下的平均收敛时间为26.2 min和33.8 min,提高率分别为20%与30%。滤波收敛后,相较于单GPS系统,GPS/Galileo实时非差非组合PPP在静态模式下的水平方向与高程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能提高26%和7.8%,在仿动态模式下两个方向的定位精度分别能提高15%和14.7%。(2)从GNS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非差非组合数学模型出发,分析了附加电离层约束的PPP数学模型,比较了CNES分析中心提供的实时电离层改正量与CODE后处理GIM产品的差异。针对实时电离层改正量与实际观测量之间权比关系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顾及历史信息的电离层约束权因子搜索算法,根据验后残差加权平方和最小原则通过搜索找出较优的权因子,利用验后残差动态调整先验电离层改正量的方差从而达到改善定位结果的目的。为分析该方法应用于附加电离层约束PPP的定位效果,本文采用30个MGEX跟踪站30天GPS/Galileo实测数据进行动态双频,动态单频,静态双频,静态单频四种定位模式的PPP试验,其结果表明,对比传统的约束算法,新方法的收敛速度最大可提高36%。与未加电离层约束的PPP相比,采用本文的方法不仅收敛速度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当滤波收敛后能达到同样的定位精度。(3)详细介绍了叁频GPS/Galileo非差非组合浮点解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各待估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非差模糊度无法固定为整数的原因,详细推导了整数相位钟模型与多非组合相位偏差产品的转换公式。基于CNES分析中心开源软件PPP-WIZARD对非组合相位偏差产品进行了性能评估,同时采用大量MGEX观测网的GPS/Galileo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多种策略的定位精度与收敛性能,其结果表明:GPS/Galileo的单差宽巷和窄巷的小数偏差均呈现出接近0为均值的近似正态分布,GPS卫星的单差宽巷、窄巷小数偏差绝对值小于0.25周的比例分别高达97.8%和92.1%,而Galileo卫星这一比例96.7%和87.1%。相较于浮点解,固定叁频模糊度对滤波收敛后的高程、水平方向定位精度均有提高,在静态定位模式中两个方向的提升幅度分别约为20.12%,33.33%,在仿动态定位模式中提升幅度分别约为21.13%、43.52%。在滤波收敛时间方面,固定叁频模糊度策略的收敛时间优于其他两种策略,相较于浮点解的收敛时间,在静态与仿动态定位中固定叁频模糊度的收敛时间分别提升了约13%和7%。(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徐宗秋,韩澎涛,徐爱功,唐龙江,李磊[7](2019)在《利用PPP模糊度固定技术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PS天顶对流层延迟(ZTD)快速高精度解算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采用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技术估计ZTD.选取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服务中心(IGS)提供的40个测站7d的GPS观测数据进行实验,研究1,2,3,4,6,12和24h时长PPP模糊度固定率以及模糊度固定或坐标紧约束对ZTD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4h模糊度固定率即达100%.以24h固定解ZTD为参考值,模糊度固定或坐标紧约束能明显提高ZTD估计精度.其中,4h固定解ZTD估计精度达1.4mm.因此,可选用4h时长观测数据进行PPP模糊度固定,快速获得高精度ZTD参数.另外,通过模拟小时数据缺失情况,验证了PPP模糊度固定技术能有效解决数据缺失后ZTD估计精度显着下降问题.研究成果可用于优化气象部门GNSS数据处理方法,为灾害性天气即时监测和临近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ZTD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徐宗秋,丁新展,徐彦田,唐龙江,李磊[8](2019)在《BD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解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BDS单系统未校准相位延迟(UPD)估计以及不同时长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对定位精度影响的问题,该文选取56个测站估计UPD,利用未参与UPD计算的8个测站进行不同时长BDS静态PPP模糊度固定实验。结果表明:BDS星间单差宽巷和窄巷UPD在连续时段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估计精度满足用于PPP模糊度固定要求。时长越短模糊度固定率越低。以IGS周解为参考值,不同时长模糊度固定解较浮点解叁维定位精度均提高12%以上,时长越短模糊度固定解精度提高越显着。因此,模糊度固定是提高BDS PPP定位精度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易重海,陈源军[9](2019)在《顾及历元间坐标差信息的GPS模糊度快速固定改进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单频全球定位系统模糊度在航解算过程中存在法方程病态的问题,利用历元间坐标差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法方程的病态性,提高模糊度浮点解的精度和模糊度收敛速度。为进一步提高历元间坐标差法固定模糊度的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历元间坐标差方法,该方法对历元间坐标差虚拟观测误差方程进行了重构,并给出了新的虚拟观测值方差阵。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较之以往的历元间坐标差方法具有更优的稳定性和效率。(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阮仁桂,魏子卿,贾小林[10](2018)在《一种基于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的载波伪距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测站和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规模GNSS网的数据处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将载波相位观测量转化为载波伪距是提高大规模GNSS网数据处理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在精密单点定位基础上进行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生成载波伪距的方法。采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陆态网)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包含252个测站的观测网,采用载波伪距进行整网解的处理时间不超过20min。剔除异常测站后,240个陆态网测站的月坐标重复精度在N、E和U方向的均值分别为0.74、0.85和2.53mm,略优于原始数据整网解的结果。本文还探讨了采用原始数据和载波伪距进行整网解的关系,利用带约束条件的观测模型对不同方法生成的载波伪距应用于整网解的原理进行统一解释,并指出了载波伪距整网解与原始数据整网解的理论等效性。(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模糊度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CNES发布的实时相位偏差数据,实现包含模糊度固定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对全球10个IGS测站10天观测数据进行RTPPP解算,分别统计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和定位精度,结果显示利用实时相位偏差数据能在平均30 min内实现模糊度首次固定,模糊度固定时水平位置误差由6 cm迅速降低至2 cm左右,叁维位置误差由10 cm迅速降低至5cm左右,同时RTPPP模糊度固定在3h观测内可保持水平3cm、叁维5cm左右的定位精度.通过分析得出,基于相位偏差的RTPPP模糊度固定技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定位稳定性,能够快速实现cm级定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模糊度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高迪,何文涛,蔺晓龙.利用迭代加权模糊度函数法的单历元模糊度固定[J].测绘通报.2019

[2].赵爽,杨力,朱恩慧,郜尧.基于相位偏差的实时PPP模糊度固定[J].空间科学学报.2019

[3].宋保丰,郝金明,师一帅,焦博.非差FCB估计及其在PPP模糊度固定中的应用[J].全球定位系统.2019

[4].谭先科,蒋智,倪成岗,陈亮.基于K-Means动态聚类分析的RTK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C].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09用户终端技术.2019

[5].安向东,陈华,姜卫平,肖玉钢,赵文.长基线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及实验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6].刘天骏.GPS/Galileo非差非组合实时精密单点定位快速收敛与模糊度固定[D].中国矿业大学.2019

[7].徐宗秋,韩澎涛,徐爱功,唐龙江,李磊.利用PPP模糊度固定技术估计天顶对流层延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8].徐宗秋,丁新展,徐彦田,唐龙江,李磊.BDS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解精度分析[J].测绘科学.2019

[9].易重海,陈源军.顾及历元间坐标差信息的GPS模糊度快速固定改进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9

[10].阮仁桂,魏子卿,贾小林.一种基于星间单差模糊度固定的载波伪距生成方法[J].测绘学报.2018

标签:;  ;  ;  ;  

模糊度固定论文-高迪,何文涛,蔺晓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