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硅复合膜论文-陈昆

氧化硅复合膜论文-陈昆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化硅复合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介孔有机氧化硅,柔性,纳米棒,细胞吞噬

氧化硅复合膜论文文献综述

陈昆[1](2019)在《新型介孔有机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颗粒(MONs)具有典型可控的介孔结构,包括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容以及可调的孔径分布,同时有机基团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MONs的生物相容性,近年来,基于MONs的多功能纳米系统被广泛研究,在生物医学成像和肿瘤诊疗应用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迄今为止,绝大部分关于纳米药物用于癌症治疗的方法还无法用于临床试验,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颗粒在血液中循环时间短、生物体内生理屏障阻碍了纳米颗粒向病灶位点的运输、材料在肝肾中富集量高等生物安全性问题。增强肿瘤细胞对纳米材料的吞噬是提高纳米材料在肿瘤处富集量的一个有效手段之一,基于以上事实和问题,本论文以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颗粒为基本载体,以增强肿瘤细胞对纳米材料的吞噬,提高纳米材料在肿瘤处的富集量以及肿瘤组织内的渗透深度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工作:(1)采用分散保护刻蚀的方法制备了柔性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棒,其中金纳米棒(GNR)作为几何形态调控的模板,聚乙烯亚胺作为高分散颗粒的保护层;结果显示,这种柔性介孔纳米棒具有均匀的介孔(3.9 nm)、高的比表面积(355 cm~2/g)和较大的孔容(0.35 cm~3/g),同时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与硬介孔纳米棒相比,它实现了3倍的细胞摄取效率。(2)以水相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介孔有机氧化硅包介孔铂的不对称纳米马达,并通过体外迁移实验证明了这种结构在双氧水存在的条件下迁移速度显着增强,实验证明这种水相合成的纳米马达对双氧水存在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迁移趋向性,而肿瘤细胞内双氧水的含量一般比正常细胞要高,这表明这种结构特殊的介孔有机氧化硅纳米马达有望在提高纳米材料在肿瘤组织内渗透深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12-09)

王广周,侯东,王广克,聂京凯,王磊磊[2](2019)在《聚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隔声材料是治理噪声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制备聚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因子和隔声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纳米填料二氧化硅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因子峰值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阻尼温域均向高温方向移动,阻尼温域变宽;5 mm聚碳酸酯基体材料的计权隔声量为24.4 dB,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填料后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有明显改善,在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为3 phr时,复合材料隔声性能达到最大,计权隔声量达到为27.5 dB;填料粒径对于复合材料隔声性能影响不大,随着纳米填料粒径增加,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有轻微降低。(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9年11期)

徐永建,刘燕,雷凤,段叶荣,李伟[3](2019)在《竹浆黑液碳化法制备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黑液木质素并同步除硅是黑液除硅、消除碱回收系统硅干扰,以及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途径.本文研究了竹材制浆黑液碳化法制备木质素-二氧化硅(SiO_2)复合材料.考察pH值、反应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产率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H值为7,反应温度为60℃,保温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木质素-SiO_2复合材料的产率最大,达19.07%.(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震辉[4](2019)在《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复合胶囊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相比于更大尺寸的传统材料,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效应,具有非常多优化的物化特性。因此,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更多方面。但是,金属纳米材料的稳定性表现很差,很容易彼此接触后团聚失活。通常,为解决这一问题,纳米材料会与性状稳定的基体复合,以此将纳米粒子隔离开来,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得到了显着提高。纳米胶囊由于其突出的高比表面积和高吸附能力等性质可得到比普通构型更好的应用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提出的纳米胶囊制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上都存在一定意义。本文结合了模板法和质子胺催化构筑Si-O-Si网络的理论,通过选取合适的有机金属盐前驱体,成功在近中性条件下合成了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二氧化硅纳米胶囊。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以水热碳化法制备C纳米球作为硬模板,实现合成溴乙酸钴盐作为前驱体,以APTES和TEOS在模板表面自催化构筑了连续的Si-O-Si网络,煅烧得到Co_3O_4@SiO_2纳米胶囊。之后,本文采用了NaBH_4还原甲基橙的反应为模板,测试制得的胶囊,材料表现出很好的催化和循环性能;从CoBA_2@SiO_2/C出发,利用SiO_2壳层中存在的Br原子和Ag~+的特殊反应,将Ag~+引入到Si-O-Si网络中,经煅烧,在胶囊壳层中原位生成Co_3O_4和Ag两种纳米粒子,制得了Ag-Co_3O_4@SiO_2纳米胶囊。同样以NaBH_4还原甲基橙的反应为模板,材料表现出了更好的催化和循环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紫岩[5](2019)在《形状记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形状记忆聚酰亚胺(SMPI)作为形状记忆材料中的一颗新星,拥有高分子聚酰亚胺(PI)独特的性能,如热稳定性强、高强度、高模量、耐辐射等性能,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具有对抗紫外线的光学性能、抗老化性、增强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等优点,可用于材料改性。本文将形状记忆聚酰亚胺与纳米二氧化硅相结合,制备出形状记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以期结合聚酰亚胺与二氧化硅两者的优势,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本文通过直接引入法和间接生成法制备了形状记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直接引入法是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疏水化改性得到疏水二氧化硅(A-SiO_2),增强了无机相与有机相之间的界面作用。将A-SiO_2加入至合成的聚酰胺酸(PAA)前驱体中,高温固化交联,成功制备出SMPI/A-SiO_2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引入A-SiO_2制备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形状记忆行为的响应时间明显缩短62.6%。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增强,当复合材料中A-SiO_2为10 mass%时,磨损率为1.67×10~(-9)g.N~(-1.)r~(-1),相比改性前降低了72%,粘着磨损程度明显减轻。目前,关于有色聚酰亚胺的制备多采用加入有机染料的方法。在本文中采用间接生成法对形状记忆聚酰亚胺进行颜色调节。通过有机酸与不同硅源合成着色剂,对聚酰亚胺基体进行颜色改性,制备出颜色可调形状记忆聚酰亚胺薄膜(CSMPIs)。此种方法制备的CSMPIs,颜色调节明显,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且具有普适性。对CSMPIs进行表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CSMPIs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形状固定率R_f和形状回复率R_r均为100%。并且着色剂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SMPI的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并且CSMPIs的磨损率降低70.84%,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吕雪松[6](2019)在《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复合聚乙烯的介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纳米电介质中不同结构的纳米颗粒对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改性作用与机理,通过在聚乙烯中掺杂两种不同类型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制备不同掺杂浓度的SiO_2/低密度聚乙烯(LDPE)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表征SiO_2在LDPE中的微观形态和分散程度,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纳米掺杂对LDPE结晶度的影响。通过直流电导、空间电荷分布及直流击穿特性分析,研究纳米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改性机理。本文选取纳米气相二氧化硅作为掺杂物,制备不同类型的纳米复合材料,重点研究聚乙烯中掺杂亲水型和疏水型纳米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介电性能之间的关联。纳米二氧化硅因其特殊结构与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得纳米电介质中的界面效应得到显着增强,导致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提升。本文制备出不同掺杂浓度的纳米复合材料,在SEM下观察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散较为均匀,随着纳米掺杂浓度的提高团聚现象明显。纳米SiO_2填充有效的改变了LDPE的结晶度,疏水性SiO_2比亲水性SiO_2更有效的提高基体聚乙烯的结晶度,红外透射测试表明亲水与疏水型复合材料所携带的极性基团不同。通过SEM测试复合材料可以得出1wt%疏水型SiO_2/LDPE复合物中的纳米颗粒分散性较好,此时通过异相成核使LDPE的结晶度达到最大值。相比纯聚乙烯,纳米SiO_2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电导有明显的下降。SiO_2纳米颗粒的异相成核提高了LDPE结晶度,降低了载流子迁移率,增加了陷阱的数量,提高陷阱捕获载流子的几率;疏水SiO_2纳米颗粒表面的-CH_3对称基团使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显着提高,从而更有效的增强界面效应,抑制空间电荷积累及提高电击穿场强,证明纳米电介质中特殊纳米结构对聚乙烯介电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比二氧化硅纳米粒径发现,原生粒径小的纳米颗粒对复合材料的改善效果优于原生粒径大的纳米颗粒。(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张晓宇[7](2019)在《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SPEEK/IL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优异的CO耐受性及简化的水热管理,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是PEMFC的核心部件,主要起着阻隔阴极和阳极,并传导质子的作用。目前,商用的PEM多为全氟磺酸膜(Nafion),尽管其电导率高,稳定性较好,但其价格昂贵,导电过度依赖水,需在不断加湿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造成水管理困难。在中温时,由于水分的蒸发,PEM内质子传递过程会出现断垒,严重影响了电池效率,限制了 PEMFC在中温下的应用。因此,研制可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导电的PEM是使PEMFC走向广泛应用的关键课题之一。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作为一种室温熔融盐,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有高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宽且稳定、饱和蒸气压低,是较理想的可替代水的质子导体。在中温PEM应用中,可将IL掺杂到聚合物中,如磺化聚醚醚酮(SPEEK,SP),从而制备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导电的SPEEK/IL复合膜。SPEEK易于合成、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与Nafion具有类似结构但比Nafion综合性能更佳。但液态的IL会溶于水,易流失,且这类复合膜的机械性能较差。因此,需引入稳定的无机固体填料搭载IL,如介孔氧化硅(NMS),可利用其表面相互作用保留IL并提高复合膜的机械性能。但研究发现,因氧化硅自身不导电稀释了质子传导位点,破坏了质子跳跃的连续性,进而导致复合膜的电导率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可以提高其电导率。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改性的介孔氧化硅在复合膜中构建连续的质子通道。首先,通过后嫁接法制备了氨基化介孔氧化硅(AMS),并优化介孔氧化硅的氨基接枝量。把经改性后介孔氧化硅AMS掺入到聚合物SPEEK和IL中,制备了 SP/IL/AMS复合膜。膜断面SEM结果显示,改性后介孔氧化硅均匀分散在复合膜中,构建了连续的通道,降低了质子跳跃能垒,提高了质子电导率。在中温、不加湿条件下,掺杂AMS的SP/IL/AMS复合膜的电导率是掺杂未改性NMS的SP/IL/NMS复合膜的4倍;2)基于咪唑型IL(N-乙基咪唑叁氟甲磺酸盐EIm[Tfo]),在复合膜中不加湿条件下协同构成质子传递的通道。咪唑型IL由b(?)nsted酸(质子供体)和b(?)nsted碱(质子受体)组成的结构能够使其允许质子直接从质子供体跳到质子受体上。采用自组装法制备了中温、不加湿导电的SP/IL/AMS复合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显示,SPEEK与IL,SPEEK与AMS之间靠分子间力、静电力结合。氨基的引入构成了连续的通道,IL的引入促使在不加湿条件下导电;3)基于AMS中氨基与SPEEK中磺酸根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拉伸强度。所有掺杂AMS的SP/IL/AMS复合膜的面积膨胀均低于SP/IL/NMS复合膜,氨基含量最高的SP/IL/3-AMS复合膜的膨胀程度最低。这是由于AMS上的-NH2和SPEEK上的-SO3H之间的酸碱相互作用,使复合膜的溶胀度下降,并增强其尺寸稳定性;4)复合膜的动态热力学结果和热重结果显示,NMS及AMS的掺杂增强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且所有复合膜在270℃内均能稳定存在。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复合膜是中温、不加湿条件下应用在PEMFC中有潜力的候选者。(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31)

陈广美,汪志坤,吴立霞,黄毅萍[8](2019)在《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原位聚合伴随溶胶-凝胶进行的过程,合成了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PUA)/纳米Si O2(PUAS)复合乳液。通过纳米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技术手段表征了复合乳液及胶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 O2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复合材料中,随着原料中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乳液粒径有所增大,胶膜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当TEOS质量分数为8%,胶膜拉伸强度达到16. 8 MPa,邵氏硬度A达到94,最大分解速率温度提高到416℃,且胶膜耐水性明显改善,吸水率降低到2. 1%。(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倪然[9](2019)在《基于棒状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多模光学探针的制备及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疾病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传统的单模纳米生物检测技术面临准确性不足、检测范围窄等瓶颈问题,多模纳米生物联检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合理设计多模纳米生物探针,避免信号间的串扰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实现高效多模生物联检的关键。本文以棒状纳米二氧化硅的形状编码和红外特征吸收为基础,与荧光、磁性等功能材料复合,构建多模纳米光学探针并将其用于多模生物联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了类皮克林乳液合成体系,利用上转换纳米粒子作为固体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不同长径比的上转换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棒并分析了其生长机理。开发了基于上转换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棒的多模式免疫检测策略:利用其各向异性形状编码,在光学显微镜下实现了对待测物的快速筛查及半定量检测;利用二氧化硅的红外光谱指纹信号与上转换纳米粒子的荧光信号,提高了检测结果输出的信息通量和检测灵敏度,拓宽了检测范围。检测下限可达到400 fM,线性检测区间为500 fM-500 nM。同时,利用信号之间的相互验证,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2)改进了类皮克林乳液体系,合成了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棒。以其特征红外吸收和形状编码为基础构建了多模纳米光学探针。通过探针独特的形状编码,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待测物进行快速筛查。利用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下快速富集的特性,消除造成检测结果误差的“咖啡环”现象,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克服检测过程中固-液界面间的扩散势垒和界面效应,提升检测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在磁场的辅助下,检测下限降低到920 fM,线性区间扩大为1 pM-50 nM,检测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3分钟。(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毛金翔[10](2019)在《氮掺杂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石墨材料,但是其理论比容量只有372 m Ah/g,不再满足人类社会对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的要求。二氧化硅的理论比容量为1965 m Ah/g,并且天然二氧化硅在地壳中储量丰富,因此二氧化硅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二氧化硅材料本身导电性较差,并且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二氧化硅极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其电池容量快速衰减,因此碳包覆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本文中,首先采用改进的St?ber法,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控制反应体系规模、正硅酸四乙酯加入方式、氨水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实验因素,成功制备出高产的、粒径可控的、单分散性的球形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XRD、FTIR以及FESEM等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了微观结构与形貌分析,其结果表明:在改进的St?ber法中硅源采用逐滴滴加方式与增大反应体系规模均能够显着高样品产率,并且样品的微观形貌良好;随着逐渐增大浓氨水用量,所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逐渐增大;随着反应时间不断延长,所获得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更光滑、粒径分布更窄,并且当反应时间增加至6 hour时其样品产率基本达到最大值。然后采用氮源的模板限域法,选择不同氮源、不同碳源与所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混合,通过高温热处理合成不同氮掺杂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通过微观形貌、成分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等表征方法证明:采用二氰二胺、无水葡萄糖分别作为氮源、碳源所合成氮掺杂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2A/g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其可逆比容量仍保持在254 m Ah/g左右。最后,通过改变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添加量以及粒径大小,进一步探究其复合物的储锂机制。结果证明:当选取适量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碳包覆时,碳层不仅可以高材料导电性还可以对二氧化硅的体积膨胀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此外,随着所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不断减小,在大电流冲击后其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能够迅速恢复甚至高于初始比容量,具备优异的倍率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氧化硅复合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隔声材料是治理噪声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制备聚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因子和隔声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纳米填料二氧化硅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提高,损耗因子峰值逐渐降低,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阻尼温域均向高温方向移动,阻尼温域变宽;5 mm聚碳酸酯基体材料的计权隔声量为24.4 dB,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填料后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有明显改善,在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为3 phr时,复合材料隔声性能达到最大,计权隔声量达到为27.5 dB;填料粒径对于复合材料隔声性能影响不大,随着纳米填料粒径增加,复合材料隔声性能有轻微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化硅复合膜论文参考文献

[1].陈昆.新型介孔有机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

[2].王广周,侯东,王广克,聂京凯,王磊磊.聚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研究[J].高压电器.2019

[3].徐永建,刘燕,雷凤,段叶荣,李伟.竹浆黑液碳化法制备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4].李震辉.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复合胶囊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张紫岩.形状记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吕雪松.纳米气相二氧化硅复合聚乙烯的介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7].张晓宇.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对SPEEK/IL复合膜性能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9

[8].陈广美,汪志坤,吴立霞,黄毅萍.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应用化学.2019

[9].倪然.基于棒状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多模光学探针的制备及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9

[10].毛金翔.氮掺杂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标签:;  ;  ;  ;  

氧化硅复合膜论文-陈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