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激放电论文-盖凌云

热激放电论文-盖凌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激放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纳米杂化,聚酰亚胺,局部放电,热激电流

热激放电论文文献综述

盖凌云[1](2006)在《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耐局部放电测量及热激电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程介电材料的种类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杂化材料应运而生。纳米材料以其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所表现出的特有性能,更是备受人们的青睐。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电晕性能,已经在机电、电子电气、仪表等领域获得应用。热激电流方法是用来研究高聚物内偶极松弛、陷阱参数、空间电荷的贮存和输运以及聚合物结构松弛与转变、分子运动特征等的有效方法。因此,广泛应用于介电材料、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等的研究中。本文设计制作了薄膜材料耐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对杜邦公司、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及自制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比原始薄膜的耐电晕时间长很多,并且随薄膜厚度的增加耐电晕时间成非线性增加。在对无机物铝氧化物含量不同的纳米杂化薄膜进行耐电晕试验发现,随无机含量的增加薄膜的耐电晕时间增加,在无机含量为15%时耐电晕时间最长,之后随含量的增加耐电晕时间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应用电击穿测试系统,对自制无机物硅、铝氧化物混合的杂化膜进行大量试验,发现无机物含量为8%时击穿性能较好。在改进的热激电流测量装置中,测量了不同极化场强下、同一场强下无机物含量不同的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和普通聚酰亚胺薄膜的热激电流谱。并对谱图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样品的活化能、频率因子、动力学级数等参数,通过自动分解曲线表明样品中具有复杂的能级分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06-03-01)

顾庆超,徐炜政,莫天麟,楼书聪[2](1995)在《聚乙二醇型聚氨酯脲的热激放电电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热激放电电流(TSDC)技术研究了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聚乙二醇型多嵌段聚醚氨酯脲(PEUU)的弛豫行为.通过浇铸PEUU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所得的PEUU薄膜,其TSDC谱显示4个峰(α,β,γ和ρ),发现这些峰与软段的分子运动即氧亚乙基序列的局部运动(γ峰)、微布朗运动引起的玻璃化转变(β峰)、Maxwell-Wagner-Sillars界面极化(α峰)以及各种带电离子的迁移(ρ峰)密切相关,这些实验结果已经证明,TSDC分析是研究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1995年01期)

热激放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热激放电电流(TSDC)技术研究了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聚乙二醇型多嵌段聚醚氨酯脲(PEUU)的弛豫行为.通过浇铸PEUU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所得的PEUU薄膜,其TSDC谱显示4个峰(α,β,γ和ρ),发现这些峰与软段的分子运动即氧亚乙基序列的局部运动(γ峰)、微布朗运动引起的玻璃化转变(β峰)、Maxwell-Wagner-Sillars界面极化(α峰)以及各种带电离子的迁移(ρ峰)密切相关,这些实验结果已经证明,TSDC分析是研究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激放电论文参考文献

[1].盖凌云.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耐局部放电测量及热激电流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2].顾庆超,徐炜政,莫天麟,楼书聪.聚乙二醇型聚氨酯脲的热激放电电流分析[J].科技通报.1995

标签:;  ;  ;  ;  

热激放电论文-盖凌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