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梯度论文-罗燊,林晓言

知识梯度论文-罗燊,林晓言

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梯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速铁路,知识可达性,区域梯度

知识梯度论文文献综述

罗燊,林晓言[1](2018)在《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知识可达性与区域梯度——来自中国31个省份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中国省域科技从业人员数度量省域的知识存量,以知识可达性为主要中间变量,将高铁开通后城市间最短铁路旅行时间纳入实证检验,利用2001—2015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高铁影响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表明:一方面,知识存量对区域间知识溢出具有显着影响,知识存量高的地区的本地溢出效应较强;另一方面,高铁使得人与人正面交流更加便捷,进而降低了知识溢出的成本,各省可接收的知识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期刊2018年02期)

张霞[2](2017)在《用“空框”透视思维暗盒,借“梯度展示”生长知识——例谈“用字母表示数”的教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哲人的诗中,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只需摇动、推动、唤醒。现实的班级授课制,生生之间思维层次的落差正适合成为"摇动、推动、唤醒"的动力。教师要做的只是真诚地接受差异,有效地显现差异,合理地展示差异。在有效显现和合理展示方面,笔者尝试的路径是"空框期待"与"梯度展示"。下面是笔者执教"用字母(本文来源于《小学数学教育》期刊2017年24期)

陈标[3](2017)在《信息技术“梯度性知识”课堂生成的把握——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宁波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教材改革以后,教材知识体系呈现梯度发展,这是编委为顺应学生心智发展特意分解的。但笔者发现,如今很多课堂无视"梯度性知识"的存在,往往把"未来知识"前置到低年级段来教学,导致"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师对学生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本文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提升解读能力、浓缩教学预设、精简课堂语言、智解课堂意外这四点对"梯度性知识"课堂生成进行把握,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7年11期)

周明[4](2016)在《初、高中物理知识梯度变化分析及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初、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属于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有些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可谓顺风顺水、轻而易举,而到了高中物理学习阶段,可谓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久而久之信心和意志开始动摇,失去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觉得自己不适合读理科,于是放弃物理去读文科。多年来,高中(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中学)》期刊2016年Z2期)

吕正余[5](2016)在《用电化学梯度知识分析一道高考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中能量的转换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生理过程,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学生也不清楚细胞中的能量到底如何转换的,更谈不上灵活应用。(2014·江苏高考)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a~c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学》期刊2016年03期)

李侠[6](2015)在《缩小知识梯度靠人才流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3月下发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涉及科技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方方面面,改革深度与广度均属空前,不仅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已经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其丰富内涵亦对今后改革突破点的选择具有路标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科技报》期刊2015-04-24)

徐志培[7](2014)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与产业梯度转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了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的进程。我国要加快发展步伐,提高科技水平,力争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发挥技术扩散与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此论述了技术扩散、产业梯度转移的涵义,在分析技术扩散、产业梯度转移对经济增长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产业技术扩散和梯度转移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4年01期)

王强芳[8](2013)在《数学:题型梯度明显 考查知识与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试题特点(一)立足基础,考查"双基",结构合理,稳中有变数学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题型仍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分值分别是:选择题60分、填空题20分、解答题70分。解答题依旧是叁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概率与统计、圆锥曲线方程、函数导数等六大重点章节,只是解答题的顺序略有不同。总体来说,试题表述简洁严谨,语言平实,符合教学实际。此外,试题紧扣教材,没有偏题、怪题,在全面考查(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期刊2013年36期)

何素丽[9](2012)在《知识梯度式训练 能力阶段性提高——教学设计是语文的制胜法宝》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层级推进的系统性,设计阶梯型的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逐步加强掌握的高度和难度。只有这样,学生的方法才能不断增多,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才会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2年12期)

[10](2012)在《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生态系统服务的梯度消耗与环境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消耗是国内外资源生态领域刚刚兴起的重要研究方向,对重新认识生态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已有研究显示,全球60%生态系统已显退化,但对已退化生态服务的需求和消耗反而持续上升,超过其承载能力20%,对有限生态系统服务的无节制消耗,成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面临的重要挑战。国际学术界预计:未来消耗结构的变化将取代人口增长,成为影响生态系统的核心因素。(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知识梯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哲人的诗中,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只需摇动、推动、唤醒。现实的班级授课制,生生之间思维层次的落差正适合成为"摇动、推动、唤醒"的动力。教师要做的只是真诚地接受差异,有效地显现差异,合理地展示差异。在有效显现和合理展示方面,笔者尝试的路径是"空框期待"与"梯度展示"。下面是笔者执教"用字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梯度论文参考文献

[1].罗燊,林晓言.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知识可达性与区域梯度——来自中国31个省份的证据[J].技术经济.2018

[2].张霞.用“空框”透视思维暗盒,借“梯度展示”生长知识——例谈“用字母表示数”的教与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7

[3].陈标.信息技术“梯度性知识”课堂生成的把握——以浙江教育出版社宁波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

[4].周明.初、高中物理知识梯度变化分析及教学方法探讨[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6

[5].吕正余.用电化学梯度知识分析一道高考题[J].中学生物学.2016

[6].李侠.缩小知识梯度靠人才流动[N].上海科技报.2015

[7].徐志培.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与产业梯度转移分析[J].商业时代.2014

[8].王强芳.数学:题型梯度明显考查知识与能力[J].广西教育.2013

[9].何素丽.知识梯度式训练能力阶段性提高——教学设计是语文的制胜法宝[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2

[10]..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生态系统服务的梯度消耗与环境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2

标签:;  ;  ;  

知识梯度论文-罗燊,林晓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