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论文-郎宇

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论文-郎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核心素养,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评价

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郎宇[1](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基础课程是学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帮助学生提升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首要条件。近年来,社会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升,而职业院校在培养各类人才、支援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结合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当前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就成为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邓竞伟,邓凯英,贾丽娟[2](2019)在《民族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MOOC教学.本文针对目前民族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研究,分析了西北民族大学近3年本科招生来源分布,并对传统教学与MOOC教学做了比较,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为各民族服务.(本文来源于《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徐建红[3](2019)在《会计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随着社会及学科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变化,存在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思路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结合当前新形势下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社会需求,结合当前我学院发展现状,提出了针对会计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的教改思路旨在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将计算机技能渗透到专业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教学质量提升。(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5期)

刘红英[4](2019)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向应用型或技术型院校转型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提出了产品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0期)

齐庆芳[5](2019)在《基于专升本考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应对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岗位工作中的要求和标准日益高涨的实际情况,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非计算机专业专升本必考科目的应战能力,推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试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基于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改革模式,包括四个维度:计算机文化养成;大数据构建与计算素养;事件逻辑构造分析;互联网信息处理能力。(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24期)

罗小晶[6](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存在形式,课程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课程文化发展、更新的过程。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规范管理制度、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中的思维、行为等都是课程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本研究主要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不同阶段课程各方面的发展着手,缕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发展的阶段特点、影响因素及发展方向与路径。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从选题缘由、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课程文化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四个方面展开。文章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进而明晰课程文化的概念,对课程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根据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系列具有典型性、标志性的政策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发展分为调整恢复阶段(1978—1985年)、探寻发展阶段(1986—2000年)及反思深化阶段(2000—2018年)。以相关政策分析及文献梳理为基础,从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制度五个方面来分析不同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特点。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不同阶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首先,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着手,指出课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与发展。其次,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出发,分析影响课程文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因素。一系列课程改革政策以及课程实践行动,都以不同的方式重构与发展着课程文化。最后,从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相关思想出发,探析不同价值取向的知识观与学生观对课程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发展方向: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批判生成与多元化;二是关注变革与延续、独立与开放的统一;叁是不断增强的自觉意识与超越性品格追求。同时,指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发展的路径:一是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二是批判借鉴,构建本土化的课程文化;叁是以学校为重要阵地开展课程文化实践;四是深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理论。(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吕颖达,王玉,刘威[7](2019)在《环境与资源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针对该课程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提出了针对环境与资源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实践证明,新的教改思路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兴趣,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18期)

魏国权[8](2019)在《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基础课,是中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习初中文化课基础上的继续学习。但学生进入中职学习阶段后,如果简单重复中学的基础课程,学生会感到厌学,效果不容乐观,并且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达不到学生就业的目的。因此,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后,有必要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为此,笔者学校历时4年通过对文化基础课进行大胆实践与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就如何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做了一些探究。(本文来源于《职业》期刊2019年11期)

张俊[9](2018)在《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激活思政课——文山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之一,课程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只有在实践创新中才能提升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昌明,孙延君,刘思圻[10](2018)在《学员视角下核心基础文化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之下,大学范围内涌现出了各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付国强校长也提出了实现教学形态突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目前来看,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应用已经不能满足我校学员的智慧教育需求,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已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如何评估和分析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8年24期)

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教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MOOC教学.本文针对目前民族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民族院校学生特点的研究,分析了西北民族大学近3年本科招生来源分布,并对传统教学与MOOC教学做了比较,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为各民族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郎宇.基于核心素养的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2].邓竞伟,邓凯英,贾丽娟.民族院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徐建红.会计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

[4].刘红英.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J].艺术品鉴.2019

[5].齐庆芳.基于专升本考试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6].罗小晶.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7].吕颖达,王玉,刘威.环境与资源专业《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8].魏国权.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究[J].职业.2019

[9].张俊.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激活思政课——文山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

[10].刘昌明,孙延君,刘思圻.学员视角下核心基础文化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东西南北.2018

标签:;  ;  ;  ;  

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论文-郎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