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史》综述暨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

《岭南文史》综述暨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

一、《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肖洒[1](2021)在《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首先,论文阐述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了解杨之光艺术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其次,针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艺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就历史题材人物画主题的构思和提炼、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以及创作图样等具体性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最后,重点对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展开讨论.结语部分,结合对当代语境下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的思考,阐释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开展图像记录历史工作的重要性.客观而言,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内容上表现出英雄人物于历史进程中的崇高意义.这种英雄主义的历史思想观,是毛泽东时代的主要特征,并为改革开放后文艺主旋律所积极倡导.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融合西方历史画、肖像画和风俗画三种不同的题材类型,既注重历史场景的再现来激发观者对历史事件的感受与情绪,又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刻画,彰显了历史事件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引发观众思考画作所反映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在形式上,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在笔墨与造型的兼容、笔墨书写性与构图设计感的兼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丰富了笔墨造型语言,拓展了画面构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多元化发展.本文认为,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作为新中国画的代表,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民族气派、传统特色有机结合,打破传统中国画的“避世主义”的主题倾向和“逸笔草草”的笔墨技法特点,基于生活化情思来进行历史画创作,突破简单仿效西方的形式主义,体现了历史主题创作与国家、社会的命运相连,彰显出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现实价值.

余与之[2](2020)在《《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出版座谈会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出版座谈会,于2020年5月20日上午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举行。广东文艺界各路领军人物、部分省文史馆员,广东省委宣传部、省作协、省文联领导,高校代表,出版界、新闻界名家,共4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认为,这部《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堪称广东改革开放后文艺界的"史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文艺发展成果的系统总结和集中检阅。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在会上指

刘纯一[3](2019)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将华侨华人问题视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侨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由之前的革命手段转变为政府行为,侨务政策也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及中国政府在外交策略的考虑着眼,做出了相应的历史性调整,国内以安置归侨侨眷工作为主,国外则将处理好与华侨住在国的关系摆在首位。“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领域遭遇重创,海内外广大侨胞因此蒙上一层深重的心理阴影,中国国家形象、国民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在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国内各领域逐步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中国共产党亦重新对“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进行确定,以“改正错误、重聚人心”为指导,更是对以往的政策失误进行了系统的纠偏,而恢复侨务工作、落实侨务政策也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毫无疑问,侨务政策的制定依据及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对于促成与之形成新团结、新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侨务工作作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成为了中国总体发展布局的战略性工作,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得益于邓小平等中央高层的关于“‘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的一系列表态,为侨务工作冲破“文化大革命”的思想禁锢,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与遵循。其后,中国政府以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根据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认识到几千万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作用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进而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整体性思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充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资金、智力资源,调动国内归侨侨眷的积极性,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并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的侨务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中国侨务政策调整转变的历史进程,既有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压力,更多的是与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是,对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思想原则和内容进行考察,通过对过往政策历史的回溯,进而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宏观背景,阐明这一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基本方针和主要内容,着重论述改革开放初期侨务政策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价值。从而深入挖掘侨务工作与改革开放的关联性,并从中分析阐明侨务政策规定内容及其在调整中和实践中的变动因素,继而试图从时代背景和形势发展中对这种变化予以合理的解释。笔者参考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注意理解把握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探讨中央在制定出台侨务政策时的现实考虑,以及地方在执行落实侨务政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社会变迁、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三个维度探讨了改革开放后(1978-1992)侨务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的实际影响,思考侨务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进侨务工作以使之更好地融入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提供参考意见。

韩锋[4](2019)在《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进一步阐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可以认为,“共生”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对过去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生态保护与人文关怀的反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快速城镇化发展取得了经济方面的巨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古代广州“因水而兴”,历史上城市水网发达,生态本底优越,城市特色突出,却也难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今天,旧城内历史水系已然踪迹难觅,生态系统被破坏,居住环境品质下降。另外,旧城濠涌水系演变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历史上人、水互动频繁,水系周边地区留下了大量活动痕迹,今天这些历史痕迹成为见证濠涌水系变迁的重要物质遗产,是广州人工与自然环境特色的集中反映,历史价值较高,但由于城镇化浪潮中旧城物质空间环境长期发生着剧烈变化,与水有关的历史遗产整体走向衰败并逐渐淹没于现代都市景观,传统城市风貌亟待发掘和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以“共生”思想为理论主线,结合“城市双修”理念,从历史特征、现状问题、未来展望三方面展开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的研究: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特征,归纳出“古代濠涌水系影响城市空间格局”、“近代城市发展导致濠涌水系职能蜕化”、“现代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重现濠涌水系价值”的城、水关系演变过程,结合“共生城市”理论构建适合广州旧城的“部分与整体”、“历史与现代”、“人文活动与物质环境”的“共生观”;基于问题导向视角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出行、总体风貌等现状特征,归纳问题要点;最后依托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形成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群,以期恢复旧城生态要素同时实现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总体来看,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具有城市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双重特征,历史上人们通过经营城市与水互动,形成人工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寻求共生关系而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与今天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谋而合。

林冬娜[5](2019)在《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历史公共空间是城市历史文脉和活力的核心载体。历史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其空间演变的历程清晰体现了城市社会人文经济环境演变的历史脉络。作为城市特色的基础,历史公共空间是表达城市意象的重要系统,是城市场所精神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的体现。历史公共空间的品质和活力的提升对城市繁荣、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强化市民归属感和社区纽带、阶层融合、社会包容等均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许多历史城镇风貌损毁已成事实,对历史城镇做全面性或复原式的保护已经不切实际,历史保护工作应抓住核心重点——历史公共空间,通过公共空间整体性保护更新留存城市文脉和场所精神,提升城市活力,实现城市修补。本文明晰了公共空间的相关概念;梳理了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理念发展的历程;研究了公共空间形态分析的整体性架构,阐述了成因分析、描述性分析和诠释性分析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提出公共空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并指出公共空间保护设计应遵循的场所塑造的设计方向。揭阳古城是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岭南水乡城镇,古城的历史公共空间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特征。目前规划和建筑学界对揭阳古城城建史和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尚是一片空白。本文通过研究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动因和公共空间要素的形态演变过程,提炼出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的典型特征。文中运用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文化生态学等方法解析了揭阳古城各历史时期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民系构成和地方民俗文化等,概述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揭阳各历史阶段公共空间建设上的成就和变化。文章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成因做出总结,政治成因分析了权力和礼制对揭阳古城的城池格局和威权建筑布局的影响;文化成因分析了宗教文化、宗族文化和风水文化对揭阳古城的精神空间(庙宇、宗祠)布局、街区肌理、城市选址、民居聚落空间的影响;经济成因分析了商贸文化对城市集市、街道格局发展的影响。文章运用了城市形态分析、类型学、环境和行为心理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风水格局、城防空间、水系空间、街巷空间、公建空间、街区空间、园林空间等七个方面研究揭阳古城的公共空间,分析各朝代城市空间形态要素的发展演变历程,以对揭阳古城各历史公共空间形成历时性的意象。文章归纳了揭阳古城传统环境风水格局的“二水会龙葫芦地”;城池格局的“五门三关内外城”;水系空间的“三窖百桥三吴景”;街道空间的“四纵四横鱼骨形”;公建空间的“周坛边庙中衙署”;街区空间的“从厝群落形有机”的特点。文章通过研究新加坡、丹麦、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等国家和机构在公共空间保护上的实践,从整体保育、渐进式保护、活力激发、人性智慧和新型公众参与等角度阐述国际公共空间保护更新上的成功经验和重要趋势,并对可资借鉴的经验进行提炼以形成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启示。最后,基于对揭阳古城公共空间历史形态特征和国内外理论实践的研究,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揭阳古城公共空间的整体性保护思路和策略,包括:1)整体保育策略,2)渐进更新策略,3)人性活力策略。整体保育策略是从宏观和战略的视角确定公共空间的价值构成并规划其完整的空间保护架构,渐进更新策略是将公共空间保护化整为零再由零及整的分步实施策略,人性活力策略则是对公共空间的形态、尺度、场所精神表达、经济活力激发、社会功能完善等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的技术手段和理念。

闫晓萍,王友文[6](2018)在《冼夫人研究文献产出现状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指出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 Space5. 0进行文献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等分析,国内有关冼夫人研究的文献持续增加,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广东省,研究热点有冼夫人、冼夫人文化、军坡节、冼夫人信仰等。学术研究沿着从文献整理到冼夫人文化功能特点分析,再到冼夫人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发展。新时代冼夫人和冼夫人文化科研创新需实施"利用全国合力;以问题为导向;文化旅游融合"三项策略。

赵庆华[7](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彭孟宏[8](2018)在《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观集称是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文化表达。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综合交叉研究视角,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围绕人与自然审美关系这一主轴来探讨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活动与城乡文化系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旨在提炼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的阶段特点,并揭示府城地、城镇地、乡居地三个层级的代表性景观集称与物质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示了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有力地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文学遗产转化为品鉴城乡历史景观风貌、优化园林组景题名创作、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乃至促进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研究线索和审美工具。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基于多维视角展开研究述评与全文逻辑架构,认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是介于城乡器物与哲理思想之间的研究层次。着重指出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史研究,需接续艺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并将已有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地域史、个案比较史研究,从而确证了运用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法的可行性;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特征阐释,既需概括传统景观集称文化现象所蕴含的哲理智慧,也需借鉴当代美学理论研究成果来判断景观集称文化实践的时代创新之处;景观集称的文本研究,既要沿袭意境理论中作品本体逻辑层次来揭示物质世界转化为意象世界的多元途径,也需从宏观、中观、微观审视各层级文本的多重含义。第二章引入形-情-理-神-意的逻辑秩序链和研究理路并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古今240多组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情况,揭示珠江三角洲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从宋元初显多元格局到明清成为全国支脉且至今活跃的全过程,重点包含了重形生情(地名与风土意象群的生成期);情聚理显(3个层级与个案生成期);理神兼备、情意迸发(类型分化拓展期);重理塑情、古今辉映(系统重构期)4个阶段。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变迁使得地域整体文学艺术形象由朦胧走向清晰,由负面走向正面的迤逦多情,由被表述走向自我塑造与深化。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变迁表现为:由个体情感抒发走向地方览胜与凝聚宗族文化认同,再到主动建构古今共融、异质共生的地域文化共同体。第三章借鉴风景园林品题美学以及作品本体物象、意象、意蕴三层次结构理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宏观演进框架下展开府城地之间的景观集称初始模式与演绎过程的比较研究,认为宋明时期广州、惠州、端州等府城地的首个景观集称文本均是儒道释合流下的景观和合体,以广州、惠州、端州为代表的府城地历代景观集称文本,表征了府城地代表性文化符号系统不同进度的确定与传承过程。古今广州景观集称审美文化内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景题物象关系层面上从整体关联转向各美其美,在主体美感韵律层面上由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在审美创作取向层面上从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第四章着眼于诠释城镇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特征。论文认为,朝暮山水、搜环构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以及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理想是古人优选山水、交通、建筑品题的共同文化背景。地域人文情感积淀、城乡交流节点环境、地方文化地标建构行为是催生具有地方特色品题的重要因素。依凭环境考古知识而生成的当代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表明自然审美欣赏由自然崇拜、比德畅神,走向了关注自然生命史的崇高层面。第五章论述快速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文化价值及其当代景观集称文本的多重文化内涵,提出新城文化培育过程中文化记忆共生发展的风景园林美学策略。自然水系演进、沙田开发与社会发展等因素,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乡居地景观集称的多样性、丰富性与差异性。以桑园围为代表的传统村落群景观集称审美活动,是传统社会群落在竞争与合作的组织关系下,有着标明自我族群人文空间边界的功能。以松塘村为代表的单个传统村落景观集称,传承了全景概写、“三远”层递、点景环视、游观缘径的综合集成创新方式。东莞麻涌等当代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展现出古今共生共荣的创新追求,体现了功利与审美、传统与现代、国家与地方等诸层面结合景观集称审美文本创作的新思路。立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时代发展理念,从地名与风物的发掘与再植入、部分记忆场所的再现与重构、新生景观集称的建构与再创作三个层面,来培育和合与共的新城文化综合体。未来研究将深入挖掘我国风景园林文学遗产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并紧密联系当下风景园林实践与相关社会行动,推动我国传统风景园林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将有赖于进一步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

余慧谍[9](2018)在《特色小镇背景下肇庆市回龙镇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特色小镇作为农村地区与城市交流联系的通道和驿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也成为新型城镇化在新时代推进的重大战略。当前,特色小镇“千镇一面”、“特色缺失”等是当前各界比较关注、也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文件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特色小镇文化规划中保住文脉,能够促进“产、城、人、文”协调发展。因此,如何挖掘地方人文底蕴、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将其与产业特色、生态禀赋科学结合,成为特色小镇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对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特色小镇广府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肇庆高要区回龙镇广府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对广府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解析。思考如何更好利用特色小镇的各类资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保障,同时在规划、政策、产业三个层面上提出特色小镇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式。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从多个角度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选取深圳华侨城甘坑客家小镇、日本川越小镇两个案例,对特色小镇及广府文化研究现状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思考。第二,相关理论研究,对特色小镇、广府文化、文化旅游进行概念的界定,总结特色小镇、广府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脉络,根据相关文献与政策文件将广东省特色小镇分为特色产业类、科技创新类、历史文化类三种主要类型。第三,选取肇庆市回龙镇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广府传统村落:黎槎村、澄湖村、槎塘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概况、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资源及社会生活习俗等进行具体调研访谈,资料收集和对比分析,探讨广府文化在特色小镇传统村落中的具体呈现形式。第四,结合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总结出特色小镇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以规划促发展,打造回龙特色广府文化小镇;以政策保文化,为广府文化传承保驾护航;以产业带创新,优质产业植入带动小镇发展。本文希望通过对特色小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式进行解读,为今后特色小镇的文化建设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王东[10](2017)在《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明清广州府北靠南岭走廊,南临茫茫大海,多样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民族(民系)分布,多元的经济形态,发达的宗族文化等因素孕育了众多的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体系。本文基于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借鉴审美文化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以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划分出审美文化圈区划,勾勒出其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指导,搭建研究框架,探索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地域形态特征的多样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进一步推进岭南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以及传统聚落史、建筑美学、传统建筑修缮设计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首先,针对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空间布局、景观类型展开分析,揭示其中的地域形态特征。明清广州府的水乡地区发育最早,是传统广府村落的典型代表,形成水乡村落格局。明代以降形成的广客交融型村落多“五位四灵”的环境格局。近代侨乡村落环境格局多样化特征显着,有水乡格局、靠山临田格局,临田临交通格局等。瑶族村落以“后有靠山,前有梯田”的环境格局为主。传统广府村落以“梳式布局”为原型,衍化为多种布局形态,突出“绕水”、“围岗”、“沿涌”、“综合”的形态布局。广客交融型村落突出村落的“围合性”布局。侨乡村落突出“规整的网状”布局。瑶族村落以“排列和自由”布局为主。从村落景观要素来看,传统广府村落的景观要素主要有榕茵社坛、小桥流水、水口园林、河涌植被、驳岸水埠、田园风光。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主要体现在客家围村景观与广府梳式布局的村落景观的相互交融上。侨乡村落的建筑景观突出表现在西式建筑与传统广府建筑的融合上。瑶族村落以“高山-村寨-梯田-河谷”的垂直景观形态为特色。其次,通过分析明清广州府的经济基础、宗族意识、文化习俗与村落的类型、住居模式、文化空间形成的关系,阐明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农商一体的经济结构孕育了岭南特有的水乡传统广府村落。在多山地、丘陵的广客交融型村落以农耕经济为主,村落规模小、形态简单。近代侨乡村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侨汇经济的支撑。少数民族聚居区存在游耕和山地稻作农业,促成了散居、大杂居小聚居的村落形态。受宗族意识的深刻影响,形成聚族而居的住居模式,在布局上表现为组团性、差序性,规整性、防御性特征。文化习俗对村落空间影响深刻,多神信仰致使村落庙宇众多,南越时期至民国不同年代的民俗遗迹“堆叠”于村落建筑中,“文房四宝”的耕读精神指导景观空间布局,村落空间中的这些文化习俗体现了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再次,通过对传统村落蕴含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审美理想的分析,就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建筑装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量,揭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中的人文艺术品格。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美学特征涉及自然、人文、生活三方面,其审美品格包含“整体和合,直观体悟”的审美思维,“崇尚自然,以水为宗”的审美趣味,“尚静隐逸,诗画桑梓”的审美境界。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表征了包括务实享乐的审美情趣、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崇文重教的价值追求、诗意乐生的审美境界在内的人文精神。作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游艺与粤乐包含了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二、《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阐释
        一、选题缘起
        二、术语阐释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杨之光研究情况
        二、杨之光相关美术史研究情况
    第三节 资料运用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运用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总体构思
        一、研究目的
        二、总体构思
第一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探索历程
    第一节 接受与改造:杨之光五十年代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人民的新文艺”创作理念的凸显
        二、政治理论的影响与改造
    第二节 转型与成熟:六七十年代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一、立足实践的笔墨转型
        二、从生活到创作的程式定型
    第三节 扩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杨之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
第二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若干艺术问题
    第一节 主题与生活的相互关系
        一、人民是历史的主人
        二、主题的构思和提炼
        三、感性生活和思想创见
    第二节 造型与笔墨的兼容问题
        一、摒弃“逸笔草草”的传统创作观念
        二、中国人物画笔墨与素描的结合
        三、笔墨与造型的反复锤炼
    第三节 四平八稳与欹侧多变的构图特色
        一、从《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到《红日照征途》的构图变化
        二、《难忘的岁月》与《白求恩》构图比较分析
        三、《九八英雄颂》从手稿到创作的构图阐释
第三章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影响
        一、指导思想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重要性
        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
        三、笔墨语言的突破
        四、画面构图的拓展
    第二节 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借鉴意义
        一、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二、杨之光的局限性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1 杨之光年表
附录2 杨之光代表作品创作年表
致谢

(2)《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出版座谈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摹写时代风采,彰显广东人开拓进取的文化品格
二、梳理广东40年文艺发展演变轨迹,总结成功经验
三、既是广东的文艺发展演变史,也是广东人的心灵史和精神史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旨趣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说明
        (一) 时间跨度选取
        (二) 中国侨务政策
        1. 政策对象
        2. 政策内容
    三、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一) 研究现状
        1. 系统全面的梳理侨务政策体系及思想理论
        2. 某一领域侨务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演进情况
        3. 关于各类具体侨务政策的执行情形的研究
        4. 落实侨务政策对地方发展变迁影响的研究
        (二) 理论背景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1. 历史文献分析法
        2. 社会史研究方法
        3. 口述史研究方法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改革开放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之前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回国报效
        二、成立运行侨务工作机构组织
        三、土地改革中考虑侨胞特殊性
        四、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五、鼓励侨胞兴学捐赠
        六、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七、辅导华侨回国投资
        八、大力保护争取侨汇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侨务政策遭冲击破坏
        一、海外侨务工作被否定
        二、侨务机构组织被撤销
        三、归侨侨眷被歧视迫害
        四、侨捐侨资工作的倒退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开放之后侨务政策的恢复调整
    第一节 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
        一、驳斥“海外关系复杂论”
        二、“建庙”与“请菩萨”
    第二节 侨务政策内容的调整
        一、侨务政策的关涉范围更为全面细致
        二、侨务政策的重心更加倾向经济工作
    第三节 国内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国内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二、全面恢复归侨侨眷的政治权利
        三、保障归侨侨眷的合法经济权益
        四、鼓励归侨侨眷同海外正常联系
        五、推进华侨农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国外侨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国外侨务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二、积极保护保障华侨的正当权益
        三、发扬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传统
        四、促进华侨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
        五、鼓励华侨自愿加入住在国国籍
        六、教育华侨遵守尊重当地法律习俗
        七、协助华侨华人发挥“桥梁”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侨务政策执行所反映出的社会变迁
    第一节 侨务政策落实带来的社会关系调整
        一、落实政策的“不得刁难”
        二、适当照顾是否“开后门”
        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
    第二节 广东福建落实侨房退还的社会影响
        一、侨房退还问题的历史成因
        二、侨房退还政策执行的难度
        三、侨房退还工作的显着成效
    第三节 一桩纠结的侨房退还案的政策因由
        一、政策“鼓励”下的申诉
        二、政策执行上的“无奈”
        三、久拖未决中的“困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挥侨务政策优势与助推经济发展
    第一节 发挥“侨”的作用来搞活经济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门路要多一点”
        三、“不要丧失机遇”
    第二节 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侨”企
        一、举足轻重的侨资企业
        二、蓬勃兴起的侨属企业
        三、紧跟政策的自办企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侨界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影响效度
    第一节 侨界与统一战线工作
        一、华侨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颇有渊源
        二、侨界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构成
        三、侨胞积极推进祖(籍)国的统一大业
    第二节 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一、正视侨务工作的外交特性
        二、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改善
        三、华侨华人的影响日益增强
    第三节 侨界参政议政的选择
        一、政治环境的认知差异
        二、制度机制的有效保障
        三、文化情感的认同归属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足城市特色,延续广州传统“水文化”
        1.1.2 濠涌水系与旧城关系紧密,水系周边地区矛盾相对突出
        1.1.3 融合“共生思想”开展“城市双修”,实现城、水协同发展
    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2.2 广州旧城范围界定
        1.2.3 濠涌水系周边地区界定
        1.2.4 保护和利用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
        1.3.2 广州旧城和濠涌水系保护与发展研究
        1.3.3 “共生思想”和“城市双修”理念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解读和案例分析
    2.1 “共生城市”理论解读和启发
        2.1.1 “共生城市”理论缘起和概述
        2.1.2 “圣域论”和“中间领域论”的解读
        2.1.3 “共生城市”理论在本次研究中的运用
        2.1.4 国内外案例分析和对本次研究的启发
    2.2 “城市双修”理念引入的意义和启发
        2.2.1 “城市双修”理念运用于本次研究的意义
        2.2.2 国内外案例分析和对本次研究的启发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历史演进及启示
    3.1 广州旧城保护与发展概况
    3.2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历史演进
        3.2.1 古代濠涌水系形成发展和旧城空间格局奠定
        3.2.2 近代旧城空间格局变化和城内濠涌水系蜕化
        3.2.3 现代旧城发展几经曲折和重新认识濠涌水系的价值
    3.3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发展演变的特征和启示
        3.3.1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总体演变特征
        3.3.2 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发展演变的启示
    3.4 共生视角下本次研究内容要点总结
        3.4.1 修复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旧城空间结构
        3.4.2 保护旧城丰富的街巷肌理和建筑遗产
        3.4.3 再现旧城水系周边地区人文景观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现状研究
    4.1 空间形态特征
        4.1.1 旧城传统空间结构被破坏
        4.1.2 城市形态演替割裂旧城历史文脉
        4.1.3 濠涌水网形态与周边城市肌理关系逐步对立
    4.2 土地利用特征
        4.2.1 旧城总体生态类用地缺乏
        4.2.2 濠涌水系周边用地功能单一
        4.2.3 护城濠一带用地开发强度较大
    4.3 道路交通特征
        4.3.1 旧城传统路网结构不清晰
        4.3.2 旧城交通出行方式混合
        4.3.3 旧城慢行交通缺乏整体规划
    4.4 旧城风貌现状
        4.4.1 物质环境风貌衰败
        4.4.2 非物质环境风貌失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5.1 部分与整体共生策略
        5.1.1 修复旧城水系网络空间结构
        5.1.2 实现水系连贯和水体治理
        5.1.3 完善旧城绿地系统
    5.2 历史与现代共生策略
        5.2.1 保护历史建筑,重塑传统风貌
        5.2.2 修补旧城历史肌理
        5.2.3 依托历史水系构建慢行系统
    5.3 人文活动与物质环境共生策略
        5.3.1 保护和再现传统人文景观
        5.3.2 构建景观廊道体系
        5.3.3 促进人文活动与水系周边环境融合共生
    5.4 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集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研究空白
        1.1.2 范例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现状
        1.2.2 研究契机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文献研究
        1.5.1 揭阳古城的研究综述
        1.5.2 公共空间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公共空间形态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公共空间的概念共性解析
        2.1.1 “公共”+“空间”
        2.1.2 公共空间的定义
        2.1.3 公共空间的分类
        2.1.4 公共空间的意义
        2.1.5 公共空间的共性
    2.2 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概念
        2.2.1 国际宪章中公共空间历史保护的条例
        2.2.2 从宪章看公共空间的历史保护的发展
        2.2.3 公共空间历史保护应明晰的重要概念
    2.3 公共空间的形态分析体系
        2.3.1 公共空间的成因分析
        2.3.2 公共空间的描述性分析
        2.3.3 公共空间的诠释性分析
    2.4 公共空间目标和评价体系
        2.4.1 《新城市议程》的新城市范式
        2.4.2 联合国人居署“伟大场所”’的指标
    2.5 公共空间保护设计的方向
        2.5.1 “视觉艺术”方向
        2.5.2 “使用体验”方向
        2.5.3 “场所塑造”方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成因分析
    3.1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区划地理背景
        3.1.1 潮汕文化区
        3.1.2 潮汕的区划
        3.1.3 潮汕的地理
    3.2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民系文化背景
        3.2.1 文化渊源——福佬文化的分支
        3.2.2 文化特征——革新与守旧并存
    3.3 揭阳公共空间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
        3.3.1 远古至唐——建治之前
        3.3.2 宋元时期——城郭初现
        3.3.3 明清时期——格局完善
        3.3.4 民国时期——市政改良
        3.3.5 建国之后——发展之殇
    3.4 揭阳公共空间的成因总结
        3.4.1 政治成因
        3.4.2 文化成因
        3.4.3 经济成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之描述诠释性分析
    4.1 公共空间形态之风水格局——二水会龙葫芦地
        4.1.1 得水——二水会龙葫芦地
        4.1.2 聚气——群山环抱莲花城
        4.1.3 补缺——固气涵元兴楼台
    4.2 公共空间形态之城池格局——五门三关内外城
        4.2.1 南宋——东朝西市未设防
        4.2.2 元朝——外郭内城筑金汤
        4.2.3 明清——五门三关瓮城制
        4.2.4 特征——城关濠堡形制全
    4.3 公共空间形态之水系空间——三窖百桥三吴景
        4.3.1 三窖——马山吴西南北窖
        4.3.2 溪塘——二十四溪风水塘
        4.3.3 桥梁——卧波枕水小桥多
        4.3.4 特征——尤胜三吴水乡色
    4.4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道空间——四纵四横鱼骨形
        4.4.1 街道——四纵四横丁字街
        4.4.2 特征——中西交融鱼骨形
    4.5 公共空间形态之公建空间——周坛边庙中衙署
        4.5.1 国祭——国祭坛庙遵礼制
        4.5.2 民祀——多教共祀敬鬼神
        4.5.3 其他——衙署书院重教化
        4.5.4 特征——周坛边庙中衙署
    4.6 公共空间形态之街区空间——“从厝”群落形有机
        4.6.1 民居——“从厝”民居制规整
        4.6.2 街区——自组织化形有机
    4.7 公共空间形态之园林空间——西湖柳色绿河滨
        4.7.1 传统——寄情山水及庙园
        4.7.2 现代——西湖水镜映亭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空间保护更新实践与启示
    5.1 公共空间的整体保育策略:新加坡文化保育的启示
        5.1.1 新加坡整体性文化保育的历程
        5.1.2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评价引导策略
        5.1.3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特征强化策略
        5.1.4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庆典强化策略
        5.1.5 公共空间文化保育的整体管控策略
        5.1.6 启示: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5.2 公共空间的渐进更新策略:哥本哈根中心区更新范例
        5.2.1 起点:打造触媒空间
        5.2.2 发展:建设步行网络
        5.2.3 完善:发展城市广场
        5.2.4 启示: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5.3 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城市因何繁荣》的启示
        5.3.1 目的:探讨繁荣城区的成功指标
        5.3.2 案例:新奥尔良杰克逊广场研究
        5.3.3 启示:公共空间的活力激发策略
    5.4 公共空间的人性智慧策略:SIDEWALK TORONTO项目启示
        5.4.1 Sidewalk Toronto项目简介
        5.4.2 Sidewalk Toronto规划亮点
        5.4.3 启示:公共空间人性智慧策略
    5.5 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BLOCK BY BLOCK项目启示
        5.5.1 BLOCK BY BLOCK是什么
        5.5.2 加德满都的公众参与案例
        5.5.3 启示:公共空间的公众参与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保护更新的策略
    6.1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整体保育策略
        6.1.1 战略核心选择:人文生态多核共存
        6.1.2 .结构骨架建立:一环一网四核四轴
        6.1.3 系统外部耦合:对接叠合检讨提升
        6.1.4 系统内部优化:均衡布局联结成网
        6.1.5 设定控制指标:目标量化有据可依
    6.2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渐进更新策略
        6.2.1 触媒植入
        6.2.2 以点带面
        6.2.3 智慧进化
    6.3 揭阳古城公共空间人性活力策略
        6.3.1 人行优先通行便捷
        6.3.2 体验改善功用提升:
        6.3.3 弹性规划多样利用
        6.3.4 景观渗透亲水营造
        6.3.5 功能复合激发活力
        6.3.6 公众参与促进融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冼夫人研究文献产出现状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冼夫人和冼夫人文化研究文献产出概况
    (一) 研究工具和文献来源
    (二) 期刊论文历年文献数量分析
    (三) 学科领域分布
    (四) 冼夫人研究队伍分析
    (五) 冼夫人研究热点分析
二、冼夫人和冼夫人文化研究现状评述
    (一) 冼夫人和冼夫人文化研究演进趋势分析
    (二) 冼夫人和冼夫人文化研究现状评价
三、新时代冼夫人和冼夫人文化研究创新策略
    (一) 利用全国合力:把冼夫人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系统中研究
    (二) 以问题为导向:把理论创新作为开拓冼夫人文化研究的内动力
    (三) 文化旅游融合:在“一带一路”合作中将冼夫人文化研究成果转化为旅游经济效益

(7)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一、郡城天后宫
        二、北港朝天宫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一、信仰风俗
        二、祭祀仪式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一、参与公益事业
        二、移民精神安慰
        三、同乡联系纽带
        四、教育教化民众
        五、军事战略防御
        六、处理族群纠纷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小结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8)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变迁阶段
    2.1 重形生情的景名与风物意象群生成阶段
        2.1.1 钟物不钟人的审美主客体关系
        2.1.2 钟物之形的景名审美文化特点
        2.1.3 情之生发的风物意象群之积淀
    2.2 情聚理显的城乡景观集称个案生成阶段
        2.2.1 山水审美文化的接受与转化
        2.2.2 府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2.3 县城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2.4 乡居地景观集称个案的生成
    2.3 情意迸发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发展阶段
        2.3.1 城镇体系充实下山水审美文化的内化与认同
        2.3.2 广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3.3 肇庆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3.4 惠州府治下城乡景观集称的内容拓展与类型分化
    2.4 多重塑情的城乡景观集称审美转型阶段
        2.4.1 传承与创新并存一体的宏观文化环境
        2.4.2 由文人个体走向全民品境的生成方式
        2.4.3 由情感抒发转向文化整合的社会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江三角洲府城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内涵比较
    3.1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初始作品本体结构比较
        3.1.1 物象题材的构成比较
        3.1.2 意象组织的关系比较
        3.1.3 文化合流的程度比较
    3.2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过程比较
        3.2.1 广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2.2 端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2.3 惠州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3 府城地景观集称的古今审美文化意蕴比较
        3.3.1 整体和合转向各美其美的物象关系
        3.3.2 循环圆融转向确切明晰的主体美感
        3.3.3 因循守常转向推陈出新的审美取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特征阐释
    4.1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相通性
        4.1.1 “朝慕山水、构环搜胜”的民族品境取象方式
        4.1.2 “见贤思齐、朴素乐观”的地域社会审美心态
        4.1.3 “忧国忧民、比德畅神”的文人群体审美追求
    4.2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地域性
        4.2.1 山水品题:文化惯例下的情感区分
        4.2.2 交通品题:城乡交流下的物象关联
        4.2.3 建筑品题:语汇系统下的同中见异
    4.3 城镇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创新性
        4.3.1 当代自然审美欣赏的对象特性层级
        4.3.2 古今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重心转移
        4.3.3 海陆地质遗迹品题个案与系列简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江三角洲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智慧传承
    5.1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文化的历史智慧
        5.1.1 水系片区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时空分布
        5.1.2 水利基围内乡居地景观集称的社会功能
        5.1.3 区氏家族之松塘小八景的审美文化特性
    5.2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进中的文本意义
        5.2.1 多因素交织下景观集称的丰富性
        5.2.2 海洋文化主导下的虎门景观集称
        5.2.3 都市水乡主导下的麻涌景观集称
    5.3 乡居地景观集称审美演替后的再生策略
        5.3.1 从“乡社群落”到“新城社区”
        5.3.2 新旧景观集称的文化功能差异
        5.3.3 培育跨时空文化共同体的策略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特色小镇背景下肇庆市回龙镇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1.1.2 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对今后建设工作具有引领及检验作用
        1.1.3 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补齐特色小镇特色缺失短板
        1.1.4 实施特色小镇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力
        1.1.5 在农村“城市化”运动的冲击下,保护传统村落势在必行
    1.2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概述
    2.1 相关研究现状
        2.1.1 国外小城镇相关研究
        2.1.2 我国特色小镇相关研究
        2.1.3 广府文化相关研究概况
    2.2 相关概念概述
        2.2.1 广府文化的相关概念
        2.2.2 特色小镇
        2.2.3 文化旅游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
        2.3.1 深圳华侨城甘坑客家小镇——文化科技IP的创新之旅
        2.3.2 日本川越小镇——特色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再现
3 肇庆市回龙镇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实例研究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1.1 回龙镇整体概况
        3.1.2 主要研究对象选定
    3.2 物质文化景观
        3.2.1 黎槎村
        3.2.2 澄湖村
        3.2.3 槎塘村
    3.3 非物质文化资源、社会生活习俗
        3.3.1 传统节庆
        3.3.2 民间技艺
        3.3.3 特色美食
        3.3.4 粤语及传统口头文学
        3.3.5 广府精神文化特质
        3.3.6 社会生活习俗
    3.4 研究对象对比分析
4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回龙镇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4.1 以规划促发展,打造回龙特色广府文化小镇
        4.1.1 保护现有文化资源,稳定存量创新增量
        4.1.2 结合周边文化资源,集中展示广府文化
        4.1.3 打造回龙文化片区,开辟全域旅游线路
    4.2 以政策保文化,为广府文化传承保驾护航
        4.2.1 深度整合广府文化资源,建立广府文化数据库
        4.2.2 加大广府文化宣传力度,制定有效的宣传政策
        4.2.3 政府主导举办民俗活动,打造特色的民俗文化
        4.2.4 制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吸引各高端要素汇集
    4.3 以产业带创新,优质产业植入带动小镇发展
        4.3.1 发挥新媒体作用,“文化+”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4.3.2 开展政企校合作,“特色+精品”形成产业链
        4.3.3 创新内涵与形式,以创新建设加强广府文化认同
        4.3.4 打造优质小镇IP,讲好小镇故事实施产业嫁接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回龙镇广府文化形态在历史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5.1.2 对回龙镇现存的本土广府文化资源的研究
        5.1.3 特色小镇政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5.1.4 针对特色小镇广府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的优化对策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我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总览
        1.2.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整体性研究现状
        1.2.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专题性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畴
        1.4.1 空间范畴
        1.4.2 时间界定
    1.5 关键概念与研究框架
        1.5.1 关键概念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与演变
    2.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
        2.1.1 传统村落的物质形态构成
        2.1.2 传统村落的社会内涵构成
        2.1.3 传统村落的精神价值构成
    2.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空间划定
        2.2.1 文化圈理论
        2.2.2 传统村落文化圈划定要素
        2.2.3 传统村落审美文化圈区划类型与层级
    2.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时间理路
        2.3.1 万邦时代南越族群的村落文化滥觞(先秦时期)
        2.3.2 移民迁徙融合与广府聚居区的形成(秦-宋元)
        2.3.3 民系交汇背景下的广客杂居村落演绎(明-民国)
        2.3.4 中外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侨乡村落拓展(清中后期-1949 年)
    2.4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演变规律
        2.4.1 文化圈中心和边缘的演变机制
        2.4.2 文化圈之间的时空演变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地域形态特征
    3.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
        3.1.1 传统广府村落环境格局
        3.1.2 广客交融型村落环境格局
        3.1.3 广府侨乡村落环境格局
        3.1.4 瑶族村落环境格局
    3.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
        3.2.1 原型:梳式布局
        3.2.2 传统广府村落布局
        3.2.3 广客交融型村落布局
        3.2.4 广府侨乡村落布局
        3.2.5 瑶族村落布局
    3.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景观要素
        3.3.1 传统广府村落景观要素
        3.3.2 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要素
        3.3.3 广府侨乡村落景观要素
        3.3.4 瑶族村落景观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
    4.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类型与经济形态
        4.1.1 农商一体的传统广府村落
        4.1.2 农耕为主的的广客交融型村落
        4.1.3 依赖侨汇的广府侨乡村落
        4.1.4 倚重农耕的瑶族村落
    4.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住居与宗族意识
        4.2.1 组团形态体现宗族文化
        4.2.2 差序格局反映宗族制度
        4.2.3 规划营建依赖宗族力量
        4.2.4 防御体系彰显宗族防卫意识
    4.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空间与社会习俗
        4.3.1 村落环境空间反映民间信仰
        4.3.2 村落文化空间承载民俗遗迹
        4.3.3 村落景观空间表征耕读文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人文艺术品格
    5.1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人文艺术品格的内涵
        5.1.1 传统村落差异化的民族心理
        5.1.2 传统村落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5.1.3 传统村落的整体和象征思维
        5.1.4 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5.2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审美特征
        5.2.1 景观集称文化在明清广州府乡村的演变
        5.2.2 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景题特征
        5.2.3 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审美意蕴
    5.3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5.3.1 精细实用的审美情趣
        5.3.2 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
        5.3.3 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
        5.3.4 诗意乐生的审美追求
    5.4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品格
        5.4.1 游艺: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
        5.4.2 粤乐: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岭南文史》与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研究[D]. 肖洒.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2]《改革开放与广东文艺40年》出版座谈会综述[J]. 余与之. 岭南文史, 2020(02)
  •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中国侨务政策之研究[D]. 刘纯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5)
  • [4]基于共生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濠涌水系周边地区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D]. 韩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5]揭阳古城历史公共空间形态特征与保护策略研究[D]. 林冬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冼夫人研究文献产出现状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J]. 闫晓萍,王友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06)
  • [7]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8]珠江三角洲城乡景观集称的审美文化研究[D]. 彭孟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9]特色小镇背景下肇庆市回龙镇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 余慧谍.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岭南文史》综述暨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座谈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