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词汇论文-于楠

隐喻词汇论文-于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隐喻词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隐喻,二语习得,词汇发展

隐喻词汇论文文献综述

于楠[1](2019)在《隐喻对词汇习得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隐喻的发展,现在已经被应用到其他许多学科中,如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二语习得等。这篇文章将从隐喻的概念出发,分析探讨隐喻对二语习得发展的主要影响。(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8期)

庞群[2](2019)在《培养隐喻思维能力,跨越高考词汇难关》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对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具有显着的作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词汇的四级要求:能理解语境中单词和词组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如"I have a headache.""He is a headache."。对八级水平更是有"能区别单词的内涵和外延,并解释单词的内涵对意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48期)

张东华[3](2019)在《试论隐喻意识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学领域,隐喻一词出现的频率较高。它不仅涉及在基本文学领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用来引用。由此可见,隐喻的含义延伸至我们多方面的学习生活。而英语在学科教育中一直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研究升学考试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隐喻和英语相结合,共同完成大学英语词汇的学习也是近些年来较为新鲜的探讨话题。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实施隐喻意识与大学英语相结合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从文学角度出发,隐喻是指针对具体的对象或者事物进行暗示性的比喻,它与明喻构成两个相反的方面,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经常使用的语言之一。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首次以培(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21期)

尹媛[4](2019)在《探索隐喻与医学英语词汇命名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英语词汇的命名方法众多,比如人名地名命名、神话典故命名、会意命名、音译命名、隐喻命名。隐喻法借助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代指深奥复杂的医学词汇,让人从熟知事物的特征上推知医学疾病或解剖结构的含义,具有简单直观的优势,所以自古以来医学研究者通过隐喻机制拓展出大量医学英语词。文章从隐喻视角出发,搜集挖掘了一系列医学英语词,希望对医学英语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术语》期刊2019年05期)

吉莉[5](2019)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隐喻的价值追寻》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提出利用隐喻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英语词汇的多重语义及其发展,并养成隐喻意识与跨文化意识。(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1期)

魏薇[6](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日汉隐喻运动表达词汇化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空间运动为源域来构建我们对心理状态、五官感知等抽象概念理解的语言现象,被称为"隐喻性运动"。本文将通过语料调查展开研究,探讨日汉隐喻移动表达的词汇化模式、词汇化水平的异同以及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结果发现,同一目标域下,日语的路径动词均较汉语路径动词表达更为丰富,即日语的词汇化水平高于汉语。而方式动词的使用上,日语较汉语更为丰富与汉语较日语更为丰富的情况均存在。在日语表达中,路径动词的使用最多,而汉语表达中,方式动词的使用最多。在语言类型方面,汉语呈现出动词框架型+卫星框架型+均衡框架型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晶洁[7](2019)在《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常常出现对英语词义进行拓展的情况,一词多义在英文中也是随处可见,而隐喻是词汇变化及拓展的重要理论依据。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词汇本身含义及隐喻含义的关系,促进学生在记忆单词时不再枯燥乏味、含义模糊,提升对记忆单词的兴趣,拓展发散性思维,加强对词汇的运用能力,减轻词汇记忆负担。本文对隐喻概念、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分析隐喻在英语中的重要影响,借助一些教学案例更好认识隐喻。(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任飞宇[8](2019)在《《奥兰多》英汉翻译中情感隐喻运动事件词汇化类型探究——整合语料库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语言的词汇化类型差异一直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已有很多对于情感隐喻的研究,但在隐喻运动事件视角下探究情感表达的研究并不多。隐喻运动事件与情感的结合则能更好地展现出情感在心理上的意义建构。通过对小说与语料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英汉语情感隐喻运动事件词汇化类型趋势都呈现出"S-语言>V-语言>E-语言"。但英语中"S-语言"的比例高于汉语;汉语"E-语言"比例高于英语,英语中未发现"E-语言"结构;汉语"V-语言"的比例在小说中大于英语,但在语料库中却相反。(本文来源于《外语艺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覃润娟[9](2019)在《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与隐喻认知是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并逐渐发展以隐喻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对此,以概念隐喻为切入点,论述了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及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证探究的方式证明了概念隐喻的教学管理方法要优于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且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和记忆。(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仲美荣[10](2019)在《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语法支持的语言表达效果微弱,而没有词汇作为基础的语言表达只能是零。词汇是语言最基础的单位和材料,而高中英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词汇学习质量,扩大学生词汇含量,就需要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概念隐喻理论以学生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隐喻等方式学习词汇,进而提升学习质量,达成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目标。(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隐喻词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隐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词义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对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具有显着的作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词汇的四级要求:能理解语境中单词和词组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如"I have a headache.""He is a headache."。对八级水平更是有"能区别单词的内涵和外延,并解释单词的内涵对意义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隐喻词汇论文参考文献

[1].于楠.隐喻对词汇习得发展的影响[J].校园英语.2019

[2].庞群.培养隐喻思维能力,跨越高考词汇难关[J].教学考试.2019

[3].张东华.试论隐喻意识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知识文库.2019

[4].尹媛.探索隐喻与医学英语词汇命名的关系[J].中国科技术语.2019

[5].吉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隐喻的价值追寻[J].英语广场.2019

[6].魏薇.基于语料库的日汉隐喻运动表达词汇化对比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7].张晶洁.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8].任飞宇.《奥兰多》英汉翻译中情感隐喻运动事件词汇化类型探究——整合语料库数据[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9

[9].覃润娟.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0].仲美荣.概念隐喻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标签:;  ;  ;  

隐喻词汇论文-于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