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分析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分析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园林工程与城市环境绿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绿色植物的栽培和养护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城市化建设水平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绿色植物栽培和养护技术的研究,确保城市化建设得到稳定的发展。本文对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分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技术;分析

近年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的不断增强,使得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工作变得更加紧迫。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技术变得十分关键。新的时期下,要努力做好园林植物的栽培工作,并与栽培后做好其养护工作,促进园林植物的茁壮成长,以便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好的贯彻和落实了可持续发展观。

1园林植物相关栽培技术

1.1移栽园林植物前的准备

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园林绿植栽培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种植现场的石块、垃圾等必须及时清理干净,收集和分析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土壤成分等外界影响因素,并筛选园林植物物种。植物的选择主要是指确认园林栽培需要的植物种类、数量、生长状况、质量等,此外,园林植物管理部门,要综合性分析成本投入,合理分析种植区域面积以及绿植栽种密度。通常而言,选择园林绿植种类需遵循下列几点建议:第一,植物根系发达,由胚根发育的根部分较短,支根数量较多,起苗时由胚根发育的根一般不会劈裂;第二,植物为竖直状态,生长高度适合种植,枝叶茂盛;第三,植物顶芽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侧芽饱满、健康,且保证植株外形的完好无损,无病虫害。

1.2花坛植物与树木栽培技术

1.2.1花坛植物栽培

(1)起苗栽植法。采用这一方法进行植物栽培,为了提高植物成活率,植物根部要附带包裹土壤,其比较适用于数量较多、移植成活率高、成长周期短的花类植物。一般情况下,在进行起苗移栽时,需选择在阴雨天或傍晚太阳下山的天气条件下,如此一来,可有效降低移栽过程中植物的死亡率,经过植物根部重新适应新环境,逐步恢复吸水能力。

(2)脱盆栽植法。在花盆中栽植植物后,将其从花盆移种到花坛中,这是某些园林植物的栽培方式。为了提高高株植物在花坛内的种植,就需要选择较高地段进行种植,在栽培种植的过程中以深栽的方式,来避免栽种不深露土的情况发生,这样也能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3)模纹花坛栽植法。依据花坛的图案设计要求进行放样,要求先进行图案的边缘栽植,然后再进行图案的内部栽植,并且适当地增加栽植的密度。二是树木的栽植。树木的栽植首先是依照设计位置进行种植穴的挖定,种植穴的规格要根据植被的根系、土球以及木箱的规格大小而定。裸根与土球类树木的种植穴应该为圆穴,规格是加大根系或者土球直径的60~80cm,深度要求加深20~30cm,坑壁应垂直平滑,挖好后在坑底放20~30cm的土堆;对于木箱树木要求挖方坑,四周应加宽木箱80~100cm,坑深应该加深木箱20~30cm。挖出的坏土以及多余的土壤应该运走,将种植土与腐殖土置于种植穴的附近,准备待用。

1.2.2树木栽培

在移栽树木前需要明确把握设计图纸,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选择开挖位置,根据植株根系大小及其附属物大小合理确定穴的尺寸,圆形坑穴适宜栽种裸根与包裹土壤类的树木,栽植穴尺寸要大于根系和包裹土壤最大直径的65~85cm,坑穴的深度要维持在25~35cm范围内,保证土坑内壁无垃圾、碎石等,栽植穴挖掘完成后底部应填放25~35cm高的土;木箱型树木的栽植穴一般为矩形,其尺寸要比木箱宽85~95cm,与圆坑深度一样。此外,要保证树木尽量朝向阳面,在坑穴中种植树木时,保证树尖与根部呈垂直状。

2园林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2.1植物的灌溉技术

园林植物灌水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促进园林植物根系的保活,二是确保园林植物的生长,三是促进园林植物更好越冬。因此,必须把握园林植物灌水的时机。园林植物根系保活灌水应该在新定植园林植物后即开始,使园林植物根系能够快速吸收水分,加速土壤一根茎的结合强度。园林植物生长灌水应该集中于夏季园林植物生长旺盛期,特别是高温干旱的时节要及时进行灌水。园林植物在入冬前应该灌入大量的水,确保对冻伤和干梢的抵御能力。

2.2植物的施肥技术

园林植物栽种后,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施肥,能够适当的增强土壤的肥力,以便能够促进园林植物的生长。在对园林植物进行施肥的过程中,主要能够分为2个重要的步骤,即底肥和追肥。在对园林植物施底肥时,要选择正确的施肥时间,最好是在植物的叶子脱落之后和植物发芽之前,必要情况下,还应该使用发酵后的有机肥进行施肥,以便能够增加种植土壤的肥力。将肥料与土壤进行均匀的搅拌,且施肥量的选择也应该针对植物的种类和大小进行。园林植物在追肥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肥料的用量进行控制和把握,并在施肥后及时浇水。

2.3植物的修剪技术

对于园林植物来说,要想充分体现其美观的效果,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出优美的树形,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调节植株内在的营养成分分配,使其长势更好。在对园林植物进行修剪时,首先应对植物的生长习性、个性特点、阳光水分喜好有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植株的生长规律,做到合理修剪。通常花灌木一般在冬天或者早春修剪;一年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的灌木如月季,可于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进行短剪或回缩强枝,同时剪除交叉枝、病虫枝、并生枝、弱枝及内膛过密枝。从修剪的手法来看,修剪主要就是对植株的各个部位进行摘除和剪裁,因此要注意修剪技术。以树冠的外形为依托,采用圆头形、卵圆形、圆锥形、图案形等,采用疏剪、短剪、缩减等修剪方式,改变树形,达到更为美观的作用。

2.4病虫害防治

不同的植株,其遇到的病虫害也不同,对于乔木的病虫害防治,应加强对树木伤口的养护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常采用速扑剂和杀虫剂为主,有效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同时应积极查找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时清理生病植株的病株、病叶,防治害虫的入侵。针对植株的病虫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综合治理,比如微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和物理机械防治法等,根据不用的园林植物和病虫害原理采用合适有效的治理方法,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2.5做好除草及自然灾害防治工作

在园林植物后期养护管理中,做好除草及自然灾害应对非常重要。首先,应做好中耕管理。在植物养护中,通过松动土壤的方式使土壤表层疏松、透气和保水,对植株中的杂草进行及时有效的清理,同时要根据植株的特点减少浅根、乔灌木之间争夺养分和水分的问题。除了清理杂草,还应积极防御自然灾害,对日照、冷冻、风寒等自然灾害进行应对,防止对园林植物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针对一些多风地带,园林植物在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出现偏心或者偏冠的现象,及时对园林植物进行适当合理的修正,从而减少风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同时可以采用加土、支柱、扶正、绑扎和拉索等方式对植株进行固定,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我国的园林绿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大量植物的栽植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的环境,通过植物栽培技术和养护技术的水平的提高,植物的栽培成活率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化的效果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马攀.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J].农业工程.2018(03).

[2]李特伦.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研究[J].花卉.2018(16).

[3]徐金莲,张士卓.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2018(06).

[4]杨孟佳.试论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J].现代园艺.2018(20).

标签:;  ;  ;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