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关系论文-陈凯迪,严建

中西医关系论文-陈凯迪,严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西医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辛辣,痔疮,中医西医,辣椒素

中西医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迪,严建[1](2019)在《从中西医角度论述辛辣与痔疮发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痔疮是生活中的常见病,发病率高,具有出血、疼痛、脱出等典型临床表现。从"辛辣"一词的解释与演变渊源,基于中医理论解释辛辣与痔疮发病的关系,从西医视角解释辣椒素在痔疮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阐述中西医在不同立场上对辛辣之品与痔疮发病关系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金津,敬岳,李得民,张洪春[2](2019)在《肠道菌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与肠外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功能及病变之间的关联也受到广泛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全球范围内流行的高致死率、致残率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文章就肠道菌群与COPD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研究肠道菌群对COPD发生发展的影响,并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整体观念下的"邪正观"等理论视角认识两者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及COPD的诊疗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刘文香,辛效毅[3](2019)在《冠心病与血清总胆汁酸及胆碱酯酶关系的中西医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人数较前出现明显增长,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认了一系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脂、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即使能有效控制以上危险因素,也不能较好的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因此考虑可能存在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脂有关成分、炎性相关因子、代谢相关因子等被列入其中,胆汁酸及胆碱酯酶与血脂代谢联系密切,如能结合中西医对冠心病的认识,进一步探讨胆汁酸及胆碱酯酶与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关系,以期可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张红霞[4](2019)在《中西医医患关系的现代价值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以前的中西医都保持着传统的医患关系: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式具有较大的自主权。现代医学的兴起完全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医患关系。患者的自感不再成为诊断和治疗的焦点,其"被驯化"成"合格病人",医生则"通过技术"享有最大限度的控制;医生的"专业训练"让他把焦点聚集到"人"以外的病症、数据和检验报告上;医生不再用贴近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解释病情,取而代之的是严谨科学的医学术语。中西医医患关系的差异背后有其社会文化属性。当现代人日益被"科学标签"、"医学标签"包裹时,传统中医医患关系的价值对于重新认识和找回医学的"人"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期刊2019年07期)

于泽宇,崔璇,刘春燕,李奕茜,马建[5](2019)在《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浅析甲状腺激素与阳气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而人体之中以阳气为本,起到推动和调控脏腑机能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在人体中所发挥的作用与阳气的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苏静,林江[6](2018)在《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与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性便秘(FC)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治疗困难。近年来各项针对FC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药物研究不断被业内学者所报道。文章主要对近年来有关离子通道与FC关系的基础研究、离子通道介导治疗便秘的临床试验、通便中药对离子通道影响的实验研究以及离子通道在FC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东南国防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曹淼,何清湖,孙贵香,张冀东[7](2018)在《亚健康学的学科属性及其与中西医结合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亚健康的定义、亚健康学的学科内容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认为亚健康学本质上类属于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思路与方法的指导对亚健康学发展十分重要,同时亚健康学的发展也完善了中西医结合自身的学科内涵。(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赵凯莹,艾广,武忠[8](2018)在《从中西医角度浅析血清铁蛋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不仅铁影响糖脂代谢,而且铁代谢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铁蛋白(SF)能反映体内铁存储量及肌体的营养状态,是判定体内铁缺乏及铁负荷过大的有效指标,SF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DPN患者的动态监测指标之一。因此,SF在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8年01期)

郑彦[9](2018)在《试论中西医协同发展与中华医药传承的关系——基于近代厦门老药铺数量和分布的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厦门地区为例,根据民国时期的文献记载,对民国时期厦门老药铺数量、分布特点进行还原、梳理考证和分析,然后通过对其中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店"进行案例分析以对中华医药老字号的长寿秘诀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中西医协同发展是近代厦门叁家医药老字号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长寿老药铺的经营发展往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发展,这为今天的中华医药老字号振兴提供了一些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8年01期)

曹云,张雯[10](2017)在《中西医理论探讨消化性溃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消化系统溃疡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常见病因主要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胃蛋白酶作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还有应激、心理、遗传等因素。近年来,细胞因子在溃疡病发病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细胞因子生物活性不同,可将其分为保护性细胞因子、损伤性细胞因子及双重作用性细胞因子。笔者将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分别论述溃疡病发生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保护性细胞因子保护性细胞因子主要参与黏膜防御及修复的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7年12期)

中西医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与肠外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功能及病变之间的关联也受到广泛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全球范围内流行的高致死率、致残率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文章就肠道菌群与COPD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研究肠道菌群对COPD发生发展的影响,并从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整体观念下的"邪正观"等理论视角认识两者的关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及COPD的诊疗提供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西医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凯迪,严建.从中西医角度论述辛辣与痔疮发病的关系[J].亚太传统医药.2019

[2].金津,敬岳,李得民,张洪春.肠道菌群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关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3].刘文香,辛效毅.冠心病与血清总胆汁酸及胆碱酯酶关系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新疆中医药.2019

[4].张红霞.中西医医患关系的现代价值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9

[5].于泽宇,崔璇,刘春燕,李奕茜,马建.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浅析甲状腺激素与阳气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6].苏静,林江.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与离子通道关系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8

[7].曹淼,何清湖,孙贵香,张冀东.亚健康学的学科属性及其与中西医结合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

[8].赵凯莹,艾广,武忠.从中西医角度浅析血清铁蛋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8

[9].郑彦.试论中西医协同发展与中华医药传承的关系——基于近代厦门老药铺数量和分布的考证[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

[10].曹云,张雯.中西医理论探讨消化性溃疡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J].中国民间疗法.2017

标签:;  ;  ;  ;  

中西医关系论文-陈凯迪,严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