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一、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1](2021)在《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文中认为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主要用于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挽救生命。随着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机制认识的加深以及起搏疗法的不断更新和扩展, 心脏起搏适应证在不断发展。由于不同级别医院和/或医生对永久性起搏器治疗适应证认识有所不同, 故界定临床起搏治疗适应证和起搏疗法的范围需要规范化指导。此次制订的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是2010年发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目前认识和建议》的修订版。

杜传随[2](2021)在《经皮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皮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取36例拟行非心脏手术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且动态心电图示2-3s的R-R间期或停搏。随机分为经皮临时起搏(transcutaneous cardiac pacing,TCP)观察组(C组,n=20)和经静脉临时起搏(transvenous cardiac pacing,TVP)对照组(V组,n=16)。观察两组起搏频率分别为70次/min和50次/min患者的SBP、DBP。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开始前(T0)、诱导后5 min(T1)、切皮后5 min(T2)、切皮后30 min(T3)和手术结束后60 min(T4)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心率(heart rate,HR),术后第1 d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结果。比较围术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起搏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律失常类型、手术类型以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起搏频率SBP、DBP:起搏频率为50次/分时的SBP和DBP高于70次/分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流动力学指标:在T0、T1、T2、T3、T4时点,两组患者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起搏器植入及工作情况:V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起搏器故障2例(1例患者存在心搏脱落,1例患者起搏器工作异常),术中需要全程起搏1例,需要间断起搏10例,不需要起搏5例。C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起搏器工作正常,术中需要全程起搏1例,需要间断起搏13例,不需要起搏6例。两组患者术中需要起搏器起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d肌钙蛋白I结果均<0.02ng/m L,肌红蛋白结果均<61ng/m L,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V组一例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未发生血肿、感染、心肌穿孔等并发症,C组患者术后未发生皮肤烧伤,骨骼肌、心肌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7.起搏费用和手术等待时间:V组起搏费用1886元,C组起搏费用475元。两组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TCP和TVP二者效果相当,均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围术期的风险。TCP操作简单快捷,减少患者创伤,节省住院费用。

林锦璇[3](2021)在《左束支起搏的电学及机械学同步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探索左束支起搏心电图形态与解剖位置、电学同步性的相关性背景: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生理性起搏方式,其可行性和短期安全性已得到证实。但是,目前关于不同部位的LBBP是否存在差异,我们却知之甚少。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部位LBBP的电生理特征。方法:本研究连续入组68例自身QRS时限正常且成功接受LBBP植入的患者。根据LBBP起搏心电图形态将患者分为左束支主干起搏组(Left bundle trunk pacing,LBTP)、左后分支起搏组(Left posterior fascicular pacing,LPFP)和左前分支起搏组(Left anterior fascicular pacing,LAFP)三组。收集并分析入组患者术中心电图特征、起搏参数及透视影像资料。结果:68 例患者中,LBTP 组 17 例(25.0%),LPFP 组 35 例(51.5%),LAFP 组16例(23.5%)。起搏心电图分析显示,三组患者起搏QRS时限均较窄(128.6±9.1ms 比 133.7±11.2ms 比 134.8±9.6ms,P=0.170),左室激动时间较快(70.4±9.0ms 比 70.6±10.2ms 比 71.0±9.0 ms,,P=0.986),起搏阈值低且稳定。右室延迟激动峰值时间(delayed righ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dRVAT)和心室间激动电学同步性亦均相似。心脏透视影像资料分析显示LBBP起搏电极导线Tip端最常位于心室影的基底部中区(67.7%),但起搏电极导线的影像位置与特定LBBP起搏心电图形态之间无对应关系(88.2%比57.1%比68.8%,P=0.106)。结论:对于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功能正常的患者,不同部位LBBP均可产生较好的室内和室间电同步。单纯依赖起搏电极导线的透视影像位置不能预测特定的LBBP起搏心电图形态。第二部分双束支区域起搏的可行性和电生理特点(BBBP-I研究)背景: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通过直接激动心脏传导系统而实现生理性起搏,但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延缓(Right bundle branch delay,RBBD)形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同时起搏左、右束支区域以实现更同步、更生理的心室激动的可行性。方法:在入组的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中,通过经静脉穿室间隔的方法将双极起搏电极导线的远端电极放置在左束支区域,用于起搏左束支区域,而近端的环状电极用于起搏右束支区域。术中通过不同起搏极性组合的双极起搏模式以实现双束支区域起搏(Bilateral bundle branch areapacing,BBBP)并记录相应状态下的心电图和起搏参数。测量并分析QRS时限(QRS duration,QRSd)、右室延迟激动峰值时间(delayed righ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dRVAT)、左室激动峰值时间(Peak left ventricular activation time,LVAT)和心室间激动传导时间差(Inter-ventricular delay,IVD)。术后进行3个月随访以评估起搏稳定性和短期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例患者,其中22例(61.1%)BBBP成功。与LBBP相比,BBBP 时的 QRSd 显着短于 LBBP(109.3±7.1 ms 比 118.4±5.7ms,P<0.001)。LBBP会导致右室激动延迟,dRVAT为115.0±7.5 ms,IVD为34.0±8.8ms。成功BBBP的22例患者中,BBBP可完全消除18例患者的RBBD,另外4例患者虽仅部分消除,但dRVAT和IVD均较LBBP显着缩短,dRVAT从LBBP时的120.5±4.7ms 降至 BBBP 时的 106.1±4.2ms(P=0.005),IVD 从 LBBP 时的39.0±1.2ms 降低至 BBBP 时的 28.8±4.7ms(P=0.030)。结论:LBBP时QRS相对较窄,但右室激动相对延迟和双心室激动不同步。BBBP可消除这种右室激动延迟,从而产生更生理的心室激动。第三部分比较左束支起搏和双束支区域起搏对心脏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BBBP-Ⅱ研究)背景:双束支区域起搏(Bilateral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BBBP),通过同时激动左、右束支区域,可纠正或改善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时心电图表现的右束支传导延缓(Rightbundle branch delay,RBBD),从而实现更生理的心室激动。但BBBP和LBBP的这种电学同步性差异是否可进一步转化为机械同步性的差异,目前尚未可知。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超声心动图比较LBBP和BBBP两种不同起搏模式对心脏机械同步性产生影响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探索性信息收集研究。连续入组BBBP成功且无严重结构性心脏病的心动过缓患者,入组患者先通过心电图评估是否满足LBBP和BBBP判定标准并测定两种起搏模式的起搏阈值。分别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得的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差(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和三维超声测得的收缩不同步指数(Systolic dssynchrony index,SDI)评估不同起搏模式下的室间机械同步性和左室室内机械同步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例患者(平均年龄60.7±13.3岁,10名男性)。14例(56.0%)BBBP时完全消除RBBD,11例(44.0%)BBBP时部分消除RBBD。LBBP的起搏阈值显着低于 BBBP(0.8±0.3V/0.4ms 比 5.2±2.0V/0.4ms,P<0.001)。BBBP 时的 IVMD与自身心律时相似,略优于LBBP(自身心律:LBBP:BBBP,-0.5±9.8ms比7.32±13.8ms比-1.4±13.2ms,P=0.009),两种起搏模式的SDI均与自身相似[自身心律:LBBP:BBBP,2.6(1.7,4.9)比 3.3(2.4,5.6)比 3.1(1.9,5.9),P=0.242]。结论:相较于LBBP,BBBP可实现更接近自身激动顺序传导的室间机械同步性,两者对左室室内机械同步性的影响相当,这与电学同步性表现是一致的。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4](2021)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 是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 相比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可获得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 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近年来,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希浦系统起搏, 尤其是国内原创的LBBP, 因参数更理想、操作更简单, 弥补了HBP的不足, 引起广泛关注且发展迅速。但作为新技术, 希浦系统起搏仍处在起步阶段, 其定义、操作、适应证及程控设置尚无统一标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倡导并组织专家撰写了此共识, 旨在指导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技术, 更加安全、有序地促进希浦系统起搏在国内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5](2020)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2020)》文中研究指明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诊断、监测和治疗。对已接受CIED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是CIED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可了解CIED治疗的效果, 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及CIED本身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故障, 了解CIED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使患者得到最优治疗获益。因患者植入CIED类型不同, 其随访目的、频度、方式和内容均有所不同。随访方式包括诊室随访和远程随访, 但远程随访的患者, 仍建议每年至少1次诊室随访。常规起搏器患者建议选择合适的起搏方式并优化参数, 以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 建议程控合适的心动过速识别参数和治疗参数, 以减少ICD电击治疗。对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 则需要优化再同步参数, 保证高比例的再同步起搏, 以提高CRT反应性。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参与的CIED患者的随访和程控, 需要专门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胜任。而对于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ICM)患者的随访, 建议设置合理的感知和监测参数, 并根据随访检出事件结果来决定其后续的诊疗措施。所有开展CIED治疗的医院均应建立规范的CIED资料的登记和管理制度。

张文成[6](2020)在《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完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经胸二维(2D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研究右室植入导线与三尖瓣瓣膜相对解剖位置关系,评估RT-3DE用于探究导线介导三尖瓣反流(TR)机制的可行性,以及导线植入于右室心尖部与中位间隔部的不同路径是否影响导线与瓣膜相互作用,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是否与导线干扰瓣膜的机械性作用起主要作用,而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无关。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起搏器程控室行程控检测,且已在我院心脏中心初次植入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具有完整的术前超声影像学资料并完成术后2DE及RT-3DE的右室全容积成像或三尖瓣放大成像,观察导线与瓣膜解剖关系以及不同位置对瓣膜活动性影响分为干扰组及非干扰组;心尖部及中位间隔部起搏位置通过X线、心脏彩超及心电图联合判断。反流程度通过半定量分级TR束最大面积与最大右心房面积之比(TR/RA area ratio,%)和三尖瓣反流紧缩口宽度(VCW)进行评估,当二者定级存在矛盾时最终以VCW为准,最终分为无或轻微反流者(0级)、轻度反流者(1级)、中度反流者(2级)、重度反流者(3级),TR加重定义为术后反流程度加重至有临床意义等级即中、重度。对离线存储图像关于导线与瓣膜关系及测量的VCW值进行读者间的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起博导线干扰组与未干扰组、术后TR加重组与未加重组基线资料、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VCW与2DE指标的相关性;筛选与术后TR加重有意义的单变量预测因素作为自变量,术后TR加重作为因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患者142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未能获得合格声窗的RT-3DE图像在进一步分析中被排除,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130例,其中右室心尖部61例(67%),中位间隔69例(53%)。导线相对瓣膜解剖关系的3DE显像成功率可达92%。2.根据RT-3DE所显示的起搏导线与三尖瓣相对解剖位置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起搏导线干扰三尖瓣组40例(31%)(A5%、S15%、P11%),起搏导线未干扰三尖瓣组90例(69%)(M44%、AS8%、AP2%、PS15%),植入右室起搏导线距离完成RT-3DE成像评价平均时间为77.92±33.08个月,其中随访时间小于12个月的患者10例。术前TR分级:0级22例(73%)、1级72例(55%)、2级36例(28%)。术后TR分级:0级1例(1%)、1级72例(55%)、2级53例(41%)、3级4例(3%)。TR变化情况:77例(59%)分级不变,46例(35%)分级至少加重1级,其中39例(30%)加重1级,7例(5%)加重2级,其中有临床意义的TR加重的患者总数为34例(26%)。观察者间不一致结果12例,隔瓣VS后隔瓣连合处8例、后瓣VS后隔瓣连合处4例,观察一致率90.8%,kappa值0.82。3.干扰组与未干扰组比较:(1)基线资料:与未干扰组相比,干扰组患者导线植入时间更长,导线位于右心室心尖部者更多,术前合并房颤者占比更大,同样抗凝剂使用者占比也更大,以上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2)超声指标:两组术前超声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指标相比干扰组的RA-L、RA-T、RVEDD、RVEDT、MR、TR、PASP明显增大,其中术后反流指标VCW(0.55?0.12VS0.3?0.1,P<0.001)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组术后超声指标恶化更明显。4.加重组与未加重组比较:(1)基线资料:加重组导线植入时间更长(89.08?28.71VS67.99?36.87,P=0.001),植入心尖部者占比更大(64.7%VS40.6%,P=0.016),VP百分比更高(71.62?38.97VS50.53?44.57,P=0.011),导线干扰瓣膜者占比更大(88.2%VS10.4%,P<0.001)。(2)超声指标:两组术前指标相比较,加重组RA-T(37.86?5.58VS35.88?4.04,P=0.047)、PASP(33.51?9.59VS30.5?4.36,P=0.044)高于未加重组,而MR流速、VCW值均低于未加重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加重组术前轻度MR、TR比重大有关。两组术后指标相比较,加重组RA-L、RA-T、RVEDD、RVEDT、TR、PASP、VCW数值均高于未加重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加重组右心超声指标恶化程度大于未加重组。4.相关性分析发现TR反流评价指标VCW与RA-L、RA-T、RVEDT及其术后术前变化值、TR、PAS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与LVEF则不存在相关性。5.选取影响TR加重的单变量预测因素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导线干扰瓣膜是导致起搏器植入术后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3.492,95%CI3.822-47.627,P<0.01)。结论:应用RT-3DE可清晰显示起搏器导线路径及其与三尖瓣相对解剖关系,发现其经胸3DE显像成功率可达92%,RT-3DE在导线介导TR机制的研究中具有可行性。干扰组中导线位于心尖部者占比为62.5%,似乎说明位于心尖部的导线更易与三尖瓣发生撞击从而导致术后TR加重的发生,其结果的准确性及原因需进一步研究。起搏器导线植入后可增加TR加重的发生率且导线干扰瓣膜是起搏器术后TR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能排除导致功能性TR加重的因素在此过程中的附加作用。关于右心室起搏对左心室功能,TR及右心室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更多前瞻性和长期随访研究。

缪帅[7](2013)在《单腔和双腔起搏对血流动力学、中心动脉压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参数的不同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起搏器植入患者单腔起搏状态和双腔起搏状态对心排出量(CO)、心指数(CI)、外周动脉收缩压(SBP)、外周动脉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动脉压(CAP)、动脉波增强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的不同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顺序队列入选103例植入起搏器患者,其中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42例为DDD组,单腔起搏器患者41例为VVI组,植入起搏器但维持自身正常窦律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三组患者的CO.CI.SBP.DBP.CBP.MAP.AI.PWV、ABI等指标,随后将双腔起搏器患者的DDD起搏模式程控成VVI起搏模式,再次测量上述指标,记录并进行统计结果①PWV和ABI:植入起搏器后,对照组较DDD组和VVI组PWV和ABI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组和VVI组相比PWV和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DDD组患者DDD起搏模式转变为VVI起搏模式后PWV和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排出量:DDD组CO(4.21±0.87L/min)明显高于VVI组CO(3.42±O.83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D组和VVI组CO较对照组CO(4.81±1.15L/min)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DDD组患者DDD起搏模式转变为VVI起搏模式后CO由4.26±1.12L/min下降为3.61±1.18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心脏指数:三组两两进行比较,对照组CI(2.69±0.47L/min.m2)明显高于DDD组CI(2.37±0.44L/min.m2)和VVI组CI(2.15±0.59L/min.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D组和VVI组CI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DDD组患者DDD起搏模式转变为VVI起搏模式后CI由2.42±0.48L/min.m2下降至2.20±0.65L/min.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外周血压水平:对照组SBP.DBP.MAP水平分别为129.6±19.07mmHg.69.9±11.93mmHg.90.15±13.64mmHg,DDD组血压水平分别为136.4±20.09mmHg.70.9±8.44mmHg.93.83±11.97mmHg,VVI组血压水平分别为120.73±18.19mmHg、64.62±11.52mmHg.84.54±12.70mmHg.三组两两比较,DDD组血压水平均高于VVI组(p<0.05),对照组和DDD组比较、对照组和VVI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DDD组患者DDD起搏模式转变为VVI起搏模式,程控后SBP、DBP、MAP水平较程控前血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⑤中心动脉压:DDD组CAP为149.67±19.6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38.70±18.69mmHg)和VVI组(124.33±19.34mmHg)(p<0.05);对照组CAP明显高于VVI组(P<0.05);将DDD组患者DDD起搏模式转变为VVI起搏模式,程控后CAP(116.11±25.17mmHg)较程控前CAP(136.26±22.21mmHg)明显下降(P<0.05)。⑥AI和AIC:对照组AI和AIC分别为78.95±13.31和78.50±11.52,DDD组AI和AIC分别为88.19±10.29和85.10±9.19,VVI组AI和AIC分别为81.26±12.28和77.13±12.13,三组两两比较,DDD组的AI和AIC明显高于对照组和VVI组(P<0.05);对照组和VV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DDD组患者DDD起搏模式转变为VVI起搏模式,程控前AI和AIC水平分别为83.58±12.86、79.84±11.90,程控后AI和AIC水平分别为77.26±18.42、73.87±17.72,程控后AI和AIC明显下降(P<0.05)。结论①植入双腔起搏器或单腔起搏器后对患者的外周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踝臂指数的测定均无明显的影响。②双腔起搏状态较单腔起搏状态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排出量和心指数,提高心脏的射血能力,但是单腔或双腔起搏均会使外周阻力增加。③双腔起搏能够有效提高外周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对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④双腔起搏会升高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和动脉波增强指数,对患者的预后和心血管等终点事件可能存在负面影响。

李辉[8](2013)在《右室起搏对P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起搏患者P波离散度、心室运动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因房室传导阻滞(AVB)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接受VVI或DDD起搏治疗的患者共51例,其中心室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者25例(RVOT组,n=25),平均年龄67.4±7.32岁。植入右室心尖部26例(RVA组,n=26),平均年龄66.8±7.49岁。(1)通过起搏阈值、阻抗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等评价RVOT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追踪术前、术后18个月及术后24个月时患者心电图P波离散度(Pd)、最大P波时限(Pmax)、QRS时限的变化;(2)在常规二维超声切面上测量并计算左房容积指数(LAVI)、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E/Ea峰、左室射血分数(EF);用脉冲多普勒采集主动脉瓣口、二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并分别计算主动脉射血前间期(APEI)与肺动脉射血前间期(PPEI)差值、Tei指数;通过上述指标术前及术后的变化来评价右室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左右心室间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3)通过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并分析术后24个月时,两起搏组及健康对照组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L);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sR)和径向应变率达峰时间(TsrR),并计算左室18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L-SD,TsR-SD,TsrR-SD)及任意两节段间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L-d,TsR-d,TsrR-d)作为左室收缩不同步指数,比较三组间各收缩不同步指数及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异评价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左室机械收缩顺序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两起搏组术后Pd、Pmax、QRS、LAVI均明显增加,但RVA组Pd、Pmax、LAVI及QRS时限增量变化较RVOT大(p<0.05)。与术前相比,RVA及RVOT组射血分数均减少(P<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扩大(P<0.05),但RVOT变化程度较RVA组小;RVOT组术后较RVA组术后的E/Ea、Tei指数、APEI-PPEI均较小(P<0.05);三组间左室心肌纵向TsL-SD、TsL-d,径向TsR-SD、TsR-d、TsrR-SD、TsrR-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VA组纵向与径向不同步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及RVO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VOT组与对照组纵向及径向不同步指数差异未见明显差异。RVOT组左室收缩时序与正常对照组类似;RVA组的左心室壁收缩时序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改变,左室整体收缩达峰时间较正常对照组延迟,大部分节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VOT组左室仅少数节段达峰时间显着晚于正常对照组。结论:(1)右室起搏可致心房的电生理紊乱,导致Pd、Pmax的增大;但RVOT起搏较RVA起搏对心房电活动影响小。(2)主动螺旋电极应用于RVOT起搏中是安全、可行的。(3)与RVA起搏相比,RVOT起搏QRS波形态及时限较窦性心律时变异小,心电除极向量更趋于生理性除极;(4)比较APEI-PPEI、Tei指数、E/Ea、EF值及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的各项参数等,提示两组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均有影响,但RVOT起搏较RVA起搏对心室电-机械活动的不良影响小,更有益于延缓起搏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恶化;(5)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用于细致评估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史文奇,吴强[9](2012)在《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心脏电现象的早期认识、电刺激心脏的早期动物和人体实验、人类第一台起搏器、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雏形、临时心内膜起搏技术的发展、全埋藏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及现代起搏技术的确立等几个阶段[1]。至今,心脏起搏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每年都有很多新的功能、新的技术问世,使起搏器技术更加完善,起搏器适应证

陈欣,陈刚,李科[10](2011)在《75例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流出道室间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动过缓住院患者75例,行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观察术前及术后一周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间隔起搏植入手术,其中LVEF正常者,术后有提高LVEF,缩小LAD和LVEDD趋势(P>0.05);LVEF低于正常非心房颤动者,间隔起搏能提高LVEF(P>0.05),缩小LAD、LVEDD(P<0.05),改善心功能;LVEF低于正常合并心房颤动者,室间隔起搏有明显提高LVEF、缩小LAD、LVEDD趋势(P<0.05)。按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心功能显着改善(P<0.01)。结论对于有安装埋藏式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施行流出道室间隔起搏能改善心功能,是安全可行的,但仍需进行远期观察。

二、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经皮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临时起搏器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左束支起搏的电学及机械学同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探索左束支起搏心电图形态与解剖位置、电学同步性的相关性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束支区域起搏的可行性和电生理特点(BBBP-Ⅰ研究)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比较左束支起搏和双束支区域起搏对心脏机械同步性影响的差异(BBBP-Ⅱ研究)
    背景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左束支起搏的临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个人简历
致谢

(6)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实验内容及目的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相关指标的定义
    2.2 研究观察指标测量方法及定义
        2.2.1 患者入院基线资料
        2.2.2 2 D、3D心脏彩超方法及观察指标
        2.2.3 心电图
        2.2.4 起搏器植入情况
    2.3 起搏器电极植入部位及与三尖瓣关系确定超声表现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基线资料特点分析
        3.1.1 基线资料总体特征
        3.1.2 起搏导线与三尖瓣瓣膜相对解剖位置分组情况
        3.1.3 起搏器植入前后及干扰组和非干扰组三尖瓣反流等级变化情况
        3.1.4 干扰组与非干扰组基线资料比较
        3.1.5 干扰组与非干扰组术前术后超声数据比较
    3.2 间隔部组与心尖部组术前术后超声数据对比
    3.3 起搏器植入术后 TR 加重组与未加重组临床基线资料对比
    3.4 起搏器植入术后 TR 加重组与未加重组术前术后超声参数对比
    3.5 定量评价三尖瓣反流程度指标 VCW 与 2DE 参数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3.6 术后TR加重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心脏植入电子装置导线与三尖瓣反流关系
    4.2 关于起搏器植入术后导线相关三尖瓣反流的机制
    4.3 实时三维超声在起搏器导线介导的三尖瓣反流机制探讨
    4.4 右室电极的主动起搏电生理及其他影响因素
    4.5 导线相关严重三尖瓣反流治疗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缩略词表

(7)单腔和双腔起搏对血流动力学、中心动脉压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参数的不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8)右室起搏对P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RVA起搏的利弊
    1.1 RYA起搏对收缩功能的影响
    1.2 RVA起搏对舒张功能的影响
    1.3 RVA起搏对心房压力的影响
2 其它部位起搏的利弊
    2.1 右心室流出道 (RVOT) 起搏
        2.1.1 RVOT间隔部起搏
        2.1.2 右室高位间隔部 (HRVS) 起搏
    2.2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 (RVIS) 起搏
    2.3 His束起搏
    2.4 双心室同步起搏 (BVSP)
    2.5 右室双部位起搏

(10)75例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植入方法
    3.观察指标
    4.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手术情况
    2.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
    2.手术前后心功能NYHA分级的变化
    3.随访
讨 论

四、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3)
  • [2]经皮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围术期的应用[D]. 杜传随.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左束支起搏的电学及机械学同步性研究[D]. 林锦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1)
  • [5]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2020)[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6)
  • [6]永久起搏器右室导线植入位置与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D]. 张文成. 兰州大学, 2020(01)
  • [7]单腔和双腔起搏对血流动力学、中心动脉压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参数的不同影响[D]. 缪帅.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8]右室起搏对P波离散度、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李辉. 苏州大学, 2013(S2)
  • [9]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J]. 史文奇,吴强. 贵州医药, 2012(11)
  • [10]75例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影响临床观察[J]. 陈欣,陈刚,李科. 右江医学, 2011(06)

标签:;  ;  ;  ;  ;  

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