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

论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

摘要:文章对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进行阐述,针对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存在的缺陷,提出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课程建设,重点突出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修养的实践性,不断完善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3-0065-02

一、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道德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的战备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探索,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我们的道德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我国当前面临着体制和结构的双重转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在我国同时进行,在这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中,既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动力,也使我们面临着许多错综复杂的道德文化建设问题,比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软实力仍然偏弱。与GDP位列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实力相比,中国的道德文化教育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社会道德滑坡严重;拜金主义、极端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必须探讨对策。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3月14日向8位国务院参事和5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及座谈时,强调指出“要把道德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这是今天我特别想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2]。”并要求参事、馆员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促进全社会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我们要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中取长补短,从而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2011年10月15日党中央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重点研究解决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等问题。其中,把公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二)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随着高校扩招及在校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建设显得滞后。由于当代大学生正处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下。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极力通过多种渠道加紧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的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大量对我国输入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电子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超时空性、隐私性强等特点,对大学生影响极大。这不仅是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建设提出严峻的挑战。

(三)道德文化建设已成为大学教育的首位。21世纪的大学生将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主导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思想道德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已经成为衡量整个中华民族素质评价的重要准则。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把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建设摆放在首要地位。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又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不仅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更注重道德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中越来越具有优势。大学教育的意义,不仅是知识传播和科技进步,还包括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大学教育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存在的缺陷

(一)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不够完善。虽然,高校都一直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并把课程列入课堂教学计划,计算学分记录大学生的成绩,但是,在教学中并没有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这已成普遍的现象和不争的客观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主要原因是课程建设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在道理过于肤浅化,理论过于抽象,内容似乎很完整,其实有很多方面存在与中学教育重复,如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公民道德规范、宪法的基本制度等内容,在中学阶段都已经学过,高校教材的内容学生都读懂,无需老师在课堂重复讲授,以免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生的厌烦心理。此外,一些高校还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教程》,这是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教程多是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中国文明历史和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传统哲学、宗教,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礼仪制度,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因此,无论教师如何认真引导,也难于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二)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实践的主体性不强。道德文化建设重在学生的参与性。很多道德问题,大学生都懂,却没有认真去见行,原因不仅是缺乏系统性的教育,更是重要缺乏具体的生活实践,尤其是在现行教育体制及社会环境下,80后、90后的青年学生,大多数都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从小开始个人的生活起居事,衣食住行,基本由父母安排,无需自己操心和亲力亲为,他们要做的事务只有一项,就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应接各种考试,将来长大了,上大学读书。有关道德教育问题,只讲不做。事实上他们知道的并不比父辈们少,结果就是不愿意干或很少去干。从教育规律上讲,中小学生是人生道德文化修养及形成的最佳时机,到了大学生阶段再补上道德文化修养课已经很难。因此,大学生在道德文化修养中,应重点加强社会生活实践,深入生活,体察民情,体验民生,经受艰苦磨练,弥补和完善道德文化的失缺,使之真正成为道德文化的实践主体,这也正是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所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高校对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仍缺乏有效研究。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多数都是重于形式,且娱乐性较多,有一些组织活动主要是配合学校组织或参加某些庆典而开展的活动,能对大学生道德文化养成教育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强。高校真正从教育内容上研究道德文化建设的并不多,比如,很多高校办了数十年大学,但是究竟什么是大学文化?谁也说不准,也较少有人专门去深入研究;再比如,还有什么是“道德教育学”?由于习惯性的简称“道教”,因此,近代大多数人都存在误解,认为是一种宗教,实其这是中国本土“道教”诞生以前的数千年历史文化教育,那时中国还没有什么宗教,那时候完全是“道德型”的教育[2]。老子在二千多年前提出“修之身,其德乃真”,经书《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讲的都是“道德教育”。由此可见,高校确实需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的系统研究。

三、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的策略思考

(一)高校要进一步深化对道德文化教育含义的认识。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都是该社会的文化“以文化之”的结果。在此,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知识”和“学历”,或者说其主要内容并非“知识”和“学历”,而恰是形成社会良俗的道德规范。文化之“化”的过程,是人的“道德化”的过程,亦即社会化的过程[3]。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国民道德品行,都是这个国家主流文化教化的结果。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基地,应充分认识到大学文化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化学生之道德;大学生接受的道德文化教育比普通公民要多得多,享受着大多数人没有享受的高等教育,更要应该具有较高的国民之德行品性,这也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高校和大学生应该在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中起表率作用。

(二)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课程的建设。总体来说,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的教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都是经过教育部门周密布置、规划和严格审定的,具有普适性和指导性,专家、学者都认为很好,学生表面上也基本认可,但内心却存异议,尤其是教学法问题,需要不断总结完善。高校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中,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尤其是教师在优化整合教材资料时,应注重把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文明及改革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把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最新道德文化建设成果融入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把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融入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三)高校要重点突出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的实践性。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为实现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的路径及形式也多种多样。然而,要使道德文化教育变成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和实质品行的途径,就是要求他们参加生活实践。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唯一道路”。对于即将服务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社会实践是大学学习和生活期间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道德文化教育也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道德文化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成为道德文化建设的主体,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其实践的路径及方法有:

1.认知实践。高校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道德文化”网站和网页,开设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栏目,组织大学生举办“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系列化论坛,指导大学生文明网上,树立正确上网的道德观念,弥补网络道德文化教育的真空地带。高校要组织大学生观看全国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报告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启示。高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有关“思想道德建设”栏目,在大学生中掀起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热潮,为高校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教育建设环境。

2.情感实践。高校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道德评论、征文比赛、小品表演、诗歌朗诵、游戏等多种活动,让大学生以语言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看法,使他们在活动中享受到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和得到启示,同时对各种不良的道德行为进行抨击,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文化的侵袭,推进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文化建设。

3.行为实践。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毕业实践,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大学生在道德文化建设中做到亲历亲为,亲身体验道德文化建设的含义。在实践中,劳其筋骨、炼其肌体、苦其心智、体味艰辛,真正从个人的实践生活中品出道德文化建设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感恩”、“诚信”、“孝道”等道德文化问题,大学生不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见之于生活实践,落实于行动。这里还需要高校敢于对那些不讲道德、不讲文化的人说“不”字。据媒体报道,近年已有一些高校在招生中,对不孝敬父母、不讲城信的考生说“不”。这一措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道德文化教育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高校应与时俱进,突出实践性,要少喊口号,多做实事,积极探索大学道德文化教育建设新形式。

作者简介:植文选(1957-),男,广西田阳人,壮族,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政教育(广西南宁,530003)。

参考文献

[1]宫绍荣.注重对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对学习宣传道德文化被违禁的困惑[DB/OL].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4274898-1-1.html2011-3-19

[2]熊春锦.中国道德文化内求实践教育法[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ad7d520bcd126fff7050b5f.html

[3]光明网评论员.文化建设与社会道德[OL].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10/25/10129044_0.shtml.2011-10-25-11:25

标签:;  ;  ;  

论高校大学生道德文化教育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